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年,咸阳市气象局在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开展了“质量、品种、效益年”竞赛活动,通过结构调整,增强了气象科技意识,调动了广大气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出现了好势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发扬延安精神先进单位”,受到表彰奖励。1 “棉花菱形整枝技术”示范推广成效显著市农气科研所人员在我市的泾阳、三原。兴平、乾县、秦都、渭城等七个县区进行了棉花菱形整枝技术现场考查和培训指导,编写了约5万字的“陕西省棉花热量补偿菱形整枝技术”培训教材,举办培训班  相似文献   

2.
根据稀植间套多头整板棉田棉花铃重试验资料,分析研究了主茎叶枝铃重与热量条件的相关关系,提出了计算铃热系数和单株锦铃量利用效的计算模式,分析计算了棉田不同时段和不同结构的热量利用状况,综合评价了稀值间套多头整枝棉田叶枝结铃的热量补偿效应和产量补偿效应,为合理调整棉田结构,把握棉田热量资源开发的关键时段和主导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中业务应用软件的本地化高 宇 夏巧利   1 0~ 2 0天降水趋势的统计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宁志谦 方建刚 谢双亭  棉花多头整枝技术花铃期热量补偿效应研究刘耀武 郭建侠 王苏俭  知识经济与陕西科技服务发展崔讲学 王万瑞 郭建侠  棉花生产模拟模型及生产管理决策系统研究进展程林仙 王建萍  地 (市 )台气象信息自动转发系统软件赵世发 孟明霞 王 俊  基于 MICAPS系统咸阳地区暴雨落区预报方法朱海利 李春娥 高莹  关中大棚蔬菜光补偿效应研究陈洪田 刘耀武 李化龙等《陕西气象》20…  相似文献   

4.
通过多头棉试验地挂牌观测资料 ,分析了叶枝结铃特点 ,叶枝铃重与温度的关系 ,单株结铃结构特征 ,初步提出棉花稀植间套多头整枝结铃模型。  相似文献   

5.
邱训明  宋宝初  刘德清 《气象》1980,6(10):19-20
棉铃从开花到吐絮,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棉铃能否正常成熟以及棉铃的大小和品质的好坏,除营养条件外,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对结铃较晚的秋桃和晚秋桃来说,主要受热量条件的影响。如果在生长前期阴雨天气多,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则易造成蕾铃脱落,贪青陡长;若遇秋季低温影响,大多数晚秋桃就会成为无效铃。在干旱年份,则易造成棉株早衰,结铃终止期结束过早,同样也影响产量。因此,探讨棉花有效开花结铃期的温度指标,对正确掌握栽培管理技术,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棉花产量,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棉花蕾铃期连阴雨危害及其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年的 6月中下旬至 7月中下旬 ,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棉花现蕾盛期 ,通常也是这一区域连阴雨天气的多发时段。对这一阶段的棉花生长发育而言 ,出现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是非常不利的。正如俗话所说 :“七月里的雨 ,少落是油 ,多落是愁。”因为过长的连阴雨天气不仅会影响到棉籽的饱满度和成熟度 ,还会影响其纤维的合成与品质。连阴雨天气对处于结铃期的棉花生长带来的危害极大 ,其主要表现为两种症状。一是“未老先衰”症状 ,即棉花生长减缓 ,棉株弱小 ,其结铃少而小 ,并过早停止生长 ,虽成熟早 ,但产量不高。在长时间高温、高湿、阴雨的天气条…  相似文献   

7.
“西瓜早熟气象系列化栽培技术”摘要赵凡衍,刘长民,赵惠丽(咸阳农业气象科研所咸阳·712034)(咸阳市气象局咸阳·712000)西瓜早熟气象系列化栽培技术优于一般早熟栽培技术。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西瓜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天气气候因素的匹配关系,解决了充分...  相似文献   

8.
经试验大垅沟播棉花早熟3d,田间光照条件改善,单株结铃数增加,增产15%~20%,节水23.8%,每方水的皮棉产量比对照提高50.6%。  相似文献   

9.
2002年7~9月,我省双季早稻处灌浆成熟期,晚稻处移栽~抽穗期,棉花处开花结铃~裂铃吐絮期,甘蔗、柑桔处茎伸长及果实膨大期。2002年7月,我省基本以晴雨相间天气为主,气温正常偏低,降水充沛,未出现明显的伏旱天气,天气条件对早稻灌浆成熟、晚稻秧苗生长、移栽返青和棉花开花结铃及甘蔗、柑桔茎伸长和果实膨大较为有利。但7月12~16日,受大陆高压控制,我省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平均气温普遍30℃,日最高气温一般为36~38℃,局部达39~40℃,造成早稻高温逼熟,千粒重下降,对产量形成不利;同时对晚…  相似文献   

10.
王秀琴  吴婷芳 《干旱气象》2014,32(6):1003-1006
甘肃敦煌地区气候条件虽然适宜棉花生长,但热量条件处于棉花正常生长适宜指标的下线,对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利用敦煌市国家基准气象观测站1983~2012年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敦煌棉花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对棉花的株铃数、单铃重及僵烂铃率、蕾铃脱落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花蕾期气温、花后热量和花期气温、裂铃吐絮阶段灌水量是造成棉花僵烂铃和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花铃期的平均气温越高,热量越充足,越有利于棉铃数的增加;7月上旬至8月中旬夜温不足降低了棉株矿物质和贮存物的积累速率,导致花蕾及胚珠发育不良,单铃胚珠数减少;盛夏7月中旬高温造成棉铃代谢紊乱,导致单铃不孕,造成株铃数不足和单铃重下降,进而影响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11.
北疆棉区是世界上纬度最靠北的一个棉区.它有日照充足,灌溉用水较为稳定等优越的植棉条件,因而常常能获得优质棉花,受到国内外用户的欢迎.但热量条件较差,农业技术措施掌握不好常造成减产.1985年北疆各地棉花产量、等级下降,就是热量条件较差造成的.在北疆棉区要想夺取棉花优质高产,必须克服热量条件较差的不利气候影响.所以,准确的农业气象预报对夺取棉花优质高产十分重要. 一、热量条件较差的具体表现与全国及世界各棉区比较,北疆棉区生长季短,生长季内温度偏低已为人所共知.  相似文献   

12.
热量资源对新疆棉花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新疆一些棉区棉花热量气候资源的分析,结合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针对棉花的现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连县地处南岭南麓,届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县内各地海拔高度差异大,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因而具有“春暖迟、秋寒早’助山区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9.5℃,年活动积温7130.7℃,日均温稳定通过12℃初日80%保证率是3月29日。一般认为,连县早稻适宜播种期在春分前后。但是,近年来连州、东陂等乡镇早稻采用尼龙育秧,在3月上旬播种也获得成功,而且还有增产效果。为摸清尼龙育秧的热量补偿效果及其经济效益,我局于1992年3月11日~4月6日进行了早稻育秧热量补偿试验,本文是这次试验的报上口。l试验方法采用透明白色、厚度为5个C(0.005m…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南疆大部棉区开春偏早,但开春后多回寒天气,使部分棉区的棉花播种进度缓慢;北疆大部棉区开春期正常略偏晚,气温回升缓慢,棉花播种期一再推迟。出苗期间冷空气活动频繁,致使全疆大部棉区棉苗发育迟缓,且部分早播的棉田还出现不同程度的烂种、烂芽及烂根现象。出苗以后的大部分时间,全疆大部棉区光热充足,对棉花生长有利,但期间7月下旬的低温天气对北疆部分棉花的产量及品质造成一定影响。综合来看,2003年全疆大部棉区春季热量条件及棉花生长的基本热量  相似文献   

15.
棉花是喜温作物,尤其播种~出苗、开花~吐絮对温度最敏感,所以,适宜的温度是棉花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热量不足不仅影响生育进程,并且对产量高低品质好坏也起着决定作用。在我省春季常因低温不能一播全苗,幼苗出土晚、生育慢,6月上、中旬搭不好丰产架子,现蕾盛期常延迟到7月上、中旬。棉花现蕾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9~20C,而关中棉区5月下旬就相继稳定通过了20℃,致使6月份的有效温度得不到利用,缩短了棉花的有效花蕾期,棉花现蕾少给铃少,秋季还易受低温阴雨的威胁。为此,我们研究了适期早播、保苗促苗的适宜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土壤水分资源开发应用研究”成果示范推广技术报告刘耀武,王勇(咸阳市气象局咸阳·712000)根据国家气象局气科发(1991)233号文件通知,土壤水分资源开发应用研究成果,作为“气象科学技术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在陕西、甘肃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在棉花生产中,为了增加产量和提高棉纤维品质,不能不充分并全面地考虑棉花产地的气候资源。棉花单产首先与生产中采用的综合栽培措施有关。同时,棉花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秋季初霜冻、植株停止生长时未成熟的棉铃受害程度等,也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与纤维品质。因此,鉴定第一个棉铃开裂至秋霜期间棉花生长期的热量保证率尤其有意义。因为这个时期的条件决定着棉花裂铃的数  相似文献   

18.
慈溪属北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的季节分布极不均匀。有的年份7、8月份有明显伏旱,此时正值棉花开花结铃盛期,对水分要求高;又因产棉区为杭州湾南岸的沉积平原,地下水位可降到2米以下,不足以供应棉花根系吸水需求,因而导致花铃大量脱落,造成减产。本文以人工钻土法,连续8年在同一块棉田测定土壤湿度(以下简称 TS)。每旬严格按照“农业气象观测方法”取4个重复,进行资料处理。在试验期间不作人工灌溉。通过试验,试图分析伏旱期棉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以便从中发现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定量预测下旬 TS 值,为农业灌溉、计划用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气象条件对棉花产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分析总结博州棉花生产受气象条件影响的关键因子和关键时段,将为保证博州棉花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新疆博州1997-2012年的棉花产量、生育期、和气象资料,采用直线回归拟合方法分离出气象产量,并与棉花全生育期内各时段的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总结出博州棉花生产受气象条件影响的关键因子和关键时段。结果表明,4月中、下旬播种出苗期,降水和日照是影响博州棉花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5月幼苗期,降雨日数和日照时数是影响棉花产量的关键因子;6月处于五叶和现蕾期,气温和日照是影响棉花产量的关键因子;7月是博州最热的季节,棉花处于开花期,并开始结铃,降水和气温是影响棉花生长的关键因素;8-9月棉花裂铃和吐絮期,博州出现影响棉铃生长的高温干旱和低温寡照天气不明显。最后针对博州棉花生产提出了气象服务重点工作建议,为搞好气象为农服务,为博州棉花高产稳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永红  葛徽衍  郭建茂 《气象科技》2014,42(6):1095-1099
为了进一步提高棉花生产中吐絮收获期连阴雨灾害的应对处置能力和水平,采用陕西关中棉区42个气象站1970—2010年的8月下旬至10月中旬逐日降水资料,同期的棉花灾情资料,经济资料和地理信息资料,基于GIS技术,针对影响陕西棉花吐絮成熟收获期的主要灾害——连阴雨进行风险区划研究,以期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避开不利气候条件,提高应对连阴雨灾害能力。结果表明:陕西关中棉花吐絮成熟收获期连阴雨灾害的高风险区和中等风险区在宝鸡市和西安南部沿秦岭北麓的周至、户县、长安和蓝田,不利于大面积种植棉花。关中东部渭南市、咸阳大部分区县,西安的临潼、阎良、高陵县,处于棉花种植的低风险区,能够保证棉花正常吐絮成熟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