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滨湖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开发,是省市科委1987年交给我区的“七五”重点攻关研究项目。自开发试验以来,产量由低到高,栽培技术不断完善,指导理论不断提高。为了探索气象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充分利用本区的农业气候资源,采取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为今后水稻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1987年—1989年我们选用不同的水稻品种,用传统的栽培方式与新的栽培技术进行对比实验。现结合本区气象条件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广西早稻早育稀植栽培的几个农业气候问题韦京华,范万新(广西气象局南宁530021)(广西气候中心南宁530021)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是从日本引进推广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经过四年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证明,早稻采用早育稀植栽培技术可比采用一般薄膜半水...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为农服务工作 ,由汪宝山、张长富、汪鸿等人编写的《杂交中稻栽培———新技术、新品种介绍 (四川稻区 )》一书 ,自去年底发行以来 ,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好评。本书分两篇九章 2 9节共 12万字。第一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旱育秧、抛秧、再生稻、地膜稻、直播稻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水稻栽培的新方法 ,其内容包括每种栽培方法的优点与特征、配套栽培技术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第六章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广泛推广的超高产“水稻强化栽培体系” ;第七章科技动态 ,第八章品种类型与质量 ;第九章优良品种 (组合 ) ,介绍了目前在四川、重庆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影响水稻高产因素很多,其中,气候条件受气温、降雨量、日照等影响较大。总结安龙引进水稻良种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的经验,进行气温适应性分析,应用气候资料进行引种、栽培技术研究,供同纬度气候相似区农技人员、水稻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合理施用氮肥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氮肥施用中,目前普通存在着施用量过多或过少,施用时间不合理,氮肥利用率低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和米质的改善,而且还污染了环境,降低了氮肥的使用效益。自80年代开始,模拟优化技术引入作物(水稻)生产系统后,已研制出了许多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如“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模式”、“双季稻—冬作高产栽培模式”等。这些模式对水稻的施氮量和施氮方法虽有所改进,并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但均为经验模式,未突破传统的施肥概念。近年来,以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施氮技术模拟优化软件MANAGE-N,充分考虑了不同品种(作物参数)、不同气候条件(光、温、降水等气候因子)、不同土壤条件(土壤参数)等影响水稻生产发育的各种因素,因而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水稻的人工手栽已有2000年的历史,在水稻栽培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手工移栽作业费工费时,极为艰辛,且劳动生产率低下,影响着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始于60年代日本,在我国经历了60~70年代的试验、探索阶段,80年代得到示  相似文献   

7.
水稻的人工手栽已有2000年的历史,在水稻栽培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手工移栽作业费工费时,极为艰辛,且劳动生产率低下,影响着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始于60年代日本,在我国经历了60~70年代的试验、探索阶段,80年代得到示范推广,是近年来开始应用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它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农民弯腰拔秧、插秧的传统水稻栽秧习惯。  相似文献   

8.
秦巴山区红豆杉适宜气候条件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商洛气候资源分布特点和中药产业基地的栽培试验资料,在实际勘察、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红豆杉适宜生长的气候生态条件指标,根据GAP高产栽培技术规范,提出红豆杉高产栽培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我省主栽品种之一,1982年前多以30×10厘米形式栽培.这样的高密度,时因管理不当,而致水稻倒伏、发病、效益降低等矛盾产生,成为限制水稻高产栽培的主要因素.1983年后,我省推广水稻稀植栽培技术,栽培形式由30×13至30×26厘米不一.实践表明,稀植栽培改善了田间生态环境,缓解了高产水稻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经济  相似文献   

10.
水稻抛秧栽培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栽培方式,l992年于洪区试种2.7ha.后经示范推广,到1996年大面积种植7300ha,增产幅度为6.8%。几年种植实践表明,利用此新技术已收到省工、省力和增产节支的效果,为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高效开辟了新途径。为探索水稻抛秧技术的科学依据,在几年种植经验基础上,我们于l995~1996年进行了抛秧田小气候、生育性状及产量效应关系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多年的农业气象试验、农业气象服务和大田高产栽培的实践,对水稻高产栽培中主要的农业气象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生产技术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2.
1986年1月9日,“水稻节水栽培的农业气象指标”研究成果在熊岳通过了技术鉴定。大家一致认为:这项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明显,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可以在辽宁省和我国北方水稻区因地制宜推广应用。 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技术,是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要改革,它既能节约用水,又能提高产量。这项科研中得出的农业气象指标,为节水栽  相似文献   

13.
章俊 《浙江气象》2001,22(1):23-25
倒春寒及育秧期间气温突变常造成本县早稻烂秧缺苗而影响早稻生产,探索防灾补救措施一直是科技人员的重要课题.本文除了通过总结常规培育壮秧,临时补播等补救措施外,还通过对比试验,重点总结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直播栽培在早稻烂秧情况下的应用.总结出直播栽培的技术要点,为解决早稻烂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前言水稻抛秧栽培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栽培方式,1992年于洪区试种2.7ha,后经示范推广,到1996年大面积种植73O0ha,增产幅度为6.8%。几年种植实践表明,利用此新技术已收到省工、省力和增产节支的效果,为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高效开辟了新途径。为探索水稻抛秧技术的科学依据,在几年种植经验基础上,我们于1995一1996年进行了抛秧田小气候、生育性状及产量效应关系的对比试验。2材料与方法两年的水稻抛秧田对比试验均在大兴乡东风村,1995年试验田O.53ha,对照田O.33ha,1996年试验田O.73ha,对照田O.92ha,供试品种为辽粳32…  相似文献   

15.
应用微机进行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结构动态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常州市多点、多年气候资料和作物生长的观测记录,在考虑作物生态原理、水稻栽培经验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晚稻“武复粳”品种的生长发育模式与苗情诊断意见。又用BASIC语言编译为一套汉字显示的微机程序专家系统,能预报大田的各生育期与产量结构因子发展动态,对能否实现某产量目标及时地给出评价,提出定量的栽培措施建议。适用于我国县乡级业务部门指导大面积的生广活动。  相似文献   

16.
1引言为了促进科技兴农,改造中低产稻田,提高水稻单产水平,根据全市冷烂田、望天田。高寒田等中低产稻田比重大、夏旱重的实际情况,引进了水稻地膜栽培技术,并与深溪镇联合在冷烂田开展了水稻地膜栽培试验。该技术具有增温、节水、抗旱、保肥、改善泥土物理性状、灭草等综合作用,因而增产作用显著。2试验设置及地膜栽培的技术要点该试验在廖忠明、李世东两农户共0.1933hm2的两块冷烂田进行。一块田的水稻品种为汕优多系1号,采用旱育浅植育秧方式,另一块田为11优1313,旱育两段育秧方式。每块田分地膜覆盖宽窄行(约941窝/hm2)和…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植白莲套种晚稻栽培技术试验示范观测,分析探讨了白莲套种晚稻栽培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可能存在的春季低温、夏季高温、寒露风等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并提出科学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对策.分析得出试验示范区气候条件能满足新植白莲套种晚稻种植的要求,为当地大面积推广新植白莲套种晚稻生产积累了经验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稻田栽培食用菌的气象条件,认为在水稻分蘖后期稻田内形成的小气候具有栽培食用菌的优越条件,提出了合理进行水稻田间管理,合理安排食用菌生产环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山地气候要素空间分布的模拟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傅抱璞 《气象学报》1988,46(3):319-326
本文提出了使用半经验半理论方法对山区各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进行数学模拟的有效方法。根据对福建省建阳地区及沙溪流域的计算,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20.
对现有8个水稻优良品种进行多年试验,考察了叶片生长日期与温度关系:不同播期的秧苗素质;超稀植栽培,积温与分蘖的关系;各品种抗倒伏情况。认定水稻超稀植栽培可增加分蘖提高产量20%,提出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应采用(10+6)×5寸栽培规格。并在全县推广水稻超稀植栽培一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