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志     
《湖南地质》2011,(1):6-6
2008年3月,世纪金源以每平方米不到52元的价格在美丽的云南古镇腾冲拿下了5571亩林地,两年后将这里变成了一个高尔夫度假村。这是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2010年公布的违规批地清单中的一项,也是国土部督办大案之一。2011年1月,这张名单上又增加了一个新面孔——中国海外集团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重庆大观至黎香湖以租代征违法占地747亩.  相似文献   

2.
黔西南灰家堡背斜金矿勘查实践及"两层楼"模式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郭振春  周忠赋 《贵州地质》2006,23(3):176-181,186
借鉴美国卡林金矿模式,贵州省105地质队的地质工作者1981年起开展灰家堡背斜汞矿带中的找金工作,先后发现了雄黄岩、紫木凼等近10个金矿点,评价了紫木凼、太平洞两个大型金矿床,并通过勘查实践创建了“两层楼”模式,成功地预测发现了水银洞特大型金矿床。本文通过灰家堡背斜金矿勘查实践介绍了“两层楼”模式的创建过程。  相似文献   

3.
重庆热洞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洞形成条件十分特殊,国内外都十分罕见。我国仅发现有三个热洞,其中两个在重庆。本文介绍了重庆东泉热洞和统景杨家洞形成的地质环境、主要特征、开发利用价值,并以重庆热洞为例,提出了关于热洞标准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冯琳  张竹如 《贵州地质》2004,21(4):276-277
泥堡金矿的矿石类型有凝灰质生物碎屑灰岩型金矿石及凝灰岩型金矿石;泥堡金矿与水银洞金矿都是大型金矿床,两矿床赋矿地层、容矿岩石、矿体产出特征、金的赋存状态等诸多特征相似;并处于富金的峨眉山玄武岩东侧,其矿床因与该玄武岩有密切关系。应加强从泥堡——戈塘——紫木凼——水银洞一线地层中P11的研究,指导金矿找矿及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成像测井对于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有很好的效果,但成本较高。在分析成像提取的缝、洞发育参数与常规测井各响应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常规测井响应与缝、洞发育的相关程度。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以常规测井响应计算缝洞发育参数——裂缝密度、裂缝视孔隙度、溶孔密度和面孔率方程。对回归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与地层的实际情况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张崇洲 《中国岩溶》1995,(Z1):140-144
本分叙述在云南蒙自洞穴中发现的动物倍足类美肢马陆的一个新属与其二个新种:角股马陆,新属Angulifemur,gne.nov.,三趾角股马陆新种A.tridigitis,单趾角股马陆新种A.unidigitis,spp.nov;模式产地分别为云南蒙自县的岩峰洞、牛棚燕子洞、龙宝坡洞、老硝洞。  相似文献   

7.
岩溶塌陷发育的时空阶段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岩溶塌陷是土洞形成与发展的结果,临界土洞的形成是土洞发育的最终阶段,以临界土洞为界,岩溶塌陷的整个发育形成过程从时间和空间上划分为内部塌陷和地表塌陷两个密不可分的阶段。内部塌陷阶段是土洞发育与扩展即覆盖层岩土体逐渐 缓变过程,土体的破坏为拉张破坏与剪切破坏相复合的混合破坏方式;地表塌陷阶段是土洞扩张导致地表土体破坏塌落的突变过程,土体破坏为剪切破坏或拉张破坏,不同的破坏方式将在地表形成不同形状的塌坑。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苏圩万人洞的旅游地质特色——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洞外视野开阔、环境优美,洞道宽敞、清新宜人,洞内景色迷人、类型多样等,并在此基础上建议采取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地质公园旅游品牌等多种有效措施,将万人洞一带建成一个供休闲、娱乐、避暑、观光、教学、探秘等综合性旅游区。  相似文献   

9.
<正>查个勒铜铅锌矿床位于中冈底斯成矿带的中西部,该带东西延伸超过600 km。受印度板块向中国大陆俯冲影响,带内的铅锌矿床多具有东西向成带的特点(张长青,2014)。其中,该带东段发现的一批中大型铜多金属矿床(亚贵拉、洞中松多、洞中拉等)的研究程度相对较高(唐菊兴等,2009;王立强等,2010;费光春等,2010;高顺宝等,2012),而西部的勘查工作刚刚开始,研究程度极低,尤其是对西部矿床的成矿条件、矿床成因还缺乏明确的认识。查个勒是目前在该带中西段发现的唯一确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蛟河市拉法山白岗岩洞穴群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蛟河市拉法山发现的白岗岩洞穴共有五层,三十个。其成因有构造坍塌洞;岩浆气泡洞和人工开凿洞。形成时代大约距今一亿年到几百万年之间。世界上的洞穴大多是石灰岩溶洞,其它岩石类型的洞穴比较少见,白岗岩洞穴则更少见,像拉法山的白岗岩洞穴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国内外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1.
张家界市是以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构景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而跻身于世界旅游之林的新兴旅游城市。境内不仅有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亚洲第一大溶洞——九天洞和堪称天然壁画的天予山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景观资源,而且蕴藏  相似文献   

12.
历史的节点     
《湖南地质》2011,(1):1-1
2010过去了。 当日历合上365天的精彩,就像合上一本厚重的书。 在这本书里,56个民族齐心合力,亿万人民沐风栉雨,用最大的热情和努力,搭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宽阔舞台——  相似文献   

13.
贵州绥阳双河洞白云岩溶洞群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玺  龙克树  刘纯军  吕方  李华 《地质论评》2018,64(3):674-684
双河洞溶洞群是发育于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白云岩中的大型岩溶洞穴系统,是当前已探知的全球最长的白云岩洞穴。为配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笔者等通过野外调查、地层剖面实测、节理和洞道统计、水化学分析,综合探讨了溶洞群的成因和演化机制。研究表明,区域寒武系白云岩中同生沉积的硬石膏层对溶洞的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诱发和促进作用,溶洞洞道的发育方向和形态是地层构造和岩性综合影响的结果,区域岩溶水多处于不饱和状态,加剧岩溶作用过程。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溶洞群发育模型,认为溶洞群形成经历了膏盐溶孔——孤立孔洞——连通洞穴——大型溶洞——多层溶洞群一系列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勘察设计》2006,(8):103-103
国内利用浅埋暗挖法修建大跨度地铁站,目前一般采用的方法有:中洞法、侧洞法和洞柱法。其结构形式多为三拱两柱。这种传统的修建方法,由于其初次结构形式由三个拱形结构交合构成,在运行中发现其汇交部位的防水问题愈来愈成为影响地铁正常运营的关键问题。北京地铁五号线08标张自忠路站,首次在国内成功开发并实施了单拱大跨双侧洞法浅埋暗挖地铁车站,并形成了一整套关键技术,开拓丰富了采用浅埋暗挖法修建地铁车站或大断面隧道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5.
施林峰 《地层学杂志》2006,30(2):183-186
程捷等人(2004)报道了鄂西建始地区高坪龙骨洞的发掘和研究情况,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岩石地层单位——高坪组,建组的主要依据是将龙骨洞A剖面获得的地磁极性柱与标准磁性年表的松山反极性世的早期进行对比,即龙骨洞极性柱上部和中部的正极性事件分别与奥都威和留尼旺极性亚时对比。根据这种对比方案,可以计算出龙骨洞A剖面的平均沉积速率,结果发现该剖面的沉积速率变化很大,特别是留尼旺亚时的沉积速率远远大于相邻时间段的沉积速率,这与龙骨洞的沉积环境稳定以及相对应的地层岩性一致等相矛盾,因此,这一极性对比方案值得商榷,高坪组的年代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将龙骨洞A剖面的两个正极性事件与布容期和贾拉米诺极性亚时相对比,可以获得较均匀的沉积速率,由此可推算出的龙骨洞古人类年龄大约在1.1—1.4Ma之间,其时代与中国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古人类年龄也比较相近。  相似文献   

16.
着重论述了鄂西建始高坪龙骨洞的堆积 ,并建立了一个新的岩石地层单位——高坪组。高坪组为一套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暗河沉积 ,岩性为黏土、亚黏土、砂质黏土 ,含巨猿化石 ,属早更新世早期 ,可与柳城巨猿洞堆积、周口店第 18地点、元谋组下部对比。龙骨洞的地层时代早于 1.93Ma  相似文献   

17.
黔西南灰家堡金矿田有机岩相学和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家堡金矿田是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的集中产地之一,对其中的水银洞、紫木凼、太平洞和簸箕田4个代表性金矿床进行了有机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灰家堡金矿田的矿床中固体沥青主要产于矿石内,与矿化关系密切,产出形态受孔隙、构造裂隙控制;沥青与热液期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表明其形成时间与成矿时间大致一致。矿石中普遍发育有机质包裹体。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金矿石和围岩中的有机质成熟度均较高,经历了类似的地质作用过程;有机质形成于强还原、中低盐度的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以海相菌藻类等低等生物为主,有少量陆源高等植物的输入。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位敢于涉险的游客,在张家界风景区内发现了令人叫绝的洞穴——虎穴。它座落在大庸市永定区长湾村境内,距大庸市3km。虎穴由6层共90多个溶洞环抱组成,主洞最宽50m,最高100m,全长2000m。在第4层内有一个约100m~2的洞室,中间横卧一蹲长10m、高3m的钟乳石石虎。耐人寻味的是,探洞者竟在这洞内挖掘出3架头颅完好、骨架尚存的老虎遗骸。因此,将新发现的这一奇洞称为“虎穴”。  相似文献   

19.
米仓山南缘寒武纪岩石地层及层序地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米仓山南缘寒武纪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剖面描述和岩石地层划分,自下而上划分为筇竹寺组、仙女洞组、阎王碥组、石龙洞组和陡坡寺组。孔明洞组采用石龙洞组一名,同时对筇竹寺组、阎王碥组及陡坡寺组进行细分,并讨论了各组段的空间变化规律。首次将该区寒武纪地层划分为四个层序、一个超层序,并分析了各层序的组成和时限。认为该区寒武纪地层具明显的东西向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阿里地区蛇绿岩—混杂岩的地质特征和区域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质概况 藏北阿里地区蛇绿岩——混杂岩带主要位于喀喇昆仑山系与冈底斯山系之间的日土——革吉——改则一线的巨型构造带上。该蛇绿杂岩组成一个东西长约五百公里、南北宽数公里(最宽处可达数十公里)的不连续带。该带由日土县的班公湖——董吉、甲岗、革吉县的札果,改则县的麻米雪山、洞错等多个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