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迟广成  赵爱林 《西北地质》2006,39(1):115-120
通过对镇江金矿床矿石中载金矿物成分、金矿物种类、金成色、金矿物赋存状态和金矿物形态及粒度特征详细研究,认为镇江金矿成矿流体具低温浅成特征,成矿流体经历了硫过饱和、硫饱和及硫不饱和3个阶段,表明成矿复杂性及多世代性,金成矿流体中富硫、铁、硅、氧等元素。金矿物主要以包体金和晶隙金形式赋存在黄铁矿和石英载金矿物之中。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元石山铁镍矿床产于超基性岩体中,其成矿元素赋存状态与典型的岩浆型矿床有很大差别。成矿元素N i不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而是呈氧化态被铁吸附成凝胶状态存在。本文主要对矿床成矿元素及伴生有益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陕西凤县铅硐山大型铅锌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方维萱 《矿物学报》1999,19(2):198-205
本文讨论了陕西铅硐山大型铅锌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地球化学有助于深化和认识成矿元素参成矿成晕过程中的演化与富集规律。该方法在确定矿床的找矿指示元素,确定元素的垂向分布带,提供矿床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查明矿床的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的赋存状态与预测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森林沼泽景观表生介质元素存在形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痕量相态分析和元素活动态提取技术对森林沼泽景观各类表生介质元素存在形式进行研究,确定各类表生介质中元素存在形式有继承矿物原生状态的相对稳定形式和表生环境下形成的元素活动态形式两类,不同类型介质的元素存在形式具有较大差异.元素赋存形式对评价化探异常具有重要指示作用,介质中成矿元素的有效相态形式占有一定比例是矿异常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比值分析是利用伴生元素含量(x)与主元素含量(c)在矿石中的比值(α=x_0/c_0),在矿物中的比值(b=x_i/c_i)以及两者的比值(称比值系数k=b/α),对伴生元素赋存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b值和矿石中仅有一种矿物含某种伴生元素的a值,可确切了解伴生元素自身变化、富集规律及其在载体矿物中分布的均匀程度;矿石中与各矿物相关联的k值具有如下关系:k_1+k_2+…=1,据此可确定伴生元素在各有关矿物中的分配情况和判断赋存有该种伴生元素的矿物是否全部查明。  相似文献   

6.
张岳  颜丹平  赵非  李旭拓  邱亮  张翼西 《岩石学报》2016,32(11):3252-3268
贵州开阳磷矿地区出露较为完整的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层序,这套黑色岩系中富含多种金属元素,但目前对岩系中主要低温成矿元素As、Sb、Au、Ag的地球化学背景异常与分布规律了解极少,对其形成背景与赋存状态无法进行深入讨论。本文以开阳磷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系统采样并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全岩硫同位素分析及黄铁矿电子探针分析,划分了详细的牛蹄塘组地层层序,对主要低温成矿元素(As、Sb、Au、Ag)的丰度异常、富集特征及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色岩系中普遍富集As、Sb、Ag三种主要低温成矿元素,Au也在大部分层位富集。四种元素具有层控性的特点,在牛蹄塘组下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黑色白云质粉砂质页岩和黑色页岩层位中具有较高的元素丰度异常,在泥岩和粉砂岩混合层位元素丰度异常较低,钙质成分含量较高的层位元素含量较低。黄铁矿是黑色页岩中金的主要赋存矿物,也是Sb的重要赋存矿物,同时是Ag和As的次要赋存矿物;不同类型的黄铁矿,元素富集规律也不相同:As、Ag更容易富集在不规则集合体和草莓状黄铁矿中,Sb和Au则在散布的单颗粒黄铁矿中富集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7.
分散元素铊成矿作用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矿床中铊的赋存状态研究仍有待深入.香泉独立铊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北侧的皖东地区,该矿床中铊的赋存状态研究对拓展铊元素成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矿相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电子探针分析和X射线粉晶分析等方法,确定了香泉铊矿床中黄铁矿是铊的主要载体矿物.铊在黄铁矿中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替代铁进入黄铁矿晶格,其次以纳米级、次纳米级铊矿物颗粒形式产出.  相似文献   

8.
陕西小秦岭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小秦岭脉状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及其分布与硫化物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金优先赋存于硫化矿物中,只有当硫化物不发育时,才主要以金矿物形式赋存于石英等矿物中。金矿物的Ag/Au比率主要受成矿温度、硫化物发育程度、成矿热液中Cl/S浓度比值等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9.
对黄岗梁矿区内锡、铍矿化地段进行野外调研,结合矿物学特征,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LA-ICP-MS等测试手段,对矿区内的锡石、石榴子石、符山石及绿钙闪石等矿物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矿石与围岩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Sn赋存除了独立矿物锡石外,还有少量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石榴子石、绿钙闪石、符山石等矿物中。锡石形成于高温热液环境且成矿来源具有较高的高场强元素含量;未发现铍的独立矿物,铍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符山石、绿钙闪石等矿物中。  相似文献   

10.
针对滇中武定迤纳厂铁铜矿床的东方红矿段和大宝山矿段的不同类型铁铜矿石进行的矿相学、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研究发现:在东方红矿段稀土元素异常富集(ΣREE为1%~0.2%)的条纹条带状磁铁矿石中发现有大量的长条状、放射状的氟碳铈矿集合体,除此之外,稀土元素还以独居石的矿物形式存在或赋存在萤石当中,且在空间分布上与磁铁矿紧密共生。在出现金异常(高值达3.4g/t)的团块状和浸染状矿石中发现了自然金(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这些自然金(银)主要存在于黄铜矿和黄铁矿周围,主要以裂隙金和粒间金的形式存在且与硫化物紧密共生。经能谱分析,自然金(银)中金含量为83.29%,银含量为12.56%。这些现象暗示该矿床可能存在两期主要的成矿作用。同时这些主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的矿物赋存状态特征与成矿元素相关性的聚类分析结果大致吻合。根据该矿床成矿时代的最新研究,可以推断迤纳厂铁铜多金属矿床主要的两个成矿阶段为:铁-稀土成矿阶段和铜-金成矿阶段。在滇中地区该类型矿床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应重视对不同类型矿石中稀土、金等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叶彤  谷静  王甘露  黄智龙 《矿物学报》2021,41(4):391-399
近年来国内外铝土矿中伴生三稀元素的研究表明,众多铝土矿及赤泥中的三稀元素具有巨大的综合利用潜力,部分矿床甚至已到达了工业生产的要求.三稀元素通常以类质同相形式进入矿物晶格和离子态吸附于矿物表面两种形式产出,但在很多铝土矿中均发现有少量稀土独立矿物的存在.影响铝土矿床中三稀元素富集因素复杂,包括成矿原岩、pH值、氧化还原环境和赋存矿物等.目前,电解铝的尾矿-赤泥中三稀元素的回收工艺也日渐成熟,酸浸-萃取(离子交换)是主要提取方法.由于铝土矿中矿物组成细小且复杂,其中三稀元素种类众多,含量相对较低,因此,未来分辨率和精度更高的显微测试技术的应用将推动三稀元素在铝土矿分布、赋存形式和富集机理研究深入.  相似文献   

12.
贵州遵义黑色岩系多金属层中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逐级化学提取和重液分离,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研究了遵义地区黑色岩系多金属层中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沉淀富集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铂族元素主要赋存于硫化物类矿物中,其中Pt和Pd的赋存形式有所不同,有一部分Pt还存在于粘土矿物中,Pd则除部分在粘土矿物中外,还可能有独立矿物存在。结合前人的研究,可以认为成矿溶液中铂族元素可呈不同形式的络合物迁移;粘土矿物、有机质及金属硫化物在PGE富集过程中起着地球化学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浙东脉状铅锌矿地球化学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东脉状铅锌矿主要赋存于侏罗纪—白垩纪火山碎屑岩中,成矿地质条件相似。本文在对典型矿区主要成矿阶段矿物组合、成矿温度、矿液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对成矿的其它物理化学条件,如PH、fo(?)、fs(?)等作了热力学分析与计算,并结合主要矿石矿物的溶解度资料,计算与分析了成矿过程中主要成矿元素的搬运形式及富集机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大硐厂铅锌矿床 Sn、Ag、Bi、Cd、Ga、In、Tl、Se、Te 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矿床中的 Sn 以矿物相形式存在;Bi 以类质同象代替 Pb 进入方铅矿中,不含方铅矿时形成 Bi 的独立矿物;分散元素 Cd、Ga、In、Tl 主要赋存于铁闪锌矿中;Se、Te 主要赋存于方铅矿中,不含方铅矿时形成 Te 的独立矿物;Ge 则分散于造岩矿物中。划分了两个成矿阶段,指出了元素地球化学演化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勘查数据分析(EDA)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史长义 《地质与勘探》1993,29(11):52-58
勘查数据分析(EDA)技术是一种新的处理数据的非常规统计学方法。本利用Boxplot图示,通过对山西和新疆某地区的区域地球化学数据的分析,以Boxplot对比为基础确定成矿有利地质体、研究异常元素组合和进行异常评序。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并能抵抗特高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韶关梅子冲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中部一六矿田内,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孟公坳组不纯灰岩中,属于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矿床成矿元素地表分带和钻孔中的垂向分带现象明显。主成矿元素银主要以独立矿物和类质同象混入物形式赋存于方铅矿等硫化物中。文章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下一步本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湖南共生金矿床及其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的共生金矿床分布很广,而且是很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主要赋存于前寒武纪浅变质岩系中,受剪切断裂带控制。由于地质演化的差异和共生规律的不同,与金共生的成矿元素或矿物形成各种类型的共生金矿床。其成矿规律性强,特征成矿元素共存标志明显。  相似文献   

18.
砷,汞,锑,金矿床铊的赋存状态,成矿模式与找矿标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忠  龙江平 《地质论评》1995,41(4):363-370
研究表明,在砷、汞、锑、金矿床中普遍含有较高的铊,并发现富铊雄黄矿和铊单矿物。铊亲硫和新石地球化学性质铊赋存形式。在岩矿石中铊主要呈单矿物,分散状态铊占次要地位。根据富铊雄黄矿床成矿特点,铊赋存状态,岩矿石中铊含量及其与砷、汞、锑、金相关关系,尝试性提出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穷布拉克铜(银)矿化探二次开发找矿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士明 《矿产与地质》1994,8(5):363-368
在穷布拉克铜(银)矿床二代区化样品改为定量分析,其异常的形态、规模、强度都较一代明显.地层元素含量的统计结果,表明上下二叠统接触界面附近是该地区此类矿床的成矿部位.根据矿区铜、银共生,银矿物赋存于铜矿物中的地质事实,以Ag异常为基础,应用Q型聚类分析,进行异常定性效果良好.应用相似型判别分析方法,对异常含矿性评价可靠性有90%,预测了新的矿致异常存在.  相似文献   

20.
滇西北红牛—红山铜矿床是义敦—沙鲁里岛弧上与晚白垩纪中酸性侵入体有关的典型的斑岩-矽卡岩-热液型铜矿床。本文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模式、矿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建立了红牛—红山铜矿床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重力+激电和高精度磁测+土壤化探测+工程验证"组合勘查技术方法、"燕山晚期石英二长斑岩+接触带矽卡岩和层间破碎带矽卡岩+重力低异常+高磁异常+高视极化率和低视电阻率异常+Cu-Mo-Pb-Zn-Ag-Au等元素综合异常"组合勘查模型。地质调查研究确定矿床成矿地质体和找矿地质体、矿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建立矿床"四位一体"的成矿模式和区域-矿区地质找矿模型。区域中小比例尺的土壤化探测量确定区域找矿靶区,大比例尺土壤化探测量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逼近矿体赋存部位。矿区处于1∶5万土壤测量圈定的Cu-Pb-Zn-Mo-Au-Ag元素综合高异常区,1∶2.5万土壤测量圈出Cu-Pb-Zn-Ag-W元素综合异常面积较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元素套合好,与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域异常相对应。区域重力低异常区和正磁异常强度高区域是重要的找矿靶区,矿区大比例尺磁异常和激电异常区确定了矿体的空间位置和产状;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为低视电阻率、高视极化率异常区,高精度磁测表现为正负磁异常相伴。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勘查模型对矿区深边部找矿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