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中国县级土地管理的主要依据.当前,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年度用地指标制度指令性过强、缺乏弹性,与县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降低了规划的指导作用和法律地位.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制度不做年度用地计划,在用途分区的基础上进行用地数量和质量的控制,能够很好的解决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今后应建立以土地用途分区管制为核心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切实实施需要相关法律体系和操作技术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智能体的土地利用模拟与规划模型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刘小平  黎夏  艾彬  陶海燕  伍少坤  刘涛 《地理学报》2006,61(10):1101-1112
利用多智能体和元胞自动机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规划。根据环境经济学资源分配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结合多智能体及元胞自动机的微观规划模型,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分配及规划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以避免浪费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该模型由相互作用的多智能体层、元胞自动机层和环境因素层组成,可方便地探索不同土地利用政策下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情景,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有用的决策依据。以广州市海珠区为实验区,在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规划下,模拟了1995-2010年的城市扩展的动态变化,并讨论了在不同规划情景下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   总被引:122,自引:10,他引:122  
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发展都处在转型时期,对土地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展,而开发边际土地的余地已经有限,未来耕地食物安全的形势将更趋势严峻,因而保护耕地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但实际上由于缺乏保护机制,耕地仍在继续向效益更高的其它土地用途转移,因此,保护耕地的根本大计在于建立机制,保护耕地的经济机制是提高农业的比较经济效益,耕地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实现至关重要,在政策管理机制方面,要强化政府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规范土地管理行为,明确独立于市场的政府土地管理目标,并以法律形式固定的规划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城市发展要加强内涵集约度。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开发和溢价归公有助于缓解城市财政压力,推动公交都市建设。结合国外实施溢价归公的政策和实践模式,以东莞市为例,在资料收集、政策分析、文本和案例解读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城市政府在规划和建设轨道交通中,以土地溢价归公反哺轨道交通融资的政策安排和实施效果。结果表明:1)溢价归公的本质是以特定方式实现正外部效应的内部化,由于土地制度和税收体系的差异,欧美地区溢价归公主要依赖多样化的土地税收体系,而中国城市的实践主要借鉴了“轨道+物业”的联合开发模式;2)东莞市溢价归公策略的形成是综合开发规划编制和审批、沿线土地控制和储备、土地发展权转移、土地增值分配等核心环节有效协调的结果;3)东莞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能形成可观的财政收益,潜在土地收益占轨道资金总需求的比例超过20%,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较大困难。东莞市案例能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融资、土地开发和溢价归公的政策体系编制和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探讨武汉市城市边缘区实现生态框架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诉求、城市整体空间优化与农用地资源保护协调共赢的土地利用机制。分析武汉市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产业发展规划及其导向作用对村镇建设模式与土地利用政策的要求,将该区涉及的12个区、37个乡(镇、街、场)分为生态控制型乡镇、引导发展型乡镇和城镇发展型乡镇3类。以区域产业布局为支撑,构建"镇区+社区+园区"的区域村镇发展体系;将区域内650个原有村庄分为搬迁型、控制性和发展型进行社区化建设,以期为促进城市边缘区村镇发展提供模式借鉴;并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用地制度改革及区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探索相关土地利用政策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6.
政府规划约束下的城市空间增长多智能体模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政府规划约束下的包含多种类型智能体和环境因素的城市空间增长多智能体模拟模型,通过居民、开发商和政府三类智能体之间以及智能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拟了城市空间增长情况。模型将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区纳入政府的土地利用政策,探讨了政府规划因素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并根据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优化。在Repast和ArcGIS的实验环境下,以南京市中心城区(长江以南)为研究区设置了四组土地利用情景,模拟了2001-2007年研究区的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情况,对比不同情景下模型的模拟精度,说明正确合理的政府规划引导对城市空间增长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模拟结果进行优化的必要性。该模型有助于揭示城市空间增长机制,为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规划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FAO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作为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组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土地利用评价和规划的研究和实践。不同发展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90年代以来FAO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过程为基础,提出不同阶段下FAO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并指出了未来发展的5个趋势:规划重点由协调土地用途的冲突为主走向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冲突并重;规划内容由适宜性评价为主体走向持续性评价和制度安排并重;规划过程由自上而下为主走向上下结合;持续重视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不断发展为规划服务的土地利用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参考大量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研究和应用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在城市和农业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广泛应用。旨在使更多的人们关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的研究成果,以使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为规划机构和决策者们提供更为广泛和实用的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阐述土地用途管制、土地规划、规划修编的基本涵义和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新一轮的土地规划(从2006年到2020年)修编,加以反思,总结问题,最后从规划的角度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雄安新区:地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雄安新区的设立被认为是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其设立也是继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后又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相关研究重点集中在其战略意义及开发建设目标的一般性解读与探讨,有关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总体思路与面临的挑战还需深入分析与冷静思考。集中四位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长江经济带长期研究的地理学者就雄安新区的战略意义、城市发展定位、产业与土地利用规划、体制机制创新以及面临的行政与土地管理模式与生态保护等问题的观点与建议,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地理学者进一步深入思考,为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咨询与建议,为中国区域一体化理论研究的完善进行新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论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以及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结合新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出了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正确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2)正确处理土地供应与土地需求的关系。(3)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雯秋  朱道林  姜广辉 《地理研究》2022,41(10):2615-2630
农村居民点作为乡村地域功能的空间反映,其内部用地功能结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剧烈变动,“转型”正成为当前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发展的主要特征。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为切入点,在阐明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转型内涵的基础上,依据“过程-类型-机制-优化”的研究思路系统剖析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转型规律,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转型研究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相结合。研究认为,基于农村居民点内部典型地类间组合关系的演变过程,其转型可划分为外向非农化、内生乡村化和空心衰败化三种类型。城镇化、乡村工业化和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改变城乡间人口、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着居民点转型的方向和结果;同时,合理、有序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也可为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提供空间基础。未来应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为导向,从类型转换、效率提升和制度保障等角度优化居民点用地结构转型,以期在理论上创新和完善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与优化的研究范式,实践上为村庄规划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空间结构不断重组,导致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土资源无序开发日益严重,因而优化国土资源空间格局,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对土地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土地规划方法有待改革。在基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开发理念下,总结土地自然过程基础对土地规划的影响,实现“山水路林田生命共同体”的协调规划发展。其次,“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云计算、空间数据整合、云分析等技术对土地规划方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最后,针对土地规划数据特殊性、移动用户终端的广泛性,提出应创建土地规划云服务平台,使土地规划实现数据集成管理和更新,从而提高土地规划质量。  相似文献   

14.
魏正波  罗彦  肖锐琴  何舸 《热带地理》2022,42(4):544-553
如何坚持陆海统筹,实现全域全要素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主要面临陆海统筹规划编制方法差异、陆海资源评价方法单一和海岸带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文章结合不同层级管理事权,提出了“保护、利用、特色”三位一体的陆海统筹模式、基本原则和管控思路,以及陆海统筹规划编制和空间管控体系等。从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角度入手,以广东省为例,通过对陆海统筹重点区域管控对象、管控内容、管控手段和实施效果的全面梳理,提出应该以生态保护和底线管控优先,创新陆海统筹区线管控机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海岸带重点资源项目库、陆海使用权立体分层等管控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土地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朝辉 《热带地理》2000,20(1):8-11
社会经济保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关键是保护好农业用地资源。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切实实施规划是保护好土地资源,以保证其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然而,近年来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中存在各种问题和弊端,既影响规划的实施,也下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必须认真采取措施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6.
王姣娥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10):1470-1478
城市交通、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和交通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大容量公共交通、混合型土地开发、宜人的步行环境和高质量的公交服务是公交导向型开发(TOD)模式的主要特点。本文分析了TOD对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理发现:土地开发强度、土地利用结构以及土地价值是TOD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3 个主要方面,而TOD对路网结构、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布局的作用进一步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大容量公共交通的建设使得城市竞租曲线和开发密度具有多波峰的特点,遵循"随着时间的变化从城市中心向外围递减"的规律。基于中外城市发展背景差异,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 个层面提出建立以大容量公共交通为主轴、以TOD站点为枢纽的轴辐网络状城市空间结构,并提出了TOD站点开发的距离、级差密度、多样性和设计的4Ds原则。  相似文献   

17.
英国城市开发规划管理采用行政自由裁量模式,通过建立健全行政许可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较好地解决了由于行政许可权力滥用和信息不对称等而导致“管理失控”的问题。首先介绍了英国城市开发规划管理模式的行政自由裁量特点,最后从立法、行政、司法和社会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了英国城市开发规划管理模式的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8.
深圳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调控效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规划实施效能研究已开始由定性走向定量,引入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以深圳为案例从定性与定量角度系统全面地开展了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调控效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调控效果显著:①城市规划对深圳城市空间结构的控制与引导十分有效,使得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仍然保持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②城市规划对特区土地利用的调控效果较好,城市建设基本按照规划进行;而城市规划对特区外土地利用基本失控,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城市规划没有起到应有的调控作用。③城市规划管理对土地利用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规划审批用地挤占了大量耕地、园地、林地和水域等,引起了深圳各区域土地利用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黄慧明  韩文超  朱红 《热带地理》2022,42(4):554-566
建立科学清晰的传导体系是保障规划治理效力的重要前提。随着全国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改革的推进,空间规划体系雏形初显,明确各级、各类规划编制内容、管理权限和传导路径,已成为各级政府十分关切的问题。文章基于广州国土空间规划试点的编制实践,针对原有规划体系中指标分解难、控制线管控标准不一、用地管控尺度和精度不一、设施管控缺乏分级等问题,以全域全要素管控为目标,提出了广州建立“四级三类”规划传导体系及实施评估监督的建议,认为一是要在纵向传导上,强化规划编制和“市—区—街道”行政管理体系的衔接,构建“市域—区—单元—地块”4个纵向传导层级,重点围绕“目标战略、底线管控、功能与用地管控、设施管控”4类核心管控内容明确各层级编制内容和深度;二是要在横向传导上,构建专项规划与各层级规划的“联系-反馈”机制,推进专项规划与总体层面规划同步编制,达成管控要求、核心指标等方面的共识,并加强详细规划层面的设施评估反馈,细化详细规划在指标、名录、位置、结构4个方面的传导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模式与动力机制   总被引:58,自引:4,他引:58  
本文通过系统地评析国外不同学术派系对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模式、动力机制及管理政策的研究进展 ,指出其研究重点已从归纳空间演替模式深化到探究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决策过程与动力机制 ,从崇尚土地市场的自由运作转向对其进行精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