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州海岛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州海岛数量多,滩涂面积大,旅游资源丰富,深水岸线长,区域位置优越。海岛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应因岛制宜,实行综合开发,实施半岛工程。开发深水港和海涂资源,发展旅游业,绿化海岛,保护和开发水源,增加蔬菜和水果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等综合评价,分析无居民海岛的资源禀赋、环境本底和生态条件,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估方法,评估无居民海岛——平潭大屿岛开发前(2014)和开发后(2019)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大屿岛整体的资源承载力分布面积最广的是“较高承载力”,2019年大屿岛整体的资源承载力分布面积最广的是“较低承载力”。变化最大的是“较高承载力”,它在2014年所占比例为43.29%,到2019年减少为12.23%。大屿岛开发前后整体资源环境承载力持续递减。研究结果对无居民海岛保护及保障设施建设规模与总体布局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闽东宁德市无居民海岛过境岛等7个海岛所组成的岛群资源的调查结果,首次报道所调查海岛面积与岸线测量结果,描述了这些海岛植被生态特征和海岛开发利用现状,结合海岛开发利用主导方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分析岛群资源利用的不同方式与布局,评述海岛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海岛生态脆弱性出发,提出保护性利用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闽东无居民海岛岛群资源与保护性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闽东宁德市无居民海岛过境岛等7个海岛所组成的岛群资源的调查结果,首次报道所调查海岛面积与岸线测量结果,描述了这些海岛植被生态特征和海岛开发利用现状,结合海岛开发利用主导方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分析岛群资源利用的不同方式与布局,评述海岛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海岛生态脆弱性出发,提出保护性利用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908专项海岛土地利用调查对全省l321个面积在500m。以上海岛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分布进行了调查统计,将土地资源划分为12个一级类,采取多源信息相互印证及3s结合的工作方法,基本查明了海岛土地分布范围、面积和开发利用现状.经调查与测算,福建省海岛土地总面积为1628389432m^2。(包含海岛岸线外侧沿海滩涂面积474076929m^2),即海岛陆域土地总面积为1154312503m^2,其中有居民海岛陆域土地面积1106414004m^2,无居民海岛陆域土地面积47898499m^2.与1988年福建省海岛调查的14个海岛的土地利用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海岛地处我国海域的北端,受沿海区域开发的影响,海岛自然资源的开发正全面展开,其中海岛的旅游资源独具珍奇性,自然景观构在了丰富的生态旅游内涵,海岛生态旅游的群体性,互补性明显,在海岛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通过引导,规划,形成海岛生态旅游体系,这对海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海岛山地利用是山地利用的一种类型 .海岛面积虽小 ,但可作为开发海洋的基地 ,海岛山地的持续发展对开发海洋意义重大 .我国海岛 (包括南沙诸岛在内 )共 650 0多个 ,多数是大陆山脉向海延伸形成的大陆岛  相似文献   

8.
海岛旅游海滩资源的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海岸线长32000Km(含海岛岸线),但是只有1400Km具有旅游海滩资源 。虽然大多数海岛旅游海滩是高质量的,钛而这种资源在我国并不富裕。文章评价了旅游海滩资源,指出了应合理开发海岛海滩旅游资源,管理经营者必须重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行生态旅游型管理。此外,还提到了管理法规、资源监控和临界容量计算等。  相似文献   

9.
以3S技术为基本手段,应用2005年获得的SPOT 5遥感影像,经图像增强处理后,采用计算机目视解译,再结合2007年11月-2009年1月广东省海岛实地踏勘进行校核,调查了广东省海岛滨海湿地的面积、类型和分布情况。结合1990/1986年Landsat TM和2000/2003年SPOT5遥感影像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了广东省海岛滨海湿地现状。结果表明:海岛滨海湿地类型发生了变化,红树林湿地破坏严重,与广东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1989-1994)结果相比,潮间带沉积物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虽有明显增长,但种类多样性却在下降。最后从合理利用海岛资源、管理方式、生态修复和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耀光  刘锴  郭建科  马慧强 《地理研究》2013,32(6):1095-1102
我国海岛众多,具有丰富港口资源,其中一些港口深水岸线逼近岛岸,适宜发展大型深水集装箱港。目前海岛港口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在海岛上已开发的大型港口仅有上海洋山港,多数海岛县为规模不大的地方小港。对中国海岛县的港口吞吐量、港口用地等应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分析集聚状况,并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港口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根据海岛港口规模、区位、腹地、港口“代际”以及海岛与大陆连通等指标,对中国海岛港口进行类型划分,并对划分的洋山港、舟山港以及地方小港等三种不同类型的港口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当前国际海运业的要求与建造大船舶以适应大型深水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发展海岛深水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珠海荷包岛植被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洪麟  陈树培 《热带地理》1996,16(3):258-264
本文在多次实地调查基础上,对珠海荷包岛的自然环境条件、植被类型和资源植物等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并根据本岛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林面积在等特性,提出建立海岛森林公园,达到保护和发展植被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塞浦路斯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岛旅游以其神秘性和冒险性成为大众旅游新宠,我国海岛众多,海岛旅游开发成败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为探讨海岛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以塞浦路斯旅游开发为例,在总结其巨大成就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近年海岛旅游开发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区位条件、政治因素、游客行为、交通影响、住宿开发、CTO的作用和旅游政策实施等七个方面,并分别作出具体阐释和总结。最后,在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资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塞浦路斯旅游业发展经验,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提出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山东长岛特色旅游资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海岛角度出发 ,在分析山东长岛旅游资源条件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该岛发展特色旅游应坚持独特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及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珠海市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珠海市的生态旅游资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认为目前珠海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发展存在一定问题,生态旅游开发应注重科学定位,以生态旅游作为珠海市的旅游品牌,旅游产品设计要突出海洋海岛和生态城市特色;加强保护意识,优化旅游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努力发展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5.
西沙群岛海岛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旅游资源系统田野调查成果为基础,运用李悦铮等建立的海岛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结合南海岛屿实际情况,对西沙群岛海岛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在总目标层、评价综合层、评价项目层和评价因子层4个评价层次选取58项指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量化;用准主成分分析法为各指标赋予权重;并通过制定评分等级标准与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以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西沙群岛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总目标层指标得分为3.088分,表明西沙群岛海岛旅游资源整体评价为中等。同时显示,西沙群岛海岛旅游资源之资源条件好、区域条件中等、区位特征条件差;其自然资源条件良好,热带海岛特征突出;其环境条件制约明显;西沙群岛旅游资源优势和劣势并存,且都很突出。  相似文献   

16.
张耀光  张岩  刘桓 《地理科学》2011,31(7):810-816
海岛是海中陆地,一个海岛包括岛陆、岛基、岛滩和海岛周围的海域。地域主体功能区划主要强调国土空间开发的分工和布局,要求做到国土的全覆盖。海岛县是海陆国土空间复合系统,同陆域县区一样,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在已有陆域主体功能区划和海洋功能区划等理论的基础上,考虑陆域要素与海域要素,应用层次分析、多指标综合加权评价法和主成分-聚类分析等主要量化方法,把地理空间思想融入分析框架中,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而划分出玉环和洞头二个海岛县海陆国土空间复盖的主体功能区划。陆域主体功能区与海洋主体功能区要相互衔接,主体功能定位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7.
海岛旅游,特别是群岛旅游是海洋旅游"皇冠"上的"明珠"。海岛因给旅游者远离城市喧嚣和彻底回归自然的心理感受而倍受青睐,已成为世界旅游热点地区。地中海地区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众多岛屿都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本文首先对地中海海岛旅游开发经验进行总结,其次通过对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旅游的案例来分析海岛旅游的开发特征: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海岛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以航海旅游为主的旅游产品体系;平衡旅游淡旺季,发展多种旅游;依托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发展文化旅游,最后讨论地中海海岛旅游的开发经验,以供其他海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罗民刚 《热带地理》1996,16(3):244-250
本文对广东海岛优势资源及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依据产业的科学港口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以基础工业为主体的港口工业,以及海洋水产业,海洋生物工程和旅游业。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海域辽阔,海岛众多,是世界上海岛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先民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即开始认识海岛,开发海岛、利用海岛,并形成了约定俗成,层级清晰,普遍通用的海岛通名用词体系。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海岛资源开发与相关产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广东海岛优势资源及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依据产业的科学性提出建立以港口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以基础工业为主体的港口工业,以及海洋水产业、海洋生物工程和旅游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