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地震台光记录倾斜仪灯光系统故障率高的问题 ,研制了一种时号·光源灯控器。采用了数字钟报时及定闹信号对直接延时时号灯进行控制的措施 ,使仪器的无故障运行期及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明显提高了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控制器主要是为金属摆光源灯、时号灯提供交直流电源转换,光源灯、时号灯烧毁自动报警,以及用石英钟时号脉冲作为时号灯的开启信号,准时点燃,日差小于0.2秒。时号灯的点燃时间可控范围为10~60秒。本控制器自1979年安装于广西地震局灵山地震台地倾斜组,使用至今性能良好,动作可靠。为该组获得良好资料提供了可靠保证。近几年该组质量上乘,连续为国家地震局评为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3.
时标电路     
为了使磁照图的时号线准确、清晰、完整、可靠,我进行了用石英数字钟改成时号钟的尝试。这个时号钟的特点是;准确、稳定、无触点、省电等。以往地磁记录用的时号钟,都是采用机械触点进行控制时号灯的亮灭,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但运行起来不够稳定、可靠。因为触点经常进行接触和断开,触点在长期的运行中,由于氧化,电火花的烧蚀和尘土等因素,会造成触点接触不良。因此,时号灯的机械触点不能稳定,准时打开和关闭,有时甚至不能打开,因而不能保证得到完整的时号线。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一种用于地倾斜仪和地磁光记录仪的配电盘的原理。它具有交、直流自动切换功能,输出电压稳定。光源灯、时号灯烧毁及记录滚筒停转均可报警。报警采用声、光两种方式。配电盘上装有电子表,从中译出时脉冲来点燃时号灯。 该配电盘可保证观测资料的图面质量及记录资料的连续。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台站现有仪器的技术性能,充分现有观测仪器及时获得连续、可靠、准确的第一手资料,针对地磁仪时号钟的缺点,考虑到SY2石英钟准确、稳定、可靠的优点,对地磁仪时间服务系统作了一些改进,试制了石英钟时号变换器。地磁时号钟原来是用机械闹钟外加一对时号触点改装而成,到整点时刻,触点闭合,接通时号灯供电回路,时号灯发亮,从而在照象纸上打出时号来。但机械闹钟的精度较低,而  相似文献   

6.
在照相记录地磁倾斜仪中,时号灯一般采用弹簧片触点做电源开关,其工作时间的长短,通过机械钟带动凸轮控制弹簧片触点的闭合时间来实现。由于弹簧片间隙大小的调整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即使经验丰富的观测人员,经过数次乃至数十次调整,时号灯的工作时间也很难做到如愿;另外,由于弹簧片本身所具有的疲劳特性和触点氧化现象的存在,时号灯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触点闭合时间变化和接触不良等故障,影响资料质量。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一款无触点时号灯电源控制电路。该电路具有机械触点、电脉冲触发,时号灯亮度、时号灯工作时间可调等多种…  相似文献   

7.
自1966年邢台地震后,地震系统开始研制、使用光记录水平摆倾斜仪。水平摆虽具有角放大倍率高,能较好地记录地倾斜的特点,但由于仪器洞室潮湿、台站供电不正常(停电或电压不稳定等),光源灯和时号灯常烧坏熄灭,推动钟(滚筒)生锈或发条、固紧螺钉、  相似文献   

8.
我们使用的陶瓷偏角仪时号钟,原来是利用闹钟的分针使两块小铜片相碰,接通电源后时号灯发光。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铜片容易氧化,造成接触不良,影响时号灯正常发光。另外,有时候不小心倒拨分针还会碰断小铜片。因此,我改用光控时号灯的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现将其工作原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特效时号--光源灯控仪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石英丝倾斜仪原配新式时号—光源灯控制器在工作中的缺陷 ,提出了对特效时号—光源灯控仪的技术改进方案。改进后的仪器具有电路设计简单、抗干扰能力强 ,有自动恢复和自律自保等功能 ,实验表明改进后的仪器当全部使用甲电池时 ,综合效率比原仪器提高了 2 0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陶瓷偏角磁变仪的整点值读数精度,我们对陶瓷偏角磁变仪自动记录部分的时号装置作了改进。该仪器原先是用闹钟改装的机械触点,每小时接触一次。该装置工作虽较稳定,但时间精度差,24小时走时误差达3至5分钟。天长日久,触点易磨损或氧化,接触电阻大,使时号灯工作不可靠,造成时号线粗细不匀,影响照面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