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乙奇 《广西气象》1990,11(2):11-14
本文统计分析了玉林地区后汛期(7-9月)的大-暴雨时发现,玉林地区后汛期大雨以上降水70%左右是与热带气旋有关,受南海热带气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大雨以上降水则占50%左右。此外,本文还从历史资料中找出南海热带气旋生成的源地、移动路径、登陆地段,热带气旋到达不同地(海)域时与玉林地区降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勐仑地区降雨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分析我国内陆热带地区的降雨特征及变化规律,利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西双版纳,勐仑)12年(1992-2003年)的雨量观测资料,对勐仑地区的降雨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勐仑地区1992~2003年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55.1min,干、雨季分别占全年降雨量的15.8%和84.2%;降雨量在各月的分配为典型的单峰型曲线;昼、夜雨量相当,干季夜雨量略占优势,而降雨量较大的6、7月份则昼雨更占优势,6-8月的14-18时为全年降雨量的高值中心;年平均雨日为147d,雷暴日为96d;降雨强度分布的季节差异较大,干季以小强度降雨为主,而大雨基本集中在雨季,〈25 mm/d的中小型降雨占了全年总雨日的91%。从12年的变化趋势来看,年、干季和雨季的降雨量、雨日及夜雨量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而昼雨量趋于平稳;除干季外,年、雨季的雷暴日都有所下降。可以认为,西双版纳地区降雨既有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由此带来的森林水文生态效应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三个路径相似降雨特征不同的热带气旋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范爱芬  李秀莉  董加斌 《气象》2004,30(5):33-37
比照路径相似台风的降雨制作台风降雨预报是台风业务预报的常规方法之一。但台风飞燕、桃芝及一次热带低庄路径虽极为相似,它们的降雨强度和降雨分布则差异很大。通过对台风飞燕、桃芝及一次热带低压的大气环流形势特征、物理量场诊断结果和卫星云图的对比分析,发现热带气旋影响地的前期环境场、热带气旋影响期间西风带低槽和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及其相互配置以及它们与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是造成路径相似的三个热带气旋出现降雨差异的主要原因。该分析结果对台风降雨的业务预报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华南后汛期降雨量的振动和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959至1988年华南后汛期(7-9月)降雨量距平百分率的大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前汛期(4-6月)降雨量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同时探讨了后汛期降雨量异常的成因。结果表明,华南后汛期雨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且地区差异显著;后汛期降雨量的异常与热带西太平洋的海水温度、南海地区大气的对流活动及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的频数有关。  相似文献   

5.
9205号热带气旋是近44年来7月份登陆海南省琼海县的四次热带气旋中降雨量最小的一次,海南省各地降雨量为10~117mm,路径北侧的雷州半岛地区仅降雨1~24mm,实属少见。这类风大雨小的热带气旋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危害比较大。本文为了分析在9205号热带气旋影响下,雷州半岛地区雨量特少的原因,选取了时间、强度和登陆海南琼海县前后路径相近似且北侧降雨量少的7703号热带气旋进行对比分析,其路径详见图亚。1移动田径和天气分析l·l副高稳定控制华南,北侧风大雨小9205号热带气旋7月10日生成,11日08时至12日20时整个华南和云贵一带均为…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期间南方天气系统云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79~1988年作业季节(4~6月,9~10月)全省125个站逐时降雨量资料为基础,对南方气旋,江淮静止锋和倒槽的降雨特征、云状与降雨日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气旋,江淮气旋自然降雨条件好,除鲁西北外层状云和波状云雨日占总雨日的82%以上。文中还给出了静止锋和倒槽演变成黄淮气旋和江淮气旋的比例。指出各种天气系统适宜飞机播云的地域。  相似文献   

7.
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49~1993年的热带气旋资料对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一些可供预报参考的、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活动规律及统计关系。1 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的分布特征1-1 年际变化特征在1949~1993年的45年间,共有177个热带气旋登陆广东,平均每年3-93个。最多为7个,共有4年;最少1个,只有2年。1-2 月际变化特征45年中,除1~4月外,其余各月均有热带气旋登陆广东。最早的是5105号热带气旋(1951年5月13日在台山~斗门间登陆),最迟是7439号热带气旋(1974年1…  相似文献   

8.
近52年北上热带气旋的若干气候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秀萍  梁军 《气象》2006,32(10):76-80
应用1951-2002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对52年来北上热带气旋的月际变化、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气候突变、振荡周期等若干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上热带气旋的月际变化特征明显,7—9月是北上热带气旋发生的关键月份,尤其7、8月是高峰期,1-4月和12月没有北上热带气旋。北上热带气旋的年际变化表现为略有上升的趋势,并以每10年3%的倾向率上升。用Mann-Kendall方法作突变分析,没有明显的突变年。近52年,北上热带气旋呈现出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存在5年的显著年际周期,同时还存在10~12年、20-22年的年代际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9.
ENSO与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1951—2005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信息化资料、ENSO事件以及海温指数资料,讨论ENSO事件与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关系。结果表明,7—9月热带海洋持续维持ENSO事件状态,对当年登陆热带气旋有明显影响,暖(冷)事件年,登陆热带气旋频数易偏少(多)、初旋日期偏晚(早)、终旋日期偏早(晚),活动期偏短(长),平均登陆强度偏强(弱),登陆TY频数偏少(多),即ENSO事件对登陆热带气旋有明显的预报信号。当年有ENSO事件的结束或开始,但7—9月热带海洋维持正常偏暖(偏冷)状态,对当年的登陆热带气旋也有一定的影响。暖事件对登陆热带气旋的影响比冷事件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宝成铁路陕西段沿途5个代表站汛期逐日降雨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趋势分析法和突变分析法对1961—2010年降雨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小波分析法对其未来演变趋势进行预测,为宝成铁路水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等级降雨日和降雨量及区域平均降雨日和降雨量均随年代减少,20世纪90年代出现减少的突变;各级降雨日和降雨量及区域平均降雨日和降雨量自北向南逐渐增多,除凤县和略阳外,降雨日和降雨量年际间均表现出一致的减少趋势,广元站减少趋势较显著;小雨和中雨以年际震荡为主,大雨及以上降雨以年代际震荡为主;区域平均降雨量震荡周期与大雨及以上降雨量较一致,区域平均降雨日震荡周期与中雨较一致;未来小雨、大雨及以上和区域平均降雨日及降雨量将持续偏多,中雨降雨日及降雨量将先偏少后偏多。  相似文献   

11.
刘梅 《广东气象》1996,(3):26-27,25
1活动概况和主要特征1.1生成个数少1995年在西北太平洋(含南海)共产生热带气旋24个,23个达到编号标准;仅一个热带低压,比常年平均数显著偏少,是近45年来最少的年份之一(195年生成编号热带气旋20个)。台风占全年编号数的比例比正常偏少22%。表11995年热带气性发生激与历年平均比较1.2生成时间集中第一个热带气旋出现在《月底,最末一个结束于12月31日。l、2、3、5月份无热带气旋生成;8、9、10月为热带气旋多发期,分别为6个、5个和6个,达到历年同期高峰值,占全平年数的74%。其中10月份比历年平均值多2个;6、7、11月份比历年…  相似文献   

12.
掌握新疆天山北坡酿酒葡萄成熟期降雨特征,对科学制定酿酒葡萄种植规划,采取趋利避害的生产管理技术措施具有实际意义。基于天山北坡35个气象站1961-2016年8-9月逐日降雨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和ArcGIS空间插值技术,对过去56a该区域酿酒葡萄成熟期(8-9月)降雨日数、降雨量、连阴雨天气次数、连阴雨天气降雨强度等要素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并对照前人关于该区域酿酒葡萄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成果,对酿酒葡萄不同适宜种植区葡萄成熟期降雨特征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山北坡酿酒葡萄成熟期(8-9月)降雨日数、降雨量、连阴雨天气次数、降雨强度、大量以上降雨日数的空间分布均总体呈现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的特点。1961-2016年,研究区酿酒葡萄成熟期除降雨日数总体以-1.16d·10a-1的倾向率极显著 (P=0.001)减少,大量以上降雨日数以0.07d·10a-1的倾向率显著 (P=0.05)增多外,降雨量、连阴雨天气次数、连阴雨天气日数及其降雨量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天山北坡酿酒葡萄种植气候最适宜和适宜区葡萄成熟期的降雨量、降雨日数、连阴雨天气次数、连阴雨天气日数及其降雨量都很小,期间总降雨量大多不足40 mm、降雨日数少于20 d、大量以上降雨日数不足1 d、连阴雨天气次数少于0.3次、连阴雨天气日数少于5d、连阴雨天气降雨量不足25mm,该分区降雨量以及连阴雨天气少,对提高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十分有利。酿酒葡萄次适宜种植区葡萄成熟期降雨天气稍多,降雨量40~90 mm、降雨日数20~25 d、大量以上降雨日数1~2 d、连阴雨天气次数0.3~1.0次、连阴雨天气日数5~8 d、连阴雨天气降雨量25~40 mm,对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不利影响。天山北坡8-9月降雨量90 mm以上、降雨日数30d以上、大量以上降雨日数2d以上、连阴雨天气次数多于1.0次、连阴雨天气日数8d以上、连阴雨天气降雨量40 mm以上的区域均在海拔1500m以上的山区,该区域恰恰也是酿酒葡萄不适宜种植区,因此对酿酒葡萄无影响。综上所述,新疆天山北坡酿酒葡萄种植区尤其是适宜及最适宜种植区葡萄成熟期的降雨量、降雨日数、连阴雨天气次数和日数都较小,且近56a稳定少变,因此,对该区域酿酒葡萄生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日降雨数据的广东省降雨侵蚀力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雨侵蚀力是反映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利用广东省26个基本气象站点的多年逐日降雨资料,计算分析了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和时问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呈沿海地区向内部山区逐渐递减趋势,分布特征与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布类似;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于4-9月份(雨季),占全年的84.8%,根据季节分布特征,可划分为三个类型区:第一类型区分布于粤北、粤东北、粤西北的内陆山区,第二类型区分布于粤中、粤东和粤西部分地区,第三类型区分布于广东省南端的电白、吴川和雷州半岛地区,各类型区之问的季节分布有明显差异;在降雨侵蚀力的年际变化上,1961-2001年间大部分地区呈现不同程度的正趋势,最大趋势系数(r)可达0.326,其年际变化特征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79-1988年4-6月、9-10月逐时雨量资料、地面逐日云观测资料和济南、青岛的探空资料,分析了阴天与降雨日的关系,全省阴天时降雨日占阴天日的50.1-82.8%。文中还分析了不同天气系统降雨日的分布和可播云状的地理分布。认为黄淮气旋是所有天气系统中层、波状云降雨日最多和自然降雨量最大的天气系统,其次是黄河气旋、江淮气旋和西北冷锋。针对不同天气系统,文中设计了不同的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航线,分析了不同月份的作业高度,并根据不同系统的可作业天气计算了作业机率。  相似文献   

15.
1884~2006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通过对1884~2006年西北太平洋(含南海,下同)热带气旋资料的整理、统计,形成热带气旋路径图像,在此基础上,揭示出100余年来热带气旋的活动存在以下规律特征:平均每年有28.5个热带气旋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频数可能隐藏着超过样本数的100余年的低频周期变化;热带气旋活动可能呈现“低靡期-平静期-活跃期-鼎盛期-活跃期-平静期-低靡期……”的活动规律;20世纪末以来,全球大气虽处于增暖阶段,但台风发生数和超强台风发生数并没有随之增加;100余年来,共有1021个热带气旋登陆我国,年均8.3个,7~9月为热带气旋登陆的集中期,3月份没有台风登陆我国。  相似文献   

16.
北太平洋海温与南宁地区后汛期降水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慧 《广西气象》2001,22(4):13-15
利用1958-1995年北太平洋月平均涨面温度及南宁地区后汛期(7-9月)降雨量资料,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南宁地区后汛期降雨量与上年夏季至当年春季的海面温度存在相当明显的遥相关关系,对1996-1999年后汛期降雨量进行预测试验,并经2000年实际应用,得到基本相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用统计动力方法作盛夏南海中北部热带气旋强度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960~2002年盛夏(7~9月)在南海中北部海域活动的热带气旋,引入欧洲中心(ECMWF)数值预报格点资料,采用移动坐标,选用有关热带气旋自身特征变量及环境场等物理量动力因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热带气旋强度的动力统计预报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较单纯靠天气学经验的预报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2012年8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亦为 《气象》2012,38(11):1429-1435
2012年8月环流特征如下:北半球极涡呈单极型分布,中心略偏于东半球,强度较常年偏强;北半球高纬度环流呈5波型分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北偏西。2012年8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1.4℃,较常年同期(20.8℃)偏高0.6℃。全国平均降水量92.1mm,较常年同期(105.1mm)偏少12.4%。月内共出现8次降水过程;西北太平洋有7个热带气旋活动,有5个热带气旋登陆我国,另外,热带气旋布拉万对我国东北地区造成严重影响;江南、华南、江汉、四川盆地及新疆等地出现高温天气;19个省(市、区)遭受风雹灾害。  相似文献   

19.
热带太平洋地区SSTA和风应力场的海气耦合模态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按国家气象局“八五”攻关力专家组提出的有关近海热带气候强度突变的标准,对1970-1991年在我国的近海发生强度突为的热带气旋进行了分类统计,发现如下气候特征:平均每年有8-9个热带气旋移到我国近海时发生强度突变,其中突然减弱的居多,占总个数的79.6%,突然增强的只占总个数的20.4%,突然增强只发和天5-10月,而突然减弱到5-12月均可发生;突然增强主要出现在浙闽沿海、南海中部,珠江口外西侧  相似文献   

20.
浙西南山区热带气旋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丽水热带气旋进行时空分布特征研究,1950 ~ 2010年 61年间,影响丽水的热带气旋共有119个,年均1.95个,在月分布上呈单峰型分布,7~9月是丽水受热带气旋影响的高峰期,同时,从影响丽水热带气旋的降水强度和影响丽水热带气旋的降水等级也说明,7~9 月是丽水受热带气旋降水影响最重的月份,且特别严重影响的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