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相山矿田矿物和包体水的H、O同位素,岩石蚀变体系的O同位素,方解石和CO2的C同位素以及不同水岩比值条件下大气降水、岩浆水与岩石同位素交换平衡的δ18O值的研究表明,该矿田成矿热液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矿化剂(CO2)主要来自深成CO2的释放和水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五龙金矿为例,在同一剖面上采集了不同成矿阶段的含金石英脉和近矿蚀变岩样品,.根据矿物流体包裹体和蚀变岩成分地的测定结果,系统地讨论了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成(K^ 、Na^ 、Ca^+、CO2等)和不同蚀变岩成分(K2O、Na2O、CaO1、MgO、CO2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第二成矿阶段到第四成矿阶段,流体中的Na^ 、Ca^ 、Mg^ 含量有明显的升高的趋势,K^ 含量降低,蚀变岩中,K2O由远离矿体的原岩到靠近矿体的蚀变岩其含量增加,而Na2O、CaO、MgO逐渐降低,这种流体包裹体和蚀变岩中的某些相应成分的变化特征,应该是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腾冲地热区出露有众多热泉泉群,地热活动频繁,岩石发生强烈蚀变,形成的主要蚀变矿物包括高岭石、绢云母、蒙脱石、I/M间层矿物、石英和蛋白石。主要蚀变矿物的种类和含量受蚀变母岩性质的控制,花岗质砂砾岩和花岗岩形成高岭石,玄武岩形成伊利石和蒙托石,安山岩中发育硅化作用。泥化作用增强的趋势是安山岩→花岗岩→玄武岩→花岗质砂砾岩。由于花岗质砂砾岩在热区内广泛分布,通过蚀变作用形成了有经济价值的高岭土矿床。  相似文献   

4.
根据动力变质作用的特点,在野外和室内正确鉴别区分郯庐断裂安徽肥东双山一带不同变质等级的动力变质带的矿物组合特点,应用体积亏损-元素得失方程,计算了在应力作用条件下,不同变质带内,不同等级的碳酸盐岩地层的各元素(组分)的得失状况,特别仔细地深入地模拟计算了不同岩性的动力变质岩的构造应力作用下的CO2的释放量和释放机制,从而为探讨和研究动力变质作用下,碳酸盐岩地区岩石生成CO2的过程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床稀土元素的行为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克章  王之田 《地质学报》1993,67(4):323-335
以热液作用为联结点,将斑岩和围岩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对乌奴格吐山特大型斑岩铜-钼矿床热液蚀变矿化过程中REE行为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热液蚀变过程中母岩与围岩REE变化具互补性,铕亏损对斑岩矿化具指示意义。分析REE的赋存矿物及其在蚀变过程中的变化,推断成矿流体具有贫REE,相对富ΣY,强烈亏损铕的性质在中强蚀变带斑岩和围岩基本上是以等比质量参与热液蚀变交代的。稀土元素,液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  相似文献   

6.
蚀变岩质量平衡计算方法介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流体与岩石之间在反应(蚀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闭合问题,指出不能直接比较蚀变前后岩石成分的质量,而需要进行质量平衡计算,在这种计算中,首先要有合理的假设前提,即已知岩石质量变化前后的体积变化,或者岩石在质量变化中存在着不活动元素。介绍了选择不活动元素的多种方法及质量平衡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云南镇沅金矿煌斑岩矿化过程中元素活动规律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黄智龙  王联魁 《矿物学报》1998,18(3):337-343
广泛分布于云南镇流金矿、与金矿化在时间上、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煌斑岩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蚀变,部分经历了矿化作用,根据岩石的蚀变相对强弱及是否矿化,本区煌斑岩可分成新鲜(弱蚀变)、蚀变、矿化三种。在用质量平衡方程计算了区内煌斑岩蚀变过程中元素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本文采用该方法计算了煌斑岩矿化过程中元素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引起本区煌斑岩矿化的流体为一种富含K2O、CaO、CO2、F、Cl、S、As、Sb、An、Ag等组分的流体;成矿元素(Au)的来源及稳定同位素显示这种流体具有多源性。  相似文献   

8.
日达里克铀矿床为塔里木盆地北缘新近系铀矿找矿成果的典型代表,其成因研究可为相同地区、构造背景、层位的铀矿找矿工作提供借鉴。文章在介绍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日达里克铀矿床及典型矿带进行详细解剖,对含矿主岩后生蚀变分带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浅析后生蚀变成因,综合判断矿床成因类型。研究显示,日达里克铀矿床产出有多个矿带,各矿带赋矿砂体均可划分为发育高岭土化的灰白色岩石类型、发育褐铁矿化的褐黄色岩石类型及未见明显蚀变特征的灰色岩石类型。赋矿砂体岩性-地球化学分带自西向东可划分为氧化蚀变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及原生未蚀变带,其中氧化蚀变带包括灰白色岩石类型、褐黄色岩石类型,氧化还原过渡带包括褐黄色岩石类型、灰色岩石类型,原生未蚀变带包括灰色岩石类型。主要地球化学指标显示氧化还原过渡带高w(U)、w(Mo)、w(Se)、w(Ga)、w(V)、w(Re)、w(Fe)、w(C)、w(S)及Fe3+/Fe2+值,氧化蚀变带相对高w(Mo)、w(Se)、w(Ga)、w(V)及Fe3+/Fe2+  相似文献   

9.
柳少波  王联魁 《地质科学》1998,33(1):102-114
广东莲花山斑岩型钨-金矿床蚀变类型可以分作钾化、云英岩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青盘岩化。不同原岩不同类型蚀变岩元素质量得失的定量计算结果表明,Th、TiO2、Al2O3、P2O5、Ta和Hf等在蚀变矿化过程中基本表现出惰性特征,质量得失较少,主元素在岩石中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原岩类型的影响,其次受到蚀变作用类型的影响,成矿元素及与其有关的其他微量元素在蚀变岩中则主要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富集。稀土元素在蚀变矿化过程中迁移作用不明显。本文结合蚀变矿化的地质特征及镜下观察结果对不同蚀变带中元素质量得失作了详细解释。  相似文献   

10.
胶东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金矿集中区,矿床位于花岗岩与老地层之间的区域剪切断裂带,围岩是在花岗岩区段的断裂破碎蚀变岩带,成矿作用与岩浆期后热液交代直接有关。区域构造-流体研究的一个难题是:如何选择既能保证流体包裹体分析质量,又可以观测交代蚀变阶段构造应力应变的岩石样品。本文选择断裂蚀变带中钾长石化和绢英化两个蚀变岩带采集样品,试图解决区域流体研究中的问题。研究发现,胶东区域断裂蚀变岩带构造与热液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具有规律性:在钾长石化蚀变阶段,西部构造强度更强,而在绢英岩化蚀变阶段,东部构造应变值相对更大;钾长石化阶段的流体温度西部低东部高,绢英岩化阶段西部高东部低,显示了热力来源东部更强。胶东区域主要断裂蚀变岩带的构造附加静水压力从西到东逐渐降低,表明区域成矿热液的流动方向为自西向东。绢英化蚀变岩流体成分的区域变化显示:Na+/K+变化预示,胶东西部K+富集,有利于金的富集成矿,而胶东东部Na+富集,利于成矿流体的迁移;CH4和CO2等流体成分的含量自西向东逐渐降低,与金元素富集正相关。胶东区域断裂蚀变岩带的构造-流体特征揭示了成矿热液在胶东地区自西向东运移的趋势。这种趋势影响了这一地区金矿床的规模、矿床类型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胶东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金矿集中区,矿床位于花岗岩与老地层之间的区域剪切断裂带,围岩是在花岗岩区段的断裂破碎蚀变岩带,成矿作用与岩浆期后热液交代直接相关。区域构造流体研究的一个难题是:如何选择既能保证流体包裹体分析质量,又可以观测交代蚀变阶段构造应力应变的岩石样品。文中选择断裂蚀变带中钾长石化和绢英岩化两个蚀变岩带采集样品,试图解决区域流体研究中的问题。研究发现,胶东区域断裂蚀变岩带构造与热液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具有规律性:在钾长石化蚀变阶段,西部构造强度更强,而在绢英岩化蚀变阶段,东部构造应变值相对更大;钾长石化阶段的流体温度西部低东部高,绢英岩化阶段西部高东部低,显示了热力来源东部更强。胶东区域主要断裂蚀变岩带的构造附加静水压力从西到东逐渐降低,表明区域成矿热液的流动方向为自西向东。绢英岩化蚀变岩流体成分的区域变化显示:Na+/K+变化预示,胶东西部K+富集,有利于金的富集成矿,而胶东东部Na+富集,利于成矿流体的迁移;CH4和CO2等流体成分的含量自西向东逐渐降低,与金元素富集正相关。胶东区域断裂蚀变岩带的构造流体特征揭示了成矿热液在胶东地区自西向东运移的趋势。这种趋势影响了这一地区金矿床的规模、矿床类型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东昆仑祁漫塔格山西段鸭子泉志留纪火山岩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爱芳 《陕西地质》2005,23(2):50-60
在新疆阿牙克库木湖幅一比二十五万区域地质调查中,于东昆仑祁漫塔格山鸭子泉构造混杂岩带中发现大量以蚀变玄武岩、蚀变玄武安山岩、蚀变安山岩及蚀变辉长岩、蚀变闪长岩为主的中基性火成岩,其呈大小不一的岩片岩块存在于构造混杂岩带内。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其属钙碱性岩系的玄武岩-安山岩;具有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弱富集、重稀土分馏不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Nb、Ti等元素亏损的特征,显示其形成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岛弧环境;依据同位素测年资料和地质构造演化确定该岛弧火山岩就位于志留纪,这对东昆仑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安徽马鞍山地区假象绿松石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笔者在马鞍山地区发现了假象绿松石。在矿物和矿床的很多特征上,假象绿松石与结核状和细脉状绿松石是相似的,但是,假象绿松石保留了磷灰石的晶体形态,其成矿母岩是磷灰石-磁铁矿-阳起石脉岩,假象绿松石的生成需要特定的岩石,地质构造,围岩(母岩)蚀变和地表氧化等条件,因此,它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4.
粤北302铀矿床围岩蚀变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粤北302铀矿床ZK23-2钻孔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等对该矿床的围岩蚀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2矿床蚀变种类繁多,蚀变类型主要有:碱性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红化、绿泥石化、绿(褐)帘石化、碳酸盐化、高岭石化等。矿床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特征。从上至下,将ZK23-2划分为4个蚀变带:红化、绢云母化带→硅化、红化、强绢云母化带(铀富集带)→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带→弱蚀变或正常花岗岩带。岩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均规律变化,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与赋矿围岩长江岩体的趋势一致,说明蚀变作用对它们的影响小,致使蚀变岩石基本保持原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各蚀变带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均低于220℃,属于中低温热液,惰性气体N2在各蚀变带包裹体中普遍存在,强蚀变带的包裹体气相成分中均含CO2,表明在铀矿的形成过程中,铀的溶解、迁移以及富集成矿作用与CO2气体密切相关并发生在N2环境中。此外,成矿期脉石矿物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压力为正相关的平滑曲线,表明围岩蚀变的分带特征主要是由成矿热液流体的混合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李时新 《青海地质》1998,7(1):50-54
高坝金铜矿床定位于动力变质的碎裂岩中,赋矿岩石为碎裂玄武岩和闪长岩,矿体在活动的构造环境中形成,围岩蚀变强烈,是一个在岩浆热液作用下形成的构造蚀变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赋存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与燕山晚期闪长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通过对各矿床有益有害组分分析,以及对成矿母岩、围岩岩石化学特征、双交代渗滤作用和围岩蚀变类型等研究,总结出“三位一体”成矿模式,进而探讨了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7.
岩石在风化过程中释放的碳,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碳酸盐岩、泥质岩、花岗岩、玄武岩等母岩以及不同风化阶段和成土过程产物中无机碳的研究表明,碳都有一个从母岩中释放和又重新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Al_2O_3和Ti在风化和热液蚀变等地球化学过程中通常被认为是不活动元素,两者的比值Al_2O_3/Ti常被用来指示地球化学作用过程。通过对中国157件火成岩样品元素含量平均值的统计发现,火成岩样品中Al_2O_3/Ti与SiO_2含量值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幂函数关系:ln(Al_2O_3/Ti)=0.073×SiO_2-0.89,式中Al_2O_3和SiO_2和Ti含量单位均为%。本文基于得到的经验方程和TAS图解构建了一个新的判别岩石类型的图解——Al_2O_3-Ti图解。该图解可以区分酸性岩、中酸性岩、中性岩、中基性岩-基性岩四类岩性。通过对三个火成岩风化剖面的研究发现,花岗岩风化剖面从新鲜基岩到风化形成的土壤在Al_2O_3-Ti图解中均落在酸性岩区,花岗闪长岩风化剖面从新鲜基岩到风化形成的土壤样品均落在中酸性岩区,玄武质安山岩风化剖面从新鲜基岩到风化形成的土壤样品均落在中基性岩-基性岩区。不同风化程度的风化产物与其母岩在Al_2O_3-Ti图解中所在的区域一致,即Al_2O_3-Ti图解可以用来追溯火成岩风化产物的母岩岩性。通过对胶东焦家金矿和豫西牛头沟金矿两个矿区岩石的研究发现,黑云母花岗岩从新鲜岩石到其蚀变岩及其形成矿石的样品在Al_2O_3-Ti图解中均落在酸性岩区。玄武质安山岩从新鲜岩石到其蚀变岩及其形成矿石的样品在Al_2O_3-Ti图解中均落在中基性岩-基性岩区。即不同蚀变程度的蚀变产物与其原岩在Al_2O_3-Ti图解中所在的区域一致,这表明新构建的Al_2O_3-Ti图解可以用来示踪蚀变岩的原岩性质。  相似文献   

19.
与我国新疆自治区紧邻的中亚地区许多著名的产铀盆地,其区域成放条件研究得较深而过去缺少这方面的系统报道。本文根据有关资料编译而成,着重介绍中克兹尔库姆、锡尔达林、楚-萨雷苏和费尔干4个主要盆地砂岩铀矿区域成矿条件,包括区域地质位置、构造运动、盆地基底地层岩石、盆地盖层及含矿围岩、盆地水动力及水化学、岩石后生蚀变作用及其与矿化的关系等6个方面。希望通过借鉴邻区的成矿条件能对当前我国西部地区铀矿区调普查  相似文献   

20.
2Grant的等浓度图法—Gresens法的简单解法2.1方法的推导和图示Gresens(1967)提出了岩石交代蚀变的成分一体积关系。用未蚀变岩石和其蚀变产物的化学分析数据。比重(体重)计算元素在蚀变交代过程中带入带出的定量计算方程式。该方法在矿床和岩石研究中被广泛采用。JAMESA.GRANT(1986年)根据Gresens方程提出了另一种图解法(或计算机解法)一等浓度留法(图1)。纵座标为蚀变岩(A),横座标为原岩(0)将岩石的各组分含量投点可拟合出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落于该线上的组分即表明在交代蚀变过程中该组分的浓度没有得或失。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