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要素气象站原始数据的文本文件记录了各站点气温、降水量数据,文本文件数据复杂繁多。利用VBA面向对象的语法结构进行应用程序开发,该系统从原始数据文件中提取各站点气温、降水量数据,并实现了气温、降水量的日数据、日合计、月平均、年平均以及极值条件查询功能,极大地提高了两要素资料查询和统计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区域气象自动站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甘肃省区域站实时资料存在时钟突跳、部分站点要素及全要素报文缺测、部分站温度长时间异常、风要素长时间不变等问题。应用气候极值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及格式检查等多种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计算机高级语言编程,实现了对甘肃省区域站整点实时观测资料的自动化质量控制。算法在实现时,充分考虑实时气象资料的传输特点,将不同的质量控制算法提交在资料处理的不同环节,既保证了传输和共享的及时性,又保证了资料的可靠性。在实现区域站实时资料自动化质量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对质量控制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区域站实时资料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和建议。通过办法的实施,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的数据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四川地区自动土壤水分站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各类人工、自动土壤水分资料,统计得到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各观测要素的气候极值和时变阈值,研发了适用于四川地区自动土壤水分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法,具体包括站点参数信息检查、数据缺测检查、体积含水量界限值检查、气候极值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时变检查和持续性检查)。并对2014年21个自动土壤水分站218个S文件进行了检查测试,检查数据约500万个,质控结果显示,数据缺测约占总数据量的1.6%,超过气候极值数据约占总数据量9%,未通过时间一致性检查的数据约占0.5%,超出体积含水量界限值的数据约占0.3%。在所有疑误信息中,超过气候极值所占比例最大,土壤水分各要素历史气候极值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苏皖地面自动站资料的质量控制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江苏和安徽2012—2014年151个国家站及2 600个区域站资料,对各类自动站资料的质量及其控制方法进行初步探讨。采用缺测资料统计、气候界限值检查、气候极值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二次迭代的空间一致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持续性检查及综合决策算法分别对国家站和区域站资料进行系统的质量控制,并根据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可疑站点的标记。结果显示:国家站各要素资料缺测率远低于区域站,且资料质量总体上均明显优于区域站;自动站各要素中温、压要素的质量最好,其次是相对湿度;除了空间一致性检查中风场资料的检查结果差别不大外,其余检查中区域站资料的未通过率均远高于国家站资料;将错误资料及可疑站点信息进行及时反馈,能改善实时资料质量,并为相应测站的检修与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贾杨  王波 《黑龙江气象》2009,26(3):34-35
在观测台站根据正点要素的特点,利用气候极值范围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对自动气象站的正点资料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广义极值分布理论在重现期计算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气候统计学上,常用Weibull、Gumbel、Frechet统计分布函数对极端气候要素的分布进行拟合,广义极值分布理论综合了以上三种极值分布模型,在气候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南昌市年汛期日最大降水量为例,利用广义极值分布理论对其分布进行拟合,并对重现值及其置信区间进行计算,为气候要素极值的统计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近半个世纪辽宁省气温、降水极值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辽宁省53个气象站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气温、降水极值资料,分析了辽宁省气温、降水极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累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具有区域性,辽西极端最高气温最高,辽东极端最低气温最低,累年极端日降水的局域性较强;最高气温极值多发生在6~8月,但有很多地区都出现在6月,最低气温极值最易发生在1月,降水极值在7月或8月出现最多;最高气温极值和日降水极值的趋势性较弱,而最低气温极值的升温趋势十分显著,且远大于平均气温的增幅;最高(低)气温极值异常主要存在5(4)个空间型,各空间型均存在一定的时间变化特征;最高、最低气温和日降水极值具有不完全一致的长、短周期,但分别以9年、18年、11年左右的周期振动最强;近46年来三个极值要素均出现过增温或减少的突变。  相似文献   

8.
伴随方程在水汽资料四维同化中的应用I.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汽相变等过程为快过程,再考虑到水汽观测误差不服从正态分布,可以认为将水汽资料与其他观测误差进行正态分布的气象资料联合同化是一种不合适的方法.故应单独对水汽资料进行同化.在下边界为第三类边界条件下,推导了适合于数值天气预报的水汽方程的伴随方程;利用目标函数的极值性,得出了水汽的四维资料同化问题的伴随算法;证明了目标函数给出的极值点为最小值点,且是惟一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影响地温日极值的要素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对获取正确的地温日极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气象情报业务系统是省气象台的主要业务系统之一。该系统首次实现了实时与历史气象资料的查询自动化。气温等气象资料分析服务子系统是该系统的主要构成之一。本系统提供了气温以及大风日数、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积温、积雪深度、高低温日数、积雪深度等各项气象资料的查询、检索、排序、极值查找、等值线分析、曲线分析等功能 ,同时还提供了图形分布显示、图形放大、切换、打印和查询结果保存等功能 ,操作界面友好、使用便捷。1 系统的主要功能1 1 平均气温查询功能可以查询任意时段内日平均气温实况 ,日历史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距…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在进行一个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的分析评价时,我们往往习惯于使用气象要素多年平均值、极值和一定等级保证率统计参数。可是多年平均值是一个纯粹的算术平均值,不能反映不同年份间要素的波动。由极大值与极小值构成的要素总变程,虽然反映了要素的可能波动范围,但极大值和极小值都是气候极值,它们往往不只是过去一个时期的气候极值,而且也是未来相当时期(几十年至数百年)的气候极值,因而总变程则“夸大”了要素的变化范围。然而,在农业生产决策中,既要考虑各年气候资源有保障,又要考虑承担一定的风险,以便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样,要素的有效变程和标准变程就成为重点考虑的参数。  相似文献   

12.
影响地温日极值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万俊 《四川气象》2002,22(4):61-62
本文对影响地温日极值的要素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对获取正确的地温日极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三明市1959~2009年51年间主要气候要素及极值的年序列(共13个),通过趋势分析,研究了三明市气候要素及极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明市4项气温要素(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前3项表现出一致的缓慢升温趋势,而极端最高气温则表现出降温趋势;4项降水要素变化中的3项(降水量、最大日降水...  相似文献   

14.
提出1种融合了人工鱼群算法与Hopfield神经网络的PID参数优化算法.该算法前期利用鱼群算法快速随机的群体性全局搜索能力生成问题较优的可行解域,后期利用Hopfield神经网络硬件易实现简单快速的优点得到最优解,有效弥补了Hopfield网络对初始值过于依赖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陷.将该算法用于某发动机PID控制中的参数寻优,结果表明新混合算法的整定效果好于Hopfield神经网络,且该算法简单易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气象异常年表”规定的统计项目,对广西近三十年(1961—1990年)气候极值进行了分析,得出气温、降水、日照等要素气侯极值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气象异常年表”规定的统计项目,对广西近三十年(1961—1990年)气候极值进行了分析,得出气温、降水、日照等要素气候极值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南方输电线路覆冰极值序列重建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我国南方有覆冰数据记录的气象站冰厚年极值及同期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多种气象因子对覆冰年极值形成条件频次分布的影响,归纳出了最易于出现覆冰年极值的温度、风速和湿度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西南地区威宁、金佛山、峨眉山和三穗4站覆冰年极值与其相应气象变量的进一步分析,建立了覆冰极值序列的回归模型。根据现有气象站电线结冰资料及其对应时段的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对气象站电线结冰年极值序列进行重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气候背景下覆冰极值序列的回归模型有显著差异。独立样本的交叉检验结果显示,威宁站年极值序列的回归模型效果较理想,重建序列能够较好地模拟覆冰的极值序列。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多年自动站观测经验,介绍了查找地温极值对比差值异常原因、防止深层地温传感器进水及地温接线盒的维护方法,季节转换的工作流程,冬夏季观测员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9.
自动气象站逐分钟地面数据文件简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卫卫  张娜  董平 《山东气象》2010,30(1):67-68,71
为充分发挥自动气象站逐分钟地面数据文件的使用价值,提高台站对该文件的应用能力,对该文件进行了简介,介绍了该文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几个主要的用途:获取各自动观测要素分钟数据、获取各自动观测要素极值、大风数据查询、修复或重建正规自动站采集数据文件,并对其实现方法、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做出说明。  相似文献   

20.
热带气旋强度极值变化特征及其分布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49—2009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热带气旋以及登陆广东热带气旋的强度资料,讨论了其极值变化特征,并对比了极值Ⅰ型和广义极值两种概率分布函数的3种拟合方案对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广东热带气旋的5个强度极值序列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CMA-STI和JTWC的2套资料的西北太平洋生成热带气旋强度极值在1949—2009年都有显著减弱趋势,CMA-STI的极值序列在1988年前后出现突变,而这种突变可能是由于定强手段变化引起的。CMA-STI登陆广东热带气旋强度极值在1988年前后也出现明显变化,但未能通过突变检验。热带气旋登陆广东时的极端最低气压以年际振荡为主,1988年前后没有明显变化。对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的5个强度极值序列,选用的3种拟合方案都是适用的,并且所得拟合分布结果较为接近,其中以广义极值方案的拟合误差最小,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