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和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数学地质在煤田地质中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4月5日至11日在广州加禾召开。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02篇会上宣读交流了70余篇。武汉地质学院院长赵鹏大教授为会议作了《矿产资源研究的某些新进展及定量预测现状》的报告。他指出,数学地质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围绕着基础地  相似文献   

2.
第四届全国数学地质学术会议于1990年4月3日在成都地质学院开幕,出席会议代表191人,经过五天的学术活动于4月7日胜利闭幕。 会议收到论文245篇,会议中,在主、分会场上宜读论文146人次,本次会议入选论文范围广,理论探讨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论文内容包括矿产资源预测、地质统计学、计算机自动成图、成分分析法、数学地质新方法等。 会议代表来自全国十几个行业,包括黄金、地质、冶金、有色、石油、核工业、煤炭、水文、地震、天文、海洋等系统的地质野外队、科研院所和院校等。加拿大地质调查所的李沛然先生也列席会议并宣读了论文。 会议由成都地质学院彭副院长宜布开幕并主持了开幕式,由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承祚同志致开幕词,在开幕词中回顾了前三届数学地质学术会议简况及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3.
由本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变质岩原岩恢复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日至7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到会代表118人,分属22个省市的72个单位。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26篇,论文65篇。内容包括变质岩原岩恢复的综合方法,各种岩石化学计算法、微量元素法、多种副矿物法、数学地质法、稀土地球化学法以及氧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石油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沉积岩成岩作用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6日到21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沉积学专家学者和生产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13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0多篇,在会上宣读了51篇,并进行了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筹备组和湖南省地质学会主持和筹备的第二届全国数学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4月20至25日在湖南长沙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约300人。 会议收到论文230篇,在两个半天的大会学术交流和四个半天的小组学术交流会上共宣  相似文献   

6.
20 0 4年度四川省遥感学术年会于 2 0 0 4年 12月 2 6~ 2 7日在温江成都海峡新城酒店举行。会议由四川省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地质调查院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有在川的有关生产、勘查、教学、科研单位的代表 30余人。会议上宣读交流的论文有 10余篇 ,涉及遥感技术应用的内容十分丰富 ,主要有 :四川省红层丘陵区地下水遥感综合调查成果和方法 ,长江上游植被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与调控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 (以二滩水库为例 ) ,泥石流沟研究的新方法 ,运用“3S”技术预测金矿找矿靶区 ,鲜水河断裂带放射虫硅质…  相似文献   

7.
刘长龄  吕达人 《沉积学报》1985,3(3):131-132
中国地质学会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委员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福建省地质学会于1984年10月26日-31日在福建省同安县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二届粘土科学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154人,他们来自地质、建材、冶金、煤炭、石油、化工、海洋、转工、中国科学院及大专院校等部门。大会共收论文184篇,在会议上以各种形式交流了120余篇,这是继全国第一届粘土科学学术讨论会以来又一次粘土科学工作者共聚的盛会。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加拿大地质调查所联合组织,由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国际地质数据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发起的矿产资源统计预测国际学术讨论会(IWSPMR′90)于1990年10月20日至25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苏联、捷克和斯洛伐克、波兰、澳大利亚、印度、西班牙和中国的11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宣读了101篇论文。湖北省副省长韩宏树、武汉市副市长郭友中、湖北  相似文献   

9.
于1982年11月8日至14日在重庆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参加会议的有地质、核工业、冶金、石油、城建、中国科学院等各部门所属生产、科研、教学等80余个单位的150余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114篇,其中8篇在大会上宣读,其余大部分在分组会上进行了交流。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区域水文地球化学;原生环境水文地球化学及地方病病因;浅、深层卤水、油田水文地球化学;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9—12日在大庆油田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国古地理学和沉积学学科领域的一次盛会。与会人员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土资源系统、石油系统、煤炭系统、核工业系统和出版系统等42个单位,共242人。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33篇,论文全文29篇,大会宣读论文31篇,分会宣读论文52篇。会议开幕式由大庆油田…  相似文献   

11.
学会之声     
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 2 0 0 4年 8月 9~ 12日 ,在大庆油田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地矿系统、石油系统、煤炭系统、核工业系统和出版系统等 4 2个单位的 2 4 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摘要 133篇 ,全文 2 9篇。大会宣读论文31篇 ,分会宣读论文 5 2篇。主要涉及古地理学、…  相似文献   

12.
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联合主持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冶金、有色、大专院校及矿山的代表共74人.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21篇,其中数学地质57篇,遥感地质21篇,计算机技术43篇.会上宣读的论文共62篇,其中大会交流7篇.根据作者申请,有35篇论文参加优秀论文评选,经过群众评议,专家评审和评委审定,评选出17篇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地面沉降学术讨论会”于去年11月24日至30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及上海市有关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的专家、教授,也有年富力强的年青专家和热心学术工作的各级领导同志共135名正式代表和15名列席代表。这次会议共收到57篇论文和5篇译文,其中关于地面沉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论文14篇,运用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广东地质学会和韶关市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矿床构造学术交流会于1987年4月8日—13日在广东韶关市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生产部门的117名矿床构造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汇集论文(摘要)共210篇(其中32篇在小组和大会下宣讲)。这是继1982年海南会议,1985年山东会议以来,全国矿床  相似文献   

15.
由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委员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福建省地质学会共同召开的全国第二届粘土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0月26日至31日在福建省同安县举行。会议得到同安县政府和县委的大力支持,学术会议取得了园满成功。到会代表共154人,大会收到论文184篇,讨论会  相似文献   

16.
冶金地质学会分析测试学术委员会第一届年会于1988年10月22日至25日在四川省峨眉县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冶金、有色、武警黄金及高等院校等系统的代表共49人.会议共收到论文41篇,其中有23篇在大会上交流.这些论文反映了近年来有关单位在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是广大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概括起来这次会议有如下几个特点: 1.论文涉及面广,涉及到元素化学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电化学分析、物相分析、新试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金矿样品加工工艺等多种专业.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会议上有数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1982年10月11日至17日在昆明召开.来自地质,冶金、能源、科研和大专院校等系统129个单位的26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大会共收到区域化探、矿区化探、综合方法、化验分析,数据处理及成图五个方面的论文221篇.会议期间按上述五个专题组宣读了68篇论文,32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18.
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区域地质及成矿规律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共同发起,吉林省地质学会负责筹备,于1987年7月在长春举行。国内代表83人,来自联邦德国和日本的4名地学家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98篇,其中论述环太平洋带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及成矿规律方面的有25篇;有关成矿带、矿床以及成矿作用的文章73篇(其中包括论述金矿的文章22篇)。这些论文中有一部分是首次发表的,反映了我国环太平洋成矿带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江苏地质》1993,17(1)
由江苏省地质学会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同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固体矿产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以及水工环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物探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9月15日至17日在句容召开,与会代表计42人。会议收到论文19篇,会上交流15篇。经民主评议,评选出5篇优秀论文。其中刘建生《中国大陆岩石圈厚度特征及金刚石深部预测研究》和徐晓连等《工程地质勘察的新技术——横波浅震》两篇论文获一等奖;肖延生《论火山岩及红层地区物探找水的新进展》,黄启生《论屏障过渡激发极化法对激电弱异常的识别》和刘遵长等《关于提高重磁解释效果若干方法应用的探讨》等三篇论文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本会岩浆岩委员与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共同发起的全国海相火山岩学术交流会于1988年3月29日至4月2日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地矿部、冶金部、核工业部、黄金部队、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及有关的编辑出版部等8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我国海相火山岩地质工作者的第一次聚会。会议共征得论文摘要118篇,论文21篇,大会宣读7篇。会议还按区域地质、岩石及矿产三个专业进行了分组学术交流,有32位代表在专业组会议上发言。此外,加拿大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