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太原市市区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于梅(太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机动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从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大气污染过程看已经历了烟尘型污染、二氧化硫污染、光化学烟雾污染三个阶段。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是由...  相似文献   

2.
太湖北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太湖底北部表层20cm深沉积物样进行了重金属元素含量(Hg、Cd、Pb、Cu、Ni、Cr)分析,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对其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表层5cm深以来Hg、Cd、Ph元素含量增加比较显著,生态危害指数比较高,构成了沉积物中等危害,其原因可能与太湖北部梅梁湾周围大量工业和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相关。  相似文献   

3.
对珠江口伶仃洋海底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瑞典科学家Lars 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伶仃洋西岸附近的海底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大于伶仃洋东岸附近的海底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重金属Zn、Cu、Cr、Cd、As和Hg的含量总体上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除4个站位为生态危害中等外,其余47个站位为生态危害轻微,海底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顺序为Cd〉Hg〉Cu〉As〉Pb〉Cr〉Zn.  相似文献   

4.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一严重的风沙灾害,它波及面广,危害极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起着强烈破坏作用。文中阐述了沙尘暴重点的分布地域、危害程度,分析了沙尘暴的主要形成因素,提出了对沙尘暴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对煤矿城市塌陷与生态环境危害状况及危害程度的分析,阐述了对煤矿城市塌陷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研究了对煤矿城市塌陷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认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对煤矿城市塌陷与生态环境的治理方法和措施。力求使人们认识到煤矿城市塌陷不仅对生态环境危害严重,同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对煤矿城市塌陷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应该引起重视,纳入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水旱灾害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臣 《水文》2003,23(6):18-20,27
水旱灾害在自然灾害中占有重大比重,对人类危害极大,正确认识水旱灾害发生的规律与特点,对防治与减轻自然灾害有着重要作用。对吉林省水旱灾害的危害及其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段青龙 《冰川冻土》2003,25(8):20-23
通过对青藏铁路那曲丘陵区路堑地下水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了地下水对工程的危害,并就防治地下水对路堑的危害提出了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福建三沙湾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微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蔡清海  杜琦  钱小明 《沉积学报》2007,25(3):456-460
依据2004年的调查资料,分析了三沙湾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分布,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除Hg和Cd污染较为严重外,其它重金属的生态危害很小。此外,本项目较全面地对三沙湾表层沉积物的微量元素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简要介绍川藏公路海竹段自然环境条件及地质构造条件的基础上,对该段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的 特点及危害做了简单描述,重点阐述了该段所发育的泥石流的分布特征、危害、形成机制、发展趋势及整治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浅部开采地面塌陷对井下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调查了某矿浅部开采地面塌陷坑的形成条件及存在状态,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地面塌陷坑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分析了塌陷特征及其对井下危害程度,提出了消除塌陷坑对井下危害、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防治目标及具体原则,研制出地面塌陷坑治理的四种方案,即①排除积水,构筑隔水层;②煤矸石充填塌陷坑复垦土地;③利用塌陷坑发展养殖;④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通过方案的实施,彻底消除了塌陷坑对井下的危害,地面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取得了理想的治理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西安市街道灰尘中铬、镉、铅赋存状态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晖 《城市地质》2002,14(2):34-39
本文通过对街道灰尘中铬、镉、铅三种元素赋存状态研究、铬、铅在街道灰尘中以残渣态为主,镉以有机质结合态为主。虽然铬、铅、镉存在形式稍有差异,但其在街道灰尘中主要以矿物质的形态存在,说明其比较稳定,不易迁移转化,对环境的危害比较持久。在治理措施上应有早遏止微量元素向环境中排放,以免其与灰尘发生相互作用对环境造成长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矿山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论述了山东省主要矿山地质灾害和矿区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及其危害,包括地面塌陷、水环境污染、矿坑突水、矿渣尾矿危害、矿山排水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等。预测了发展趋势,提出了技术对策建议:①改进采矿方式,②塌陷土地复垦,③煤矸石综合利用,④闭坑矿山污染防治,⑤矿山地下水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概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全国江河、重要供水水源地、沿海经济开发地区、长江干流近岸水域水资源质量和主要江河典型河段有机污染,主要湖泊(水库)的水资源质量以及北方五省区与海不可流域的地下水资源质量状进行了概述,对水污染危害、水污染事故及污染危害的经济损失估算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淮河流域、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水旱灾害,建国后经40余年努力整治,搞灾效益显著。但近20多年来,随着流域城市经济、人口的发展,又冒出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危害。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论述污染形成原因、危害程度、损失情况、治理现状等。并提出了今后应如何加强防污治污的力度,综合整治淮河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氡与氡的危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常桂兰 《铀矿地质》2002,18(2):122-128
本简述了氡的物理,化学特征和射气作用,介绍了氡测量方法,着重阐述了非矿山氡积累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与防治,通过具体数据和实例说明了人类对氡危害的认识过程,提出了对环境生态评价及对氡侵害人体健康的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井灌区限量开采地下水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菊艳  许文志 《地下水》1997,19(4):157-160
井灌区限量开采地下水,既是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也是增加灌溉水源,防止因过量超采地下水诱发的种种危害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对山西省运城地区地下水过量开采引起的地下水环境变异及其带来的种种危害进行了调查,并就其解决途径、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承压水地层施工钻孔灌注桩时承压水地层类型及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危害,提出了预防和处理措施,并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不注意承压水的危害所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凌源钢铁公司场地黄土状粘土的特征、危害及地基处理凌源钢铁公司位于辽宁省西部凌源市境内,笔者结合参加公司厂区32项工程地质勘察实践,对场地内的黄土状粘性土的特征、危害及地基处理问题,谈以下几点认识。(1)凌钢黄土状粘性土的特征凌钢黄土状粘性土主要分布在...  相似文献   

19.
<正>氮氧化物是形成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前驱体之一,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NOx排放都有严格的限制。近年来我国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增长迅速,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氮氧化物排放国。2005年我国的NOx排放量约为1 850万t,但2010年排放量已升至约2 576万t,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燃煤电厂是我国最主要的氮氧化物排放源之一,为此,国家新修订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相似文献   

20.
西藏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西藏独特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加之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不断加剧,滑坡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规模、频次和危害程度日益增强,属全国罕见。文章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西藏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主要危害,并对滑坡形成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提出了西藏减灾防灾的对策和措施。可为各级政府防治滑坡地质灾害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