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在对滇东南区域地质及锰矿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以中三叠世拉丁期含锰建造的沉积相研究为基础, 把滇东南的法郎组中的锰矿总结为碎屑岩建造中的斗南式锰矿和碳酸盐岩建造中的白显式锰矿两类, 从解析典型锰矿床的沉积格局入手, 研究了中三叠世拉丁期典型矿床的岩相古地理特征。斗南锰矿形成于礁(滩)后泻湖的滨浅海碎屑岩建造相区、台地碳酸盐建造相区和斜坡碎屑岩建造相区中, 在斜坡碎屑岩建造相内多具有异地堆积的重力流沉积。白显锰矿形成于局限台地水体较为滞流的泻湖相-潮坪相中。在不同沉积格架下, 海水物理化学条件、水动力环境、生物作用和同生断裂活动是影响聚锰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钟建廷 《地质论评》1986,32(6):583-588
斗南锰矿是一个以原生氧化锰为主的大型海相沉积型优质冶金锰矿床。本文从研究现代构造形迹入手并结合矿区其它地质条件,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古构造对锰沉积的控制作用;2.矿床成因;3.找矿方向;4.建立斗南锰矿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叶太平  韩雪  陈仁  王敏 《地球学报》2021,42(6):945-958
滇黔桂地区代表性锰矿包括贵州松桃大塘坡锰矿、广西大新下雷锰矿、遵义铜锣井锰矿和云南砚山斗南锰矿.本文利用显微镜、X衍射仪、扫描电镜等仪器,通过研究滇黔桂地区典型锰矿矿相学特征,结合碳酸盐岩研究方法,查明产于南华系大塘坡组第一段(Nh1d1)贵州松桃大塘坡锰矿矿物组合包括菱锰矿、钙菱锰矿、锰白云石、锰方解石、石英、伊利石,微相为SMF2、沉积相FZ1(盆地相),形成于沉积环境伸展阶段;产于上泥盆统五指山组(D3w)广西大新下雷锰矿矿物组合包括褐锰矿、锰钾矿、菱锰矿、钙菱锰矿、蔷薇辉石、透闪石、石英,微相为SMF2和SMF15-M、沉积相FZ7(台地相),形成于沉积环境伸展阶段;产于中二叠统茅口组第二段(P2m2)遵义铜锣井锰矿矿物组合包括菱锰矿、钙菱锰矿、锰方解石、锰白云石、硫锰矿、黄铁矿、闪锌矿、高岭石、伊利石、菱铁矿,微相为SMF15-C和SMF17、沉积相FZ7(台地相),形成于沉积环境收缩阶段;产于中三叠统法郎组(T2f)其矿物成分包括云南砚山斗南锰矿矿物组合包括褐锰矿、水锰矿、钙菱锰矿、含锰方解石、方解石、石英,微相为SMF4和SMF13、沉积相FZ4(斜坡相),形成于沉积环境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一、矿床成因类型我国某区氧化锰矿床,按其成因主要有下列几个类型:(一)海相沉积矿床;(二)沉积变质矿床;(三)风化矿床,它又可分为:1.原生锰矿床氧化带氧化残留锰帽型矿床;2.卡斯特洞穴堆积矿  相似文献   

5.
分析对比了开远地区与滇东南地区典型锰矿床成矿特征后认为,开远地区中三叠统法郎组锰矿成矿条件主要受锰质来源、地层、岩相古地理特征、构造4个因素控制,进而总结出研究区锰矿受层(岩石地层)、相(岩相)、位(构造部位)控制明显的控矿特征,法郎组是区内唯一的含锰岩系,属碎屑岩型含锰建造,锰矿主要产于台沟相,在开远海隆和倘甸-竹园台沟交汇部位相对凹陷的地带是锰质聚集的有利场所。在此基础上,初步评价了区内锰矿找矿潜力并指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广西的氧化锰矿是第四纪表生作用的产物。它是由原生沉积锰矿层或含锰岩石经风化作用后次生富集而成,主要产于第四系的风化带中,是广西重要的锰矿类型之一,与原生沉积锰矿相比,具有品位高,杂质少,易采选的特点,而且通过淋滤,矿床中的有益元素,如钴、镍等进一步富集,可综合利用,提高了矿床的经济价值,是目前工业急需的重要矿产,本文着重对氧化锰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探讨,认为含锰岩系的存在是氧化锰矿形成的先决条件,气  相似文献   

7.
广西东平锰矿是一个大型红土型锰矿床,分为原生锰矿含矿层和次生锰矿含矿层。由于历史原因,绝大部分学者将原生锰矿含矿层的地层归属浅水台地相的北泗组。区调中,根据矿区实测剖面的岩石组合、沉积相特征及古生物特征与标准剖面的对比,将赋矿地层归属于石炮组,并新建东平层,代表含锰地层。在赋矿地层下部的泥岩层中采获Claraiasp.等早三叠世双壳类及菊石化石,LA-ICP-MS法测得赋矿地层顶部火山碎屑岩中锆石U-Pb年龄为251.5±2.5Ma,在火山碎屑岩层之上采获中三叠世双壳类和菊石,确定锰矿赋矿地层的时代为早三叠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8.
朱永刚 《地质与勘探》2013,49(4):777-783
莫能锰矿为元古代形成的与含铁建造密切相关的锰矿床。本文系统总结了区域地质背景、锰矿床地质特征,并对含锰地层的岩相古地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含矿岩系为滨外浅海陆棚沉积。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矿床的成因模式,提出矿床成因属浅海沉积变质型。与世界上最大的锰矿田卡拉哈里锰矿田进行对比后,认为它们在成矿背景、成矿时代、矿床特征、岩相古地理条件及后生改造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莫能锰矿具有成为大型锰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贵州松桃桃子坪超大型锰矿床是华南南华纪武陵锰矿成矿带中松桃寨英-西溪堡(Ⅳ级)地堑盆地中发现的第二个超大型"大塘坡式"锰矿床,与亚洲最大的松桃普觉超大型锰矿紧邻,位于西溪堡(Ⅳ级)地堑盆地北西侧的渗漏喷溢中心相-过渡相-边缘相。矿体埋深9202 000 m,为全隐伏锰矿床。含锰岩系厚度15. 70 91. 00 m、锰矿体厚度1. 07 14. 58 m。含锰岩系与锰矿体空间展布的长轴方向呈狭长带状沿北东约65°方向展布,与地表北东向的燕山期构造存在约40°夹角。目前该锰矿床北东和南西侧矿体均未圈边,还存在较大的锰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滇西鹤庆锰矿沉积—成岩环境分析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鹤庆锰矿是云南新发现的一个优质锰矿床,产于上三叠统松桂组层位中。锰的成矿期为诺利克期,矿床的沉积—构造背景是岛弧向陆一翻的泻湖沉积。锰质来源于海西期玄武岩和中三叠统北衙组中的含锰灰岩或贫矿石。矿体主要由氧化物矿石(软锰矿、水锰矿或硬锰矿)和碳酸盐矿石(菱锰矿、锰方解石)组成,两者具有明显的分带。矿床经历了沉积和成岩两个主要阶段。沉积阶段锰的集中只是初步的,形成工业锰矿床的关键是海底成岩环境中锰的演化过程。锰结核在矿层中的出现就是这种成岩变化的重要标志。根据沉积相和成岩环境分析,本文给出了一个初步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唐云凤  伊海生 《中国地质》2011,38(2):451-461
斗南锰矿是滇东南地区大型的沉积型锰矿床,对其沉积成因的研究可反映滇东南地区沉积型锰矿床的成矿模式。笔者对采自斗南锰矿床的条带状锰矿石样品,进行了系统的锰矿石物相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通过对锰矿石中锰矿类型与氧化还原界面关系的探讨,提出了由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氧化还原界面波动所控制的沉积型锰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东山下锰矿是舂陵水两岸风化淋滤型氧化锰矿的典型矿床之一,二叠系孤峰组硅质岩是锰矿的赋存层位,SN向挤压破碎带是矿区的导矿和容矿构造,矿区的地层、岩性、含锰建造、地质构造、气候和地貌等条件均对成矿十分有利,分析研究此类矿床成因进而寻找类似锰矿床对缺锰地区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滇东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中三叠世锰成矿域和主要的优质富锰矿产区,具有地域小而矿床分布集中的特点。目前该区已发现斗南、老乌、岩子脚、大箐、汤得、倘甸等矿床、矿点30余处,其中以斗南最为著名,有斗南锰矿带之称。前人对斗南锰矿带进行了许多矿床地质和岩相古地理等方面的研究(牟传龙等,1991;罗崇迅等,1992),但由于该区锰矿床矿物组成较为复杂且矿物结晶程度差、多为隐晶质或显微隐晶质,因此,系统的矿物学工作开展较少,总体认识程度偏低。本文以斗南锰矿带中  相似文献   

14.
肖德长 《地质与勘探》2019,55(S1):276-282
贵州从江-黎平地区锰矿产于南华系大塘坡组第一段黑色岩系中。通过对从江-黎平地区开展地质调查工作,查明该区含锰岩系分布于朝里向斜及寨柳向斜,区内两个已知矿床八当锰矿和高增锰矿即位于朝里向斜。文章系统阐述了从江-黎平地区锰矿成矿地质背景、含锰岩系特征、锰矿床地质特征,对该区南华纪大塘坡期锰矿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并总结了区内锰矿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成果,对该区锰矿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认为朝里向斜南部具一定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贵州水城-纳雍锰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城-纳雍锰矿是106地质大队于本世纪初在水城一带发现的,皆属表生氧化锰矿床类,锰矿产于中二叠统茅口组第二段。氧化锰矿石仅分布在地表附近,沿倾斜一般向下延伸30-70m即全部变成原始锰矿胚层(含锰、微含锰的硅质灰岩、含硅质灰岩、含钙质硅质岩及石灰岩等)。研究表明,原始锰矿胚层是在茅口晚期黔中台沟相带内形成的富含锰质的热水沉积岩。流体包裹体测定,均一温度为105℃-178℃。锰矿胚层是表生氧化锰成矿的物质基础,本区锰矿是在适当的外因条件影响下,特别是水的作用下,通过矿胚层中杂质元素的淋失作用和锰质相对富集而形成的,是典型的锰帽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广西东平-足荣大型锰矿床位于桂西南锰矿带上,是广西重要的锰矿富集区。其含矿地层为三叠系北泗组,是一套以硅-泥-灰为主浅海台盆相含锰碳酸盐岩沉积,含锰矿物主要为钙菱锰矿、锰方解石和锰白云石。本文对矿区锰矿层顶部的沉凝灰岩及含锰岩系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进而对锰矿成矿时代、成因、沉积环境、沉凝灰岩源区和大地构造背景进行了探讨。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显示,3件沉凝灰岩样品的锆石呈自形-半自形板柱状,发育良好的岩浆锆石振荡环带结构。~(206) 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50.8±2.1Ma(MSWD=0.98)、250.6±2.2Ma(MSWD=0.49)和243.6±2.3Ma(MSWD=0.44)。进一步限定了"东平"式锰矿的成矿时代为早-中三叠世(不晚于241~246Ma的范围内)。沉凝灰岩的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微量、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其岩浆可能形成于与俯冲消减作用相关的碰撞-弧相关或活动大陆边缘相关背景,推测东平-足荣锰矿的形成可能受到广西凭祥-东兴火山作用的影响。含锰岩系的U、V和Mo元素含量及U/Th、V/Cr、V/(V+Ni)、Ni/Co 比值显示东平-足荣锰矿形成于氧化-次氧化的沉积环境。logU-logTh、Fe/Ti-Al/(Al+Fe+Mn)图解及微量元素Ba含量、Ba/Sr值均指示成矿作用受到热水作用的影响。综合矿床地质研究,东平-足荣锰矿形成于弧后盆地拉张构造背景中,锰成矿受同期火山及海底热液作用影响,水体沉积环境为氧化-次氧化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卫境尔登优质锰矿普查工作,采用工程揭露及野外观察等地质勘查手段,并经过大量研究认为该锰矿床含矿岩系属火山喷发期后的正常海相沉积碎屑岩与碳酸岩,矿层产于火山碎屑岩与碳酸岩接触部位,火山碎屑岩含有一定量锰质,而后层间发生断裂,含锰质热液沿构造裂隙充填叠加,使锰富集,后经风化淋滤作用,再次富集成矿。因此认为该矿床属"风化淋滤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贵州遵义-水城地区二叠纪锰矿已先后发现锰矿床(点) 29个,累计提交锰矿资源储量达1. 76亿吨,所有锰矿床均位于黔北裂谷盆地分布范围内,据其特征可分为"遵义式"锰矿和"水城式"锰矿,典型矿床分别为铜锣井-深溪锰矿床和徐家寨锰矿床。结合锰矿成矿地质背景,本文将贵州遵义-水城地区二叠纪锰矿成矿带划分为遵义-黔西、水城-宣威2个锰矿成矿亚带、5个矿带和18个锰矿预测区。通过总结提取贵州二叠纪锰矿"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预测要素",根据预测要素、成矿规律开展找矿潜力分析,预测遵义-水城二叠纪锰矿成矿带资源潜力2. 45亿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遵义锰矿是贵州首次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锰矿床,其中和尚场锰矿是最早发现的锰矿床。利用和尚场锰矿勘查开发成果,详细总结了矿床地质、成矿地质体和矿石特征,锰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二叠纪茅口组第三段含锰岩系,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锰矿,自然类型为碳酸锰矿石,工业类型为贫锰矿、富锰矿。认为矿床位于二叠纪遵义次级裂谷盆地(Ⅱ级)中团溪—尚稽(Ⅲ级)地堑盆地的和尚场Ⅳ级地堑成锰盆地中,区内发现了1个尚未圈边的喷溢沉积中心,富锰矿体分布在成矿系统中心相。矿床类型划为"内生外成气液喷溢沉积型锰矿床"。  相似文献   

20.
华南南华纪武陵锰矿成矿带松桃李家湾-高地-道坨地堑盆地控制形成了系列著名的大型-超大型锰矿床.本文依托2020—2021年实施的贵州松桃高地超大型锰矿床大精查(勘探)项目最新成果,运用锰矿气液喷溢沉积成矿理论与隐伏锰矿找矿预测技术体系,对该地堑中的含锰岩系、(富)锰矿体厚度、矿石品位等变化规律及气液喷溢矿石相特征进行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