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共反射面元叠加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共反射面元(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叠加是一种不依赖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炮检距剖面成像方法,实现共反射面元叠加依赖于3个波场属性参数的确定,它们分别是零偏移距射线的出射角α、Normal波和Normal Incident Point波出射到地表的波前曲率半径RN和RNIP. 在CRS叠加的理论基础上,本文阐述如何在实际数据上实现CRS叠加. 首先,通过简洁的一维相关性分析在常规叠加剖面上找到对应该共反射面元的一组初始波场属性参数(α,RN,RNIP),然后在对应的叠前数据上应用最优化算法对这组参数进行优化处理,相比初始属性参数,优化后的属性参数能够更好地聚集来自地下反射层的能量,最后应用优化后的属性参数实现最优CRS叠加.  相似文献   

2.
共反射面元走时曲面计算是共反射面元叠加的关键.常规共反射面元叠加必须通过相干搜索和优化确定共反射面元叠加公式中的三个属性参数(二维),从而确定共反射面元走时曲面,该类算法具有三点不足:①相干搜索及优化法计算量大;②共反射面元叠加公式仅适用小炮检距;③波前曲率半径取负号且较小时,共反射面元叠加公式基本不适用.为此,本文提出了利用共反射点射线追踪拟合共反射面元走时曲面的计算方法.模型计算证明该方法比传统共反射面元叠加走时曲面计算精度高,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3.
倾角分解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共反射面元(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叠加是一种独立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偏移距剖面成像方法,传统的CRS叠加实现是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对属性参数进行自动搜索并对其进行优化合成相应的CRS叠加算子,通过该算子进行叠加能够得到信噪比和连续性更高的零偏移距剖面.但是数据驱动的实现方式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倾角歧视现象”,它造成了弱有效反射信号损失和运动学特征失真的问题.本文提出的倾角分解CRS叠加方法成功解决了上述问题,使CRS叠加方法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共反射面叠加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考虑了反射层的局部特征和第一菲涅耳带内的全部反射,更充分挖掘了多次覆盖数据的潜力.但在地下介质复杂并存在倾斜层时存在反射点分散的情况,从而影响了CRS叠加效果.本文从射线理论出发,在考虑反射层局部特征的情况下,推导了水平地表和起伏地表情况下计算真实反射点分散程度的公式,最终将反射点分散程度定量表达出来.通过对反射点分散程度的控制,从CRS道集中抽取出共反射点(CRP)道集,在CRP道集中而不是在CRS道集中实现叠加,其效果应比传统的CRS叠加效果要好.利用水平地表和起伏地表的模型验证了本文所推导的公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公式在实际资料处理中的运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地下介质复杂的情况下,由于常规叠加方法的假设条件不满足,导致叠加效果不甚理想.共反射面元(CRS)叠加是一种完全由数据驱动、不依赖于宏观速度模型的地震成像技术,不仅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零偏移距剖面,而且可以得到多个有用的波场属性参数剖面,被视为深层和复杂地区地震数据处理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对共反射面元叠加技术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6.
关于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共反射面元(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CRS)叠加是一种特殊的零偏移距成像方法,实践中它具有独立于宏观速度模型和完全数据驱动实现的鲜明特色,CRS叠加理论认为在得到高质量的零偏移距剖面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三个有用的波场属性参数剖面反演宏观速度模型,CRS叠加剖面之后的叠后深度偏移质量将超过叠前深度偏移.虽然CRS叠加倡导的成像方式和承诺的上述理想境界带来了全新的启示,但是实践中这些特色同样带来了令人困扰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倾角分解CRS叠加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即是作者通过上述实践之后对CRS叠加方法形成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复杂地表条件下共反射面元(CRS)叠加方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表地形复杂的情况下,静校正不易做好,这是制约山地资料处理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复杂地表共反射面元(CRS)叠加不需对叠前数据做静校正,而且在得到叠加剖面后可以利用叠加得到的波场参数剖面实现基准面重建.地震数据的试算表明,复杂地表CRS叠加得出的剖面与常规处理剖面相比有着较高的信噪比和同相轴连续性.与水平地表CRS叠加不同的是,在复杂地表CRS叠加的时距公式中,波场三参数耦合,难以通过简化CRS道集的方法将它们全部分离并逐个优化.引入模拟退火算法后,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组合优化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输出道成像方式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I——理论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共反射面元(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叠加是一种独立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偏移距成像方法,该方法属于典型的克希霍夫型成像方法. 根据成像方式的不同,克希霍夫型成像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输出道成像方式和输入道成像方式. 考察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它属于输入道成像方式. 本文基于理论模型数据,实现了输出道成缘方式的CRS叠加方法. 相比传统的输入道成像方式,它具有能够保证大偏移距反射信息的成像精度和计算效率较高的优点,而且更加容易推广到三维情形.  相似文献   

9.
共反射面元叠加的实现途径及流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共反射面元叠加的思路是借助于相近共反射点道集之间的相似性,在相应的相干区内依据相邻CMP数据所生成的超CMP道集,凭借其高覆盖次数自身所具有的压制噪音功能,可大幅度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近年来。这一思路已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并被视为今后深层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的重要发展途径;然而已有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需要通过相干优化以确定所必需的三个属性参数,致使计算量甚大,且仅局限于小炮检距.为了克服这些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速度深度模型的CRS叠加方法及流程,理论模型验证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提高剖面的信噪比,增加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复杂地表地质条件下地震资料覆盖次数不均、部分数据缺失而导致的地震资料品质下降、陡倾角地区成像质量变差等问题,文中采用了叠前三维共反射面叠加技术.共反射面叠加是一种与宏观速度无关且考虑了反射点曲率的地震成像方法.它利用共反射点道集一个邻域内(菲涅尔带)道之间的相关性,并将相干区域内道集的能量相加来增强地震反射信号和绕射波能量,并借助于相邻CMP道集数据形成CRS超道集,使得面元内的覆盖次数更加均匀;同时利用超道集的高覆盖次数来压制噪声,最终得到高信噪比道集数据.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可大幅度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增强地震同相轴的连续性,此外还可为叠前偏移成像处理、AVO属性分析、叠前地震反演等提供高质量的输入数据.  相似文献   

11.
椭圆展开共反射点叠加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详细介绍了均匀介质条件下椭圆展开共反射点(CRP)叠加原理,并引入双参数(上行波与下行波的速度比和平均速度)来解决非均匀介质条件下的叠加成像,严密论证了所求得的速度是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速度,并结合理论模型计算和地震资料处理证实,利用椭圆展开CRP方法可以对复杂地质剖面求取准确的共反射点叠加速度和正确的零偏移距剖面,得到的成像效果远优于传统共中心点(CMP)方法.  相似文献   

12.
We present an extension of the Common Reflection Surface (CRS) stack that provides support for an arbitrary top surface topography. CRS stacking can be applied to the original prestack data without the need for any elevation statics. The CRS-stacked zero- offset section can be corrected (redatumed) to a given planar level by kinematic wave field attributes. The seismic process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RS stacked section for rugged surface topography is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stacked section for S/N ratio and better continuity of reflection events. Considering the multiple paths of zero-offset rays, the method deals with reflection information coming from different dips and performs the stack using the method of dip decomposition, which improves the kinem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 of CRS stacked sections.  相似文献   

13.
由于CRS叠加考虑了反射层的局部特征和第一菲涅耳带内的全部反射,从而更充分地利用了多次覆盖反射数据的信息。就目前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而言,它是最佳的零偏移距成像方式。本论文利用改进型的参数优化技术,得到高质量的CRS运动学参数剖面,并利用参数剖面计算出叠加孔径,实现了基于最优孔径的CRS叠加,使CRS参数的用途得到了充分利用。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的试算表明,基于最优孔径的CRS叠加的成像剖面与传统CRS叠加剖面相比,有着较高的信噪比和同相轴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4.
二维菲涅耳带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量研究证明CRS叠加能提高地震勘探的信噪比,但是能否提高分辨率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CRS叠加孔径.本文详细探讨了地震波反射过程中菲涅耳带的特征,认为起伏地形下菲涅耳带可以采用椭圆予以近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菲涅耳带来确定CRS叠加孔径的方法,并应用于泌阳凹陷陡坡带的地震剖面.结果表明,由于菲涅耳带确定的叠加范围使地震信号的能量达到最佳,相对于CMP叠加,菲涅耳带CRS叠加同时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特别显示了中深部较弱的地震信息,而常规的CRS叠加则只在于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改善浅部的地震信息.  相似文献   

15.
共反射面道集偏移速度建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共反射面(CRS)叠加是一种与宏观速度模型无关,仅依赖于近地表速度的地震成像方法.其通过地震三参数的优化实现地震成像.本文推导了基于CRS叠加得出的优化三参数与偏移速度之间的解析关系,提出了在CRS道集通过优化三参数实现速度估计的CRS道集偏移速度建模方法.模型试算表明,这种速度建模方法效率较高,速度分析精度取决于优化三参数的精度,适于较复杂地质体的速度建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