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本文利用最大熵原理估算了山西地震带中强震的重现期和未来100年内中强震的发震概率。经计算,五级地震的重现期是16.2年,发震概率是0.998;六级地震的重现期是64.9年,发震概率是0.777;七级地震的重现期是260.4年,发震概率是0.330;大于等于八级地震的重现期是1570.3年,发震概率是0.062。  相似文献   

2.
山西地震带历史地震序列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美煊 《地震》1993,(5):40-46
在工程地震工作中需要知道某地震带或某地区未来100年内的地震活动水平,以便适当选择历史地震的统计时段,从而得到和地震活动水平相适应的不同潜在震源区的各级地震的年平均发生率。 本文利用极值理论、最大熵原理、马尔可夫模型的方法、莫尔纳方法和伯努里模型方法计算了山西地震带未来100年内中强震的年平均发生率、平均重现期大于等于某级地震的个数和发震概率,计算结果表明,山西地震带未来百年内将发生≥6.0级地震3次,发震概率为0.94左右;将发生≥6.5级地震1—2次,发震概率为0.84左右;有可能发生≥7.0级地震,发震概率为0.53左右;发生≥7.5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发震概率为0.32左右;发生≥8.0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发震概率为0.15左右。  相似文献   

3.
利用极值理论推导了烈度的概率密度函数,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平均重现期公式,根据最大熵原理建立了未来T年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概率和烈度超越的给定值的平均重现期的关系式,利用1022年-1995年的地震资料,计算了太原(ψN37°52′,λE112°32′)周围4级以上地震前太原的场地烈值度,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平均重现期和未来50a和100a各种超越概率水平的对应的烈度值,绘制了太原未来50a的烈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极值理论建立了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平均重现期公式,根据最大熵原理建立了未来T年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概率和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平均重现期之间的关系式。利用1022─1993年的地震资料,计算了临汾(36.10°N,111.50°E)周围4级以上地震在临汾造成的烈度,绘制了未来100年临汾的烈度超越概率曲线(地震危险性曲线)。结果表明,计算场地烈度的极值理论方法可作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综合概率法的补充和验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最大熵原理推导了烈度的概率密度函数、烈度超越给定值Ij的平均重现期公式和各种超越概率水平对应的烈度的平均重现期公式。根据1022年至1993年的地震资料,计算了太原(37.86°N;112.54°E)周围4级以上地震在太原造成的烈度,绘制了太原未来100a烈度超越概率曲线,并和我国现行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综合概率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方法给出的未来100a烈度超越概率曲线很接近,对太原各类不同要求的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值的结论性意见则完全一致,因此计算场地烈度的最大熵方法可作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综合概率法的补充和验证。  相似文献   

6.
日本海沟大震与华东地区地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纯  林命周  蒋淳 《华南地震》2000,20(3):57-63
应用模糊相关方法,研究了日本海沟与我国华东地区地震活动的相关性.计算结果表明:日本海沟地区(35~45°N,140~150°E)MS6.8级以上地震和华东地区(29~34°N,119~124°E)MS4.8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相关对应关系;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华东地区尤其是上海附近地区未来发震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估算了两地区延迟相关的平均概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强震活动的特征,结果是:地震活跃期为230—250年,平静期为130—150年;喜马拉雅南缘、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强震与本区强震明显相关,喜马拉雅南缘与缅甸北部地区发生强震后本区发震的概率分别为87.5%和66.7%;本区7级地震分带交替发生,最先发生的两个6级地震对预测未来7级地震发震地点有一定意义;中强震在8级地震前不活跃,而在7级地震前比较活跃,且青海北部与西部发生6级地震后,甘肃东南部或甘青川交界有5级地震活动。据此判断本区未来10年内存在发生7级强震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最大平均信息量或最大熵原理,分析了青藏高原及邻区(中国境内)五个带(区)的历史地震活动,求出中强震活动参数并经拟合优度检验后分时段对各带(区)未来地震强度和发震概率进行了估计和地震危险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4次中强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以下简称长南带)南部,即31°~32°40′N,118°~124°E地区。该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镇集中,俗称金三角。1970年进入20世纪第四、第五活跃期以来,先后发生了4次5级以上中强地震(表1),形成一个引人注目的中强震连发态势。总结4次地震发生前的地震活动特征,对于今后正确分析和判断江苏南部地区地震的大形势和重点危险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1 长南带4次中强震地震目录 震中位置 序号 发震时间 Nj El 地点 震级Ms 震源深度 /km 震中烈度 1 1974-04-22 31°24.9′ 119°14.5′ 溧阳 5.5…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中强震预报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物理意义清晰、彼此间及与地震目录关联度小的预测方法,进行了在新疆预测中强地震及其发震地点和发震条件的探讨.结果表明:3级地震频次维持3个月以上低值和5级地震维持6个月平静反映了6级以上地震的中短期发震背景,地震对应率大于83%;将地震活跃期6级地震发生后3个月内研究区发生的4级地震作为响应地震,其250 km范围内一年内发生中强震的为62%,两年内发生中强震的为79%;以响应区6值出现低值一回返作为预备震源可能发震的条件,其后一年内发震的为75%,2年内发震的为92%.  相似文献   

11.
蔡静观 《地震研究》2001,24(4):375-377
据云南数字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1年上半年云南省共记录到 3级以上地震 5 5次 (不含余震 ) :其中 3~ 3 9级地震 44次、 4~ 4 9级 5次、 5~ 5 9级 5次。 2 0 0 1年上半年云南地区地震活动最显著的特点是历史上少见的中强震连发 (表 1 )。表 1 云南地区 2 0 0 1年上半年 5级地震目录编号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年月日农历时分秒北纬东经地名 震源深度震级ML MS精度12 0 0 1 2 19廿七 2 3-5 1-362 1°2 6′ 10 2°5 0′老挝 10km 5 2 42 2 0 0 1 2 2 0廿八 0 3-0 2 -5 12 1°2 2′ 10 2°5 4′老挝 8km 5 432 0 0 1 3 12十八 16-5 7…  相似文献   

12.
最大熵方法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美煊 《地震》1996,16(2):128-134
利用最大熵原理推导了了烈度的概率密度函数。烈度越给定值Ij的平均重现期公式和各种超越概率水平对应的烈度的平均重现期公式。作为应用的实例计算了临汾周期4级以上地震在临汾造成的烈度,绘制了未来百年临汾的烈度超越概率曲线,并和我国现行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综合概率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65年1月1日-2006年6月30日云南省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地震正式目录,对正式目录的中强以上地震进行了余震删除.利用已删除余震的正式目录,研究滇中地区4级调制地震与中强地震的三要素关系,总结历史震例得到:滇中地区发生4级调制地震,其后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为75%,平均间隔时间为4.7月;而且中强震发震地点与4级调制地震发震地点相关性较好,平均相隔距离为76 km;发生4级孤立型调制地震(无余震发生),其后发生6.5级以上强震的概率为67%;曲江断裂带上发生的4级孤立型调制地震对未来中强震的地点指示意义明确,震级大小与孕震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最大熵原理,得到地震时间间隔和地震震级的概率分布函数。根据时间间隔分布,得到地震发震概率,当概率上升达到警界值时,可对云南5级以上中强地震做出预测。6个月以内中短期预测对应率为91%;3个月以内,短临期预测对应率为73%。根据震级分布,得到用最大熵原理求出的地震理论发生次数,理论发震次数与实际较为接近。用最大熵原理求出了云南不同地区不同震级档次5级以上中强地震的复发周期。分析认为,云南7级以上大震危险性在逐步逼近,西部危险性高于东部。  相似文献   

15.
统计物理学中,熵是表征系统微观分布的混乱程度,是系统无序度的量度,熵高则系统无序度高,比较均匀,熵低则系统有序度高,不均匀性强。地震的孕震过程就是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震级熵在孕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变化特征不同,利用地震前震级熵的变化特征来提取孕震信息,从而可以估计未来发生地震的可能时段。本文利用最大熵原理,推导了连续型随机变量震级熵的表达式,计算了华北地区十一次中强震前后M_L≥2.0级地震的震级熵,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震前10个月到34个月前,震级熵开始出现低值异常,随后震级熵回升,在回升途中发震,因此震级熵的低值异常是地震前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最大熵谱分析的方法和最大熵原理的方法,对汾渭地震带1200年以来发生的Ms≥5.0级地震的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汾渭地震带历史上Ms≥5.0级的地震存在着250±10年的卓越周期以及今后50年内,发生5.0≦6.0和6.0≦Ms<7.0级地震的概率分别为0.979和0.604,发生Ms>7.0级地震的概率较低,仅为0.199。而5级、6级地震的复发周期分别为12.9年和53.9年等。  相似文献   

17.
1996年12月一1997年1月在青海省东北部的龙羊峡地区发生了一次显著的震群活动,其中最大震级为1996年12月19日17时52分48.9秒,36°20′N,101°03′E的Ms4.4。其后于1997年2月9日19时28分18.3秒,36°00′N,95°56′E发生了Ms5.4级地震。震后收集了1996年12月-1997年1月青海台站的P波初动符号及龙羊峡主震4.4级,格尔木东南5.4级地震在全国基准台、甘肃、宁夏及青海台站的P波初动符号,作出震源机制及其参数,见图表。龙羊峡震群及4.4级主震格尔木东南5.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都昌庭$青海省地震局!西宁,810001震源机制;;龙羊峡震群…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西亚巨震对华东地震形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行舟  陈宇卫  施行觉 《地震》2006,26(1):138-144
根据印度板块和缅甸次板块运动GPS观测资料, 分析了印度尼西亚巨震的发震构造背景, 震后印、 缅板块的正应力减小, 剪应力相对增大, 剪应力是对华东地震形势产生影响的主要动力源。 简单统计印缅板块地震后3年内华东地区发生中强震的对应组数为21组, 利用概率增益公式得出印、 缅板块地震和华东地区中强震的对应关系是有物理基础的对应, 而不是随机的对应。 通过β分布函数预测华东地区未来3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为0.67, 风险经验概率为0.65。  相似文献   

19.
The earthquakes(ML≥3.0)catalogue of first quarter in northeastern area,2007序号月日发震时时间分秒北纬东地震经位置地点震(M级L)深(km度)1 2 10 14 33 09.7 40°43′122°35′辽宁大石桥3.2 114 3 22 20 28 13.8 45°14′131°10′黑龙江鸡东4.4 42 3 1 14 24 33.9 38°49′120°09′渤海3.1资料来源辽宁省地震局黑龙江省地震局辽宁省地震局精度ⅠⅡⅢ3 3 11 04 44 46.5 38°55′120°01′渤海3.8Ⅱ辽宁省地震局东北地区2007年第一季度M_L≥3.0地震目录@梁灿 @张洪艳 @江锦华~~…  相似文献   

20.
鲜水河断裂带强震危险性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历史地震的史料分析,活断层定量研究以及概率估算,对鲜水河断裂带的北西段和南东段的强震危险性进行了预测,主要识认如下: ①北西段上的松林口—老乾宁之间,目前已积累了相当于7级左右地震的错动势。未来的震级在7.1±0.15之间。1993年前后发震的概率为0.58~0.71;2000年发震的概率为0.61~0.73。②南东段上的金龙寺—色拉哈之间,存在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背景。2000年发震的概率为0.61~0.75。③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上的雅拉河断层(老乾宁—新店子)一直是地震活动的空段,其未来的危险性也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