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山区工业资源的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业资源可分为工业资源与通用资源两大类。通过科学考察与系统分析可知,山区工业资源既有资源丰富的优势,又有人才社会资源贫乏的劣势,呈现出人与砂相协调发展的二元结构。中国山区工业开发首先应夯实人才社会资源开发,才能使自然资源开发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中国不同资源类型山区工业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中国山区工业开发的现状,结合现实与的市场导向,提出了中国不同资源类型山区工业开发模式有:农副产品加工系列模式、矿产品加工系列要业产品加工系列模式、能源系列开发模式。并且实事求是地指出中国山区工业开放在实施这些模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中国山区工业开发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山区的工业总产值仅为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1.4%,社会总产值 全国社会总产值的6%,大多属于高投入低产出的基础产业与基础工业,尚属于工业开发初期阶段。全国山区县中贫困县占40%。落后的山区经济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重大障碍之一。同时,它还关系互社会与政局的稳定。只有消除中国山区的贫困与落后,才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工业开发的持续健康开展,虽中国山区经济发展与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山区工业开发层次较低,工业构成以矿产资源的采掘业和以森林资源的采伐业为基础的重工业结构和以食品工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日用陶瓷、建筑业等轻工业上层结构,形成了中国山区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畸型工业结构,需要不断提高山区工业开发层次,优化工业部门结构与工业产品结构,以此来提高中国山区工业开发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山区工业开发的现状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山区工业开发水平以南方丘陵山区为高,以华北山区、东北山区居中,以西北山区和西南山区为低。从工业开发潜力论及则以华北山区为大,东北山区和西北山区居中,西南山区和南方丘陵山区为小。中国山区工业开发的重点应从南向北、从东向西推进,以南带北、以东促西,切不可均衡发展要有必要的政策与经济倾斜,首先应向中国西南高山倾斜,这一点至关重要工业开发水平的提高,必须有高文化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做基础,加强山区文化教  相似文献   

6.
中国山区工业开发必须坚持以为导向,坚持以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坚持效益第一,坚持协高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区工业开发空间区位可划分为沿海山区、沿边山区和内陆封闭山区三大类别。各类别又有不同的工业开发组合内容。首次将沿边山区划分为沿水力、沿路边、沿城边三亚类地区。  相似文献   

8.
李禄增 《热带地理》1994,14(1):27-33
本文分析了广东山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提出山区工业发展要采取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战略,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发展资源型工业,重点发展以生物资源为原料的工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市场型工业,尤其高新技术工业;既要立足理现有工业,加速改造挖潜,促其上水平、上规模、出效益、又要选准项目,大胆投入,发展有造血功能的骨干企业并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  相似文献   

9.
中国贫困山区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合理开发利用不够;多民族混居,多种经济形态;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财政困难;文教卫生落后,科技力量薄弱,人口增长过快。国家对贫困山区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经济开发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发展不平衡。为尽快改变贫困山区的落后面貌,今后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粮食自给率,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经济,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搞好智力开发,把科技作为经济开发支柱;加强横向经济…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系统学原理,在分析豫西山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特点的基础上,制订了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开发目标;对山区开发的物质,资金,科技,劳务,管理和政策等软环境和硬环境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振兴豫西山区必须实现“六个转变“和建设“七项体系“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1.
30年来我所在山区开发研究方面承担过国家级、院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30余项,发表论著200多种.研究领域有:山区综合开发,山区农业发展布局,山区资源条件评价及开发潜力,山区城镇和工业发展布局,山区人口的就业、移民和人口容量等.前两者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2.
浅析德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旅游开发的人文内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基于作者近年来对德国工业旅游的考察和研究,从工业建筑的空间规训、工业技术发展的历史传承、工业技术的文化价值、工业旅游的办展方式以及后现代思潮对工业旅游活动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德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旅游开发中的人文内涵。作者通过对德国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及开展工业旅游活动经验的总结,对国内忽视保护工业遗产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山地开发、保护与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出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山区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并且,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成为平原区的生态屏障。但是,山区生态系统脆弱,植被一经破坏便不易恢复,土地生产潜力也较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差。为保证山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山区应在切实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条件下,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广大山区脱贫和实现小康应寄望于全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实现。为此,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伊洛河流域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兵  臧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6):53-56,74
伊洛河流域复杂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悠久的开发历史,使其具有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域经济.基于伊洛河流域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应坚持以经济发展优先、富县与富民相结合、各区段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等为基本原则,以优化农业空间生产结构、改善经济网络结构、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引导农村工业发展和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等为战略重点实施流域开发.  相似文献   

15.
包头市工业资源的生态开发利用与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态经济和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论述了包头市工业资源的优势与劣势,指出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对工业资源的生态开发和持续发展,对工业资源的生态开发和无围绕太 导产业群本进行,文章分别指出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工业,材料工业和机械工业的资源生态开发和问题,并提出其共同的指导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具有建成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的条件 ,是西部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 ,通过对盆地自然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自然资源的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7.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正逐步进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沈阳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老工业基地,应加大开发力度.对沈阳市发展工业旅游进行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与传统旅游项目合作的构想,开发系列工业旅游产品,即:现代生产工业赏析游、民族抗战工业忆史游、满清文化工业遗产游、再现辉煌工业体验游和经典先进工业品味游,并设计相应旅游线路,最后提出促进沈阳市工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希冀加快沈阳市工业旅游开发进程,并为类似城市开发工业旅游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环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齐恒  朱有志  篮万炼  朱翔 《热带地理》2001,21(3):261-265
从三个层面探讨环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宏观上应努力构造环洞庭湖经济圈,并确立其空间开发次序和重点;中观上应形成环糊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和强大的工业开发轴带,加快环糊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和完善环湖区的金融、贸易和旅游走廊;微观上应加强行业(部门)的重组与改造,加快生产经营模式的转换,促进环湖区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淮河流域工业行业分析,指出作为流域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式业特征,面向未来淮河流域工业经济的发展,应在整体开发、产业结构转换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上,重点推行支柱产业深度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资源观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该文指出我国西部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应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不总是对立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知识经济在我国初见端倪,21世纪初自然资源仍然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阐明新老资源观是连续的,并不是对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