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晓青 《地质论评》2024,70(1):2024010009-2024010009
中条山地区是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了中部造山带演化的重要记录。绛县群划分为横岭关亚群和铜矿峪亚群,横岭关亚群为一套由石英岩和绢云片岩组成的变质碎屑岩;铜矿峪亚群则以酸性、基性火山岩为主,夹有正常沉积碎屑岩的“双峰式”火山岩。本文对绛县群岩石组合及地层特征开展详细调查研究,经过对绛县群火山岩、侵入岩和碎屑锆石同位素年龄的综合分析,认为绛县群的形成年龄大约在2200~ 2120Ma之间,时代为古元古代。结合碎屑岩、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的演化过程,推测绛县群形成的构造环境很可能为古活动大陆边缘。其中,横岭关亚群沉积在活动大陆边缘盆地,而铜矿峪亚群则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  相似文献   

2.
关于熊耳群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的新认识赵太平,秦国群,原振雷,强立志(河南地质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3)关键词熊耳群、火山岩、构造环境关于熊耳群火山岩的基本特征和形成的构造环境,争议颇多。分歧的焦点在于,熊耳群是安第斯型陆缘安山岩建造还是裂谷双...  相似文献   

3.
在样子哨古生代向斜盆地东翼寒武纪馒头纽东热段地层剖面中发现一套英安质火山岩,呈薄层状夹杂于紫色含石盐假晶钙质粉砂岩中.岩石化学、稀土元素特征反映本区英安质火山岩具有非造山带陆内稳定构造区和造山带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区过渡类型的特点.可能是华北地台北缘由被动型大陆边缘转化为活动型大陆边缘的一种陆内响应.该套火山岩的发现对研究和恢复早寒武世华北地台北缘的构造演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豫西栾川地区栾川群的层序、沉积环境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构造分析与地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修订了豫西栾川地区栾川群的地层层序,进而研究了栾川群的沉积环境及构造古地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栾川群主要为浅海一潮坪相的碳酸盐及碎屑泥质沉积,其中碎屑岩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型沉积特点。下栾川群沉积时期环境比较稳定,上栾川群反映沉积环境的动荡多变,可能为被动大陆边缘向主动大陆边缘转化的先期特征.  相似文献   

5.
吕梁地区古元古代的裂陷型火山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梁山中部的古元古代吕梁群(2300Ma)和野鸡山群(2100Ma)均由下部的碎屑建造和上部的火山建造组成。在火山建造中以基性火山岩为主,酸性火山岩较少。该区的玄武岩中MgO和P2O5含量低,而Feo^*,K2O Na2O和LREE含量高,类似于大陆溢流玄武岩。酸性火山岩则以LIL和ΣREE富集和高(La/Yb)N比值为特点。沉积环境和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吕梁群和野鸡山群火山岩形成于陆内或大陆边缘裂谷环境。正的εNd(tDM)值(+3.0左右)说明玄武岩的母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而近于零的εNd(tFM)值则表明原始岩浆曾受到大陆地壳物质的混染。古元古代裂谷型火山作用的出现意味着在此之前(太古宙末)华北地区已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大陆地壳。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西峡地区金红石放层有三种岩石类型:钙质变质岩、基性变质岩和泥质-长英质变质岩。地其含矿层的层位、时代、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其原岩为沉积岩和基性火山岩,其形成环境为扬子板块北部古被动大陆边缘的陆缘断陷深海槽。  相似文献   

7.
辽西中生代火山岩建造中的金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西中生代火山岩建造中金矿床的形成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根据金矿化所处的构造位置、金矿化特征及岩石建造,区内金矿床(点)可划分为(1)与3次火山岩有关,(2)与古火山构造有关;(3)与喷出岩有关三个类型。在火山岩建造中,中酸性-酸性次火山岩体边缘构造破碎带,火山构造发育地带及火山喷发岩带对金成矿有利。  相似文献   

8.
桂北四堡群火山岩形成环境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地质、岩石化学、稀土配分、微量元素等的综合分析表明,桂北四堡群火山岩形成于火山岛弧的构造环境,由四堡群组成的地质体是中元古代位于扬子大陆边缘以南的岛弧地体,中元古代末期该地体与扬子大陆边缘发生碰撞拼贴造山作用,这一作用决定了中、晚元古代桂北及邻区的大陆边缘构造及其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镜铁山式含铜条带状铁建造的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时空展布规律,沉积建造特征,含铜性及地球化学参数的研究分析,认为北祁连西段含铜带状铁建造为元古宙大陆裂谷环境下,幔源岩浆活动间隙期的热水沉积作用产物,其内预富集的成矿元素Cu应主要来源于下伏的基性火山岩。  相似文献   

10.
青海都兰县三色沟铅锌矿区变质岩原岩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研究区变质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金水口群中-深变质岩原岩的为一套以火山岩为主的火山-沉积组合。火山岩主要为晶屑凝灰岩、岩屑凝灰岩、角砾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等,属钙碱性岩系。沉积岩为泥灰岩。火山岩构造环境应属活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1.
色洛河群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张炯飞 《吉林地质》1993,12(1):51-52
笔者通过对华北地台北缘色洛河群中所觅得的化石、同位素地质年龄及与邻区对比等综合研究,认为色洛河群的形成时代置于早古生代寒武纪为宜。  相似文献   

12.
冯广生 《吉林地质》1990,9(4):40-47
以构造—地层法为准则进行区域填图,在桦子峪地区发现有三个彼此之间呈不整合接触的构造层。各个构造层分别遭受了不同类型的区域变质作用。据此,将本区的中、下元古界(原辽河群)分解成三套不同的地层—宽甸群、草河群和辽阳群。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确定它们的主变形变质幕分别发生在2100Ma、1850Ma和1400Ma。  相似文献   

13.
燕辽地区太古宇与下元古界间不整合面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胡学文  权恒 《地质论评》1996,42(3):245-250
我们经过对冀北东部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岩石,地层,变形变质和同位素年龄以及中间界面的研究,表明上、下部岩系为角膜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的存在,对早前寒武纪地层划分,确定地质时代,研究地壳演化史,开展地质调查及找矿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再论我国早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早前寒武纪地层研究的主要新进展"一文发表以来,早前寒武纪地层研究又取得了不少新进展,有必要再作若干新的补充,主要包括以下12个方面:辽北新太古代建平群中大营子组的解体和建平岩群的重组、山东中太古代唐家庄岩群的建立和新太古代胶东岩群的重新厘定、内蒙古新太古代原色尔腾山岩群的解体与重组、康定岩群的解体与取消、中祁连地块湟源群形成时代的重新厘定、辽宁浑南岩群时代的修正、福建麻源群的形成时代、辽河群亚群的建立和底界同位素年龄、金水口岩群的形成时代和变质时代、甘肃北大河岩群的年龄新资料、内蒙古—河北北部一带的化德群的岩组和时代的重新厘定、两个新的古元古代岩群的初步建立(西藏察隅德玛拉岩群和新疆古元古代喀拉喀什岩群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扬子克拉通北缘米仓山地区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由后河岩群、八角树片麻杂岩和火地垭群组成。研究表明,本区前震旦纪至少发育4期区域变质作用和1期线性动力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五台山及与之毗连的太行山、恒山,发育着四套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浅变质的滹沱群以巨厚的底砾岩不整合在五台群之上.高角闪岩相的恒山杂岩是五台群深变质及部分熔融的产物,以火山岩为主体的中浅变质的五台群向东推覆在浅海碳酸盐建造的经受高角闪岩相变质的阜平群之上,两者属同时异相的沉积.它们之间的推覆韧性剪切带被过去认为是五台群底部碎屑岩(实系滹沱群下部地层)所沉积不整合。 恒山杂岩和阜平群中大面积分布着五台期侵入的灰色片麻岩.有证据表明五台群、阜平群及恒山杂岩都是在2800Ma结晶基底上发育起来,同时在2500Ma遭受褶皱,变质并被灰色片麻岩所侵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介绍沧水铺群创建和演绎的过程以及因其被演替后所面临的岩石地层学问题,认为《湖南省岩石地层》( 1997)中,新元古界底部──冷家溪群与板溪群马底绎组之间──的宝林冲组火山岩→横路冲组砾岩序列是主观虚拟的,沧水铺群林家湾组砾岩→银珠坝组火山岩序列是客观存在不容置疑替代的,并从砾石成分、变质特征、地质剖面、区域分布、专家检验以及钻探地质工程难验证等方面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18.
评熊耳群和西洋河群形成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陈衍景  强立志 《地质论评》1992,38(4):325-333
1850—1400Ma的熊耳群及西洋河群火山岩建造形成的构造背景,是认识华北古板块南缘构造发展的关键。近年的研究产生了两种认识,即孙枢等提出的裂谷观点和胡受奚等提出的山弧观点。本文基于对秦岭山系的长期研究,对两种观点作了较详细的评述,且提出了山弧与裂谷并存的新认识,即熊耳群为山弧火山岩建造,西洋河群为裂谷火山岩建造。裂谷与山弧同时发育,裂谷与山弧垂直,属被动型裂谷。  相似文献   

19.
黑沟断裂带及其对东秦岭北坡构造演化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沟断裂带是东秦岭北部分隔秦岭地槽与华北地台的边界断裂。本文围绕黑沟断裂带,阐述了黑沟断裂带的地质特征,对比了黑沟断裂两侧的形成环境、变形特征及变质环境。由黑沟断裂南侧到北侧,存在以下几个变化极向性:形成环境由秦岭大洋环境到华北地台南缘改造大陆边缘环境,改造大陆边缘可进一步划分为洛南—栾川岛弧环境,熊耳山弧后盆地环境;变形由强烈的塑性变形到弱变形,变质由角闪岩相到低绿片岩相及低于低绿片岩相。在宽坪群内部存在一由南往北的递增变质带,由低绿片岩相→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宽坪群以及黑沟断裂带中存在高压相系。由此,作者从板块构造思想出发,认为黑沟断裂带是以板块结合带存在、发展并控制着东秦岭北坡构造环境的发展演化,其发展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中元古代俯冲阶段,(2)晚元古代推覆剪切阶段,(3)早古生代伸展阶段,(4)早古生代末挤压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东准噶尔地区荒草坡群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家常 《矿物岩石》1999,19(4):52-55
荒草坡群是东准噶尔地区最古老的地层,其时代归属问题一直众说纷纭,莫衰一是。本文通过两个剖面分析,对荒草坡群的时代归属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认识,在此基础上,对芒草坡群进行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