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现代仪器地震记录和烈度资料,我们建立了用于定量估算历史地震震级和震中位置的烈度衰减模型和分析方法,并对我国西南川滇地区的历史和近代地震的震中和震级进行了重新分析.利用20世纪以来该地区十四个有仪器记录的地震(5.9≤Ms≤8.0)及相应的烈度数据,对其烈度-震级-震中距衰减关系进行标定,并建立了用于震中和震级估算的烈度衰减模型.结果表明,当震级一定时,川滇地区烈度随震中距增大而衰减的速率明显小于美国加州地区(~60%).在衰减模型基础之上,发展了确定震中区域和震级的网格搜索试算方法(GSTSL),并给出了确定震中位置和震级的等值线置信值.采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对1786年康定地震,1850年西昌地震,1913年峨山地震和1970年通海地震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更为精确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关于"一致"地震动衰减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我国中南地区烈度资料为例,用卡方正交回归烈度和震级的联合椭圆衰减模型,研究了烈度和震级相互转换的一致性问题,给出适合该地区的“一致”地震动衰减关系,并与常规方法得到的最小二乘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较为合理。该方法也可用于预测不同地区其它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3.
水库地震烈度衰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库地震由于具有震源浅、震级小但破坏较同等级的天然地震重的特点,其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在水库地震灾害预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由于水库地震事件数量少,历史震例往往缺乏地面烈度调查资料,这给研究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为了解决资料不足的问题,文中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从丰富的天然地震中选择可与水库地震灾害类比的震例,把其烈度资料引入衰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新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并与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天然地震的烈度衰减进行比较,证明了这种方法具有合理性,所得到的水库地震烈度在近场普遍比天然地震烈度高,但由于加入了天然地震资料使得结果比已有水库地震烈度衰减慢且震中烈度稍低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地震仪器记录的历史较短,不足以在短时间、小尺度范围内弄清楚地震活动性规律,因而研究历史地震非常重要。地震史料只有转换成用现代地震参数(如震级、震中位置等)的形式来表达,才有可能用于地震科学的各种研究。已出版的各版本历史地震目录中地震参数估算方法主观经验性较强,不确定性较大;现有新方法多以圆烈度衰减关系为基础,忽略了烈度分布的椭圆特征。本文通过建立椭圆烈度分布模型,联立椭圆数学方程,直接代  相似文献   

5.
对"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在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中获取的66组强震记录进行整理、基线校正和滤波等常规处理,分析记录的幅值以及频谱特征。此次地震记录到的强震记录PGA范围0.98~185gal,最大PGA为距震中最近的51JZB(九寨百河台)NS向获取;此次地震仪器烈度范围为0.93~6.8,与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烈度图对比结果显示仪器烈度与宏观调查烈度误差在1度以内;通过观测数据与霍俊荣和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动衰减关系对比,发现霍俊荣衰减关系更适用于此次地震的加速度衰减;用克里格插值方法绘制了水平向PGA等值线分布图,发现震中附近等值线呈NW向分布;分析了不同震中距和不同场地条件下典型台站的反应谱特性。  相似文献   

6.
杨伟松    王长理    许卫晓    杜轲  于德湖   《世界地震工程》2021,(1):207-218
收集了我国南北地震带地区1970年~2012年的85次地震事件的烈度等震线资料,建立了震中烈度与震级之间的经验关系,利用长轴和短轴椭圆模型拟合得到了该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同时还搜集整理了近年来基于我国各地区的地震资料,研究得到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并将其中与南北地震带存在地域重合的研究结果与本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研究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南北地震带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规律,对该地区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云南地震烈度与震级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秦嘉政 《地震研究》1992,15(1):37-45
本文用云南地区丰富的历史和现代地震的烈度资料,研究了云南划分的8个地震带区的烈度哀减与震级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各地震带区的平均烈度衰减的差异可导致0.1—0.25个震级单位的系统差。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各地震带之间存在着如地质构造、地壳传播介质小尺度不均匀性以及震源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因素所致。统计分析给出符合云南地区的震级与烈度关系为:Ms=1.7+0.6Ⅰ_0或Ms=4.7-0.3Ⅰ_0+0.06Ⅰ_0~2,用包围Ⅶ度和Ⅷ度区的烈度衰减等效半径R_i与震级的统计关系给出:Ms=1.5logRⅧ(km)+4.7;Ms=1.9logRⅧ(km)+4.4。  相似文献   

8.
1631年湖南省常德地震的再考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631年(明崇祯4年)在常德附近发生了一次破坏性地震,前人对该地震作过探讨研究,曾给出了4个等震线图和震中定位。文中在重新查阅历史记载资料的基础上,重新绘制了该地震的等震线,其极震区的烈度为Ⅸ度,相对应的震级为级。以该地震内圈等震线的几何中心为震中,根据梅世蓉-萨瓦连斯基有关震中烈度、震级和震源深度之间的统计关系,以及谢毓寿的统计结果,得到的震源深度为15~18km。最后文中还讨论了历史资料考证、判别的问题和不同地基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856年黔江-咸丰地震在不同版本的目录中,震级和震中烈度均存在不小的差异。本文通过对1856年黔江-咸丰地震史料的收集,查阅更大范围的史志、地方志,详细分析了史料中此次地震造成的震害情况。对黔江-咸丰地震进行实地考查,并通过对西南山区近年来几次地震的对比分析,从震害角度、地震烈度图不同烈度面积的角度,进一步讨论震中烈度的可能性。采用多种方法对地震震级进行估算。但黔江-咸丰地震的震中烈度和震级确定依然是个难题,还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四川及邻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震构造环境和震害分布特点, 将四川及邻区划分为西南地区和四川盆地地区. 收集了西南地区96次、 四川盆地地区40次近代破坏性地震资料, 并对各次地震的震级参数进行了统一校核. 按照该地区震中烈度与震级、 有感半径与震级的统计关系, 对地震烈度衰减进行了近场与远场特征控制, 建立了地震烈度沿长轴、 短轴和平均轴的衰减关系. 统一了中国与美国面波震级的震级标度, 利用最新得出的美国西部基岩水平向地震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 采用考虑地震加速度的近场距离饱和与震级饱和特征的衰减模型, 转换得到了该地区的基岩水平向地震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11.
合理地确定场地的历史地震影响烈度,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以广东南澳跨海大桥场址为例,论述了历史地震影响烈度分析的要点。首先对南澳附近1918年7.3级地震的震中位置及对桥址的影响烈度进行了确认;其次对选择合适的区域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建立了合理的桥址影响烈度目录;最后应用极值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不同平均重现期所对应的烈度值,为大桥的抗震设计提供了设防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地震烈度数据点,用椭圆参数方程对烈度点空间分布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得到各烈度区椭圆烈度估计线,然后对烈度估计线进行统计回归,得到一组适用于青、甘、川、滇4省中强地震的椭圆烈度分布模型I=f(M,R).基于所建烈度分布模型,联立考虑中心点和方向性的椭圆数学方程,代入全部烈度数据点估算地震震级和宏观震中.本文的试算震例表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并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利用该方法对明清时期4次烈度点较少的中强历史地震参数进行了估算,所得结果表明了此方法对历史地震有效.  相似文献   

13.
A modelling of the observed macroseismic intensity of historical and instrumental earthquakes in southern Spain is proposed, with the aim of determining the macroseismic parameters for seismic hazard evaluation in a region in which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seismic events shows different levels of difficulty referable to the complex faults system of the area in study. The adopted procedure allows an analytical determination of epicenters and principal attenuation directions of earthquakes with a double level of verification with reference to the maximum shaking area and structural lineaments of the region, respectively. The analyses, carried out on a suitable number of events, highlight, therefore, some elements for a preliminary characterization of a seismic zon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seismic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s and corresponding structural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4.
    
With the central part of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d seismic intensity zonation directly by use of the response intensity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 From the result, some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as follows: (1) For areas rich in data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 the seismic intensity zonation map with probabilistic meanings can be compiled by use of the statistical features of the response intensity of sites; (2) When determining the length of time for statistics, the completeness of response intensity data and the inhomogeneity of regional seismic activities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3) By comparing the seismic intensity zonation result for recurrence interval of 500 years with the new Seismic Intensity Zonation Map of China (1990),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two are roughly similar; though they are somewhat different for some localities, each has its own reasonableness. Contribution No. 95A00095,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SSB, China.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urbanization has been speeded up in China, and several city groups or city belts with extra-large cities as their centers have been formed. For example, Pearl River Delta urbanized area surrounds Guangzhou City, Shenzhen City, Zhuhai City;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ized area surrounds Shanghai City, Suzhou City, Wuxi City, Nanjing City, Hangzhou City; Beijing-Tianjin-Tangshan urbanized area surrounds Beijing City, Tianjin City…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比较分析以往烈度表的基础上,着重增加了社会反响标志;对Ⅹ-Ⅻ度的房屋建筑物和地表现象标志进行了调整与补充,完善了作为12阶烈度表相应的《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文中对烈度表的各项标志作了简要说明,并列举了国内外10次历史地震事件的评定实例.本文提出的历史地震烈度表,保持了以往烈度表的适用性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20世纪华北地区37次中强地震事件的89条等震线数据,拟合了该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主要选取了M≥5.0的地震事件。与以往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相比,在计算中强地震烈度时,精度上得到了相应地提高。充分反映了华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较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参数拟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已有的新疆历史地震考察资料,数字化处理后重新量取1716~2010年以来收集到的破坏性地震事件的103幅地震烈度等震线图的烈度外包线,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拟合,总结新疆地区地震烈度衰减规律.提供了椭圆模型烈度衰减函数,分不同时段和区域进行拟合结果对比,并采用头尾限定的方法给出新疆地区烈度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19.
山西洪洞、临汾历史大震区现今地震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临汾地区无线传输地震台网资料,对1303年洪洞(M=8)、1695年临汾(M=73/4)两次特大地震所在区域1987年-1999年发生的1670次中、小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表明,重新定位后震源深度的测定情况比原有结果有很大改善,定位精度明显提高。两次历史大震所在区域中现今地震的密集区,与两次大震各自的高烈度区长轴方向、形状和大小相吻合,反映了历史大震震源断层对现今小震活动的约束作用。小震震源深度的分布情况表明,两次历史大震的震源断层可能都比较浅。重新定位结果为利用现今小震的群体特征研究历史大震的震源断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