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航空物探测量是应用GPS导航,沿着规划路线(测线)进行飞行作业,测线数据是航空物探数据处理与解释基础,通过线索引进行区分,随着无人值守作业的开展,缺少人为干预,导致线索引缺失。笔者在分析航空物探作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人值守线索引编辑软件设计方案,在Geo Probe地球物理软件平台上,采用插件技术研制了测线索引自动编辑软件,提高了航空物探野外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对勘探精度及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测量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而“3S”(GPS、RS、GI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物探测量工作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3S”技术在测量中存在的若干技术和概念问题.指出GP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提高测量效率,降低工程费用:R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在沼泽地、高山区等不易到达的地区施测提供了参照资料,其小于1m的影像图分辨率,对于物探施工设计、变观放样及精确绘制测线草图,提供了较大方便;基于位置多属性处理和分析的GIS技术,在数据处理、图形处理、空间查询、可视化表达等方面,为提高物探测量技术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孙勇  韩昱 《安徽地质》2023,(2):171-174
采用GPS定位技术建立各种类型和精度等级的测量控制网是GPS在测量中最早、最广泛的应用之一。相对于常规测量方法,GPS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选点灵活、无须造标、布网成本低、观测时间短、处理自动化、作业效率高等显著优点。在动态测量中,GPS技术更是以无须通视、随测随走、快速出结果的优势被广泛应用。本文就GPS在物探测量中的案例应用,展开描述,探索其规律,总结优缺点,为今后物探测量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mingSystem),以其连续、实时、高精度、全天候测量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对经典大地测量学的诸多方面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与物化探测量相关的控制测量及测网布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文通过一个物探项目中GPS测量整体方案的设计与实践过程,针对GPS控制测量、RTK测量、手持GPS测量几种作业方法的探讨及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概括总结了GPS技术应用于地勘项目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5.
野外航空物探资料预处理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俊峰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170-173
野外航空物探资料预处理直接影响内业资料的整理及推断解释.在原始数据的入库和对库的一些操作过程中,会遇到数据取舍、数据格式修正、GPS重点等问题.研究并编写查检错误数据、入库处理和测线端点处理的程序,基本解决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卢俊峰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12):170-173
野外航空物探资料预处理直接影响内业资料的整理及堆断解释。在原始数据的入库和对库的一些操作过程中,会遇到数据取舍、数据格式修正、GPS重点等问题。研究并编写查检错误数据、入库处理和测线端点处理的程序,基本解决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复杂的地质构造及地形起伏使电测深法野外施工难度增大。由于测网布置极不规则,物探方面已开发的计算机软件难以处理这种不规则测网的电法数据和自动成图问题。本文简述了不规则测网绘图数据的来源,处理过程,软件各模块的设计以及软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地形复杂、能条件极差的地区布测物探网的生产实践,提出了利用全站仪的坐标测量功能,摒充传统的物探网布测概念,在独立坐标中随机放测测线控制,变步的测设为放测,同时使测绳定占和则线控制点测量同步,进而提高布网速度。  相似文献   

9.
手持GPS是目前地质工作中常用的工具,具有导航方便,高效率等特点。通过Gamin系列手持GPS自带的Map Source软件,可以快速求取空间平移参量DX、DY、DZ,并将物探测点编辑成测线放置在Google Earth软件中查看,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大比例尺重力勘查中采用GPS RTK测地的新思路,介绍了GPS RTK原理及在重力勘查中的作业方法,如何建立基准站、移动站以及建立高程异常改正模型和建立DEM地面数字模型进行地形改正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其全天候、操作简便、高精度等特点在环境监测与保护、地质、测绘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各地质及测绘单位一般拥有多种型号的GPS接收机,但由于观测数据格式不统一而不能联合作业,而RINEX格式是GPS数据一种常用的标准数据格式,通用性强,利于多种型号的GPS接收机联合作、肛,绝大多数商用软件都能处理。本文根据实践,总结了不同类型GPS接收机联合作业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并用试验证明,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Earth tide effects on the GPS kinematic/static positioning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oretical Earth tide computation and practical GPS data processing. Tidal effects could reach up to 30 cm in Denmark and Greenland depending on the measuring time and the position of reference station. With a baseline less than 80 km, the difference of the Earth tide effects could reach more than 5 mm. So, in precise applications of GPS positioning, the Earth tide effect ha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even for a relative small local GPS network. Several examples are given for demonstrating that the Earth tide effects can be viewed by GPS surveying. They are given through static GPS data static processing, static GPS data kinematic processing, and airborne kinematic GPS data processing. In these cases, the Earth tide effects can be subtracted from the GPS results. The determination of tidal parameter through static GPS data kinematic processing has also been tested.  相似文献   

13.
徐阳 《地质与勘探》2021,57(5):1127-1135
针对多金属矿勘探中测点坐标的批量生成过程步骤繁琐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CASS8.0直接生成1:1万高精度磁法勘探测点及1:1万激电中梯探测测点坐标的思路。通过利用现有地形地质图以及专业绘图软件CASS8.0在制图及坐标转换方面的优越性,直接生成可以应用于手持GPS测量仪的数据格式文件和绘制出可以用于野外找点的地形地质图,达到测绘坐标点在地图上快速导入导出的效果。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黑鹰山南区铅多金属矿普查项目的工作中,针对工区面积大,地形复杂,在工作部署中,需要布置探测点数量庞大,采用原始方法计算并人工将每个测点坐标输入手持GPS定位仪中的工作量大且极易出错,探测点点位不能根据实际地形合理规避危险区域或者障碍物(悬崖、峭壁等)等问题,通过利用黑鹰山南区铅多金属矿普查区地形地质图及CASS8.0绘图方面的优越性,批量对工作部署图中测点进行定位编号并调整,从CASS8.0导出坐标数据点并导入天宝R4 GPS手持定位仪中的方法,避免了人工输入数据出错的问题,合理规划了探测路线,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该应用表明,此方法在工作部署图绘制中更加直观、方便,解决大面积比例尺工作部署图坐标导出导入问题,并且效率极高,在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the use of GPS positioning together with a gravimetrically determined geoid, for deriving orthometric heights in the North of Algeria, for which a limited number of GPS stations with known orthometric heights are available, and to check, by the same opportunity, the possibility of substituting the classical spirit levelling. For this work, 247 GPS stations which are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and collecte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TYRGEONET project, as well as the local GPS/Levelling surveys, have been used. The GPS/Levelling geoidal heights are obtained by connecting the points to the levelling network while gravimetric geoidal heights were interpolated from the geoid model computed by the Geodetic Laboratory of the National Centre of Spatial Techniques from gravity data supplied by BGI. However, and in order to minimise the discordances, systematic errors and datum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the available height data sets, we have tested two parametric models of corrector surface: a four parameter transformation and a third polynomial model are used to find the adequate function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rrection that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 gravimetric geoid. The comparisons based on these GPS campaigns prove that a good fit between the geoid model and GPS/levelling data has been reached when the third order polynomial was used as corrector surface and that the orthometric heights can be deducted from GPS observations with an accuracy acceptable for the low order levelling network densification. In addition, the adopted methodology has been also applied for the altimetric auscultation of a storage reservoir situated at 40 km from the town of Ora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omputed orthometric heights and observed ones allowed us to affirm that the alternative of levelling by GPS is attractive for this auscultation.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为BDS)已于2012年12月27日正式对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为了探讨BDS/GPS融合观测数据用于高精度地面沉降监测的效果和精度情况,利用5台兼容BDS和GPS系统信号的GNSS接收机,对西安市地面沉降GPS监测网中的9个监测点进行了复测.通过对连续观测10h以上4个时段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独采用GPS观测数据进行基线解算而言,融合了BDS和GPS观测数据基线结果的内符合精度大大提高,水平方向的平均中误差从5mm改善至3mm,垂直方向的平均中误差从17mm 改善至12mm; 同时,监测结果的外符合精度也大大增强,X、Y、Z方向的平均中误差分别从6mm、15mm、10mm改善至1.5mm、8mm、5mm.这说明融合了BDS观测数据的BDS/GPS静态相对定位可以明显提高高精度地面沉降监测结果的内外符合精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GPS/重力边值问题理论及方法的应用,在对GPS/重力方法确定(似)大地水准面的原理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到的N区的600个GPS/重力数据和48个高精度GPS水准数据,计算出该区域的(似)大地水准面。通过拟合法和系统差直接改正法进行的精度分析表明,应用GPS/重力数据结合水准方法确定的该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达到厘米级精度。  相似文献   

17.
潮汐运动是冰架短期垂直运动的来源, 对冰架影响十分显著. 选取2003/2004年度南极夏季期间中国在Amery冰架上连续5 d的GPS数据, 利用GAMIT/GLOBK进行数据处理, 获取了由海潮引起的冰架垂向运动时间序列;垂直方向精度优于0.18 m, 并且和中国南极中山验潮站的潮汐变化曲线进行了对比, 获得了一致的结论. 利用GPS测量海潮可为精化南极地区的海潮模型提供可靠的现场数据, 对南极冰盖物质平衡研究及冰海交互动力学模型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空间GPS无线电掩星反演大气参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给出了空间无线电掩星反演大气参数的原理及其误差估计方法,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针对该技术的一些特点,指出了若干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岩芯信息表述尚没有统一的格式,严重阻碍了岩芯信息资源的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为提高岩芯信息利用率,方便用户和其他软件共享岩芯信息,必须规范其组织、存储和交换数据格式,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实现手段通过软件自动保存、解析岩芯信息。文章参照国内外相关资料及技术标准,创建了岩芯信息元数据标准,应用XML技术生成与元数据标准对应的XSD文件,并在应用程序中成功使用,当用户交互岩芯信息时,生成符合XSD格式要求的XML数据文件传送信息,不同用户可以正确解析岩芯信息。通过应用岩芯信息元数据标准,规范了数字化岩芯信息组织、存储和交换,采用XML技术由软件自动实现,大大提高了用户工作效率,方便了岩芯信息的共享,充分发挥了岩芯信息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杨胜发  王亮  海宇清 《贵州地质》2014,31(2):136-140
将Section扩展软件植入计算机,巧妙结合应用Excel表或MapGis软件,可将事先设计的物探测网大宗数据,特别是每天工作设计线路上的观测点位置数据,可一次性地整批导人手持式GPS接收机,既实现了野外快速及无纸化作业、准确及时寻找到点位,又弥补了GPS自带软件(Mapsource)导入GPS的自身功能缺陷及不足。主要是解决了Mapsource自带软件,原来仅能将设计的单航点坐标数据个别输入GPS,而无法向GPS批量输入这一关键问题。这样提高了野外工作效率,灵活应用了GPS各种功能,克服了数据的输入错误和找点失误,保证了野外工作的定位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