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开展大气环境评价工作10年来,闯出了一条新路子,所使用的复杂下垫面的评价模式,山谷风、海陆风扩散模式和三维数值差分模式在同行中,技术和方法是先进的,得到了国家环保局的高度评价.最近(1990年6月份),这个所获得了国家环保局颁  相似文献   

2.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在开展大气环境评价工作中,所使用的复杂下垫面的评价模式、山谷风、海陆风扩散模式和三维数值差分模式得到了国家环保局的高度评价。1990年6月  相似文献   

3.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开展大气环境评价工作已10年。使用的复杂下垫面的评价模式,山谷风、海陆风扩散模式和三维数值差分模式,技术和方法是比较先进的,1990年6月份这个所获得了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甲级环评证书。(王奉安)  相似文献   

4.
液氯运输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液氯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因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出发,对液氯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E.C模式对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大型水库水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省大型水库1983年至1985年及1996年至1998年水质监测资料的分析评价,表明67%的水库水质只要进行简单处理后,即可满足各类用水要求,其余33%污染较重的水库,其污染物质也十分单一。因此山西省大型水库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大型水库水质保护和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某苯加氢精制工程为例,探讨了焦化行业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利用该项目所在地近3 a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当地的污染气象特征;采用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等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筛选出主要风险因子并进行风险预测,采用多烟团模式并考虑气象因素进行风险计算。结果表明:污染事故发生后,苯类物质的地面浓度最大值为3 214 mg/m3,位于距离事故发生源WNW方向约50 m处超标1 339倍,由此可知近距离污染严重;高浓度污染物主要集中在污染源附近,随着距离的延长,污染物浓度不断向下风向扩散,超标范围在6 km内。利用简化分析法,定量给出此项工程的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为7.6×10-6/a,小于化工行业风险值8.33×10-5/a,此工程风险值水平与同行业比较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以某苯加氢精制工程为例,探讨了焦化行业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利用该项目所在地近3 a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当地的污染气象特征;采用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等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筛选出主要风险因子并进行风险预测,采用多烟团模式并考虑气象因素进行风险计算。结果表明:污染事故发生后,苯类物质的地面浓度最大值为3 214 mg/m^3,位于距离事故发生源WNW方向约50 m处超标1 339倍,由此可知近距离污染严重;高浓度污染物主要集中在污染源附近,随着距离的延长,污染物浓度不断向下风向扩散,超标范围在6 km内。利用简化分析法,定量给出此项工程的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为7.6×10^-6/a,小于化工行业风险值8.33×10^-5/a,此工程风险值水平与同行业比较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王奉安 《气象》1990,16(9):38-38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开展大气环境评价工作10年来,闯出了一条新路,所使用的复杂下垫面的评价模式,山谷风、海陆风扩散模式和三维数值差分模式,在同行中,其技术和方法均达到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利用江西省1959-2008年气象观测资料和近年来的大气环境监测资料,通过建立宜居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气候环境的角度对江西省中北部主要城市宜居性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江西省中北部主要城市的气候环境宜居性水平分布主要与地形密切相关,主要呈现西部和东部较高、中部偏低,而西部又略高于东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模糊综合法在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宁 《气象科技》2005,33(6):548-549
通过对城市环境质量指标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将其应用于城市空气质量评价中。此法能够将复杂的多层次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从而更合理有效地对区域的大气质量状况加以分析比较。对铜川市2003、2004年度大气环境中SO2、NO2、PM10浓度年的日均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分析,从而评价铜川市的大气环境质量等级。对比分析年度变化趋势,结果客观地反映了城市区域的大气环境状况,从而为改善和治理城市环境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开展大气环境质量评介10年来,闯出了一条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们所使用的复杂下垫面的评价模式,山谷风、海陆风扩散模式和三维数值差分模式在同行中,技术和方法是先进的,受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常州空气质量模式作了性能的评价分析。建立的空气质量模式的性能如何,在实用中是尤为令人关注的问题,应予足够重视。常州模式的验证评价表明各种性能良好。文章以日均浓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差值(d)作为性能评价基本量,计算了平均偏倚度(d),差值标准差(δd),差值均方根误(δd),计算浓度与实测浓度之比值的标准差(δk等廿余项指标,对常州模式作了性能评价分析。最后还对此类模式的灵敏度系数,用强力偏导数方法作了计算,分析各模式参变量对模式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张忠兵 《气象》1992,18(2):22-25
通过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气候影响评价指数、指标和模式的基础上,在IBM-PC/XT微机上研制了气候影响评价自动制作与服务系统,实现了气候影响评价业务的规范化、定量化和自动化,并具有评价准确、快速、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小麦—气候产量评价模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气候产量评价模式,国外已有不少研究。近年来,我国在气候评价业务工作中,除积累了大量气候影响情报外,不少省、地、县也开展了定量气候评价分析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评价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国家级气候评价模式至今尚未开展。为此,本文利用北方冬麦区八个省市的实际单产与同期气候资料,就这方面的工作做个尝试。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上游流域数值预报产品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宜昌市气象局研制的数值预报产品评价分析和客观订正系统,对ECMWF、T213L31模式分别进行预报误差分析和降水主要影响系统预报能力分析。结果表明:ECMWF模式总体误差水平好于T213L31模式,T213L31模式24 h的总体误差水平接近ECMWF 72 h预报;ECMWF、T213L31对影响长江上游流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不同的预报能力,使用宜昌市气象局所研制的订正系统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模式预报的输出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梅县气象观测站近30年资料,采用综合舒适度指标、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为人居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对梅州城区的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30年梅城的综合舒适度指标呈波动下降趋势,即舒适感总体趋向更好;梅州城区全年无极不舒适的时候,无极端寒冷和闷热的恶劣气候,一年中最适合居住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春、秋2季气候舒适度最高,其中5和10月是全年最舒适月;冬季舒适度较差,总体感觉偏冷,较不舒服;夏季的大部分时间舒适度水平一般,感觉热,处于较不舒适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利用1971—2016年吴江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2004—2016年吴江区自动气象观测数据、2016年吴江区各镇人口和面积数据、2016年ASTER GDEM 高程数据和Landsat 8 OLI_TIRS卫星遥感数据,将湖陆风指数引入人居自然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建立缓冲区后,分别计算气候适宜性指数、地被指数、水文指数、湖陆风指数和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分区分级评价了吴江区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1)吴江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度从西部往东部逐渐递减。(2)一般适宜区主要位于吴江区的东北部和东南局地,中度适宜区分布在中北部和南部,较高适宜区位于中部以西太湖沿岸,高度适宜区位于紧临太湖的西南地区,极高适宜区位于西南角局部地区。(3)引入湖陆风指数后,评价结果能更好地反映临湖平原的湖陆风环流对局地气候所起的关键作用。(4)建立缓冲区后的水文指数分布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吴江区不同尺度水体分布对人居环境自然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吴忠义 《气象》1986,12(7):25-25
1985年全国气候评价会1986年4月14—19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南京气象学院及水利电力部、商业部等单位的代表共53人出席了会议。 国家气象局骆继宾副局长到会讲了话。他肯定了气候评价投入业务以来所取得的进展,并指出,各级领导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提高气候评价的质量及其社会、经济效益。 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气候评价已顺利地投入正常业务,一支较为稳定的气候评价队伍已初步形成。月、季、半年、全年和农作物生长季节等不同时段的评价普遍展开。不少地区开始利用微机进行统计。书面、影视、咨询、现场等不同形式的服务,深受各级政府和使用单位的欢迎。 为不断提高气候评价的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会议要求各级气象部门:①巩固与完善评价情报网,及时地获得气候、经济等各种情报信息。②  相似文献   

19.
在确立了大气环境标准物元矩阵基础上,对物元分析在大气环境单质量评价和排序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实例分析表明物元分析法用于环境单元质量评价和排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漾濞县国家气象站和区域自动站的气温、湿度、风速及日照等资料,以《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GB/T27963-2011)的等级指标和评价方法为依据,计算境内各海拔点各月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漾濞县气候舒适度达到"舒适"的月份在海拔2143.0 m及以下地区长达5个月以上,随着海拔的降低长达7~9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