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滑脱构造是指地质体沿近水平的断层面(滑脱带)运动所形成的构造组合,基本要素包括上覆系统、滑脱面f带)和下伏系统。滑脱构造是一个纯描述性的术语,强调滑脱面上、下变形的独立性,无严格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意义。因此,挤压环境中由下而上运动造成地层缩短效应的推覆和伸展环境中由上而下运动造成地层伸长效应的滑覆,均属于滑脱构造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顺层滑脱构造的研究,揭示了湘中测水组主要可采煤层煤厚、煤质的变化原因,建立了先期顺层滑脱构造、叠加顺层滑脱构造等概念,对于顺层滑脱构造成因、滑移距及滑移方式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辽南庄河地区辽河群变形型式独特。由于群内分层剪切作用,岩层构造置换强烈,伸展构造形迹发育,变形特征清楚,属正向韧脆性滑脱构造系统的上盘组成部分。其运动方向由北东而南西,形成时间早于中生代。不同级别的滑脱面构造,由于晚期构造作用影响,在早期韧脆性变形的基础上叠加了脆性变形,形成构造角砾岩带。沿角砾岩带蚀变普遍,金元素及其伴生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两侧围岩,个别地段可达工业品位,构成矿体。因而,在辽河群出露区域鉴别同类型构造,沿滑脱面寻找受破碎带控制的蚀变构造岩型金矿,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4.
重力滑脱构造是大西洋两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普遍发育的一种构造样式,南大西洋两岸整体发育2种不同塑性层的重力滑脱构造,一类以下白垩统盐岩、硬石膏为塑性层,另一类是以上白垩统-新近系海相泥岩为滑脱塑性层。且均可从陆向海依次划分为拉张区、过渡区和挤压区。为了厘清2种不同类型重力滑脱构造样式差异及对油气成藏影响,选取2个代表性盆地——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与尼日尔三角洲盆地进行对比剖析,从而查明2种不同类型重力滑脱构造在相应构造带内构造样式及其油气成藏差异。整体上,盐岩塑性层重力滑脱构造在拉张区表现为盐构造活动剧烈,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油气发现多;过渡区盐构造活动强度减弱,油气富集程度高;挤压区构造活动强烈,盐岩大规模聚集,烃源岩和储层条件差,油气发现少。相比于盐岩塑性层重力滑脱构造,泥岩塑性层重力滑脱构造在拉张区构造活动相对较弱,断块圈闭与储层、烃源岩匹配良好,是主要的油气富集区;过渡区,大量塑性泥岩堆积,泥底辟规模大,深缓底辟型构造是油气有利富集区;挤压区以典型逆冲叠瓦状构造为主,烃源岩、储层和油源断层配置良好,油气富集程度高。针对上述2种不同类型重力滑脱构造样式在烃源岩、储层及油气成藏的差异影响分析,为相关类型重力滑脱构造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汝阳南部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与中、新生代地层分布区之间存在一条北西─南东向展布的逆冲推覆构造。调查区内延伸约35km。本文综述了该逆冲推覆构造的运动系统、滑脱面及原地系统的构造变形特征,并根据逆冲推覆的最晚地层、指向标志等特征,推断其形成于早第三纪末期,是喜马拉雅运动期的构造产物。  相似文献   

6.
扬子地块北缘滑脱系统由一些发生于不同深度层次的滑脱面(带)及其之间的变形或未变形的岩石地层单位组成。鄂西北南化塘一带已确定出滑脱构造由三个主滑脱面(带)与下部强变形带、中部褶皱层及上部层滑岩片构成。这些结构单位各自都具有一定的岩石地层组成和变形构造形迹组合,并且自下而上虽然变形机制均以顺层剪切为主,但变形的性质与变形强度都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辽东半岛南部印支造山旋回早期的顺层滑脱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东半岛南部发育于太古宙基底与青白口系盖层邻接部位的大型韧性剪切带与盖层内顺层固态流变形成的构造群体,是印支造山旋回开始时,在主要来自太平洋方面的构造力驱动下,以盖层与基底的不整合面为主滑脱面发生自东向西近水平多层系顺层剪切滑脱的产物, 称顺层滑脱构造。大范围的顺层滑脱未引起大规模的褶皱—逆冲推覆;同时,主滑脱面也不同于伸展拆离断层。顺层滑脱构造形成后先后被南北向(T3 —J1) 和东西向(J2 —J3) 等褶皱断裂系叠加改造;基底在晚白垩世的断块运动中大幅度抬升。顺层滑脱构造应该是长期沉降的沉积盆地在进入造山旋回时( 主褶皱前) 可能出现的构造型式。  相似文献   

8.
黔西地区位于上扬子地块西南缘,大地构造处于古特提斯构造域与太平洋构造域共同控制与影响的区域.该区广泛出露中上泥盆统-下三叠统(D2-T1)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岩,下伏下泥盆统与志留系巨厚页岩和粉砂岩,构成了该区的底部滑脱层.在D2-T1碳酸盐岩为主的强硬岩层中夹有的页岩-粉砂岩、炭质页岩构成了次级滑脱层.在中生代,受上述两大构造域远程复合作用,黔西地区发生了多次构造活动与叠加变形.在挤压收缩过程中,强硬层与软弱层之间的滑脱作用形成了黔西地区复杂的构造格局.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的逆冲滑脱作用(顺层滑脱→切层滑脱→小型逆冲→大型逆冲)对铅锌富集起到了不同的控制作用.顺层滑脱形成了与层理一致的铅锌富集;切层滑动(小型逆冲)控制了稍陡于岩层的铅锌矿富集;小型平移或张性断层控制了陡倾铅锌矿的富集;而大型逆冲断层则控制了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的富集.因此,逆冲滑脱作用是控制黔西铅锌矿床富集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济宁煤田为鲁西地区的主要煤田之一,岱庄井田位于济宁煤田的中北部,总体呈向SE倾斜的单斜断块构造。岱庄井田内构造以断裂为主,NE向、近SN向和NW向3组断层互相交叉、切割,致使煤层错动,影响工作面和巷道的布置,造成煤炭资源的损失。该文通过对已有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探、采结合的方式查明断层的构造特征,以达到充分合理开发煤炭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兖州煤田为鲁西南地区的主要煤田之一,属华北大型聚煤盆地的一部分.杨庄井田位于兖州煤田的西北翼,总体呈倾斜的单斜构造,井田内构造以断层为主,近SN向,NE-NEE向和NW-NWW向3组断层互相切割,致使煤层错动,影响工作面和巷道的布置,局部煤炭资源甚至无法开采.故应采取探采结合的方式,查明断层的分布规律和延展方向,以充分合理地开发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双层滑脱构造变形的主控因素,设计了3类砂箱模型,对滑脱层材料、滑脱层厚度、滑脱层黏度、上覆砂层厚度、受力边界条件等主控因素进行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滑脱层材料产生的变形样式不同。以微玻璃珠组成的滑脱层主要产生前展型逆冲叠瓦式断裂构造,下部滑脱层起主控滑脱作用,上部滑脱层厚度、滑脱层之上砂层厚度越大越容易形成滑脱断层;挤压方向与受力边界间的夹角较大时,上部滑脱层容易先形成滑脱断层,其推覆体前缘水平位移较快。以不同黏度硅胶组成的滑脱层产生不同的分层滑脱构造变形样式,当下部滑脱层硅胶黏度为500~1 000Pa.s时,形成分层滑脱前展型叠瓦式构造;当硅胶黏度为2 000~2 500Pa.s时,靠近挤压端先形成背冲构造,然后在上部滑脱层形成叠瓦式构造,在下部滑脱层形成对冲三角带构造、冲起背斜构造。地震和钻井资料显示,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霍尔果斯—安集海褶皱冲断带具有双层滑脱变形特征;模拟结果认为,斜向受力边界、侏罗纪煤层以及古近纪泥岩层的分层滑脱作用是控制变形过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兖州煤田为鲁西南地区的主要煤田之一,属华北大型聚煤盆地的一部分。杨庄井田位于兖州煤田的西北翼,总体呈倾斜的单斜构造,井田内构造以断层为主,近SN向,NE—NEE向和NW-NWW向3组断层互相切割,致使煤层错动,影响工作面和巷道的布置,局部煤炭资源甚至无法开采。故应采取探采结合的方式,查明断层的分布规律和延展方向,以充分合理地开发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推覆构造滑脱层的变形特点,运用以S—R分解定理为基础的有限变形力学理论,研究了断坪与断坡滑脱层的变形场特征。用全量及增量方法逆解求出了变形滑脱层所受的边界外力;利用变形场与应力场的分析结果,给出了推覆构造在拆离时推覆席体的推移距离及作用推力的简捷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东宁是我省主要产煤县之一,东宁煤田分布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研究其成煤条件对寻找煤炭资源有着重要意义。而近期三岔口区的勘探,为以后新矿区的开发指明了方向,现就三岔口区的成煤环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六个方面厘定了丰山有色金属矿田拆离滑脱构造:地层厚度变薄甚至缺失;界面处构造岩发育;岩体顺层分布;界面处含矿热液作用异常发育;界面性质鉴定;断层组合特征。研究了丰山矿田拆离滑脱构造特征;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制。从三个方面研究了丰山矿田控岩控矿规律:构造的拆离和构造剥蚀作用形成了最佳成矿组合序列;有利的容矿(岩)构造;多期矿化叠加。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初步讨论了广西武鸣南部上古生界盖层中滑脱构造的基本特征、形成方式和时代,认为其可能是华力西末期至印支早期地壳水平拉伸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济宁地区煤炭塌陷区生态恢复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济宁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含煤面积3920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6.7%。煤炭总储量达270亿t,已探明资源储量140亿t,占山东省煤炭资源储量的53.8%。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涉及11个县市区的86个乡镇3663个村庄。拥有济宁煤田、兖州煤田、滕北煤田、滕南煤田、梁山煤田、梁宝寺煤田、金乡煤田、汶上煤田和鱼台含煤预测区。现有65对矿井(在建矿井10对,境外矿井9对),2007年原煤产量7582万t,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54%以上。  相似文献   

18.
利用库车、塔西南和塔东南地区典型剖面等基础资料,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对比分析三大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进一步探讨控制前陆冲断带差异变形特征的主要因素。塔里木盆地周缘前陆盆地构造变形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剖面上的分层差异性和平面上的分带、分段差异性。库车前陆冲断带发育4套滑脱层,剖面上深、中、浅层构造样式差异明显;塔西南前陆冲断带发育3套滑脱层,构造分层特征较为明显;塔东南前陆冲断带发育2套滑脱层,构造的分层性与库车、塔西南前陆冲断带比较则相对简单。区域构造应力场、盆地边界等则控制了前陆冲断带变形样式的分段、分带差异。库车前陆冲断带与天山构造带走向一致,具有明显的构造分带性,在局部应力调节处表现出一定的构造分段性差异;塔西南前陆冲断带与昆仑山挤压方向呈不同角度相交,沿走向上体现出明显的构造分段性,在各段存在分带差异;塔东南前陆冲断带构造分段性明显,分别与西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主控作用有关,向盆地方向分带特征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9.
5月10日,我省对煤炭资源调查的3个项目首次进行公开邀标,最终省煤田地质110勘探队、省煤田物测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3家单位中标。 我省本次公开邀标的煤炭资源调查项目,分别是七星河盆地北部煤炭资源调查、霍龙门—长安区块煤炭资源调查、勃利盆地北兴—金沙区块煤炭资源调查3个标段,调查区范围总计21810平方千米,标底资金6486.65万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地震资料、钻井和野外调查等研究,认为天井山构造带广泛发育重力滑动构造、断层转折褶皱、倒转背斜和双重构造等构造样式.天井山构造带变形具有垂向分层特点:上部构造主要为断层转折褶皱,02tjs10测线附近变形强度最大,向两端变形逐步减弱;下部构造为多个逆冲岩片叠置所构成的双重构造.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证实天井山构造带在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变形序列为前展式逆冲叠瓦式构造组合;天井山构造带存在多个滑脱层系,才会形成分层变形、垂向叠置的不协调收缩构造变形.该研究可以为天井山构造带乃至龙门山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