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选取--以合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龙 《安徽地质》2014,(2):139-142
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在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持社会稳定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水文地质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几个方面对应急水源地的选取原则进行研究,并在合肥市对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选取进行示例,为地下水应急水源地选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涂世亮 《地下水》2019,(3):11-13
广州市花都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地下水类型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红层孔隙裂隙水、层状岩类裂隙水及块状岩类裂隙水。其中供水意义较大的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依据应急水源地圈定依据,圈定四处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对潜在供水能力、水质及地下水开采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各应急水源地地下水水质总体良好,经相应处理后可满足应急供水水质需求,地地下水开采风险主要有地质灾害风险、地下水污染风险及开采技术风险。应急状态下,各水源地地下水总允许开采资源为72 119.13 m^3/d,可满足花都区63.86%常住人口的应急供水。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王都庄应急水源地和中桥应急水源地均位于平谷地区,充分说明其在北京市应急供水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本文基于平谷区第四系地下水动态监测成果和资源计算数据,分析了其地下水资源概况及存在问题,回顾了持续干旱和应急开采对平谷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平谷盆地存在地下水降落漏斗、资源亏损、水环境恶化等地质环境问题,可实施地下水调蓄与开采调整措施恢复平谷区地下水资源的战略储备,提高其应急供水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江油市规划应急水源地及其上、下游采集地下水水样进行化学分析,共采集15个样品。结合主离子浓度、Piper图及沿程变化对该水源地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上、下游地下水水化学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呈弱碱性,属硬度水和极硬度水,TDS平均值为281.446 mg/L,其中阳离子以Ca2+、Mg2+为主,Na++K+次之;阴离子以HCO3-和SO42-为主,Cl-较少;地下水的化学类型为HCO3--Ca2+。在沿程变化上,自上游至下游,地下水TDS及主离子均有整体增加的现象。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Ca2+型变化为HCO3-·SO42--Ca2+·Mg2+型。  相似文献   

5.
北京是一个以地下水供水为主的大都市,约67%的供水依靠地下水。自1999年以来因连续干旱,地表水源锐减,北京市建成了多处城市应急备用地下水水源地,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提高应急水源地管理水平,建立了基于GIS的、集实时监测、统计报表、模拟评价和管理预誓于一体的应急水源地管理信息系统(EGWMIS)。该系统的应用提升了地下水水源地的管理水平,增强了地下水开采的科学性,提高了供水保证程度和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安徽省采取实地调查、资料研编、水量的估算和推算等方法,进行了全省17个重要城市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调查评价研究工作。在深入分析全省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开发利用现状、摸清重要城市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富水地带及水源地开采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选择原则、开发利用程序及保护措施;初步选择出远景地下水应急水源地37个,评价总应急供水量116.7~145.2×104m3/d,可供2 224~2 884万人基本生活使用和5 685~7 060万人维持生活使用,为全省各重要城市应急供水机制建设提供可靠的地下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7.
建立浙江省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了地下水是理想的应急水源,并设计了4类适宜作为应急水源的地下水。在此基础上,根据浙江省的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地下水特征和开采现状,阐述了建立浙江省应急供水水源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实施应急供水系统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规划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月萍  刘金宝  俞俊英 《地下水》2011,(4):28-29,40
在综合调查分析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供水现状及存在的供水隐患等基础上,结合地理位置、城市规划功能区和发展方向,圈定了大型、中型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数量及布局,结合地下水环境容量评价成果制订了应急开采方案,并对各水源地应急开采方案条件下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预测评估,为城市应急水源地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寻找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立应急供水机制,是城市发生日常供水障碍时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通过分析常德市规划区水文地质条件,圈定了5个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总结了同类型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选址原则,并从水量、水质、开采能力3个方面对水源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合现有城市供水管网及地下水开采井保留情况,分别考虑了人均用水量最低标准20 L/d和一般标准50 L/d两种状态下的应急供水方案。应急供水每人20 L/d状态下,保留井的现有供水能力可以满足应急供水需求,而应急供水每人50 L/d状态下,河洑水源地和芦荻山水源地保留井的现有供水能力不足,建议增加开采井以满足应急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福清平原地下水系统的水文地质机制,在概化该区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首次建立福清平原地下水可采资源量评价三维数值模型。根据福清平原地下水含水层水位控制要求,预测该区地下水可采资源量,在相对富水区域圈定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并评价水源地的应急开采量。结果表明,福清平原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1 189.35×10~4 m~3/a,并圈定出洋梓村谢厝山山前水源地和龙山街道塘头村北侧水源地2处地下水应急水源地,2处应急水源地应急可开采资源量为246.375×10~4 m~3/a,为福清平原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开展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调查研究,对于提高加强城市地下水资源储备,提高城市在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及污染事件突发时的供水能力,提高饮用水安全保证程度,构建水资源战略储备及保障体系,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着重研究分析宁阳县地下水富水地段,充分挖掘现有地下水水源地的资源潜力,提出应急供水水源地位置及概算了可供水量。  相似文献   

12.
寻找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立应急供水机制,是城市发生日常供水障碍时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通过分析常德市规划区水文地质条件,圈定了5个地下水应急水源地,总结了同类型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选址原则,并从水量、水质、开采能力3个方面对水源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合现有城市供水管网及地下水开采井保留情况,分别考虑了人均用水量最低标准20 L/d和一般标准50 L/d两种状态下的应急供水方案。应急供水每人20 L/d状态下,保留井的现有供水能力可以满足应急供水需求,而应急供水每人50 L/d状态下,河洑水源地和芦荻山水源地保留井的现有供水能力不足,建议增加开采井以满足应急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威海市杨家滩不源地第四系冲洪积-海相沉积物分规律和水文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有限单元方法进行了地下水量评价和预测水源地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提出了最优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水文地质工作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明章 《贵州地质》2012,29(2):81-85
贵州省特殊的岩溶地质环境导致了严重的工程性缺水、频繁的极端气候引起了大范围的干旱灾害,强烈的人为工程活动导致了突发性的水源干涸和污染、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实施对水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近年省内地下水勘查和应急找水打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岩溶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旧严重、城镇应急水源亟待建设、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源支撑、供水水源污染的形势仍然严峻。虽然省内丰富的岩溶地下水资源可以成为地表水供水的重要补充,但目前地下水勘查程度、找水和开发关键技术的相关研究尚难以支撑地下水有效开发。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水文地质工作的方向,可供未来我省地下水勘查、缺水区找水以及相关研究工作部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石河子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河子市经过三十多年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市区地下水位一直在持续下降,对目前持续下降的市区地下水的开发状况应如何看待,作者对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提出新的评价底限,意在抛砖引玉,吸引同仁对如何贯彻"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