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收集了汶川地震后安徽省前兆地下流体观测资料和各宏观观测点上报的宏观地下水变化资料.通过分析安徽省流体异常点的分布与断裂构造之间的关系,探讨汶川地震通过大地构造上的关联可能对安徽产生影响的敏感位置.还使用了汶川地震后安徽省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资料.分析了地震主体活动区域与流体异常集中区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震例,探讨了未来地震...  相似文献   

2.
针对鲁甸6.5级地震、唐山4.0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现象,结合异常时段地下流体观测数据,对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现象及指标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表明,鲁甸地震前及唐山地震前地下流体长期与中期异常特征均主要出现在距离震中心500 km范围内。地下流体震前异常特征现象观测的目的是判断地震危险区高密度观测特征,对地震高发区的中短期异常指标仅进行中短期分析。地震区域应力叠加导致地震前兆现象的开启,引起断裂带裂隙,地下水温度和地下深部气体异常变化,水岩变化使得地下流体混合前兆增强。在地震前兆观测范围内,获取地下流体异常指标变化可以为震前预测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地震预测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南部为主要研究区域,选取2003—2010年M_S5.0典型震例进行分析,将长波辐射日值数值与历年日值数据均值相减,排除年际数据波动干扰,采用小波包方法,对均一化处理后的差值进行分解重构,发现新疆南部地区地震前小波包重构信息均有不同程度的能量衰减现象,且能量衰减时间长短与地震震级之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该现象可以作为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参考,为地震预报提供辅助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利用小波包方法分析新疆南部地震前长波辐射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南部为主要研究区域,选取2003-2010年MS>5.0典型震例进行分析,将长波辐射日值数值与历年日值数据均值相减,排除年际数据波动干扰,采用小波包方法,对均一化处理后的差值进行分解重构,发现新疆南部地区地震前小波包重构信息均有不同程度的能量衰减现象,且能量衰减时间长短与地震震级之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该现象可以作为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参考,为地震预报提供辅助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震反射信号经验模态(EMD)分解过程中出现的混叠及分解重建失真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EMD分解方法.首先对地震信号进行小波转换,对转换分解得到的信号高频部分进行噪声压制处理,然后将转换后的结果再进行EMD分解;针对频带宽度、振幅大小变换,提出了地震信号EMD分解的分段控制停止准则,根据主频带宽,确定相应的时窗长度,并采用各个时窗段部分叠置衔接的方法,最后对每段结果再利用单调函数停止准则进行变换,该方法有效避免了计算结果的时窗效应.通过实际资料处理对比分析,改进的EMD分解方法较以往常规EMD分解方法,在分解结果的可靠性、分解精度及非线性弱信号时频分析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改善,为提高薄层地质体识别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利用从属函数法,分析安徽省地下流体水氡观测资料,对其异常部分进行震例分析,并通过对安徽庐江地震台的水氡观测资料震例分析,提出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中短期异常特征,并进行预报尝试。  相似文献   

7.
汶川8.0级地震引起了社会广泛地关注,产生了地震能否预测的疑问以及汶川地震前是否出现了异常的讨论,震后一些学者对前兆资料进行了研究总结,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仅对地下流体异常进行了分析,认为汶川地震前存在着一些地下流体异常,本文从中期异常、短临异常、同震及震后调整这几个方面对水氡、水位、水温、流量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中期异常的识别及提取,认为采用从属函数方法定量提取异常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汶川8.0级地震引起了社会广泛地关注,产生了地震能否预测的疑问以及汶川地震前是否出现了异常的讨论,震后一些学者对前兆资料进行了研究总结,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仅对地下流体异常进行了分析,认为汶川地震前存在着一些地下流体异常,本文从中期异常、短临异常、同震及震后调整这几个方面对水氡、水位、水温、流量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中期异常的识别及提取,认为采用从属函数方法定量提取异常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应用应力应变理论,论证了在正常地震应用作用下,地下流体动态处于稳定状态;中强震肆生前强烈应力作用下地下流处动态处于失稳状态。据此,提出地下流体动态稳定度的概念,给出了便于综合分析的地下流体动态稳定度的计算方法,应用于地震分析预报。对中强以上地震前地下流体观测资料的计算结果表明,地下流体稳定度异常显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对辽宁省典型形变干扰异常进行分析。通过对形变数据的分解,发现该方法能提取不同尺度的干扰异常,效果较好。然后对不同尺度的形变信号进行分析,剔除高频噪声信号,对形变观测曲线进行重构滤波,发现该方法可以去除信号干扰噪声,提高信噪比,可作为形变观测数据处理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数据分解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清理乌鲁木齐小区域井网地下水位资料和新疆某些油井动态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震例的分析,探讨了本区地震前地下水动态异常的基本特征。认为,地震前地下水动态短临异常是明显的;异常仅仅出现在震源附近的有限区域;异常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下降型和喷涌型。最后,对在地震孕育过程中与地下水异常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位主要干扰因素的识别与地震信息的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两类主要干扰因素进行了机理讨论,应用数学方法对干扰因素进行了定量、半定量排除,并提取出一些地震信息,对唐山地震前唐山地区地下水位异常有些新认识。 地下水是地壳的组成部分,是新构造运动中极其活跃的因素。十多年来的地震预报实践表明,地下水位是一种较有希望的预报手段,干扰因素的排除与地震信息的提取是实现地震预报的前提,是评价预报手段能力最基本的标志。从地震预报观点出发,我们把数据中与地震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部分称为信息,除了信息以外的部分统称为干扰。 地下水位的主要干扰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含水层水量变化引起的水位变化(其主要因素是降水和开采);另一类是含水层应力应变状态改变引起的水位变化(其主要因素是气压、固体潮、地面荷载、地震波等附加应力对含水层的影响)。地下水位值是包含干扰与信息在内的一个综合物理量。由于各种干扰因素的特征和周期不同,故可利用数学方法或其它分析方法将它们从水位中一一分离出来或予以扣除,从而提取出地震信息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区地下流体中期和转折型短期异常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观测井孔的水文地质条件、大气降水资料 ,深入剖析了华北地区水位、水氡的中期和转折型短期异常变化的直接原因 ,认为水位异常是由于降水量的增大与减少造成的 ,其形成机制主要为降水渗入补给 ;水氡异常的形成原因主要为降水渗入 -混合机制。进而提出“深浅构造的互动作用” ,用以解释流体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其论点是 :降水、地下水变化可诱发 (活化 )浅层的构造变动 ,而浅层构造活动又引发深部构造活动和地震的发生 ;反之 ,深部构造的活动和地震的孕育 ,使浅层岩石的应力增强 ,在降水、地下水的诱发作用下 ,可导致浅层的构造活动。降水引起的地下水异常是一种广义的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铀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以滇西及甘肃河西两地区部分泉水中铀的动态变化资料为依据,研究了地下水中铀含量变化与上述地区中强地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地震前铀含量异常变化是明显的。本文还对地下水中铀含量异常机理及干扰因素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由于泉点所处地球化学球境的差异,铀异常并非普遍存在,只有活性铀在地下水或围岩中含量较高的水点,才适合于进行铀含量的观测。另外,本文还采用对比观测方法,首次对地下水中铀含量异常与氡含量异常之间关系及水氧异常机理作了新的解释,对利用水中铀含量异常预报地震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地层分层性对地下水中波传播的影响,发现孔隙率及渗透性的变化对波传播有相当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孔隙率大的岩层比孔隙率小的岩层中平均孔隙水压有放大效应.这对研究地震成因等问题有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10号泉水汞短临前兆特征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从10号泉地下水汞的地球化学特性入手,结合近5年来10次震例,分析并初步总结了地下水水泵的短临前兆特征,水泵的短临异常的出现往往是突发性的;汞异常形态特征基本上具有一定重复性的正异常,仅有个别地震时出现负异常。映震范围;对5级以下地震,水汞异常范围约在600km以内,对5级地上地震,水汞异常范围约在350km以内;对个别7级以上地震可能映震范围接近1000km。汞异常时间与发震;在前兆近场,往往在  相似文献   

17.
共和地震前兆起伏加剧的层次性与大震的跟踪预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大震前前兆起伏加剧具有普适性的特征,本文研究了1990年共和Ms7.0地震前地震频次、小震调制比、地下水中氧含量及泉水流量等异常起伏加剧的多层次性。结果表明,各台大多数前兆异常可分出3个层次。综合分析各台前兆异常的起伏加剧现象,可以发现,该次地震前异常群体的演变过程可分为4个层次,本文结合孕震过程对4个层次进行了分析。根据大震前兆起伏加剧的多层次性可以对大震进行跟踪预报。  相似文献   

18.
张素欣等对地下水动态的10 a周期特征及其与强震多发期的关系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地下水10 a左右的周期结构与华北地区的强震活动有呼应关系,水位10 a周期的高值年份说明区域应力水平较高,如果某一地震构造带积累的应力水平较高,那么,水位的升降引起的应力变化有可能触发地震活动.根据大震产生的附加应力(张应力)的大小,不同应力途径的三轴压缩实验以及原地注水诱发地震的实验结果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讨论了地下水触发地震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新疆库尔勒台钻孔应变出现的阶变异常进行统计,将它和周边300 km范围内MS≥5.0地震对应,分析映震效果,又将阶变异常和辅助观测水位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阶变异常一定程度上和水位关系密切,地震的前兆意义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详细研究了高七井水温多年观测资料,初步总结水温的正常动态、异常动态、干扰动态。通过震例分析,得出水温数值变化曲线的斜率值是异常提取的一个参考指标,并进一步研究和总结此指标与地震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