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田中嗜盐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连云港台南盐场盐田中取卤水和底泥样品,以盐(NaCl)为限制性生长因子,主要采用12%NaCl平板,对样品中的嗜盐菌进行初步鉴定和培养计数研究。结果表明,盐田中的嗜盐菌类群在菌落、个体特征以及数量分布上有所不同,并且底泥中的菌量比卤水中高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08,(9):6-6
一个英国科学家小组最近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童称,他们发现微微型浮游植物这种最小的海藻不单通过光合作用,还可以通过吞噬细菌获取营养。人们一直认为,这种海藻通过光合作用获取养分,然而,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这种小型海藻对海洋细菌有“出人意料的喜好”。科学家在英国“发现”号科研船上对北大西洋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小型海藻体内含有可能通过吞噬浮游细菌而间接获取的磷酸盐。这使研究人员感到十分意外。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研究表明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是一个蕴藏许多高效药理活性物质的巨大宝库。“向海洋要新药”已成为药学研究的新课题。生活在太平洋底的盲鳗,是一种十分奇特的鱼。它竟有4个心脏,科学家们从它身上发现了一种可以用于治疗心脏律失调的物质,以其为原料制成的药是理想的高效强心剂。这种药剂一能增加心脏向血管输送的血量;二能降低心跳频率。有报告说,在原苏联顿河入海口淤泥中生活的盲鳗,它的心脏能分泌出一种强烈的兴奋剂。人们只要服用很少一点这种分泌物,就可以使心脏输出的血液成倍增加。从而避免心力…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10,(4):9-9
器官再生的秘密即将揭开,未来世界也许会更加匪夷所患 ·壁虎断了尾巴可以长出来,这种神奇的本领让人类羡慕不已。十年前开始的一项研究最近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定位了哺乳动物中一个调控组织再生的基因。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07,(3):7-7
深水滑翔机是一种很好的海下(水下)交通工具。因为它不仅可以在海里呆上一年,而且可以下潜至2700米深的地方,这比任何深海军事潜水艇都要好3倍。这种深水滑翔机重138英镑,长1.80米。研制这种深水交通工具的想法是用于测量如气候变化等海洋条件,因此更像是打造了一个传感器。它可以通过卫星向地面传输数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第一类非线性回归模型中,经常出现病态问题,它严重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引入模型误差求解部分参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改变病态性质,提高对部分参数的求解精度。通过算例来检验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并探讨它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8,(6):9-9
看见面包上长了霉菌,大多数人会立刻将其扔掉;然而,有些人却可以从这些小型真菌中看到诸多可能性,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科学家帕特里克·许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了霉菌生殖过程中的一种新机制——该机制通过在减数分裂中“关闭”不匹配基因(“关闭”后该基因将无法表达),避免了非正常的遗传突变。许说:“对霉菌的这种‘定位不匹配基因并关闭之’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查清免疫促进剂对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俗称石蟹)自身免疫力的增强作用及机理,对脂多糖(LPS)、β葡聚糖(β—1,3-glucan)、灭活鳗弧菌和灭活哈维氏弧菌对日本蟳酚氧化酶(po)的产量与活性以及血细胞的数量与超微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4种免疫促进剂处理后,日本蟳PO产量和总酶活性都有显著增加,但PO的比活性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日本蟳血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多糖处理组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的糙面内质网和线粒体数量增加,颗粒数量减少、体积增大,而透明细胞的超微结构没有显著变化;灭活弧菌处理组小颗粒细胞中的颗粒数量明显减少,透明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显著增加。由此可见。多糖类和灭活弧菌类免疫促进剂对日本蟳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不同,多糖类免疫促进剂主要提高酚氧化酶原激活组分PO的产量,进而提高PO总酶活性,而灭活弧菌类免疫促进剂主要提高透明细胞和小颗粒细胞的吞噬活性。  相似文献   

9.
水淹和盐度,在海岸地带是两个同等重要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精确的遥感技术可以用来对受这两个因素影响的地带制图。为了研究采用微波辐射计进行这种制图的可行性,我们通过能够反映水淹区和盐渍区特性的层化模型,进行了亮度温度的数值计算。亮度温度的特性可以显示出水淹区和盐渍区的特征值。本文所提供的结果表明了微波辐射计在对水淹区和盐渍区制图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由冰川磨碎作用产生的细小碳酸盐颗粒对与融水的相互作用很敏感,因此,这种碳酸盐的同位素组分可以记录这种相互作用。作者研究了瑞士Tsanfleuron冰川沉积物的碳酸盐组合以及底冰内的碎屑,发现底冰碎屑和消融冰碛物存在同位素共线趋势,这被解释为在岩屑和自生方解石之间有混合.多数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水淹和盐度,在海岸地带是两个同等重要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精确的遥感技术可以用来对受这两个因素影响的地带制图。为了研究采用微波辐射计进行这种制图的可行性,我们通过能够反映水淹区和盐渍区特性的层化模型,进行了亮度温度的数值计算。亮度温度的特性可以显示出水淹区和盐渍区的特征值。本文所提供的结果表明了微波辐射计在对水淹区和盐渍区制图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海藻生物吸附金属离子技术的特点和功能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生物吸附技术是环境领域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处理工业污染废水的新技术。它以各种生物(菌类或藻类)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强、效率高、消耗少,并能有效地处理含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废水等优点。本文对国内外当前生物吸附金属离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作了综述,包括生物吸附技术的优越性,生物吸附剂的分类与来源,生物吸附的机理,影响生物吸附的因子,生物吸附剂的洗脱及固定化等问题。通过对这些工作的了解,使我们对方兴未艾的海藻生物吸附技术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研究有更确切的认识。这些理论基础研究工作为该项技术进一步研究发展打下了实际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钱世鎔 《海洋通报》2001,20(5):77-82
时-频联合分析法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信号分析方法,它是分析处理频率随时间而改变的非稳态信号的强有力工具。本文对这种方法作了简单介绍,并采用这种方法处理了嵊山海洋站海水表层盐度观测资料。所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分析海洋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世界》2009,(6):8-8
在这样一个网络时代,不和别人联系似乎已经不太可能。手机和互联网大开方便之门,让我们可以随时和朋友聊天。一项新研究表明,在使用MSN和谷歌聊天工具的人群中,谎言大行其道。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表示,在虚拟的网络上,谎言是一种策略。这种策略被称为“管家谎言”,它发挥着现实生活中管家的作用,为我们婉拒那些不受欢迎的客人,同时又不会伤害别人的感情。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08,(3):7-7
如何应对全球变暖?专家给出“减少工业二氧化碳的排放”的策略。决策者对此相当不情愿,因为减排往往意味着减缓经济发展速度。然而,最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化学家们带来了好消息:一种新材料可以选择性地捕捉二氧化碳分子。这种新型材料UCLA化学教授Yaghi和他的研究小组设计,他们将其称之为ZIFs。  相似文献   

16.
生物膜可以被定义为主要由着生藻类、菌类以及一些附着在水体基底的岩屑组成;凡是有微生物存在的地方就会有生物膜产生;生物膜是由微生物群体(其中有各种寄居者如固着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藻类)、非生物物质和有机聚合物基质(包括细菌胞外聚合物质、腐殖质等)组成。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世界》2008,(8):7-7
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新型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废热转变为电。使汽车的效率更高。这项科研成果发表在著名的学术杂志《科学》上。研究者将这种新型材料称为“热电材料”,它的效率取决于一定温度下热电相互转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09,(12):8-8
技术让罪犯愈发无处可藏。最近,英国肯特大学的研究者们在光学协会的年会上展示了一种被称为“EFIT—V系统”的软件。目前,这种软件已经被英国的15个警察部门使用,其他6个欧洲国家(包括法国和瑞士)也在使用这种软件。该软件可以用不断变化调整的脸部图像去贴近证人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从一起呈败血症感染病例的养殖牙鲆 ( Paralichthys olivaceus L.Temminck et Schlegel ) 肝、腹水及腐烂组织中检出了一种相应的病原菌,取 10 株该病原菌的纯培养菌做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理化特性及代表菌株 16S rRNA 基因序列测定等,表明为弧菌属 ( Vibrio Pacini 1854 ) 细菌的一个新种 ( sp. nov. ) 并定名为牙鲆弧菌 ( Vibrio olivaceus sp.nov. ).同时,对该菌进行了人工感染的致病作用及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的检验,结果显示对牙鲆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对供试的 37 种抗菌类药物在不同菌株间的敏感及耐药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我们使用设置在岸边3.2cm波长的测雨雷达每天监视天气变化的同时观测到了低空中的晴空层状回波,因它仅出现在海面的上空,情况比较特殊,所以对它加强了注意。这种类型的回波与紧贴海面的另一种晴空回波出现的情况有些不同,紧贴海面的晴空回波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基本上可以掌握其出现的规律,而这种回波只有在大气中某一时刻某个空间里具备了一定合适的条件它才会出现,所以以前称这种雷达回波为仙波、鬼波,对这种回波的观测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