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自1794年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以来,避雷针曾一度是保护建筑物及电子设备天线不受直接雷击危害的一种有效设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电子设备象通讯、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传、电报、电话、电脑、共用天线、卫星接收等大量涌现,应用愈来愈广泛,采用原始的避雷针作为现代设备的防雷保护远远满足不了要求,特别是忽略对感应雷击的防护而造成的雷击事故仍频繁发生.因此,利用各种先进的避雷器件构  相似文献   

2.
自 1 75 3年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到 1 8世纪末 ,避雷针被普遍采用 ,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乃举世公认。后来的实践进一步证明 ,避雷针及其由此衍生的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等对防御直击雷相当有效。然而 ,近年来社会上有不少人 (甚至包括个别研究“消雷”问题的学者 )认为 ,避雷针是引雷装置 ,不仅不会消除雷灾 ,还会诱发更多的二次雷击 ,进而提出了否定富兰克林避雷针具有防雷作用的观点。这种观点显然缺乏科学依据。众所周知 ,雷电是一种随机发生的现象 ,它既可在空中放电 ,还可对地放电 ,当然也有可能击中避雷针或其它物体。说到引雷 ,建…  相似文献   

3.
浅谈雷击和现代防雷雷建勤(甘肃省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兰州730020)雷电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直接危及人畜生命安全,对建筑、通讯、广播、电视、电话、计算机等诸多设施造成极大危害,经济损失惨重。从1749年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至今,科学研究一直在不断探...  相似文献   

4.
漫谈综合防雷□张军郭红晨1744~1750年富兰克林通过实验,第一次向人们揭示了雷电是一种大气火花放电现象的秘密,并发明了用避雷针防雷的方法。随着本世纪以来雷电理论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传统的避雷针防雷方法的利与弊有了更深层的认识。雷电作为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微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 ,雷电的危害远比富兰克林时代的程度加剧 ,经济损失剧增。难道现如今的雷电比富兰克林时代的雷电强度大了吗 ?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微电子设备屡遭灾难 ,究竟是谁在作怪 ?自从 2 0 0年前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之后 ,建筑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人们对雷电有了安全感。但是 2 0世纪 80年代后 ,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许多不发生雷电灾害的行业部门也频频受雷电之害。例如坐在大楼里只与钱打交道的银行系统 ,自以为闪电不会危害他们 ,可是当采用网络系统之后 ,雷电就开始光顾。此外 ,…  相似文献   

6.
1概述接地问题是18世纪富兰克林为避雷针防雷提出来的,称为避雷接地。19世纪,随着电力网的建立,出现了用电者的触电事故“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能够致人死亡,于是产生了电力系统的接地,电力系统的接地有几种接地方式和方法,这类接地系统称为安全接地,其接地装置有些比较大,  相似文献   

7.
1753年,美国杰出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通过风筝试验发明了避雷针(Lightningrod),从此,拉开了人类历史上防雷工程技术的序幕。历经200余年,以避雷针及其避雷线(带、网)为接闪器的防雷工程技术仍是当今防雷领域中行之有效的避雷手段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雷电灾害的范围和程度也随之加大,且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例如,伴随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LirttninsElectronmaget[cPulse简称LEMP),对微电子设备构成极大的威胁。微电子设备中有大量的半导体集成芯片,芯片耐压能力很差,很低…  相似文献   

8.
小科 《四川气象》2005,25(2):31-31
大自然中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早在1752年7月。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用放风筝的办法证实了,乌云中那伴以轰隆隆雷声的耀眼光箭就是大自然中的强大放电现象。以后他又发明了避雷针,使建筑物避免遭到雷电的袭击。可你知道还有一种防不胜防,奇特的怪物—球状闪电吗?  相似文献   

9.
浪涌保护器的安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为此,人们一直在探寻防御雷电灾害的方法或器件。早在公元1750年,富兰克林先生就发明了原始的避雷针,找到了直接雷击防护方法,并建立了最早的防雷理论。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仅有防直击雷设施不能有效地预防雷电波侵入雷击事故的发生。避雷针虽然可使建筑物本身避免遭受直接雷击,但无法避免建筑物内的信息系统遭受雷电波(雷电过电压波)的袭击,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统计资料表明,在雷击灾害中80%以上的雷电灾害是由于雷电波沿电源信号线路等导体侵入室内造成的,因此预防雷电波侵入已…  相似文献   

10.
根据防雷设计中常见的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屋顶、斜坡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Satelit+提前放电避雷针的冲击电压放电试验,分析了提前放电避雷针的放电灵敏度和提前放电避雷针内部提前放电脉冲振荡装置在冲击电压作用后的工作性能,得知Satelit+提前放电避雷针具有显著的引雷作用,比普通避雷针的放电灵敏度高3.7%;提前放电避雷针作为防直击雷设备时,比普通避雷针更能有效地减少雷电的绕击和侧击;提前放电避雷针在高电压冲击后,其提前放电特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2.
周满荣 《广东气象》2002,(Z1):28-29
加油站、油(气)库、化工原料储罐,以及安装在建筑物顶的各种天线等,都需要设置避雷针保护.为了做到经济、美观、安全可靠,就需要灵活运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的高度,本文将通过实例介绍如何运用滚球法巧设避雷针.  相似文献   

13.
针对避雷针对天气雷达回波影响的问题,通过对天气雷达的盲区及雷达散射截面(RCS)的理论分析,利用HFSS仿真软件及实验的方法,研究水平极化下,不同材料不同尺寸的避雷针的雷达散射截面,结论是:在相同材料避雷针及相同雷达波长情况下,避雷针高度、半径与其雷达散射截面呈正相关;在相同雷达波长情况下,避雷针为理想金属的雷达散射截面比塑钢与理想金属组合材料的雷达散射截面大;实验结果表明避雷针架设在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天线附近时,对雷达回波造成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研究结果为在天气雷达附近架设避雷针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关于使用提前放电避雷针是否可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护范围计算法的进程、提前放电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法、防雷设计规范等方面对使用提前放电避雷针的可性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避雷针在防雷技术上的原理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避雷针的概况及其使用原理,然后阐述了用滚球法来分别确定避雷针对建筑物的保护范围和雷击点,并说明其应用情况,最后分析了新型避雷针的发展趋势,在综合防雷设计中需要引进内外兼备的防雷技术来共同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詹敏  石天青  高林 《山东气象》2009,29(2):50-52
双支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确定是多支避雷针联合保护范围确定的基础,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最简洁方式是采用绘图法,本文从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图形结构、图形布局设计、类的设计、软件实现四方面介绍了双支避雷针保护范围绘图软件的面向对象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移动气象雷达车避雷针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对一部移动气象雷达车进行的防雷检测为例,通过滚球法和雷击概率与避雷针高度关系公式,计算了避雷针保护范围,研究了避雷针合理高度和最佳位置的选取方法。根据气象雷达波特点,分析了雷达车避雷针材料的选用要求。从避雷针和避雷网的特点出发探讨了优先选用避雷针的原因。针对雷达车移动特点提出了避雷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广义的接闪器包括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该文讨论的接闪器仅指避雷针。安装了避雷针(接闪器)还会不会发生雷击事故?避雷针的效率究竟有多高呢?我们先从避雷针的设计理论滚球法说起。雷雨云中不同部位聚集着不同极性的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在云团之中、云团与  相似文献   

19.
杨磊 《四川气象》2007,27(3):31-31,36
本文根据Satelit 提前放电避雷针的冲击电压放电试验,分析了提前放电避雷针的放电灵敏度和提前放电避雷针内部提前放电脉冲振荡装置在冲击电压作用后的工作性能,得知Satelit 提前放电避雷针具有显著的引雷作用,比普通避雷针的放电灵敏度高3.7%;提前放电避雷针作为防直击雷设备时,比普通避雷针更能有效地减少雷电的绕击和侧击;提前放电避雷针在高电压冲击后,其提前放电特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确定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滚球法原理,提出了一种计算避雷针设计高度的方法,用于防雷设计中常见的避雷针高度计算以及防雷检测中避雷针保护范围的现场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