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伯礼  张小雷 《地理学报》2010,65(12):1522-1533
投入产出分析与ESDA结合可能对拓宽投入产出分析的发展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试将投入产出分析与ESDA相结合,就1997-2008 年新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疆交通建设)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为:① 新疆交通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主要在于:以相对较小的劳动力消耗实现较大的后向波及部门商品价值转移,并由此产生更大比重的前向波及作用、消费波及作用,乘数效应是新疆交通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内需的重要枢纽;② 在新疆区域经济极化-扩散过程的大背景下、大尺度中,各地州市域交通建设对经济增长贡献空间相关性逐步增强,呈明显的扩散效应,各地州市域交通建设经济贡献率呈空间正相关性,空间上的反极化效应显著;③ 新疆交通建设对经济增长贡献既满足了中心区域的极化需要,也通过三级垂直波及作用模式的横向扩散促进了外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使外围区域各族群众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交通建设活动而首先分享到了改革与发展的部分成果。研究表明,将投入产出分析与ESDA相结合,对初步揭示交通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及空间分异、空间相互作用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交通发展对旅游业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是旅游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原因之一。安徽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紧靠长三角,正积极发展旅游业,融入长三角广阔旅游市场。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近年来安徽交通运输业与旅游发展关系,结合分析安徽旅游交通限制性条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和对策,即要转变观念,完善铁路网络,快速发展高铁,提高公路等级和密度,发展航空事业,支撑各具特色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实施成片开发战略,使交通规划与长三角实现全方位对接,建立旅游通道,全面拓展省内外中长距离旅游客源市场,促进全省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开放条件下长江三角洲区域的   总被引:40,自引:13,他引:27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系统的开放性,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单方式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了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格局:公路交通可达性大致呈环状格局,铁路交通大部分节点可达性较好,台州市域南部节点和舟山可达性差,水运形成了弧状条带分布格局,航空可达性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综合交通可达性以上海及周边节点为中心向外围呈不规则环状逐渐降低,可达性较好区域大致构成"Z"字形。通过可达性系数分析,公路交通可达性分布较为均衡,综合交通和航空次之,水运较差,铁路最不均衡。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区域交通可达性及其均衡性提高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美国波士华交通经济带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美国波士华交通经济带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分析了在不同阶段美国波士华交通经济带的生命周期特征,认为美国商业资本主义、产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发展以及带来的集聚与扩散作用、经济服务化分别在美国波士华交通经济带的形成、发展和演化等不同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波士华交通经济带是美国最大、发展最早的交通经济带,研究该地区的演化规律对我国交通经济带发展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肯尼亚交通优势度及其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政  陈爽  姚士谋  熊传合 《地理科学》2020,40(6):956-964
基于2018年肯尼亚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数据,设定交通优势度指数及交通网络连接度指数和交通对外通达度指数2个分指数,采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法对肯尼亚交通优势度及其空间分异格局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① 肯尼亚交通优势度空间差异十分显著,以内罗毕、蒙巴萨和基苏木为主要交通节点的铁路沿线地区交通优势度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② 肯尼亚交通优势度空间分异格局总体上呈现出较强的非均衡性,交通网络连接度呈现出以内罗毕为核心,以铁路沿线为轴带呈圈层状向四周递减的空间分异格局,而交通对外通达度呈现出北部和西北部较低而南部和东南部较高的空间分异格局。③ 地形地貌、气候、水文、人口集聚、经济发展等是形成肯尼亚交通优势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布进行优化调整,积极引导经济空间合理布局,是推动肯尼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系统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强,一种以交通运输干线为发展轴线,以周边大中城市与城镇群为依托,不断集聚和扩散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带状空间经济综合体——交通经济带不断生长并迅速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交通经济带的基本模式,重点分析了高速公路经济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沪宁杭高速公路经济带为例,运用GIS专题地图叠加、缓冲区等空间分析功能,建立了一种界定交通经济带空间边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长江经济带陆路交通可达性与城镇化空间耦合协调度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汪德根  孙枫 《地理科学》2018,38(7):1089-1097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陆路交通可达性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结果显示:城镇化发展大致表现为“东高西低”和“大城市群高边缘城市低”的分布特征,且人口与经济城镇化发展不同步;各类陆路交通可达性存在“东中部高,西部低”的分布特征,且高铁可达性区域差异远大于普通铁路和公路;陆路交通综合可达性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总体较高,由东向西耦合协调度逐渐降低,其中,公路耦合协调度结果与陆路综合交通耦合协调度结果最匹配,高铁和普通铁路对城镇化发展承担跨区域协调作用,高铁作用更明显,公路对城镇化发展影响有限,仅能带动周边区域。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城市化响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荣成  赵玲 《地理科学》2004,24(5):535-541
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城市化随着工业化和运输化的逐步发展而相应演化,其发展伴随着人口、产业、城镇、信息等要素在空间上的大规模集聚和扩散。特殊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城市化演进过程。作者在论述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的基本特点及其城市化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哈大交通经济带的时空演变过程与城市化响应机制,探讨了哈大交通经济带城市化响应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格局,并提出了城市化有序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以及管道运输等多运输方式,考虑不同空间尺度交通需求的差异,从国内交通和国际交通两个层面构建了区域综合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比分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综合交通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交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长三角地区高于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发展水平最低。交通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不同尺度及不同交通方式上表现不同,国内交通差异小于国际交通,交通总体发展水平差异介于国内和国际交通之间;公路交通在城市群间的差异较小,水运、铁路、航空以及管道运输在城市群间的差距均较大,但引致综合交通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在于铁路、航空和水运发展上的差距。各交通方式发展优势均不突出,且铁路发展明显滞后是引致珠三角交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改善珠三角地区交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构筑唐山21     
唐山是全国运输网的枢纽地区之一和全国国土重点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通过对唐山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总体状况进行概括和评价,指出了其对未来经济发展所构成的制约和潜在的优势;从区位影响、经济布局、城镇体系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论述了大交通体系对唐山特色经济格局形成的战略影响。根据唐山区位优势、资源分布特点,面对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化、经济发展区域化和个性化的大趋势,对构筑唐山交通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构筑唐山21世纪交通体系与特色经济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奇 《地理研究》1999,18(2):148-151
唐山是全国运输网的枢纽地区之一和全国国土重点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通过对唐山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总体状况进行概括和评价,指出了其对未来经济发展所构成的制约和潜在的优势;从区位影响、经济布局、城镇体系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论述了大交通体系对唐山特色经济格局形成的战略影响。根据唐山区位优势、资源分布特点,面对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化、经济发展区域化和个性化的大趋势,对构筑唐山交通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伊朗位于亚洲东西交通要冲,交通区位和地缘优势显著。伊朗在铁路、公路、港口,以及跨国输气管道建设等方面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战略,融资问题是伊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伊朗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和改造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存在较高的契合度,中伊双方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工程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伊朗交通基础设施提升计划体现了其为地区性大国的利益选择、战略布局和"第三方外交"的传统,中国应充分审视伊朗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和利益布局,了解工程市场机遇和风险,同时还应关注合作中的潜在竞争者,知己知彼,寻求多边战略价值和利益契合点,促进地区发展,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13.
用重要区域邻近度替代区位优势度,对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进行修正,借助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及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工具,并用修正后的模型,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区域县域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关联。江西省交通优势度呈现北高南低、设区市周边县域高、交通干线沿线高的特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整体偏低且发展不均衡、主要中心城市和工业城市及交通枢纽地区偏高、沿交通干线尤其是铁路干线较高的特点;交通优势度与县域经济发展呈线性相关,有4种组合类型:极化型、滞后型、超前型、落后型。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应从点(增长极)、线(发展主轴)及面(重点区域)3个方面发展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14.
交通规划与融资机制的演变——美国高速公路百年史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涛  荣朝和 《地理研究》2012,31(5):922-930
回顾美国高速公路发展的百年历史,探讨交通规划、融资机制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规划理念,发现早期规划已经考虑了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中间的州际高速时期则注重公路自身能力提高,后期则更加强调综合协调。从财政受益原则角度对高速公路的财税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早期的物业税与后来的燃油税在融资功能与激励功能两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并从财政转移支付角度阐述了联邦政府的交通资金分配政策变化对规划理念及其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美国公路发展历史,对于理解研究不同尺度空间概念具有重要的地理学意义,同时对我国交通政策规划和空间管治亦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区位条件的分析——以龙陵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区位条件的分析非常重要,不仅能为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也是旅游开发最重要的基础。区位条件对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地理位置、交通、经济、文化、信息等相互作用、密切联系而发挥作用的。以龙陵县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地理交通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条件、旅游条件等4个方面对旅游规划中的区位条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得知:龙陵县交通区位优势较为明显,是云南省通往滇西和缅甸的必经之路,相对云南省边疆县而言,游客的可进入性较好;作为滇西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周边的旅游风景区联系较好,有一定的旅游区位优势;交通和旅游区位的优势造就了较好的客源区位优势;旅游资源区位具有特色,可概括为温泉、气候、生态、历史等4方面;是云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水平低,在一定区域内缺乏经济中心地带,经济区位差。因此,规划中要考虑到滇西旅游圈这个区域环境,既要连片发展,又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在近期要保护好旅游的大环境,重点景区的建设要循序渐进,较长时间内做好周围较成熟景区的配角,在保护中逐步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6.
以池州市为例,构建了城市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2~2012年池州市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2002年以来池州市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值由0上升到0.678,目前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要促进两者向优良协调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交通对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提升池州市航空和铁路交通发展水平,并加快旅游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林雄斌  杨家文  陶卓霖  宋金平  任颋 《地理学报》2018,73(10):1970-1984
交通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备受空间规划与发展政策的重视,其对经济增长的多样化影响一直是研究热点。然而,交通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机理及路径仍存在争议,且较缺乏地理差异和空间关联的视角。为了全面理解交通投资对经济的空间集聚效应与多样化路径,首先基于1997-2015年中国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省际数据,采用空间面板回归(Spatial Panel Regression)分析考虑空间关联的交通投资的经济影响,随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理解交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多样化路径。结果表明:① 无论是混合最小二乘回归(Pooled OLS)、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还是空间面板回归,都显示了交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显著作用。空间面板回归结果指出交通投资有利于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但考虑空间自相关影响后,对经济增长作用呈现降低;② 交通投资的经济影响具有地理差异与时滞效应,其对东部地区的经济作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有利于空间集聚;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投资的经济效应逐渐增强;当前投资和前期投资对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作用,但前期投资效果更显著,并驱动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散;③ 在影响路径上,交通投资对经济的直接效应低于间接效应,多样化影响路径主要通过增加关联产业投资、促进就业增长、推进城镇化等方式产生。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超前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基于2000—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流量)和密度(存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稳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交通基础设施、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增加有利于促进产业在区域内聚集,进而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余菲菲  胡文海  荣慧芳 《地理科学》2015,35(9):1116-1122
以池州市为例,构建了城市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2~2012年池州市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2002年以来池州市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值由0上升到0.678,目前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要促进两者向优良协调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交通对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提升池州市航空和铁路交通发展水平,并加快旅游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客运交通的碳排放地理特征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娜  BeckyP.Y.Loo 《地理研究》2016,35(7):1230-1242
围绕全国、省市和“一带一路”三个空间层面,对1990-2012年中国客运交通的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研究表明:① 在全国层面上,公路是碳排放总量最大的运输方式,其次是航空,而铁路和水运的碳排放较低且保持稳定;② 在省市层面上,交通碳排放呈现出从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趋势,并且空间分布越来越集中在东部省份;③ “一带一路”的主要城市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一带”)的沿线城市表现出较低的交通碳排放,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路”)沿线的港口城市的交通碳排放较高,而且都以公路碳排放为主。未来在满足和控制交通需求的同时,有必要发展以铁路和公共交通为主的低碳交通模式,替代目前以公路为主的交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