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阿克苏棉区膜下滴灌农业气象服务对策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已在阿克苏得到应用,棉花膜下滴灌植棉比常规高密度植棉在灌溉方式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灌水灵活,控制力强,增产潜力较大。由于棉花膜下灌溉技术改变了棉田的生态环境,面对这一新型的节水技术,需找准气象服务的切入点。研究表明,农业气象服务在膜下滴灌植棉和常规植棉中的应对措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从沟播平铺植棉的小气候出发 ,客观的分析了此方式的优缺点 ,建议依靠气象科技服务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其小气候优势 ,在风险棉区、次宜棉区植棉  相似文献   

3.
阿克苏地区植棉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及棉花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阿克苏地区棉花生产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发现光能资源十分丰富,热全资源相对不足,只宜于早、中熟陆地棉种植。如果通过优选洁白带丝光的品种,以效益产量为中心,改善棉花生态条件和植棉技术,主攻单产,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仍可获得较高产量,确保本地区植棉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1 前言 朝阳县是辽宁省的重点棉区,植棉历史悠久,为本省积累了丰富的植棉经验,但品种单一,技术老化,产量低而不稳,管理繁琐,与当今高速发展棉花生产的要求已不相适应。因此,我们根据气候相似的原理从山西引进了高产适宜简化栽培管理的3008棉花,在朝阳县十二台乡进行栽培试验,并与辽棉10号品种进行对比分  相似文献   

5.
1985年我们进行玉米地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地膜栽培具有增温、保湿和增产效益。一、试验设计与结果1.试验设计与方法本试验在张掖县新墩乡青松村进行,有试验地一亩,设覆膜和未覆膜,以未覆膜做对照(下面简称“地膜”、“对照”)。试验采用对比方法进行。播种整地、施肥、浇  相似文献   

6.
郑维  张振泰  戚鹤年 《气象》1983,9(7):20-22
新疆石河子星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玛纳斯、沙湾两县境内。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成为解放后发展起来的特早熟新棉区,将全国植棉的北界推到了45°N附近。 该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前期温度低,生长季节短,≥10℃积温为3425℃,年平均气温为6.6℃,无霜期为170天。植棉30多年来,平均亩产皮棉65斤,正常年份霜前花只有70—80%。  相似文献   

7.
在半湿润的南京地区,以微型马铃薯荷兰七号为指示作物,采用平地起垄覆膜的种植方式,分别选用黑色地膜(BM)与普通白色地膜(WM)做比较,并以不覆膜的平地作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对微型马铃薯生理指标、产量以及种植区土壤质量的影响.发现BM处理下微型马铃薯的淀粉质量分数和产量最高,较WM处理增产31.1%,较CK增产43.7%;覆膜处理显著降低了耕层土壤的速效钾质量分数,BM处理下耕层土壤的速效磷质量分数最低,但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覆膜处理有效提高了微型马铃薯出苗期的耕层土壤含水量,BM处理下微型马铃薯生育期内的表层土壤温度明显低于WM,且高于对照,对微型马铃薯的生长更有利.  相似文献   

8.
水稻覆膜节水种植对N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粮食安全和节约水资源,水稻覆膜节水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被农业生产部门运用到水稻生产中。但是,与传统种植模式(采用淹水与烤田相结合的间歇灌溉)相比,水稻覆膜节水种植模式通过改变土壤条件,引起稻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变化,进而使得大气环境污染性气体一氧化氮(NO)的排放发生变化。为了定量研究两种种植模式的NO排放差异及其关键控制因子,采用静态暗箱—化学发光法,对不同种植模式下两种施肥条件(常规施肥与无氮肥对照)的水稻—休耕系统NO排放通量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原位周年观测。结果表明,水稻生长季NO排放主要发生在中期烤田阶段,覆膜节水种植模式的NO通量多高于常规淹水种植模式,水稻生长季NO排放系数分别为0.12%和0.016%,主要原因是覆膜节水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壤温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在休耕季,两种种植模式的NO排放都与土壤湿度呈显著负相关。覆膜节水种植模式全年NO排放有大于传统种植模式的趋势,其排放系数分别为0.15%和0.032%,但需时间更长地点更多的试验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针对棉花产量低而不稳,管理复杂量大,不易种植等特点,结合农业气象条件适时提出棉花生长期中应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对扩大植棉面积,保障棉花丰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朝阳县是辽宁省的重点棉区,植棉历史悠久,为本省积累了丰富的植棉经验,但品种单一,技术老化,产量低而不稳,管理繁琐,与当今高速发展棉花生产的要求已不相适应。因此,我们根据气候相似的原理从山西引进了高产适宜简化栽培管理的3008棉花,在朝阳县十二台乡进行栽培试验,并与辽棉10号品种进行对比分析,其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比较显著,深受棉农欢迎。本文进行了农田小气候分析研究,从而为朝阳县推广棉花简化栽培管理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实施旱作小麦-玉米地膜带田种值,节水调水效应显著。覆膜田比不覆膜田1m土内层含水量多40~70mm,蒸散少30~50mm;作物相互调水60~70%。一种作物单生期,基本上是两带降水一带用;作物共生期,两种作物相互调节用,协调平衡了对水分的供需矛盾,水分利用率增加到15kg/mm·hm2以上,比单作物增产45%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从普查资料入手,研究了新疆春季寒害的年型,得出了春寒倒春寒的系统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了春寒年、倒春寒年的分布规律.从而对全疆各地春季的农业气候条件进行了比较.着重分析了春季植棉气候条件的优劣.  相似文献   

13.
以克拉玛依现有棉花产区的产量,分析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对照分析产棉区与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气候异同,认为未来开发区种植棉花,其产量形成的气候条件优于现有植棉区。但开发区的主要问题是防风,应建立防护林体系,改善农田小气候。  相似文献   

14.
膜内5cm地温稳定通过10-12℃即可播种为棉花适宜播种温度指标,找出地膜内5cm地温与气温的定量关系并进行地温预报,同时确定对应的日平均气温的稳定界限指标值,就成为开展棉花适宜播种期预报的关键所在。以石河子绿洲覆膜栽培棉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8-2014年棉区春播期膜内5cm地温、气温的变化趋势以及气温与覆膜内、外地温的关系,并建立了膜内5cm地温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近年来石河子棉区春播期内气温和膜内外5cm地温变化趋势一致,均有所上升,且膜内5cm地温显著高于膜外地温和日平均气温。棉田覆膜内外5cm地温与气温之间显著相关(P≤0.01),石河子棉田覆膜内5 cm地温稳定通过10-12℃时,对应的日平均气温界限范围为6.3-8.2℃;利用逐日气温建立膜内5cm地温预报模型,回代检验绝对误差平均为1.01℃,2014和2015年预报检验绝对误差分别为0.5、0.7℃。预报模型可为更好地开展棉花播种期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春季正值我省关中植棉,陕南育秧的农事关健时节。春汛来的早较为有利,来的晚由于低温阴雨造成水稻烂秧、对棉苗的生长发育不利。因而,春汛多雨段的有,无及来的早、晚对春播生产有着直接  相似文献   

16.
EN- 1风数据处理仪使用几年来,台站普遍反映故障较多。伊宁基准站的 2台 EN- 1就多次发生故障, 1998年先后无法使用,经电子机务人员修理亦无效。我干脆将塌裂的键盘覆膜揭掉 (粘贴得并不紧 ), 2台仪器都恢复了正常功能。究其原因,是覆膜弹性差,经过长时间的触按,塌陷压迫按键,致使功能紊乱而出现故障。 EN-1出故障 揭开键膜试试看@张锦宏  相似文献   

17.
戚鹤年 《气象》1982,8(10):33-33
新疆石河子垦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玛纳斯、沙湾两县境内。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成为解放后发展起来的特早熟新棉区,将全国植棉的北界推到了45°N附近。 本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早期温度低,生长季节短,≥10℃积温3425℃,年平均气温6.6℃,无霜期  相似文献   

18.
气象科技示范点赵家村植棉现状调查报告葛徽衍,张永红(陕西省棉花气象服务台渭南·714000)1基本概况蒲城县原任乡赵家村系陕西省棉花气象服务台参加省棉花五项技术承包集团的一个气象科技示范点。赵家村辖七个村民小组,人口1500余人,耕地面积264.2h...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宁城县气候条件的分析,说明旱作烟叶覆膜的栽培技术在宁城的可行性,移栽期的提前,进一步提高烟叶的成熟度以及品质和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阜康葡萄双层覆膜防寒越冬实验结果表明:丰雪年雪被保温效果明显,双膜内平均气温增加11.3℃,双膜内最低温度在1.7~-4.5℃间;枯雪年双膜内平均气温增加8.3℃,双膜内最低温度在0.3~-9.2℃之间,葡萄可安全越冬。双膜内20cm处最低温度在丰雪年增温15.0℃,在枯雪年增温14.2℃。影响双膜内温度的主要因子为外界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日照时数等。经分析,选用透光性好的覆盖物促使膜内地温快速回升,揭膜日期提前可避免春季的高温热害。根据天气变化灵活掌握揭膜和覆膜时间可有效避免葡萄遭受倒春寒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