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区位于芨岭岩体南带,属于龙首山铀成矿带。为了探测控矿构造马路沟断裂带在深部的发育情况,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测量(AMT)和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根据物探资料,总结了芨岭岩体马路沟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确定了断裂的位置、产状及深部延伸情况,厘清了马路沟断裂与其次级断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马路沟断裂发育于西岔-芨岭地段北部,走向近北西,总体倾向南西,中部被北东向F_(201)断裂所错断,倾角70°左右,切割深度大于700m。在北西段倾向北东,至南东段总体倾向南西,产状具复杂多变特征。根据区域铀成矿规律及碱交代型铀矿成矿特点,预测了铀成矿有利地段,为下一步地质找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一、台站简介房山地震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城关镇西南2km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9°41′,东经115°37′,高程70m。该台地处八宝山断裂带的南段,该断裂全长100余公里,总体走向北东45°,倾角50°~60°,倾向SE45°。属于怀柔—八宝山—大灰厂—房山—保定断裂带的北端,在孙河  相似文献   

3.
为厘清胶东金矿矿集区控矿断裂性质及其演化历史,本文以焦家断裂带的次级断裂——望儿山断裂为研究对象,在宏观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含矿节理统计与共轭节理判别,恢复出测区成矿前和成矿期的构造应力场。该断裂是河东金矿和上庄金矿的主要容矿断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局部与玲珑型花岗岩和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接触带复合。节理统计显示,与主断裂带成小角度相交或近平行的节理往往充填有黄铁矿,通过含矿共轭剪节理恢复的河东与上庄矿区成矿期主压应力方向分别为277°∠13°和291°∠21°,即望儿山断裂在成矿期呈逆断层性质;河东矿区的一组共轭剪节理恢复的主压应力方向为188°∠2°,指示望儿山断裂曾发生过左行平移运动,这与焦家断裂带形成的地质背景相吻合,指示为成矿前断裂性质。对望儿山断裂旁侧次级断裂性质分析和产状测量以及Win Tensor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望儿山断裂在成矿后受到99°∠63°方向主压应力作用,断裂呈拉张性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林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的研究,该矿床为中低温潜火山热液裂隙充填型金矿,赋矿围岩为中生代侵入岩及潜火山岩。矿体受西林断裂控制,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或南东,倾角25°~55°,赋存于宽几十米至200 m的构造破碎带内。带内岩石硅化、黄铁矿化、绢英岩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蚀变为矿体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线索。其勘查成果为西林断裂带内找矿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高岭子井地段为芨岭岩体南部成矿带碱交代型铀成矿远景区,由于控矿构造马路沟断裂产状的复杂多变性,给区内钻探工程的布置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了找矿工作难度。根据区内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成果并结合前人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基本查明了控矿构造马路沟断裂的产状及深部延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整体呈北西走向,其中L703~L704线之间深部与河套断裂交汇,东部被NE向F201断裂错断,倾角73°~80°,倾向在L701~L702线之间倾向北东,至L703~L706线之间转为倾向南西,切割深度由L704线的近600m,向东西两侧向深部延伸至超过800m,其特征为区内钻探工程的布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华南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成矿区,印支期-燕山期花岗岩是最主要的产铀花岗岩。广西北部形成于新元古代的摩天岭岩体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产铀花岗岩体之一。前人对华南印支-燕山期花岗岩的铀成矿作用研究较深入,但对以摩天岭岩体为代表的新元古代古老花岗岩的铀成矿作用研究程度较低。本文以摩天岭花岗岩体为对象,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铀矿成矿特征和规律的深入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摩天岭岩体规模巨大,相带分布明显,内部相带和过渡相带发育,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含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花岗岩体具有富硅富碱、铝过饱和、钾大于钠的特点,属S型花岗岩; 2)摩天岭岩体形成于850~760Ma之间的新元古代; 3)摩天岭岩体铀成矿潜力巨大,铀矿化以铀-绿泥石型和铀-硅化带型为主,铀-绿泥石型的代表矿床——达亮矿床形成于360~401Ma,是加里东期区域变质及构造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铀-硅化带型铀矿的代表——新村铀矿形成于47Ma,是喜马拉雅期伸展构造作用下构造-热液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4)摩天岭岩体中铀矿床的铀源来自于元古界四堡群、丹州群和摩天岭岩体本身;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同时有深部流体的参与;热源主要与加里东期区域变质作用和喜马拉雅期伸展背景下的构造作用关系密切; 5)摩天岭岩体铀成矿经过了新元古代铀预富集、加里东晚期到海西早期的区域变质-构造热液成矿作用、喜马拉雅期的构造热液成矿作用等几个阶段,形成了类型丰富、规模较大的铀矿床,铀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五十家子火山盆地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地表已发现大量蚀变裂隙带型铀矿化及异常点,为查明控矿断裂沿走向、倾向延伸变化情况及深部铀矿体有利富集部位,便于开展深部勘查工作。因此在研究区铀矿化密集部位开展了氡气及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联合探测工作方法,大致查明了研究区主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并预测6处铀成矿有利部位,其中2处铀成矿有利部位经钻探查证,发现较好的工业铀矿体。表明氡气与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联合探测寻找隐伏断裂和盲矿体效果显著,适用于控矿因素以断裂构造为主的铀矿勘查找矿工作,为今后铀矿找矿工作提供思路及方向,以期扩大铀矿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系统分析六盘水煤田黑塘煤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认为:黑塘煤矿向斜构造—龙家沟向斜,轴向南东-北北东向,浅部地层倾角25°50°,深部5°50°,深部5°20°;矿井内断层总体走向NE,倾向多为SE,断层落差多小于50 m,且正断层数量多于逆断层;断层组合样式多样;矿井构造的形成及演化受区域构造控制明显,燕山中期研究区经历了NE-SE向挤压、近NS向挤压和NW-SE向挤压的应力转换过程,奠定了研究区NE向的主体构造格局;燕山晚期NW-SE向拉张作用,使断裂构造性质发生转变,导致矿井现今正断层为主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龙首山成矿带牛角沟地段7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以下简称AMT)资料反演处理,并结合区内地质资料及部分钻探资料的综合分析,大致查明了牛角沟断裂的深部发育特征。分析表明:该断裂发育于变质岩与岩体的接触带,走向NW,倾向NE,倾角75°~80°,切割深度超过850m,为一条高角度的压扭性逆断层,控制了区内铀异常、点、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黔中断裂带形成于早古生代之前,是黔中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复合带.本文通过对该断裂带特征及铀成矿关系分析研究,运用现代热液成矿理论,打破以往沉积-表生成矿思维束缚,认为断裂带内铀成矿的核心是构造和热液作用的叠合,成矿机制是幔源含U流体活动的参与和深部热液流体多次叠加改造,铀源主要为富铀的黑色岩系和晚中生代玄武岩;铀矿体主...  相似文献   

11.
姜岩  薛林福  祝铭  刘文玉 《世界地质》2016,35(2):495-502
通过对4条高精度重力、高精度磁测和MT实测非震地球物理综合剖面的处理解释,结合已有区域地球物理及野外地质研究,对辽宁东部寒岭—偏岭断裂带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航磁异常上延结果,认为该断裂为左旋走滑断裂,其最大错断距离约53 km。布格重力异常上延结果表明,与寒岭—偏岭断裂带相关的次级断裂切割深度小,主要发育在沉积盖层中。四条非震综合物探剖面处理解释结果表明,寒岭—偏岭断裂带在不同地段的深部地质产状不同,断裂带西段深部倾向为N,视倾角约为65°;断裂带中段深部倾向NW,视倾角约为60°;断裂带北段深部倾向NW或SE,具有摆动特征,视倾角变化较大,约为35°~50°。  相似文献   

12.
通过系统分析六盘水煤田黑塘煤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认为:黑塘煤矿向斜构造—龙家沟向斜,轴向南东-北北东向,浅部地层倾角25°~50°,深部5°~20°;矿井内断层总体走向NE,倾向多为SE,断层落差多小于50 m,且正断层数量多于逆断层;断层组合样式多样;矿井构造的形成及演化受区域构造控制明显,燕山中期研究区经历了NE-SE向挤压、近NS向挤压和NW-SE向挤压的应力转换过程,奠定了研究区NE向的主体构造格局;燕山晚期NW-SE向拉张作用,使断裂构造性质发生转变,导致矿井现今正断层为主导。  相似文献   

13.
江西相山邹家山-石洞断裂带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祥荣  林舸  龙期华  周叶 《铀矿地质》2006,22(5):281-289
邹家山石洞断裂构造带(又称邹石构造带)由几组大致平行的断裂组成,总体走向为30°~40°,倾向NW或SE,倾角65°~85°,深切基底达10 km,属区域性NE向走滑断层。根据断裂构造的发育程度、构造联合控矿作用等特点,自北向南将邹石构造带分为石马山段、邹家山段、书塘段和石洞段。研究构造带的铀矿化蚀变特征及构造控矿规律发现,邹石构造带在不同地段控矿形式不同,按容矿位置可分为两类,即主断裂容矿和旁侧次级断裂容矿。邹石构造带的铀矿化作用明显分为两期,邹石构造带附近的铀矿床均存在铀赤铁矿型矿化蚀变,表明邹石构造带对成矿的重要作用。相山矿田各矿床内矿带的展布表明,主要矿带走向的法线方向总是指向相山盆地的特定区域。在总结已知矿床规律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邹石构造带仍然是相山盆地最具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书塘地区是邹石构造带的首选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4.
在摩天岭地区,铀矿床产出在断陷带和岩体边缘的舌形凹陷带。这些地带为现代剥蚀物的堆积区,与现代地形汇水区关系密切。大量资料表明,成矿流体原始水为大气降水,赋矿构造为帚状构造。这些特征表明,古山体垮塌是造成铀成矿的主要原因,古垮塌体形成成矿前的含水体,为成矿流体提供原始水。本文阐述了摩天岭地区山体垮塌的几种类型,帚状构造的形成以及与铀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1白马洞断裂特征贵州白马洞断裂是黔中重要的深大断裂,为纳雍-玉屏深大断裂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向75°80°,长度60 km,倾向变化大,在白马洞一带破碎带宽度较大,一般2080°,长度60 km,倾向变化大,在白马洞一带破碎带宽度较大,一般2040 m,最宽100 m。破碎带由灰色、黑色、褐黄色片理化断层泥、构造角砾岩、碎裂白云岩、黑色蚀变硅化角砾岩、细粒状黄铁矿、构造透镜体组成,沿走向、倾向收  相似文献   

16.
三山岛-仓上断裂带是我国著名胶东金矿集区重要的金矿成矿带之一;近十年来,地勘单位与科研院校针对该成矿带深部资源的预测与勘查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提出了阶梯式成矿模式。三山岛-仓上断裂带断裂带主裂面整体较陡,主要沿不同岩体的接触面进行展布,从上至下整体呈现逐渐变缓的趋势,构造蚀变带纵向上呈"S"型或反"S"型的张裂处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区域内金矿体主要赋存在主裂面的下盘。对断裂带宏观和微观地质特征的分析显示,断裂带北部在三山岛地段走向NE以张剪性为主,赋存矿体延深大于延长;而在南部新立地段和仓上地段之间断裂带走向近NEE以张性为主,赋存矿体延长大于延深。针对三山岛-仓上成矿带南部与北部成矿地质条件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布设探矿工程,南部布设工程走向间距可大于倾向间距,钻孔相对较浅;北部布设工程倾向间距可大于走向间距,钻孔相对较深。  相似文献   

17.
二密铜矿位于二密中生代火山盆地中,矿床产于松顶山序列石英闪长岩与侏罗系火山岩接触带附近,矿体受多组断裂联合控制,矿体多呈脉状,主成矿期在花岗斑岩株侵入固结之后。成矿热液来源于深部,沿300°±断裂带及34°±断裂带运移至容矿构造中成矿。300°(4)与34°(6)两条主干断裂带交汇部位一带可能是主要成矿区。  相似文献   

18.
马蹄沟金矿床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部秦岭造山带中段的商丹断裂带(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缝合带)西段南缘,在矿集区划分上属于凤太矿集区北部。金矿区发育一套由面理构造、a-型线理、a-型褶皱和配套张扭性裂隙组成的伸展剪切构造系统。面理构造产状平缓,走向NWW,倾向NNE,倾角以20°~30°为主;a-型线理产状总体倾伏向为NEE,部分向E倾伏,倾伏角比较平缓,以5°~20°为主,个别达30°~50°;a-型褶皱构造往往轴面产状比较平缓或近水平,枢纽与a-型线理一致;张扭性裂隙构造单体呈约350°走向,倾向E,倾角50°~70°,组合形式平面上为右列式、剖面上为前列式。金矿床宏观上受发育于早古生代罗汉寺岩组浅变质碎屑岩中的韧脆性剪切伸展构造系统控制,金矿体沿该韧脆性变形带中的各个方向微裂隙发育,形成宽度0.5~2 mm的微细含硫化物含金石英网脉,这些微裂隙包括平行面理、小角度(10°~15°)斜交面理、中角度(25°~30°)斜交面理,对应于剪切带的P、D、R型含矿裂隙;最特色的是发育一组产状350°/NE50°~70°、大角度(50°~60°)斜交面理的较粗大含硫化物富金石英脉,其对应于剪切带的T型含矿裂隙。商丹断裂带西段地区金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密切相关,秦岭造山带勉县‒略阳地区陆陆碰撞在早‒中三叠世已经完成,晚三叠世早期存在伸展构造形成的构造背景。区域上的进一步找矿方向是发育伸展剪切构造系统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桂北376铀矿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76铀矿床位于华南古老产铀花岗岩体——摩天岭岩体中,其深部及外围找矿前景广阔。笔者系统采集了该矿床样品,详细研究矿床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与该矿床铀的迁移、富集有明显关系的微量元素有:Sc、Y、Zr、Nb、Hf、Ta、Pb、Th等高场强元素;矿石与围岩的元素相关性较差。铀与稀土元素有着高度的同源性,成矿物质不是完全来自于花岗岩体,可能部分来自地壳深部。  相似文献   

20.
焦家断裂带与三山岛断裂带,是胶东西jE部著名的金矿成矿带。利用综合物探资料,对三山岛断裂与焦家断裂带之间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和中生代花岗岩的空间分布关系进行了重新划分。利用高磁、重力、大地电磁(MT)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综合研究剖面,研究探索焦家断裂与三山岛断裂带深部断裂构造的分布关系及成矿模式。系统总结了两带金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深部成矿预测,提出了6处深部成矿靶区。其中Au4预测靶区,深孔验证见到厚大金矿体,取得了良好的地质科研效果,为胶西北地区深部地质找矿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