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南岛南岸全新世珊瑚礁的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岛南岸的珊瑚礁,是我国全新世珊瑚岸礁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仅次于台湾岛南端的恒春半岛沿岸。前人从生物学[1-5]、地貌学[6-8]和地质学[9-12]角度对海南岛南岸的珊瑚礁进行过较为广泛的研究。作者报道过崖县鹿回头水尾岭剖面珊瑚礁样品的C14年代测定结果[13,14]。1979年底至1980年初,作者在海南岛南岸东起小东海沿岸西至西瑁岛西岸地区进行了野外调查与采样。根据野外和室内分析资料,本文公布了一批新测试的C14年代数据,并进一步讨论了全新世珊瑚礁的发育历史及其与海岸变迁、海面变化和地壳运动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魏明秀 《地质科学》1981,(3):232-234
由于前人在自然界没有找到过金的硫化物,因此硫金银矿(Liujiyinite)[1]以及沃登堡矿(据Uytenbogaardtite译音)[2]的相继发现,引起了矿物学家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南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微体遗迹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并得到普遍承认的动物化石是澳大利亚南部的伊迪卡拉动物群[15,16]。伊迪卡拉山的晚先寒武纪砂岩中发现有大型的相当进化的水母和蠕虫化石,其中含有直径数十公分的狄更逊虫(Dickinsonin costata)、体长3公分的枝沙蚕(Spriggina floundersi)以及遗迹化石等。其所在地层为寒武纪灰岩之下160米的庞德砂岩[1]。  相似文献   

4.
《地质科学》1981,(4):368-375
苏州高岭土矿床可划分为两种成因类型[1,2],即风化型1)和热液蚀变型。高岭土集中分布在阳山东、西、北三个矿区。本文仅就阳西风化型高岭土中产出的不同种类高岭土矿物的形成及其互相演变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类型以及它们和形成环境间的对应关系,国外已有初步总结[1,2,3]。对石英颗粒表面结构应用于历史环境分析,有着不同的意见[4-6]。多数研究者认为,对于松散的或未固结的沉积物(主要为第四纪的)中的石英颗粒表面结构,具有显著的环境分析意义,而对于地质年代久远、早已半固结或固结成岩的则看法不一,有的则予以否定。因为,地质年代愈老,成岩作用(包括浅变质作用)影响也就愈大。但也有些情况表明[7,8],虽已固结成岩,其物源区的搬运、沉积过程中产生的机械结构,仍然部分或大部分被保存下来,仍可以指示其环境。  相似文献   

6.
高平  张流 《地质科学》1982,(3):299-308
近几年来,Y.塔达等人[3-7]建立了一种预测化合物吉布斯生成自由能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论“东川式铜矿”的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琳  王承尧 《地质科学》1981,(3):203-211
云南东川地区,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白云岩中规模巨大的层状铜矿,1941年由谢家荣命名为“东川式铜矿”[1],用以代表与闪长岩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李洪谟、王尚文(1941年)、孟宪民等(1948年)[3]对这一成因观点都有详细的论述。1960年后,孟宪民指出,东川铜矿可能为沉积成因。笔者在东川白锡腊、因民、落雪、汤丹等地,发现铜矿床中保留了很多沉积成岩的标志,同时根据脉状铜矿是变质脉、岩浆岩的同位素年龄小于层状铜矿等特征,从而提出了沉积变质的成因认识。1975年,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提出此类矿床应更名为火山—沉积—浅变质矿床[4]。近年来,通过对含矿层的岩相和岩石学的研究、铜矿与藻类叠层石关系的研究,笔者认为,“东川式铜矿”的成因不是单一的,是沉积成岩、蒸发成岩、变质改造等多成因、多阶段形成的一种复合矿床,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姜善春  陈友明  潘均 《地质科学》1964,5(4):341-352
我們在前一篇文章里曾討論了Ca2+-HPO42--F1--H2O体系中氟对磷酸盐矿物形成影响的若干方面。为了使該項模拟試驗工作更符合于表生作用条件,我們在叶連俊教授的指导下,在上述实驗体系中增加了一个組分--HCO31-,进行了Ca2+-HPO42--HCO31-F1--H2O体系的試驗研究。其目的为进一步探索在合有HCO31-組分的体系中氟对磷酸盐矿物形成的影响,以及CO32-能否进入磷灰石晶格和磷酸盐矿物与碳酸盐矿物的沉积分异順序等問題。  相似文献   

9.
西藏日喀则群昂仁组时代问题新资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昂仁组是一套复理石和类复理石沉积,含晚白垩世土伦期的菊石Mammites[1,2],但因未发现直接的上覆地层和化石稀少而不能肯定是否还包括晚于土伦期或至早第三纪的沉积[1,3]。1980年,笔者在昂仁、萨噶一带的昂仁组中采到瓣鳃、腹足化石;我局区调队在仲巴县错江顶一带,发现连续沉积于昂仁组之上,整合于下第三系之下一套含Masstrichtian期菊石(Sphenodiscus)的杂色地层。本文报道这一发现和对昂仁组时代问题的认识(图1)。  相似文献   

10.
王松山 《地质科学》1984,(3):341-345
地球大气圈中40Ar/36Ar的现代比值被公认为295.5,在利用K-Ar法测定地球物质年龄时,它是校正大气氩混染量的重要参数。陨石中原始捕获(trapped)的(40Ar/36Ar)t比值是否和地球大气圈中氩同位素丰度相一致,这个问题不但在地质年龄测定中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探索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也有重要理论价值。近十几年,随着质谱分析技术的提高以及登月计划的实施,国外出现了一批有关月岩中氩同位素原始组分的资料,但至今对陨石中原始氩同位素丰度的报道很少。笔者采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技术和约克方程[3,4],对吉林陨石雨2号标本进行了原始捕获的(40Ar/36Ar)t比值进行了测定,并探讨了它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别婉琳 《地质科学》1986,(4):415-418
地质样品中氟、氯、硫的测定是十分重要的,这是由于氟是矿化作用的可靠标志,而且氟、氯、硫也被认为是不同类型沉积矿物的指示元素。地质样品中氟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别婉琳等,1980),氯的测定一般采用碱熔-硫氰酸汞比色法或碱熔硝酸汞滴定法等。  相似文献   

12.
斜发沸石是天然沸石中较常见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一种。其化学分子式为:Ca(Na·K)4Al6Si30O72·24H2O。关于斜发沸石的吸附、阳离子交换等性能,国外已有很多研究,并已将天然的斜发沸石、丝光沸石应用于从空气中富集氧、石油化工、原子能放射性废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干燥剂,土壤改良剂、造纸充填剂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本篇报道用于铷锶同位素年代测量的小柱分析流程。方法是在我们1972年草酸淋洗流程的基础上建立的。同时参考W.康普斯敦教授1977年介绍的小交换柱铷锶化学流程。样品提取方式、交换柱分离条件和操作步骤,是根据自己的实验确定的。流程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磷矿中氟,氯、碘的定量分析,通常采用分别取样,碱熔测定,手续比较麻烦。有人早已报导离子交换树脂可在水溶液中分解难溶块,文献介绍可以分解磷灰石,并用于测定氟。其后,则未见有实际应用的报导。我们在此基础上,详细地试验了用国产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解磷矿的条件。试验证明,在分解样品后所得的溶液中,由于阳离子被分离除去,可以直接分取溶液采用一般方法测定氟,氯和碘。手续简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天然沸石降氟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成 《地质科学》1986,(3):268-275
为了探讨有关天然沸石降低水溶液中氟含量方面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及其机理,笔者自1979年春到1982年冬断断续续开展了些试验。实验中也用雪硅钙石(建筑上加气砖废料)对笔者的观点作了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热储温度评价是地热系统研究的关键内容.文章选取建设比较成熟的美国国家地热数据系统(National Geothermal Data System,NGDS),分别利用地球化学地热温度计、多矿物平衡法、冷热水混合模型及气体地热温度计对不同地热田的热储温度进行评价,确定不同热储温度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以期为热储温度评...  相似文献   

17.
吴赫  王龙山  张艳  李雪莹 《陕西地质》2009,27(2):97-102
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土壤样品中微量碘的可行性,对测定碘的条件作了部分改进及进一步优化。样品经艾斯卡试剂分解,热水提取,阳离子交换树脂动态分离溶液中大量的钠、铁、锌等阳离子,干过滤部分溶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体子质谱法(ICP—MS)直接测定溶液中的碘。本方法用国家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测定结果和标准值吻合。并用该法顺利完成了陕西省宝鸡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碘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作者对一些不同类型岩浆岩(花岗岩、霞石正长岩、流纹岩、凝灰熔岩、玄武岩等)矿物中包裹体进行了研究,总结出鉴定熔融(固化)包裹体的特征,并利用南京大学仪器厂生产的LGHS-1型高温加热台对一些岩浆岩进行了成岩温度测定。加热台测温范围0—1450℃±,20℃加热腔体积为0.8立方厘米,温差20—50℃。利用岩石熔融包裹体均匀化温度,可以作为探讨岩浆岩矿物形成温度的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19.
阳离子对斜发沸石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成 《地质科学》1983,(4):377-396
利用离子交换方法可以制备出K-型、Na-型和Ca-型斜发沸石。斜发沸石所含的阳离子类型不同,其物理化学性能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就不同类型的阳离子对斜发沸石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叶大年 《地质科学》1965,6(3):254-268
本文论述了37个氧离子作最紧密堆积的矿物,指出其平均折光率与结晶构造的定量关系。推导出“法扬斯常数”。阐明轻元素Li,Be,Na,Mg,Al对折光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別;而第四周期的“重”元素如Ca,Sc,Ti,Cr,Mn,Fe都使折光率增高,这是与这些离子失去4s和3d电子有关,尤以失去3d电子对折光率增高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