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不同季节背景下,对比分析多元变量相关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特征,了解其在天气过程中的作用,可以改进同化系统性能,提高降水数值预报水平。对比分析汛期和非汛期江西及其临近区域多元变量相关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特征,分别选取2019年汛期和非汛期的2次降水过程,设计2组循环同化试验,探讨多元变量相关的背景误差协方差对江西降水预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非汛期,汛期分析变量对风场、温度场和水汽场的贡献值整体上要更大,且汛期各个控制变量的背景场误差更为显著。多元变量试验的降水预报评估效果整体上更好,其汛期预报效果改善更显著。汛期与非汛期的多元变量试验降水预报结果更接近实况,且相对非汛期降水而言,汛期多元变量试验模拟效果更好,模拟的降水分布及强度与实况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2.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T213数值预报产品与同期西安地区7区县汛期(5—10月)降水资料,采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进行解释应用分析,建立西安各区县汛期两重MOS双重判据的分区县分量级降水预报方程,以提高西安地区汛期降水天气的客观预报水平。经2005-2007年汛期使用,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GFS(全球预报系统)产品预告图形资料,对阿勒泰地区2007-2008年汛期降水过程的预报能力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GFS预报产品对汛期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前汛期降水的分布规律,将广东省划分为三个预报区域;然后将各区4~6月实测降水量资料与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统计分析,经过计算机处理,建立MOS预报方程.MOS预报逐日作出各区无降水、一般性降水、暴雨的预报,前汛期降水首次实现客观、定量预报.  相似文献   

5.
对武汉区域中心MAPS模式和国家气象中心LAFS模式1995年汛期降水预报作的Ts检验,结果显示两个模式对湖北省汛期降水预报都有一定指导意义,就湖北省预报区域而言,MAPS模式比图象气象中心LAFS对汛期降水预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广东前汛期降水的MOS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前汛期降水的分布规律,将广东省划分为三个预报区域;然后将各区4~6月实测降水量资料与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统计分析,经过计算机处理,建立MOS预报方程。MOS预报逐日作出各区无降水、一般性降水、暴雨的预报,前汛期降水首次实现客观、定量预报。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汛期降水预报的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并选择一组标样进行了具体分析,预报成功率达100%。结果表明,该方法性能良好,可望成为汛期降水预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我国汛期季度降水预报得分和预报技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维宏  陆波 《气象》2010,36(10):1-7
利用1951—2008年我国160站夏季降水资料分析了季度降水预报的气候得分,又用1978年以来我国历年汛期业务降水预报结果检验了其预报能力和技巧。多年来,我国业务汛期降水季度预报有一定的预报技巧,但也有些年份预报能力较低。预报能力高或有技巧的年份是江淮地区降水少的年份,但对长江中下游降水多的年份,预报能力较低。我国汛期降水预报能力要建立在区域年代际信号和年际早期信号叠加的基础上。年代际信号是在划定我国为不同区域的基础上,把握区域年代际降水变化的规律。年际早期信号实际上是要跟踪降水年际振荡与大气下垫面强迫季节早期信号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汛期降水量的气候背景场出发,研究我区汛期降水的地域分布特点。以49站(m=49)定量降水为基础,研究降水自身演变规律,进行分片定量预报尝试。又在各站及区域汛期降水总量的基础上,划分降水等级,讨论分片定性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湘西自治州汛期降水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贵玲 《气象》1996,22(9):39-41
从季度降水预报业务的需要出发,根据湘西自治州8个测站的降水资料,分析了汛期(4-9)降水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以期为预报汛期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作汛期降水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煜东  宫家文 《气象科学》1994,14(4):386-389
本文提出汛期降水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并选择一组标样进行了具体分析,预报成功率达100%,结果表明,该方法性能良好,可望成为汛期降水预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马悦  梁萍  李文铠  何金海 《气象》2018,44(12):1593-1603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上海市11个基本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和澳大利亚气象局的逐日大气低频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指数(包括RMM1和RMM2)资料,选取MJO指数作为预报因子,上海地区梅汛期降水量作为预报对象,建立了基于时空投影法(spatial-temporal projection model,STPM)的上海地区梅汛期降水延伸期预报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近6年(2011—2016年)的梅汛期降水进行回报试验,其预报技巧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未来10~25 d的降水具有较好预报效果,可较准确地预报出梅汛期3/4左右的降水量级和降水发生时段。其中,预报时效为10~20 d的预报技巧较高,而提前21~25 d的预报技巧略有下降。总体而言,基于MJO活动的STPM预报模型在上海地区梅汛期延伸期降水预报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制作中国汛期降水业务预报的需要, 调整了区域气候自忆预测模式的边界条件及计算格式并进行了数值试验; 讨论了模式中记忆系数的线性趋势及周期变化等特征; 对1988~1997年中国汛期降水分布预报试验和1998年实际预报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自忆模式对汛期降水年际预报具有一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ENSO事件对梧州市汛期降水的滞后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ENSO事件进行划分及评定,从汛期预报时效出发,分析了ENSO事件对梧州市汛期降水的滞后影响效应,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汛期的降水预报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古鸣 《广西气象》2007,28(A02):104-104,161
对ENSO事件进行划分及评定,从汛期预报时效出发,分析了ENSO事件对梧州市汛期降水的滞后影响效应,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汛期的降水预报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副高与陇东汛期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引言关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的变化规律、预报及其与我国降水的关系,以前曾有人做过大量的研究。陈兴芳对副高的预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徐国昌、吴德明等人对副高的持续性、转折性做了研究。关于副高与汛期降水的关系,杨月娟等人也做了分析研究。我们主要分析了陇东汛期降水的周期变化,汛期副高特征量的变化规律,前期、同期副高特征量与陇东汛期降水的关系。最后建立了汛期降水预报方  相似文献   

17.
运用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作汛期降水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汛期降水预报的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并选择一组标样进行了具体分析,预报成功率达100%。结果表明,该方法性能良好,可望成为汛期降水预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阿盟汛期干旱时段分析──及长期预报业务系统化雏形刘永刚(阿盟气象台)汛期降水预报是我盟生产指挥部门对汛期农牧业生产决策的重要依据,历来是我盟长期预报的关键。我盟属于干旱荒漠气候,十年九旱。汛期时段适时的降水,对缓解旱情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如果能分析出...  相似文献   

19.
曲江前期气温、地温与汛期降水关系的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5,自引:14,他引:1  
杨万春 《广东气象》2008,30(1):40-41
选取位于韶关市曲江区的韶关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月平均地面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0~320cm共9层地温,分别计算它们与曲江前(4~6月)、后(7~9月)汛期降水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曲江部分时段的气温、地温与后期汛期降水存在较好的相关,表明前期下垫面热力状况对后期汛期降水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并从中找出相关性好的预报因子,建立汛期降水回归预报方程,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从而为曲江汛期降水趋势预测提供较好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北京地区自动站逐小时观测降水资料对2006年汛期北京地区中尺度数值业务降水预报效果进行了客观检验,并针对2006年汛期的降水特点对模式的降水预报性能进行了初步的评估,着重对发生的28次降水过程按其主导的天气系统进行了分类,并对各个类型的降水预报进行了评分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分析了数值业务模式对于夏季不同天气系统导致的降水过程的预报能力,并且对不同分辨率的模式网格的预报性能进行了初步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