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王凤生 《吉林地质》2001,20(4):18-22,45
本文在探讨绿色矿产资源、跨越式发展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 ,阐述了吉林省绿色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力条件和制约因素,最后论述了跨越式发展给吉林省绿色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李国廉 《吉林地质》2001,20(4):77-79
通化地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有较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开发前景很可观。开发矿业,为本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服务,应加强对矿业的宏观指导,强化市场意识,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力度,促进矿业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吉林地质》2004,23(1):201-255
为了开发地质资料,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服务,促进地质资料全社会共享,吉林省地质资料馆在不断丰富馆藏资料的同时,还不断地完善地质资料检索体系,建立了分类目录和检索卡。为逐步实现地质资料利用及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按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  相似文献   

4.
徐光龙 《吉林地质》2020,39(1):69-72
本文在野外地质勘查及系统分析前人工作资料的基础上,对吉林省橄榄石宝石矿床区域分布及勘查开发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吉林省橄榄石宝石矿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东部,已发现的橄榄石宝石矿床均赋存于新生界新近系上新统船底山组玄武岩中。严格受敦化-密山岩石圈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在找矿方向上应扩大已有矿区勘查范围,加大勘查力度及对省内船底山组玄武岩分布地区做重点勘查工作部署,力求在橄榄石宝石矿找矿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同时对橄榄石宝石矿业发展远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04,(2):16-18
“开发西部,振兴东北”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这里,我刊特别将对参加会议的青海省建设厅和吉林省建设厅代表的采访情况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6.
谢贵明 《吉林地质》2000,19(2):61-68
分析了国际和国内的有色金属市场,指出了吉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存在的社会经济效益问题和矿产资源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吉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吉林省伊舒盆地地热资源的形成条件、热储特征。采用热储法计算了地热田有效利用资源量,其规模应属超大型地热田。地热流体为医疗氟水、医疗硅水,对人体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分析了吉林省地热资源勘探开发的必然趋势,提出了地热资源勘探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矿业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兆顺  靳克 《世界地质》2004,23(2):205-208
为分析和确定吉林省矿业产业中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本文采用偏离一份额法对吉林省矿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吉林省矿业经济结构较好,对矿业经济总量增长贡献大;吉林省矿业中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基础好,竞争力较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基础较好,但在矿业经济中的地位处于下降阶段;煤炭和有色金属采选业基础较好,但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福顺含煤盆地位于吉林省洮南市蛟流河乡境内,含煤地层为首次在吉林省内揭露的霍林河组,本文简要介绍成煤地质条件特征、含煤地层特征,并浅析聚煤盆地的沉积环境、构造特征和古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0.
《吉林地质》2011,30(3):F0002-F0002
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在即的关键时刻.2011年7月30日-31日,吉林省地质找矿突破战略研讨会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联合举办,旨在研究梳理和破解吉林省地质找矿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如省地矿局局长郭文秀所言,是“一次冲锋前的沙盘推演”...  相似文献   

11.
王光奇  于宏斌 《吉林地质》1998,17(4):11-19,58
本文论述了分布于吉林省九台市土们岭-八台岭-马大山一带原划归晚二叠世马达屯组的一套火山岩的特征、年代、以实际材料为依据废弃马达屯组。将该套火山岩与双阳地区的晚三叠世小蜂蜜顶子组对比。讨论了这套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这期火山岩为造山带火山岩,火山岩浆为深源岩浆,该火山喷发带受北东向深断裂控制。对新发现的冷冻厂,头道沟火山机构进行了描述,阐述了该期火山岩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朱国信 《吉林地质》1991,10(1):13-21,T002
本文记述了在吉林省抚松县小营子组首次发现的炭蚌、珠蚌、篮蚬超科中的共6个属,8个种,4个新种,并对它们的分类位置、组合特征以及该层的对比、地质时代、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吉林中部原归中泥盆统的王家街组,包含有晚石炭世的牙形刺Idiognathoides fossatus,I。corrugatus.I.sinuatus等,王家街组的地层要重新限定。王家街组可能为吉中地体的前石炭幻外来地层体。  相似文献   

14.
寇晓威 《吉林地质》1994,13(1):35-41
在吉林省梨树县孟家岭一带,于前人所划属的石炭纪磐石组砂岩、板岩、灰岩中发现丰富动植物化石。经鉴定有Huslediacfgmndicosla,Stenoscismasp.,Compsopterissp.,其中植物与我国北部和西伯利亚等地区的安格拉植物群相当;从腕足、苔藓虫等化石组合上看均为早二叠世常见分子。大黑山条垒中部的这一首次发现,对吉林省的地层划分、分区及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钙钙蔷薇辉石产于吉林市附近的二迭纪大河深组大理岩和中酸性凝灰岩接触变质的接触带矽卡岩内。本文描述了吉林高钙钙蔷薇辉石产出地质特征和矿物学性质,讨论了八面体阳离子在似辉石族晶体化学中的作用,支持了M_3和M_4位阳离子占位格局的不同,进而决定了晶体结构类型,以及M_1和M_2分步替代是钙蔷薇辉石的广泛化学组成变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吉林大拉子组的时代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光富 《地层学杂志》2005,29(4):T0003-T0004
大拉子组是我国东北地区早白垩世的典型层位,但该组的具体地质年代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根据最近发现的植物化石材料,通过对大拉子组被子植物优势属的地质分布以及与国内外被子植物群的对比研究,发现大拉子组与北美Potomac带B中部的被子植物群较为相似,结合孢粉、昆虫、叶肢介、介形虫及鱼化石等其他生物化石证据,认为吉林大拉子组的地质时代很可能为阿尔必中期或晚期。  相似文献   

17.
吉林石炭纪的生物群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玉鲸  郑春子 《地层学杂志》1991,15(4):294-301,277
<正> 吉林省石炭系根据岩性、岩相、沉积类型和生物群性质,以挥发河—古洞河深断裂为界,分为北、南二区。 (一)吉林北区 吉林北区石炭系属天山—兴安地槽型沉积。分布于双阳、永吉、磐石、辉南、怀德、安图、延吉等地。吉中石炭系发育较全,下、上石炭统均有出露,向东上石炭统上部发育良好,向西出露零星。岩性以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沉积为主,夹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含丰  相似文献   

18.
李荫清 《地球学报》1993,14(3):27-38
详细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正岔矿床矿物中流体包裹体十分丰富.主要有G型富气体包裹体、P型多相包裹体和F型两相气液包裹体。矽卡岩阶段(尤其是早期)以发育P型包裹体为特征,其内子晶种类多、体积大;成矿高峰期的石英-硫化物阶段F型包裹体最多,少数G型;成矿晚期石英-方解石阶段包裹体数量少,主要为气液比小的富液相包裹体.通过包裹体的低温试验和成分分析得出,本区成矿液体有两类:①高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含CaCl3、MgCl3、KCl的NaKCl-H2O溶液,来自岩浆热液;②低温度、低盐度、低密度NaCl-H2O溶液,来自大气降水.成矿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晚期大气降水占优势。成矿作用温度范围为180-640℃;矽卡岩阶段为280-640℃,成矿的最佳温度为260-400℃。成矿压力为5-20MPa,当流体沸腾、盐度为7-12WNaCl%、密度为0.5-0.8(g/cm^3)时对成矿最有利。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南部震旦系万隆组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南部震旦系地层发育,从下至上可分为桥头组、万隆组、八道江组、青沟子组,其中万隆组沉积以各类碳酸盐岩为主,厚度巨大,且是与辽宁南部和徐淮地区震旦系地层对比的关键层位,因此建立吉南万隆组海平面变化曲线和对比格架是十分必要的。依据沉积发育过程和米级旋回的叠置规律、费希尔图解、最大海泛事件等层序划分对比方法,吉南万隆组可划分出9个三级层序,根据Sr、C同位素测年资料,万隆组底部绝对年龄为850Ma、八道江组底部绝对年龄为812Ma,每个三级层序的年限约为4.2Ma。  相似文献   

20.
吉林延边安图县海沟地区的海沟岩群系1/5万区域地质调查新建的特殊岩石地层单位(Speciallithostrati-graphicunits),由3个岩组构成:团结岩组为碎屑岩夹大理岩;东方红岩组为一套中酸性火山熔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夹凝灰质砂岩;四岔子岩组为一套含铁岩系,主要由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夹磁铁石英岩组成。三者的接触关系均为断层接触,而且四周为元古代、早古生代的花岗岩所侵吞,属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残留的的构造岩片堆积产物,其时代为中元古代。这个岩组的建立,对探讨华北板块北缘东段中元古代地层划分和对比、陆缘裂谷的形成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以及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形成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