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GPS概述GPS的全称为卫星测时测距导航/全球定位系统(Navigation Satellite Time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它是由美国国防部主持研制,一个全球性、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和时间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2.
GPS卫星定位系统是以一定的卫星数量为基础,比较均匀的覆盖全球的导航定位(地面上GPS接收机和空中卫星的有效结合)无线电系统。对GPS控制网的A、B、C级精度要求来看,要想提高控制网的精度,GPS接收机是否有利于正确:解算模糊值,是控制网坐标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的英文缩写。该系统是美国国防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新一代导航和定位系统。GPS不但可以用于军事上导航定位,而且目前还广泛应用于民用测绘,并在城镇控制测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经过近10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  相似文献   

5.
GPS技术在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国防部于1993年底建成的军民两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近年来,GPS定位技术以其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操作简便等优良特性在我国测绘领域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6.
一、GPS技术的兴起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结合卫星及通讯发展的技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我国测绘等部门经过近十年的使用经验表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特点,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测量、工程变形测量、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  相似文献   

7.
GPS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以构成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特别是在矿业权实地核查中,因受通视条件及地形条件等方面的限制,GPS在测量工作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GPS定位的误差来源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GPS定位的精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要误差来源包括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与接受设备有关的误差。GPS的未来发展,一是依赖于1999年底研制成功的新一代BlockⅡF工作卫星,它们将逐步代替目前轨道上的BlockⅡR卫星,其寿命为现有卫星的3倍;二是采用第3个民用频率(L3C)发播不保密的民用信号,民间用户无需解算整周相位模糊值,在大幅缩短观测时间的前提下,能获得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大大提高观测成果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我国在卫星定位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建成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GPS定位网设计和测量的误差源 1.GPS定位网的设计 GPS网的设计已免除了测角、边角同测和测边网等的传统要求。它不需要点间通视,也不需要考虑布设什么样的图形,也就更不需要考虑图形强度,不需要设置在制高点上(哪里需要就可以设置在哪里)。所以GPS网的设计是非常灵活的。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抑制卫星导航定位中多路径误差的算法,采用双卫星系统GPS/BDS的伪距和多普勒观测值,增加了观测值数据的有效性,结合抗差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模型,减弱了城市稠密建筑中卫星导航定位多路径误差对定位的影响。城市车载实验结果显示,与GPS单系统伪距定位相比,采用GPS/BDS伪距定位,点位精度由4.9 m提高到4.3 m;采用本文算法,点位精度进一步提高到3.4 m,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一、GPS测量的误差源和GPS定位网设计 1.GPS测量的误差源 GPS测量误差按其生产源可分3大部分:GPS信号的自身误差,包括轨道误差(星历误差)和SA,AS影响(美国卫星对陆地发射信号的控制系统);GPS信号的传输误差,包括太阳光压,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多路径传播和由它们影响或其他原因产生的周跳;GPS接收机的误差,主要包括钟误差,通道问的偏差,锁相环延迟,码跟踪环偏差,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就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是美国研制的军用导航系统。随着近30年的发展,GPS已被广泛应用于测绘、军事、科研、气象、民用导航等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发展。RTK(Real Time Kinematic)是在解决通信技术瓶颈和GPS载波相位整周未知数的快速求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它的诞生加速和拓展了GPS快速、高精度的定位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一、GPS系统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NavigationSatelliteTimingandRanging/GlobalPositioningSystem,NAVSTAR/GPS的英文缩写,它的含义是利用卫星的测时和测距进行导航,以构成全球定位系统。将这一全球定位系统简称为GPS。GPS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善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经近10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地质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4.
基于BDS、GPS系统的星座结构,对当前的BDS二代导航系统(BD2)、全部建成后的BDS系统在极地科考站(黄河站、昆仑站、中山站、长城站)和北极圈的可见卫星数、DOP值、定位精度等进行评估,并将建成后的BDS、GPS及其组合系统在南/北极的基本定位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前的BD2只实现了极地的部分覆盖,对极地提供导航定位的能力有限,大范围内的定位精度大于30.0 m; BDS在极地的定位精度将与GPS相当,可见卫星数可达13颗左右,PDOP值优于1.6,定位精度优于8.0 m;GPS/BDS组合后在极地的PDOP值优于1.4,定位精度优于6.0 m。
  相似文献   

15.
文章概略介绍了利用卫星进行定位的原理 ;由卫星信号传播、信号接收和SA政策等引起的理论误差 ;给出了多种快速、高精度定位的工作模式和观测点选择的原则 ;列出了将WGS - 84坐标转换为我国坐标的公式及解算参数的具体方法 ,供读者在GPS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6.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简称。它的含义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以构成全球定位系统,它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近年来,随着GPS接收机性能和数据处理技术逐渐完善,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宽。  相似文献   

17.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列入2007年度矿业权价款地质找矿矿工作计划的山西省灵丘县古道沟钼矿普查项目中GPS技术的实际应用,来阐述说明GPS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定位速度快、布点灵活和操作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一、GPS—RTK技术介绍 GPS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可以为各种需求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信息。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GPS定位后处理软件的发展,为确定两点之间的基线向量,已有很多种测量方案可供选择。这些不同的测量方案,也称为GPS测量的作业模式。目前在GPS接收系统硬件和软件支持下,较为普遍采用作业模式主要有静态相对定位、快速静态相对定位、准动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等。下面就这些作业模式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以VB为开发平台,通过串口通信控件(MSComm32.ocx)接收GPS定位信息,采用MapX控件进行二次开发,完成了渔船导航智能模块的开发,实现了在动态图层上实时记录并表达船只位置、速度、航向、距目标距离等航行要素,以及以动态数组存储和回放渔船航行轨迹。为渔船快速到达指定位置,顺利返航、精确估算扫捕面积及作业信息的后期统计分析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