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调查和试验分析,同地区、同样的技术措施,不同的播种期,玉米生育过程中遇到的气象条件不同,产量差异很大,现将我地区春玉米适宜播种期的初步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一、春玉米不同播种期 与出苗的关系 播种至出苗的快慢与温度、水份关系密切,春玉米播种,按我地区气温条件,快的8-12天,慢的要25天以上。但土壤水份以田间持水量的65—70%发芽才有利,温度高,种子吸收水份快,反之则慢。据试验,  相似文献   

2.
亓来福 《气象》1982,8(4):38-40
据世界粮农组织研究,作物最高气候产量主要取决于其遗传特性和对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和水份等)的适应性。在气候因子中,温度和辐射是最重要的,此外,各种作物开花还对日长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说来,温度决定着作物的发育速度及总生长期长度,辐射对产量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各种作物及其不同品种,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要正确选择作物,就要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组合进行  相似文献   

3.
利用两种典型年份小麦灌浆期气象资料和产量资料,分析了灌浆期气象条件对灌浆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份对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时间均有明显影响,并进而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作物产量的逐步提高,气候因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影响越显突出。土壤水份的变化不但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而且与气候因素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这里就柳州沙塘地区旱地浅层土壤水份变化的若干特征与气候因素的联系方面,试作一些初  相似文献   

5.
灌浆期气象条件对小麦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两种典型年份小麦灌浆期气象资料和产量资料,分析了灌浆期气象条件对灌浆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份对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时间均有明显影响,并进而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6.
经田间试验分析 ,苹果园覆草可减少地温的变幅 ,夏季覆草 1 0~ 2 0 cm地温可降低 1 .0~1 .5℃ :秋季覆草能提高温 0 .5~ 2 .3℃。覆草能保持水土 ,减少土壤流失。覆草还可抑制杂草 ,改善土壤结构。覆草的苹果树 ,使产量、大果率提高  相似文献   

7.
中子土壤水份仪使用安全与人体效应闫敬泽陈尚德(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730020)引言中子土壤水份仪,是用来测试农田田间含水量及其变化的一种仪器。该仪器使用方便可靠,不用取样,不破坏土壤结构,不受水份物理状态影响,在一两分钟内就能测得土壤含水量的一组数据...  相似文献   

8.
王春林  郭晶 《广东气象》2008,30(1):F0003
根据土壤水份平衡原理,采用逐日气象资料建立逐日土壤水份模拟模型。模型为2层模型,假定上层土壤最大有效含水量为30mm,下层土壤最大有效含水量为250mm,逐日土壤水份计算包括补水和失水过程。1)补水过程:降水量优先补充上层土壤,达到其最大有效含水量后,多余降水补充下层土壤,下层土壤达到其最大有效含水量后,多余水份产生径流;2)失水过程:实际蒸散是可能蒸散和土壤干湿程度的函数,可能蒸散采用世界粮农组织(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修正公式计算。在上层土壤中蒸散以可能速率发生,直到耗尽所有卜层土壤水份,不足部分从下层土壤中散失,下层土壤实际供水量取决于前一日末的下层土壤有效含水量。  相似文献   

9.
柑桔果实的大小,不仅是品质和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而且是产量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果数一定的条件下,产量与单果重成正比。果实的大小除了与品种、肥料、病虫防治、单株座果数等有密切相关外,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非常大,特别是夏末秋初,温度过高,日照强烈,水份不足,则严重影响果实的正常增长,导致果体小,产量下降,商品价值降低。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产中需要经常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土壤水份状况,特别北方旱作地区的农事关键季节进行土壤水份预报,对于合理安排农田灌溉、制定种植计划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进行土壤水份预报的方法较多,但多数方法进行预报时都要依赖天气预报,且预报时效较短。为  相似文献   

11.
史锦屏 《气象》1983,9(11):20-23
水稻是感温、感光性较强的作物,在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期,对温度、水份、光照均有一定的要求。据对广西水稻产量初步统计分析,当地3月和5月下旬的平均气温对早稻产量影响较为明显(相关系数分别为-0.4219和0.5075);双季稻安全生育期(从早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的开始日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草地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建辉  Brad Baker 《大气科学》2006,30(1):119-130
2003年9月,对内蒙古草原不同类型草地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太阳辐射、气象参数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固定和新的羊草样地、封育样地、不同程度放牧样地异戊二烯、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蒈烯的排放均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并与可见光辐射以及温度有较好的一致性.羊草样地、封育样地、过度放牧、适度放牧样地异戊二烯排放的最大值分别为139.5、25.9、132.3、107.1(单位:μg·m-2·h-1,以碳计).多数情况下,异戊二烯排放通量的测定结果为羊草样地高于封育样地、过度放牧样地高于适度放牧样地.不同程度放牧样地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蒈烯等的排放具有明显差别,一般是过度放牧草地高于适度放牧草地.剪草增大了绝大部分VOC组分的排放、以及过度和适度放牧草地VOC的排放,剪草可以造成过度和适度放牧草地异戊二烯排放在中午前后的增加.剪草后,过度放牧草地异戊二烯、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蒈烯等的排放通量均远大于适度放牧草地的相应值.土壤异戊二烯、α蒎烯、β蒎烯等的排放很小,分别占相近可见光辐射和温度条件下固定羊草样地排放的0.2%、0、3.0%.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夏花生生长季气候资源分析发现,影响夏花生生育的关键问题是水份共需不一致。为使水份供需同步.调整播期.推广麦垄点种.是趋利避害,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鄂北岗地1956-1966年和1981-1990年共21年的土壤湿度及棉花、小麦生育期资料的分析,指出了素有"旱包子"之称的鄂北岗地的土壤水份变化规律,找出了棉花、小麦需水关键期及适宜的土壤指标.建立了旱地作物产量与关键期土壤水分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减轻旱灾的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一、水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一切失命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绿色植物在一定的温度和阳光照射下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土壤中养分及水制造有机物。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需有水份参与,没有水,植物就不能生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引用作物水份系数分析了南宁地区水稻、玉米各生育期的需水量,并对比同期降水,探讨各作物各生长期的水份盈亏状况,确定水份亏缺时期的灌溉量。一、作物水份盈亏的分析方法作物一生所需水份,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植物同化过程耗水和植物体内包含的水份;(2)蒸腾耗水,蒸腾大小受植物的种类和品种类型、植株的年龄、气象条件的综合影响;(3)农田植株表面的蒸发;(4)土壤蒸发。由于(1)、(3)两部份耗水占总需水量的比例很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常以蒸腾耗水与土壤蒸发之和(蒸散)作为作物的需水量。  相似文献   

17.
麦田耗水与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83—1984年和1984—1985年两年人工控制水份条件下的冬小麦农田水分试验资料,分析了农田耗水量与小麦生长特性、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关系,得出了冬小麦拔节到成熟期的最佳水份指标和最佳产量。另外,讨论了水分利用效益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地气耦合系统中温湿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钱永甫 《气象学报》1991,49(4):538-547
本文提出了计算地气耦合系统中温度和湿度变化的一维数值模式,在土壤中,利用热量平衡和水份平衡原理计算土壤温度和湿度,在大气中,考虑了长短波辐射、云量和凝结等因素对大气温湿变化的影响。选择一种代表性土壤对模式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模式能较好地模拟诸多物理量的日变化过程。计算表明,大气和土壤的初始温湿分布,对结果有较大影响。本文的原理可应用于大气环流模式中陆气相互作用过程的参数化。  相似文献   

19.
一、茶叶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和以采收籽实为经济目的的作物不同,茶叶的产量除与品种、树令、茶园复盖度、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条件等条件和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有关以外,还与采摘标准关系特别密切。本省各地的“名茶”一般均在一芽二叶甚至一芽一叶初展时采摘,由于叶面积小,所以产量较低。大众茶一般在一芽二、三叶采摘,产量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为认识区域荒漠生态系统干旱致灾过程和干旱对冰草、刺蓬生长的影响,设计持续干旱胁迫、补充灌水和自然生长3种处理,比较2种荒漠草本植物在不同土壤水分下外部形态和干物质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持续干旱胁迫导致荒漠刺蓬和冰草营养生长期延长,生殖生长期缩短,全生育期缩短。受干旱胁迫影响,荒漠刺蓬和冰草的生长高度、干物质和覆盖度减小,且随生育进程影响逐渐增大。受持续干旱胁迫影响,在土壤体积含水量只有0.4~0.6 mm,返青64~73 d是刺蓬生长高度的拐点;在土壤体积含水量低至0.3~0.4 mm,返青130~135 d是冰草生长高度的拐点。返青106~121d,土壤体积含水量下降至1.0~1.1 mm,是持续干旱胁迫对刺蓬干物质积累影响关键期;而返青181~197 d,土壤体积含水量低至1.5 mm左右是冰草干物质积累影响关键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