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品种精细化布局气象服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兴安盟玉米生产中气候资源利用不合理现状,在建立玉米品种资源数据库和精细化气候资源(80m×80m)推算模型基础上,区分不同耕地类型和有无灌溉条件分类建立了玉米品种布局精细化气候指标,并开发了操作简单的服务系统.结果能够提供任意地区玉米品种优选方案和任意玉米品种的适宜种植地区,为最大限度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实现增产增收提供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2.
陕西苹果种植区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地区,既有符合苹果生产气象指标优生区的区位优势,同时又是我国气候变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陕西果区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变化趋势及特点如何,对当地果业生产可能产生哪些影响,果业生产如何趋利避害挖掘气候资源潜力,减轻气象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3.
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品种布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求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东北玉米品种布局的影响,基于玉米生产潜力和气候资源利用率,结合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2011—2099年RCP_4.5,RCP_8.5两种气候背景气象资料和1961—2010年我国东北地区91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情况下,东北玉米品种布局、生产潜力、气候资源利用率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未来东北地区玉米可种植边界北移东扩,南部为晚熟品种,新扩展区域以早熟品种为主,不能种植区域减少。未来玉米生产潜力为南高北低,增加速率均高于历史情景,水分适宜度最低,而历史情景下温度是胁迫玉米生产的关键因子。未来东北玉米对气候资源利用率整体下降,其中RCP8.5情景利用率最低。  相似文献   

4.
气象与社会经济发展历来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气候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往往决定了农业经济的总体分布状况;气象环境对许多行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都会产生影响;气象灾害不仅会直接造成社会经济损失,而且会因防御和救助气象灾害耗费大量财力。本讲从以上诸方面对气象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保护气候环境、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损失进行了经济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5.
潘永地 《浙江气象》2011,32(2):25-28
通过对温州市目前气候资源利用水平现状的分析,针对温州实际,提出了从开展气候开发软件平台建设、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研究,加强风能、太阳能、水资源调查和开发及完善气象信息农村发布渠道等5个方面提高当地气候资源利用水平,以期进一步发挥气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最近,杭州市气象学会和杭州市园艺学会联合召开了果树与气象学术研讨会。会议就杭州地区气候的过渡性、水域及地形气候的优势,趋利避害、改造小气候环境等与杭州地区果树生产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这为把气候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和商品优势,把气候资源变为发展果树生产的宝贵财富,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7.
利用金秀县气象站资料,对金秀大瑶山旅游区的气候特征、旅游气候资源、影响旅游安全的重要天气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定量评估,旨在为全面、合理地开发利用金秀大瑶山旅游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了互助县境内能代表川、浅、脑地区基本气候状况的三个点,利用气象站近30a的气象资料和互助县农业气候资源区划中的部分气象资料,围绕互助县目前的农牧业气候、生态环境和农牧业生产现状,系统、全面分析气候资源对本县农牧业生产的生态作用,寻找和探讨发展生态农牧业的有效途径,以便促进互助县生态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秦巴山区板栗气候生态条件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板栗树生长的生态气候习性,采用气象资料和有关实践经验,运用类比综合等方法,分析研究秦巴山区板栗树生长对生态气候条件的适宜程度,并提出进一步开发气候资源和提高板栗产量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蔡新一 《气象》1984,10(3):21-21
农业生产是在“露天工厂”中进行的,因此,农业气象工作具有广泛的服务课题及明显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们运用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预报、情报与农业气象试验等各项手段为我县棉花生产服务,开展从种到收的程序性服务,深受领导及农业部门的欢迎,为夺取棉花丰收作了一些贡献。 一、进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研究,为改革棉花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我县是全国重点产棉县,总产曾两次超过一百万担,但产量相当不稳,低产年只有高产年的一半。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除了气候条件不稳这个因素外,对气候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我们作了棉花气候资源利用的专题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市委、市政府实现“二十年把汕头建设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历史任务,气象行业要充分发掘气候资源,发展气象科技,大力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研究和预测,努力提高防灾减灾水平,为“科技兴市”提供一个更为安全的空间环境。1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加速发展“三高”农业和新能源汕头属亚热带气候,气温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常青。优越的气候条件是发展汕头优质高效农业和新能源的重要基础。1.1充分发挥气候优势,发展“三高”农业农业生产直接受天气气候影响和制约。要发展“三高”农业,既要充分利…  相似文献   

12.
联农 《气象》1983,9(12):18-18
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0月8—12日,在湖北十堰市召开了亚热带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学术讨论会议。会议交流的材料,大体分以下几个方面:①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考察方法和资料计算方法;②探讨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特征;③分析水稻等粮食作物和柑桔、茶叶、毛竹、  相似文献   

13.
金秀大瑶山旅游气候资源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金秀县气象站资料,对金秀大瑶山旅游区的气候特征、旅游气候资源、影响旅游安全的重要天气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定量评估,旨在为全面、合理地开发利用金秀大瑶山旅游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玉米大苗移栽栽培模式对充分利用光、温、水等气候资源,提高玉米气候增产潜力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黑龙江省富裕县2014-2016年玉米大苗移栽分期播种试验的发育期资料、产量资料以及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分析了玉米大苗移栽栽培模式对光、温、水等气候资源的利用效果,结果表明:该种栽培模式可充分利用光、温、水等气候资源,特别是玉米营养生长阶段光照利用效果明显提高,同时该栽培模式使玉米遭遇冻害的影响明显减少,增产作用显著,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区域开展玉米大苗移栽培模式是可行的,可较好地解决该区域热量条件相对不足使玉米产量和品质难以提高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紫木耳生长的气象指标,气候生态条件及稻田气候资源,并对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提出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北海竹林盐场的产量资料和广西区海洋气象台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北海目前海盐生产的状况,盐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以及北海的气候状况,指出北海具有丰富的海盐生产的原料资源和气候资源,并提出了增加海盐产量的几点措施,为北海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大力发展海盐生产提供了可参考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赤峰市松山区境内的赤峰和岗子两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9年的气候资料和松山区玉米单产资料,分析玉米生长季的水热条件对玉米气象产量的影响,定量评估灾害损失。结果表明,采用5a滑动平均法和线性拟合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的玉米气象产量更具有客观性,贴近实际情况。有利的气候条件使得玉米平均增产890.3Kg/hm2;不利的气候条件使得玉米减产634.5Kg/hm2。玉米气象产量与生长季降水量关系密切,干旱是玉米大幅度减产的主要气候灾害,占总减产量的76.6%;其次是阶段性低温冷害。气候变暖趋势总体上是有利于玉米生产的,但玉米气象产量的变幅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北海竹林盐场的产量资料和广西区海洋气象台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北海目前海盐生产的状况,盐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以及北海的气候状况,指出北海具有丰富的海盐生产的原料资源和气候资源,并提出了增加海盐产量的几点措施,为北海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大力发展海盐生产提供了可参考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北辰区设施农业温光气候资源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辰区气象站近40 a(1971-2010年)冬季的气象观测资料,对影响设施农业生产的温光气候资源和主要气象灾害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温度资源变化利于设施农业生产,光照资源的变化则与之相反,低温、连阴天等农业气象灾害对设施农业的影响加剧,尤以中度和重度灾害的发生明显,北辰区的这一变化对研究我国北方大城市郊区设施农业生产的气候资源变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艳 《贵州气象》2005,29(5):29-30
根据1951年以来的气候资料,叙述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而提出了防灾减灾的战略措施,针对传统的一年一熟制造成的冬春光秃、浪费气候资源的现象,提出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改革耕作制度,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