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根据冰川和海平面变化资料,探讨地壳形变对冰川消长和海平面升降的响应,并由此得出可以解释相应的地球物理现象的有益结果。这些结果对地壳形变的测量和地震预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华东沿海各验潮站年平均海平面为研究对象,在基本排除各种干扰后认为:华东沿海各验潮站海平面变化是相应地段新构造继承性运动的反映;利用年平均海平面变化研究地壳形变与地震的关系,对6级以上的地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可作为地震中长期预报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在我国海平面研究中常用的线性回归和滑动平均方法确定平均海平面长趋势变化存在的问题,指出当海平面观测系列包含有周期变化成分时,上述两种方法通常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建议先对观测序列作显著周期分析,然后以线性趋势项与显著周期项拟合观测序列的方法来确定平均海面的长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部沿海海平面变化研究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生存环境有着重大影响。综述性地介绍了中国东部沿海海平面变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指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用交叉点数据计算中国近海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由测高卫星升、降弧段海面高在交叉点上的约束监测海平面变化的方法;用TOPEX/POSIDON测高数据计算了中国黄海、东海、南海海域的海平面变化,其中黄海、东海海域受两个月周期分量的振荡信号影响,而南海海域以年周期变化为主要表现特征;分析了3个海区海平面变化的相关性,扣除两个月的周期分量振荡信号后,其海平面变化的相关性达到90%以上;分析了海水面积随纬度带的变化对不同纬度分布的海区海平面变化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海平面变化预测精度,将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相结合,采用“分解-预测-重组”思路,提出一种海平面变化预测组合方法CEEMDAN-LSTM。结果表明,相对于直接使用LSTM神经网络进行预测(MAE=16.87 mm, RMSE=21.51 mm),以及已有的EEMD-BP神经网络组合方法(MAE=10.4 mm, RMSE=15.44 mm),CEEMDAN-LSTM组合方法预测表现最优(MAE=8.89 mm, RMSE=11.34 mm),具有最低的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7.
基于典型露头、钻测井及地震资料,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做出Fischer图解,可识别出具有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的高频旋回,旨在分析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早奥陶世的相对海平面变化。对和田1井下奥陶统蓬莱坝组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了预处理和计算,共识别出103个米兰科维奇旋回,并做出Fischer图解。结果表明,下奥陶统蓬莱坝组发育1个Ⅲ级层序,7个Ⅳ级层序和28个Ⅴ级层序,反映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的海平面在早奥陶世呈现出无明显变化-快速上升-迅速下降的相对变化趋势,其结果与柯坪地区野外露头碳、氧同位素曲线指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Fischer图解有很强的适用性,对今后塔里木盆地相对海平面变化的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层序地层学中有关术语(如全球海平面变化、地壳沉降、相对海平面变化、可容纳空间、水深、沉积物保留区、剥蚀区及沉积分布模式等)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入手,通过列举实例,采用定量方法和作出相应的图件来表示控制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因素、有关参数间相互关系以及对沉积地层分布模式的影响,旨在进一步加深对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的认识及理解,从而提高区域地层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9.
地球的气候变化与地球轨道的变化有关。科学家经过对各种现象的研究后提出,由于地球的运行轨道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地球的太阳辐射,这样就使地球的大气层发生了变化。这种观点与冰期变化因一方面是由于地球的运行轨道以及地轴的位置改变所致,另外地球椭率的变化,即地球旋转所造成的自身变化也是促成冰期变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过对鲁西东部中下寒武统研究表明:利用δ13C和δ18O以及Sr,Ni,V,Ba,B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不仅可以判断沉积古气候、古盐度、古水温、氧化-还原条件,而且还能提供海平面变化旋回及暴露-间断面确立的依据。研究证明此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精密和详细测定地球重力场及其时间变化,是目前卫星重力测量的主要课题。基于高精度的固体潮展开,研究了地球自转和固体潮对地球重力场时变特性的影响。给出了适合应用于潮波法的理论公式,该公式不同于IERS(92)(96)历书频谱法公式,考虑了4阶潮汐效应,精度可达到10^-11ms^-2量级。改正了IERS(96)关于永久性潮汐处理的不妥之处,即指出要用长期Love数代替固体潮Love数的理由,并利用潮汐数据进行了计算,给出了理论公式可为高精度地球重力场时变特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G 变新理论研究地球运动的规律,探讨地球上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地壳运动的起因以及怎样把握运动的规律是地学界长期探索而至今仍颇有争论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本文从对最基本的物理数学原理(开普勒第二定律和机械能守衡定律以及爱因斯坦相对论) 和定义拷问出发,寻找自然科学中某些研究难以突破的症结。从牛顿力学的局限中发现和建立更为准确的不仅限于研究地球运动规律的物理原理,即广义G 变论。正如天体运动轨道没有绝对的圆一样,该理论强调G 的变化的普遍性。强调物质的等能量运动和分布。从而对诸如天体运行、G 变规律、地球形状与运动等方面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提出了全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We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low-frequency Rossby waves on the thermal structure of the upper southwestern tropical Indian Ocean (SWTIO) using Argo profiles, satellite altimetric data,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wind field data and the theory of linear vertical normal mode decomposition.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WTIO is generally dominated by the first baroclinic mode motion. As strong downwelling Rossby waves reach the SWTIO,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econd baroclinic mode motion in this region can be increased mainly because of the reduction in the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of the upper layer above thermocline, and the enhancement in the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of the lower layer under thermocline also contributes to it.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each isothermal is enlarged and the thermal structure of the upper level is modulated, which is indicative of strong vertical mixing. However, the cold Rossby waves increase the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of the upper level, restricting the variability related to the second baroclinic mode. On the other hand, during decaying phase of warm Rossby waves, Ekman upwelling and advection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the surface cyclonic wind circulation can restrain the downwelling processes, carrying the relatively colder water to the near-surface, which results in an out-of-phase phenomenon betwee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and 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 (SSHA) in the SWTIO.  相似文献   

14.
地球在宇宙中犹如太沧一粟或大海一滴,每粒每滴都是太沧与大海的一个分子,它们无时不在结合与分散之中。这种结合与分散是在同地、同时、辩证地发展着的。所有的星体都松散地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它们是随地随时变化着的,这种变化服从于宇宙的斜向运动,因此地质构造具有普遍的斜向性。  相似文献   

15.
从地球系统科学和地理科学研究内容与研究手段的角度出发,探讨数字地球对人地关系研究的影响,在新技术框架下,地球系统科学所研究的新人地关系,成为实现可计算的人地关系的现代地理学发展关键阶段所必需的理论与技术依托。研究认为在数字地球实验室框架下,可以实现为地理科学的原始性创新提供虚拟创新环境。地理科学虚拟创新环境以不同空间、时间分辨率的数据为基础,或以物质和能量的多种分辨率的有关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口等海量数据或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后产生的数据,按照一定的地理坐标,从里层到外层,从岩石圈到生物圈、大气圈,从局部到整体,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融合及多维(如4维)动态模拟,从而为解决地理科学这个复杂巨系统现状描述、历史反演、未来预测研究提供知识创新的平台、技术开发与理论研究的实验基地。  相似文献   

1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酸溶-敞开溶矿技术,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稀土元素。该方法选用高氯酸和硫酸,试验发现,硫酸的溶矿效果明显优于高氯酸,且硫酸的存在有利于消除Ba对稀土元素的质谱影响。用该方法对地质样品三类国家一级标样(GBW07401、GBW07103、GBW07309)进行验证,准确率达95%~105%,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Green house gases, such as CO2,CH4, N2O and so on are released to the atmosphereconstantly by human activities. These gases insert positive radiative forcing to the climate.Meanwhile, aerosol, which are also released by human activities, ins…  相似文献   

18.
论重力归算     
利用构造参考地球模型的观点解释重力归算的物理意义。通过对不同模型的比较表明,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的确定必须考虑地球内部质量分布的不均匀性,且密度数据的精度应达到0.001 g/cm 3。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1953~1984年的北极海冰资料,分析各区海冰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自相关特性及互相关特性。认为Ⅰ区海冰占有最大权重,又具有较大的方差,在全区海冰中起着重耍作用。冬季,各区海冰相互关联,其余季节,基本上相互独立。各区海冰均提供了气候“贮存”机制,一个季节的冰能影响下一个季节冰的特性;冬季的贮存能力大于夏季,春秋次之;Ⅱ区和Ⅳ区冰的持续性优于Ⅰ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