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一体化专题海图制图生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解决需求驱动的一体化专题海图制图生产工作,在一体化海图制图生产系统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研究IHO S-100系列标准及其产品形式,分析一体化海图生产系统的数据库构成、数据融合方法、数据流组织,提出了专题海图数据模板的设计方案,以期实现专题海图制图生产与服务从“数据驱动”向“需求驱动”的模式转变,满足用户对专题海图产品及服务的多样化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海图制图资料呈现多来源、多标准多格式且与海图标准数据互不兼容的特点,为解决海图制图过程中各类资料的使用问题,主要从转换规则库结构、规则设计、规则验证三方面进行研究,设计实现了扩展性强、灵活度高的规则库,能够支持各种类型海图矢量资料向海图标准数据转换。经过实践验证,规则库已支持5种海图矢量资料,各类矢量资料转换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S-57海图数据与纸质海图在表示地理空间信息的特点,结合两者的共同点提出基于 S-57格式海图数据生产纸质海图的生产体系.提出了点、线、面三种几何形态的物标向纸质海图要素转换的模型以及纸质海图三级审查方法,这对纸质海图生产方式的革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海图生产已经实现了由传统的手工模拟制作方式到计算机辅助数字化制作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可以按不同标准为用户提供各种数字海图数据和纸质海图产品,初步形成了基于海图数据库的数字海图和纸质海图生产新模式。然而,在这一新的海图生产模式中,如何实现对多样、异构的海图数据的一体化有效更新,却是一个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十分棘手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分析我国现行的海图生产模式及特点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海图更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初步给出了适合我国的海图产品一体化更新模式,并扼要分析了相关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唐力放 《海洋测绘》2005,25(1):51-54
建立了一种计算机海图档案系统。系统由海图预处理、海图图库管理和海图应用三个部分组成,采用内部局域网的C/S方式和外部单机方式的双重模式结构,构建成可以对数字海图的多种资料包括矢量和栅格数据进行管理,并提供一定的图档管理、查询和标注功能以辅助海事业务管理的系统。  相似文献   

6.
结合目前数字海图的三维可视化应用需求,对不同类型的数字海图从数据获取、处理、三维表达、可视化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介绍了栅格海图的可视化显示,shp矢量海图图层的自动加载和三维符号化显示,基于海图控件的S-57的SENC海图的动态、多要素海图信息影像化三维表达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海洋测绘成果应用、测绘信息保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7.
GPS接收机接收到的是WGS84坐标,目前我国海图采用的是北京54坐标系,这对海图用户带来使用上的不便或误解.所以直接出版WGS84坐标海图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海图测绘部门已经着手全面生产和出版WCS84海图,这一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为了使现有北京54海图在这一过渡期内继续使用,探讨使用海图小改正的方法实现北京54海图向WGS84海图的快速转换,是可行的、经济的和有效的.文章分析了各地区坐标改正数的大小和变化规律,提出海图小改正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编制、生产游艇海图的必要性,对游艇海图的设计进行了讨论。在分析现代游艇需求的基础上,研究了新型海图幅面、比例尺和内容表示等技术特征,对游艇海图的编制和出版提出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图出版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目前海图出版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数字环境下海图生产质量控制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以用户为最终目标设计,阐述了海图出版质量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实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目前纸质海图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数字海图生产体系、纸质海图生产流程及生产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问题解决的方法与途径,最终实现了ARC/INFD到MicroStation数据格式自动转换、海图要素自动分版、数字海图纸质化处理及其他一些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1.
面对多源异构的海量数据的集成,传统的集成方法和技术无法实现,直到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才有了可能.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多源异构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集成,有利于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同时为数据的分析、挖掘等提供了所需的数据.文中重点讨论了基于大数据和数据虚拟化平台技术,参照ODM2信息模型和MMI ORR本体语义框架来实现多源异构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集成问题,并在数据集成的基础上,探讨了多源异构数据查询、综合展示应用的实现方法.此研究有利于解决海量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管理难题、满足海洋环境科研工作者的大数据需求、实现数据驱动决策、提升海洋环境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基于院校实习图库的特点,探讨了海上实习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通过资源共享,提高航海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建立快速高效的航海图书资料的查询、检索和借阅,并且实现航海图书资料的增减、及时更新和日常维护,保证了航海图书资料的现势性和准确性,对于实现航海保障模式的信息化、现代化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由多种AIS监测平台获取船舶信息的方法,探讨基于AIS的海洋环境目标监测技术。介绍了AIS信息获取和融合技术,提出了同类传感器多源融合与异类传感器多源融合的模型,描述了船只目标信息提取与应用技术。通过收集处理AIS信息,可以大大扩展船舶的监视范围,对于提高船舶动态的监控能力和海上安全的保障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昭  张辉 《海洋测绘》2017,(1):51-54
海图自动综合研究由传统地图综合研究和海部要素综合算法两部分组成,是海图生产自动化的瓶颈之一。简要分析了海图海部要素综合算法的特点,思考和展望了海图综合的未来发展方向:深入研究海部要素的特征,重视基于三维模型等全局性综合算法,加强海图自动综合的系统化和工程化,以及海洋信息多尺度表达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For centuries the nautical chart ha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ocean. Today the nature of ocean operations is changing and placing increasing demand for navigational accuracy at sea; however, the nautical chart has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 This article briefly examines some aspects of the nautical chart which could limit its usefulness and suggests, in the opinion of the author,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proper role of the nautical chart.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海岸带遥感影像和海图综合显示问题展开研究,以Osg Earth数字地球平台为基础,将遥感影像和电子海图分别以瓦片服务形式进行加载,通过GPU对数据瓦片进行着色处理,在终端进行数据叠加实现融合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提供浮雕、黑白、透明度叠加等显示效果,为海岸带遥感影像与海图综合可视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ositioning in relation to the nautical chart is described. Present nautical charts are largely based on geodetic surveys which date from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This gave rise to the use of many local datums and there has been a need to provide the mariner with information to enable him to transfer his position from one chart to an adjacent one on a different datum.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and the 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 (WGS84) datum enables positioning on a single worldwide datum to become a reality.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WGS84 as the datum for nautical charts—namely, data availability and the practical and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are discussed.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use of nautical charts, the 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he delineation of international boundaries and territorial limits all give rise to the requirement for improved positional accuracies.

Recent experience in the use of GPS both in the provision of control for shore stations of electronic position‐fixing systems and the provision of position for hydrographic surveys is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海洋、气象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每天都可以收到极其大量的海洋气象信息,面对浩瀚的信息,如何快速获取有用的结果成为新的问题。为了海军实际应用、教学和研究的需要,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军事海洋学科网站上建立了军用海洋气象信息释用系统,将无法直接使用的原始资料转换为可以直接使用的信息,根据海军实际应用、教学和科研对海洋气象信息的需求将有用的资料提取出来,并在网页上列出,上网就可浏览。同时,整理存放历史资料,便于电子检索。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海洋遥感资料的大量积累,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成为海洋遥感数据业务化应用的基本需求,同时也对系统在动态调度资源、易维护、弹性可扩展、复杂度可控和灵活部署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引入kubernetes容器编排管理平台,将单个业务系统拆分成多个独立运行在相互隔离容器中的服务,共享服务器软硬件资源,在保证系统具备高度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开发的复杂度,设计和实现了海洋遥感数据产品生产和应用服务平台,满足了对海洋多源卫星数据从获取、预处理、产品自动生产、展示发布到应用服务的一体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