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全国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地处“3+5”城市群的湖南省益阳市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先行先试的改革机遇;二是促进区域发展的政策机遇;三是推动城市联动的合作机遇。为此,益阳市国土资源局着力打造“五个国土”,即:“效率国土、和谐国土、规范国土、满意国土、廉洁国土”。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质》2008,(2):51-51
由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承担的《北京规划新城(顺义、通州、亦庄)及重大工程前期工程地质勘查》项目历时一年有余,近期圆满结束,向北京市财政局、市规划委以及顺义区、通州区、亦庄开发区三个规划新城代表移交了成果资料,受到高度评价,一致认为,三个规划新城前期工程地质勘查为城市建设做了大量的基础性、指导性的工作,为规划新城可持续、安全、集约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全面启动新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根据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资源特征,结合城市供水现状圈定了19个地下水应急水源地,针对2020年规划的长株潭三市城市人口,按照20L/d·人和50L/d·人的标准,分别对各城市进行了应急供水方案研究,并提出了城市应急水源地建设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岩 《湖南地质》2010,(4):38-40
在全国城市群中,没有一个是像长株潭这样的:三市鼎足而立,彼此相距不足50公里。哪种交通方式可以更有效地缩短三市间的距离,方便商贸和人才的交流,助推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毫无疑问,答案是城际铁路。城铁,俨然成为了实现长株潭三城融合的最好载体,正在悄悄改变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和居住方式……  相似文献   

5.
《湖南地质》2009,(2):30-31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同时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孪生兄弟,我们可以从武汉城市圈“两型”建设中土地管理改革的背景、历程及举措,找寻出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特质和个性?以下为本刊整理——  相似文献   

6.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伴随着青岛这座美丽海滨城市的腾飞和城建事业的辉煌,至二00五年,青岛市勘察设计咨询业走过二十年风雨历程。 二十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下,青岛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20年的时间,一座现代化的东部新城拔地而起,西部经济技术开发区迅猛发展,崛起西海岸的希望,彼此遥相呼应,比翼齐飞,与中西合璧的老城区琴瑟和鸣。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城市环境地质工作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论文简述了国内外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历史发展,着重论述了城市地质工作的内容,指出我国城市环境地质中存在的问题。如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及水资源短缺、城市废弃物处置以及特殊岩土环境问题。为了提高城市规划和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仅从以下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城市地质工作的方向:(1)城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资源综合调查评价;(2)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调查;(3)城市群、城市密集区环境地质适宜性综合评价;(4)城市环境地质综合研究;(5)城市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8.
绿色,俨然已经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乃至湖南发展的关键词。而在这个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时代,隐居在城市中央的别墅,更是珍罕。  相似文献   

9.
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上海在确定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天花板"后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一是在城市建设中坚持紧凑原则,尤其新城建设应迅速形成核心并由此紧凑地向外拓展。二是乡村工业除少数优秀和特色企业外,应基本上退出村一级,以消除产业用地的低效利用问题。三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未来使用方向必须与上海发展方式转型和全球城市目标相适应,并讨论了一些可能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交通格局的改善,新化县作为娄底次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日益明显。面对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寻求城市建设和社会和谐的双重平衡,成为征地拆迁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湘潭市,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的故乡,也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成员。近年来,湘潭市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2.
从全局尺度探索城市群交通可达性,能有效描绘城市群间的协同关系及城市群内部的一体化趋势,为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基于改进的时空图分析模型,测度11个国家级城市群的可达性水平,从城市群群内空间集聚性和群间交通协同特征方面分析高铁网建设下城市群可达性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高铁建设产生的“时空压缩”将促进中国城市群点位“两横两纵”分布结构向“组团式”结构扩散。高铁建设将促进城市群内部的一体化和城市群间的协同化,增加区域平衡性。时空图分析模型能够有效解读时空图的空间信息,拓展了可达性空间分析方法的应用,并为促进城市群区域平衡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支撑的城市建设信息系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计算机应用技术,它的建立能帮助改造各级领导和专业部门及时全面地了解,掌握有关城市建设的各种信息;协调城市市睡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加强政府部门在建设方面决策的科学化,使城市建设和管理瞄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湖南地质》2009,(2):28-29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无论是长株潭城市群还是武汉城市圈,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都绕不过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问题是,在专家看来,长株潭土地“型”政的阿基米德支点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8~11日,国土资源部原部长顾问、国家行政学院原教育长方克定、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院长姚华军一行9人来湘,检查评估《关于共同推进湖南省国土资源工作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合作备忘录》省部协议相关内容。在湘期间,方克定站在国土资源战略高度,从湖南所处的区位条件出发,结合长株潭城市群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探索和创新,对长株潭三市以及全省的国土规划和空间战略研究提出了前瞻性设想。  相似文献   

16.
景观建设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分析了号观、城市景观的概念与特点,回顾了国外城市景观的研究发展和16世纪以来景观建设的历程,认为国外城市景观建设的特点在于以建筑控制法规为中心,注重景观评价的制度化和立法。从规划设计实践、理论研究和专业建设、法规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对我国城市景观建设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景观建设发展的三个构想:确立景观权益的法律地位和推进景观评价的制度化;进一步丰富规划控制手段;整顿行业、建立规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勘察设计》2001,(3):41-42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同时又必须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服务.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改革年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很快,给城市规划工作提出许多新的问题,如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所涉及的城市规模问题、国企改革和村镇工业发展带来的城市工业布局问题、汽车工业发展和多种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城市交通问题等,都要求城市规划部门必须研究新矛盾、新问题.在近几年,广州市城市规划部门不断更新观念,在宏观上做好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的研究和多层次规划的编制,在微观上做好城市建设和市容整治项目实施的规划引导和服务保障工作,下面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李国庆  张玉芬  李长安 《地质论评》2021,67(5):1497-1506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江、湖地质环境是造就武汉城市的基础,同时江河水患又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筑堤防洪是武汉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武汉的城市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堤防的修建史,是武汉城市发展的人地关系史。本文以武汉堤防修筑历史进程为主线,探讨了堤防建设的地质环境及对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市建设的意义。结果表明:修筑于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 ~ 1118年)武昌的花蕊堤是武汉市最早的堤防,距今已有约900年的历史;明代以前为零星堤防建设阶段,主要为保护城廓安全,哪里遇险在哪里修堤,具有局部性、应对性特点。明代堤防兴建已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一定的系统性,特别是袁公堤的修建开启了武汉围垸发展的历史。清代是武汉堤防大发展时期,开始了较系统的堤防工程,奠定了武汉市堤防系统的基础,大量围垸的修建使武汉城市由沿河、沿江(天然堤)发展开始走向了内陆(围湖)发展的新阶段。民国时期,武汉市的堤防建设在清代的基础做了进一步的局部完善。武汉市的防洪堤防体系真正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之后又不断地加固和加高,使之真正成为武汉市的安全保障工程;汉口的形成与发展完全依赖于堤防,城区的扩大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均是以四次堤防建设—袁公堤、汉口堡、京汉铁路堤、张公堤为前提的。堤防不仅是城市空间扩展的前提,又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民国以前武汉城区的主要街道大多数都依堤而建,平时以堤为街,汛期以街为堤,这是武汉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显著特点。分别以袁公堤和张公堤为界,武汉堤防建设中的人地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人类部分干预自然”维护生存阶段、“人为改造自然”谋求发展阶段和“人为控制自然”快速发展阶段。本研究可为地处洪泛区的城市地质调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国庆  张玉芬  李长安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21-67040021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江、湖地质环境是造就武汉城市的基础,同时江河水患又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筑堤防洪是武汉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武汉的城市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堤防的修建史,是武汉城市发展的人地关系史。本文以武汉堤防修筑历史进程为主线,探讨了堤防建设的地质环境及对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市建设的意义。结果表明:修筑于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 ~ 1118年)武昌的花蕊堤是武汉市最早的堤防,距今已有约900年的历史;明代以前为零星堤防建设阶段,主要为保护城廓安全,哪里遇险在哪里修堤,具有局部性、应对性特点。明代堤防兴建已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一定的系统性,特别是袁公堤的修建开启了武汉围垸发展的历史。清代是武汉堤防大发展时期,开始了较系统的堤防工程,奠定了武汉市堤防系统的基础,大量围垸的修建使武汉城市由沿河、沿江(天然堤)发展开始走向了内陆(围湖)发展的新阶段。民国时期,武汉市的堤防建设在清代的基础做了进一步的局部完善。武汉市的防洪堤防体系真正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之后又不断地加固和加高,使之真正成为武汉市的安全保障工程;汉口的形成与发展完全依赖于堤防,城区的扩大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均是以四次堤防建设—袁公堤、汉口堡、京汉铁路堤、张公堤为前提的。堤防不仅是城市空间扩展的前提,又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民国以前武汉城区的主要街道大多数都依堤而建,平时以堤为街,汛期以街为堤,这是武汉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显著特点。分别以袁公堤和张公堤为界,武汉堤防建设中的人地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人类部分干预自然”维护生存阶段、“人为改造自然”谋求发展阶段和“人为控制自然”快速发展阶段。本研究可为地处洪泛区的城市地质调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生态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城市建设应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生态建设。本文介绍了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