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区域地壳稳定性是进行重大工程建设时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三峡地区区域地壳结构、地壳应力状态、地壳形变、断裂活动性及地震活动性等影响地壳稳定性的因素。利用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该区地壳稳定性作了分区评价。按区域稳定的四级划分标准,在三峡地区划分出三个稳定区、两个基本稳定区和两个次不稳定区。三峡工程坝址位于稳定区内,库区跨越了基本稳定区和次不稳定区。  相似文献   

2.
严密推导了利用水准资料计算地壳垂直剖面内剪应变量的两套公式,并分别阐述了其不同的物理含义和地质含义。这两套公式分别表示垂直剖面内两组不同方向间的地壳表层的垂直剪应变,第一个模型表征地壳表层倾斜变化的程度,第二个模型表征地壳表层曲率变化的程度,二者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地壳变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回顾河南地区已有的主动源深探测成果,总结其地壳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河南省中北部的华北板块表现为上中下3层的简单分层结构、镜像对称的深浅构造以及广泛发育的壳内低速体等地壳特征;南部的秦岭-大别褶皱带地壳表现为横向变化剧烈的速度结构、高速穹隆、大倾角的壳内反射界面以及呈隔档式褶皱的莫霍界面。2)华北盆地地壳厚度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中下地壳,上地壳厚度较为均匀。秦岭-大别褶皱带深部地壳不存在山根,反映了下地壳沿着莫霍面强烈的滑脱作用。3)河南省不同地区地震分布特征与地壳速度结构关系密切,濮阳地区地震分布受高速异常体控制,许昌地区地震受地壳介质与区域断裂的共同控制,南阳地区地震分布主要受地壳分层结构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地壳形变分形研究中实际存在的几个问题,包括1)分形研究是否避开了模式方法;2)地壳形变分形问题的性质和类属;3)地壳形变分形测算实施;4)形变参数时间序列Liapunov指数计算,开展了讨论,旨在促进地壳形变分形研究的进—步开展。  相似文献   

5.
地壳形变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探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整体解释现代大地测量数据,提出了地壳变形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的基本思想;分析了地壳变形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的基本理论;导出了由地壳形变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引起的重力时间变化一般严格公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空间——时间域模拟地壳垂直运动的观点介绍了研究地壳垂直运动的速率面拟合法。并用它研究了华北部份地区的现今地壳垂直运动。文中还将这一方法与仅从时间域来模拟地壳垂直运动的习惯做法作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云贵地区布格重力异常资料,用压缩质面法计算了这里的花岗岩层和玄武岩层的厚度,给出了等厚度图。 全区地壳构造在纵向上具双层结构,花岗岩层厚度约是整个地壳厚度的五分之一;在纵向上,以云南小江断裂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地区地壳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厚;西部地区地 .壳构造十分复杂,总体上表现出其北部地壳较厚,南部较薄,地壳增厚带和地壳减薄带大致呈南北向相间排列。 并且指出欧亚、印度和太平洋三大板块的聚合是这里地壳变形的原因。最后还讨论了建立本 ‘区重力地壳构造模式的计算误差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现代地壳测深的成果,重新研究了地壳重力均衡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提出了地壳与上地幔间实际存在的莫霍界面作为均衡补偿面的均衡原理和计算方法,对湖南地区的地壳重力均衡状态进行了计算,发现本区的历史地震分布与重力均衡异常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地热梯度的增加不仅引起地壳的体积变化,而且使地壳的荷载发生变化。定量计算表明,在均衡深度以上,局部地壳地热梯度的增加将产生重力负异常。随之而来的地壳均衡运动会造成2km左右的地壳上升,用以补偿膨胀后地壳的质量亏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地壳垂直运动梯度图的编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量化地壳垂直运动速度梯度的方法,并用此方法编绘了中国大陆现代地壳垂直运动速度梯度图。  相似文献   

11.
地壳孕震过程的重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多孔介质中的力学理论,推导了在地壳中存在微孔洞时介质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的表示公式,讨论了描述地壳中空洞形成过程的孕震模型参数,讨论了孕震模型参数的变化与地壳介质状态的变化和地面重力变化的关系,并根据乘法分解理论推导了孕震过程计算重力变化的弹塑性递推计算方法,并采用GTN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发生在1996年云南丽江Ms=7.0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微孔洞的形成过程与地面重力变化的关系,较合理地解释了丽江Ms7.0地震前后的重力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利用河西地区2011~2015年相对重力资料,研究2016-01-21青海门源M6.4地震前区域重力场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河西重力场持续多年正、负交替变化,地震前震中区域负异常持续增强并形成重力变化高梯度带,重力正负差异变化最大达到110 μGal。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零等值线附近,该等值线分布与祁连山北缘断裂、冷龙岭断裂走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Crust2.0??????????????????????????????????????????????档??????????????????????????-????????????λ???е?????????20~35 km???????????????????????????????????10 19~10 22 Pas???????450~600 ?档  相似文献   

14.
地壳板块的形成,是由于外来星球的撞击而造成的。太平洋就是巨大的撞击坑,大西洋则是撞击产生的地球背面的S形裂谷。地球上的水,也很有可能主要来源于这次撞击。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地球表面是球面,所以地表任何方向的水平运动实际上都是转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矩是大陆离极运动的原因,由此而产生的极移使地球发生相应的形变。计算表明,极移是大规模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早石炭世花岗质岩体主要沿昆中断裂带两侧断续分布,多呈岩床、岩株状产出,根据岩性特征可划分为3类,即浅肉红色斑状二长花岗岩、肉红色正长花岗岩、肉红色中细粒碱长花岗岩.主量元素特征显示花岗质岩体全碱含量较高,显示出壳源的特点,为过铝质偏铝质花岗岩,属Ⅰ型花岗岩.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岩石属轻稀土富集型,重稀土相对平坦,轻重稀土分...  相似文献   

17.
在华北平原地壳深部隐伏着北东向深断裂构造形迹。它们控制着华北区现代强震活动,是华夏系的构造成分。  相似文献   

18.
推导了损伤介质中应力场变化与地面位移场和重力变化的关系 ,讨论了利用地面位移和重力场变化来计算地球内应力场变化的边界元方法。利用中国华北地区的 1992~ 1995年的 GPS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壳内 15km深处的应力场变化进行了计算 ,并讨论了应力场变化分布与 1996年发生的包头 MS=6 .6级地震的关系 ,结果表明震区的应力场变化明显大于其他地方  相似文献   

19.
把地球考虑为在径向上由n层具有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物质所组成的球体,由此出发,推导了计算地壳中由地球自重、匀速自转、天体引力、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所产生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公式。对由地壳和地幔以下物质所组成的二层体情形进行了详细推演,数值计算表明:作为诱震因素,天体引力特别是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似乎比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所起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20.
探讨地球自转的一种惯性力──科里奥利力在地壳升降运动中的作用。地壳上升时科氏力向西,地壳下降时科氏力向东,它的大小与方向可以解释太平洋两岸的构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