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辽宁地质》2011,(9):55-55
日前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在挪威朗厄松市召开的第十届欧洲地质公园大会上,中国的天柱山国家地质公园和香港国家地质公园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执行局的审查,被批准正式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并当场领取了证书和图标。  相似文献   

2.
欧洲建成32家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建成20家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第1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在北京召开,第2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在英国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召开,第3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于2008年6月22~26日在德国的奥斯纳布吕克市召开。  相似文献   

3.
欧洲地质公园建设和意义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赵汀  赵逊 《地球学报》2002,23(5):463-470
1996年8月在北京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2位欧洲地质学家提出了建立欧洲地质公园网络的构想,搭建地质学家和广大民众的知识桥梁。至今这一构想已逐渐变为现实,包括10个成员在内的欧洲地质公园网络已经形成,并且设立了办事机构,建立了章程,有了定期的活动,以及信息的交流,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介的世界地质公园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4.
从地质遗迹的保护到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赵逊  赵汀 《地质论评》2003,49(4):389-399
人类对地质遗产的保护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各国分散建立国家公园零星而无系统的保护地质遗迹;②国际组织发起和推动,形成全球保护地球遗迹的多项活动;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提出地质公园计划和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使地球遗迹保护工作进入一个健康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已建立国家地质公园44个,推动了地球遗产的保护,恢复了地质生态环境,强调了地球科学的普及,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开拓了居民的就业机会,支持了可持续发展。可以预料,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形成一定能揭开地球遗产保护工作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公园地质背景浅析和世界地质公园建设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赵逊  赵汀 《地质通报》2003,22(8):620-630
2000年以来,中国基于自身丰富的地质遗产资源和保护经验,正式分2批命名了44家国家地质公园,其分布和特征受地质构造背景和新构造运动的控制。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产生了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同时也为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世界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赵汀  赵逊 《地质论评》2005,51(3):301-308
在2004年6月在中国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和2004年8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来自五大洲数十个国家的地质学家和地质公园管理者发言,展示了各国地质遗产保护现状,地质公园建设中地质遗产的科学研究,公众教育;保护方法技术;与文化遗产的关系;与城市和区域发展规划的关系;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地质公园与国家公园的关系;欧、美及非洲、大洋洲和亚洲各国地质公园发展前景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照各国的近况,我国在地质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方面要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在相关法规建设,地学背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7.
地质公园发展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赵逊  赵汀 《地球学报》2009,30(3):301-308
地质遗迹是最重要的自然遗产, 是追索地球演化历史, 了解自然环境现状, 预测天人和谐愿景的对象, 地质遗产的保护是不可忽视的要务, 地质公园建立则是达成这一人类共同责任的最佳选择。随着中国和欧洲地质公园的迅速发展, 亚洲各国、澳洲、南美洲也正步入地质公园的快速发展期。推动地质公园建设作为全球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 和谐共存的重要方式之一, 已成为人们广泛接受的共认。  相似文献   

8.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格局浅谈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是一项重要的国际合作机制,借助此机制,中国近15年来申请并建立了39家世界地质公园,成为当前全球世界地质公园最多的国家。文章通过世界地质公园建立以来的一系列相关统计资料,分析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类型、岩石构造、分布特征,阶段性地总结当前发展成果与优劣势,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期望。总体上看,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囊括的地质遗迹类型丰富,源自岩石、构造、化石、水体、冰川等类型的地质遗迹不一而足。依据核心地质遗迹所处地貌特征,可以将中国现有的世界地质公园划分为山麓型、低山型、荒原型、滨海型、湖沼型、洞穴型6个类型。另外,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分布广泛,64%的省级行政区都建立了世界地质公园,公园涵盖了多种不同的地质、地理、人文历史区域,具有丰富的区域类型。这一系列成绩与我国疆土辽阔、世界级品牌众多、地质公园研究基础深厚、地质与原住民关系度高、国家与地方支持力度大的优势密切相关。但通过不同分区模式进行剖析,也暴露出了公园建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部公园远多于西部,人口密度与公园密度较为相关,并且已建成的公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别梳理了根源和影响因素,认为自然条件、经济建设发展速度是对公园当前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归纳了当前世界地质公园管理上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文章针对未来的资源整合与申报,尤其是西部公园申报,提出了四个可能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 由国土资源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将于2004年6月27-29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的宗旨是“地质遗迹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的是交流各国地质遗产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经验,推动世界地质公园健康发展,更好地保护地质遗产;促进地质遗产为科学普及服务,  相似文献   

10.
江西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重大地质事件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三清山于2005年3月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7月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以花岗岩地质与花岗岩峰林地貌著称。拥有10亿年演化历史的三清山,不仅是一个地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全球研究对比意义的地学宝库,而且是拥有重要科学价值及科普意义的地质遗迹。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本文综述了三清山地质遗迹代表性的9个重大地质事件,这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开发和保护基础工作以及地质公园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The creation of the European Geoparks Network in 2000 was follow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lobal Geoparks Network in 2004, incorporating the European Geoparks Network. On November 17, 2015, UNESCO sanctioned the creation of a new designation, the UNESCO Global Geoparks, as part of UNESCO’s new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Geoparks Programme (IGGP). This is the first initiative of its kind to be established by UNESCO for 40 years and is the result of effective networking among geoparks and their partners aiming to achiev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geo-conservation, geotouris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sustainable local development.Geoparks are located primarily in rural areas which are both remote and underdeveloped or which have experienced economic decline. In order to become a UNESCO Global Geopark, a geopark must demonstrate that it has a significant geological heritage, has well defined boundaries and is large enough to support a sustainable strateg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upon that heritage. In addition to its geology, a geopark should also make use of sites of archaeological, ecological, historical or cultural significance as these are often linked to the underlying geology.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a UNESCO Global Geopark is to use the designation as a vehicle to engage communities in protecting these assets in way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ir territory.The Fforest Fawr Geopark, the first geopark in Wales, became a member of the European and Global Geoparks Networks in 2005 and a UNESCO Global Geopark in 2015. The geopark was established in the western area of the Brecon Beacons National Park because that area has a strong identity in terms of its geology and Welsh industri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addition, while the eastern area of the National Park was a more popular tourist destination, the area designated as the geopark was less well known, more remote in character, and economically less prosperous.The geopark’s approximately 480 million year geological heritage provides a resource for developing geotourism and for educational activities. Nearly 11,500 years of human activity created a cultural landscape in which ancient monuments contrast with the relicts of industrial activity. With the coming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geological resources of Fforest Fawr were systematically exploited for over 200 years to supply South Wales’s expanding metal industry. During this time mining, quarrying and brick making contributed to wealth creation and South Wales was a major player in the new industrial age which changed the world. The area of Fforest Fawr Geopark, with its close association to the South Wales Coalfield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global industrial history.In addition, the rich culture of the geopark’s early inhabitants comes to life in myths and legends and some of Europe’s oldest stories and myth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area of Fforest Fawr Geopark.  相似文献   

12.
张建平 《地质论评》2021,67(1):67020006-67020006
地质公园作为21世纪兴起的新生事物,它把地质遗迹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是人类合理利用地球资源的一项创举,在地质遗迹保护、科学知识传播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地质公园有三个类型:省级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关联,又各具特征,在理念、管理、标准、和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异同点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在过去20年的地质公园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和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异同点出发,指出其产生的历史和观念上原因,并给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张建平 《地质论评》2021,67(2):459-466
地质公园作为21世纪兴起的新生事物,它把地质遗迹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是人类合理利用地球资源的一项创举,在地质遗迹保护、科学知识传播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地质公园有三个类型:省级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关联,又各具特征,在理念、管理、标准、和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异同点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在过去20年的地质公园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和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异同点出发,指出其产生的历史和观念上原因,并给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地质公园产权转移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勋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3):334-337
根据UNESCO"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议程,地质公园的建立是实现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我国地质公园数量多、等级优,然而在经营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产权界定不清、产权制度安排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不优化等问题,为充分发挥我国地质公园的经济功能,在分析地质公园产品属性基础上,据产权和公共产品理论,结合各类产品的生产效率,阐述了地质公园产权转移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对产权转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地质遗迹是近30亿年来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地质现象,是重要自然遗产。地质遗迹为探索地球演化进程和方向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山东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包括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矿物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遗迹景观等七大类。本文叙述了各类地质遗迹的形成时代及分布特征,对各地质公园的主要特征及地层、侵入岩中的主要地质遗迹进行了总结,对地质公园形成演化历史作了介绍,为地质旅游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陈安泽 《地球学报》2016,37(5):535-561
笔者从中国地质科学院建立之始,就随着地质部陈列馆(即现中国地质博物馆)划归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而成为其创始研究人员,60年来从没离开过,因此见证了其全部历史。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过程中,以笔者为主,利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挂靠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团体这个全国性学术交流平台的有利条件,将地球科学运用到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服务中去,从而创立了一门地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学科——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在旅游地学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的建议和一整套实施方案,经过艰辛努力,终于促使地质公园得以建立;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地质资源,是旅游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都是中国地质工作者的首创,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之一,其在中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将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内容、发展过程、建设现状与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地质遗迹资源的类型划分、评价准则、形成与分布规律、应用保护现状综述如下,以作为献给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礼物。  相似文献   

18.
程素珍  华金玉 《城市地质》2013,8(1):47-50,56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评价,在地质公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地质遗迹资源特性和地质公园建设要求,提出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和德尔菲法,进行多轮专家咨询,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模型;并运用该评价模型,对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8个园区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评价,确定模型和各评价值指标选择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为地质公园建设和地质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与当地经济互动发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俊卿 《陕西地质》2005,23(2):94-100
地质遗迹作为一种具有珍贵地质科学价值和独特造景功能的自然遗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已日益突出。同样,以地质遗迹资源为核心的地质公园也面临着如何协调地质遗迹保护与公园建设之间的矛盾。从以往经验来看,在保护好地质遗迹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地质公园建设的保护性利用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措施。为此,本文选择黄土国家地质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从地质公园建设与当地经济互动发展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地质遗迹的保护性利用,从而达到有效保护地质遗迹资源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