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份新的海洋科技杂志——《东海海洋》问世了。我作为海洋战线的一名老兵,深感无比的欣慰。祝《东海海洋》在繁荣海洋科学和开发东海的事业中,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作出积极的贡献。愿《东海海洋》以枝壮叶茂、花繁色艳的英姿,呈现于祖国海洋科学的百花园中。  相似文献   

2.
《东海海洋》第一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于1983年12月16日在宁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本届编委会委员、浙江省海洋学会理事及编辑部成员等二十余人。与会人员在听取编辑部负责人关于刊物编辑出版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新形势下《东海海洋》编辑方针任务的调整意见及进一步提高刊物水平和质量的具体措施。 会议充分肯定了《东海海洋》创刊以来所取得的基本成绩。大家一致认为:在浙江省海洋学会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直接领导和海洋出版社的关心指导下,编辑部认真贯彻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3日,中国海监东海维权执法支队在上海挂牌成立,这标志着东海区海洋维权执法工作迈出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步。两年来,东海维权支队新一届领导班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勤政廉洁"为基本要求,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4.
以对东海进行综合研究为主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1986年3月12日隆重纪念该所成立二十周年。 二十年来,海洋二所的科技队伍已从建所初期的几十人发展到四百多人,仅高、中级业务骨干就有二百多人,技术装备不断添置更新,日趋精良。这一综合海洋科学机构在党的科技方针指引下,把科研与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取得了一批影响大,效益好的成果。在120项科技成果中有近40项分获国家、国家海洋局,浙江省的奖励,同时发表的论文有300多篇,还完成了诸如中美长江口沉积作用联合调查,东海大陆架调查,浙江省海岸带调查,浙江沿岸上升流调查,南极考察,遥感技术在海洋开发中的应用研究,大型水处理设备的研制等重点科研项目。现在该所已成为研究东海的主力军,也是我国海洋学界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正>2008年5月13日,中国海监东海维权执法支队在上海挂牌成立,这标志着东海区海洋维权执法工作迈出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步。两年来,东海维权支队新一届领导班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勤政廉洁"为基本要求,团结和带领广大干  相似文献   

6.
《东海海洋》第一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杭州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浙江省海洋学会理事,编委会委员及编辑部成员等共四十余人。会议首先听取编辑部负责同志汇报本刊筹办过程及目前进展情况,然后,着重讨论和审定了《东海海洋》的办刊宗旨,方针及办好刊物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东海海洋》创刊于 1 983年。由国家海洋局主管 ,浙江省海洋学会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联合主办。《东海海洋》为海洋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东海及邻近海区的水文、气象、地质、物理、化学、生物、水产、海洋遥感、海洋工程、海洋经济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调查研究报告、科技动态等。本刊大都有中、英文摘要及参考文献。经统计 ,有引文的论文占总论文的 98% ,高标准地达到国外学术期刊论文 90 %以上的引文水平。据不完全统计 ,《东海海洋》被国内外 7个数据库和 6种文摘期刊收录。《东海海洋》重在科学性、应用性、区域性、综合…  相似文献   

8.
《东海海洋》创刊于1983年。由国家海洋局主管,浙江省海洋学会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联合主办。《东海海洋》为海洋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东海及邻近海区的水文、气象、地质、物理、化学、生物、水产、海洋遥感、海洋工程、环境保护、海洋经济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调查研究报告、科技动态等。本刊大都刊有中、英文摘要及参考文献。经统计,有引文的论文占总论文的98%,高标准地达到国外学术期刊论文90%以上的引文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东海海洋》被国内外的7个数据库和6种文摘期刊收录。《东海海洋》重在科学性、应…  相似文献   

9.
《东海海洋》创刊于 1 983年。由国家海洋局主管 ,浙江省海洋学会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联合主办。《东海海洋》为海洋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东海及邻近海区的水文、气象、地质、物理、化学、生物、水产、海洋遥感、海洋工程、海洋经济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调查研究报告、科技动态等。本刊大都有中、英文摘要及参考文献。经统计 ,有引文的论文占总论文的 98% ,高标准地达到国外学术期刊论文 90 %以上的引文水平。据不完全统计 ,《东海海洋》被国内外 7个数据库和 6种文摘期刊收录。《东海海洋》重在科学性、应用性、区域性、综合…  相似文献   

10.
由于近几十年来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影响,近海海洋环境较过去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认知近海海洋环境特征、变化和控制因素对于应对全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海洋学关注的重要议题。东海作为中国重要的海洋区域之一,存在独特的环流系统,孕育了大河口、上升流和黑潮三个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其海洋科学研究对于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东海区域海洋学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围绕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这一主线,重点总结了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和生物海洋学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东海区域海洋环境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呈现新的变化格局;长江径流输入、黑潮北上及其入侵陆架是东海三大生态系统格局形成的主要驱动力。除主要的环流结构外,穿刺锋面和跨陆架海流是连接东海内陆架和外陆架水体的主要动力过程,并促进了碳等重要生源物质的跨陆架输送。相关研究在海洋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海洋灾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数据不足、研究领域不够广泛等挑战。东海海洋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均较大,且存在近岸富营养化、大河口低氧现象等主要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主编手记     
做了很多年的海洋科普和海洋宣传工作,从我个人来讲,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靠近海洋,逐步地体会到海洋与人类社会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也才有机会在接近海洋的时候去体味一些普通人难以接触的海洋之美。到现在为止,也只能说,相对于其他人,我们只是更多地看到、听到和走近了海洋,丝毫不敢说真正了解海洋。  相似文献   

12.
东海大陆架浮游硅藻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浮游硅藻是东海中的主要浮游植物。它不但同海洋生物的富饶丰盛休戚相关,而且不同生态性质的浮游硅藻的分布,也是说明海洋水文特性的一项因素,有些种还可以作为海流指标种。本文记载了东海大陆架浮游硅藻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东海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为370米,最大深度为2719米。其陆架宽广,面积约54万平方公里。东海处亚热带地区,海洋环境条件优越,十分有利于开展多种海洋开发活动。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两大性质不同的水系——东部的黑潮暖流水系和西部的沿岸流水系相互作用,左右着东海的水文特征。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入东海,它和许多大小河流夹带  相似文献   

14.
冲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高分辨率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冲绳海槽位于东海陆架边缘,具有较快的沉积速率和较高的地层分辨率,其中蕴藏着关于陆地、海洋及其相互作用的丰富信息,它是东海从第三纪到全新世有连续沉积的惟一地区,记录了东海完整的冰期一间冰期旋回。近10多年来在冲绳海槽开展了一系列高分辨率的古海洋研究,作者旨在对其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或许由于地域原因,我们新疆的师生天生对大海怀揣蓝色的梦想,渴望走进大海、拥抱大海。而暑期夏令营活动,不仅圆了我们这个梦,同时也让我们对海洋有了更多的了解,生成更多的爱。非常荣幸,能够被学校委派作为带队教师与学生一起赴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参加第九届全国海洋知识夏令营活动,与同学们一起认知生态海洋,关爱海洋环境,并从此与海洋科普教育结缘。非常感谢国家海洋局、海洋出版社和厦门大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美海洋沉积作用过程联合研究”双方的协议,为了共同对东海所取得的沉积物样品进行及时的年代测定和研究,我们一行二人去到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海洋科学及海洋工程系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因此有机会对美国的一些海洋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方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速东海石油、天然气普查勘探和开发的步伐,适应海洋地质和石油地质工作由概查进入区域详查和井位调查,对高精度导航定位的要求,地矿部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于一九八四年底在东海引进和建立了一套以阿戈和玛西兰为主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定位设施。经过一年多的生产实践表明,该系统成功地达到原设计的各项技术指标,可以基本上满足东海陆架海洋地球物理调查、三维地震调查、海洋地质调查、井位调查和钻井装置就位对定位的要求,同时可以开展对国内外需要高精度导航定位的各种船只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8.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是综合性的海洋科学研究所。主要任务是:综合调查研究东海及其他海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为实施海洋管理、海洋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服务。 该所设有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质、海岸带、海洋遥感技术、海洋水文气象、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及分析计算、情报资料等九个研究室、并设有两个服务中心,即:海洋环境调查服务中心、海水淡化和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拥有一批先进的调查、研究、分析测试仪器设备。现有各类科技人员四百余人,其中有教授、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十三名,有助理研究员、工程师约二百名。 该所以广泛的海上现场调查和深入的综合研究为特色,并在东海地球物理场、大陆架地质基础调查研究、沉积动力学、环流数值模拟、沿海港口风暴潮增水特性、海水淡化和水处理技术,以及在国际合作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成果,为促进海洋科学技术的繁荣和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卫星象片分析长江入海悬浮泥沙扩散问题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在长江丰沛的水量中悬浮着数量可观的泥沙,不仅沿程影响整个流域的水文特征及河床地形的塑造,而且当其随流输移人海以后,继续改变着我国黄海南部及东海北部海岸带与大陆架海域的自然状况。新中国建立以来,地貌学者曾经围绕长江三角洲地貌发流和长江河口整治任务,探讨过长江人海泥沙的分配与沉积过程。海洋动力学者在研究中国近岸流系过程中,发现长江冲淡水消长变化的范围极广。在东海、黄海底质调查时,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东海高精度无线电定位系统”是地质矿产部在八十年代中建立起来主要用于物探的定位系统,也是东海海洋地质调查主要的定位手段。该系统精度的难证、工作方式、实际工作的资料统计结果进一步论证了该系统在东海的实用价值,随着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和深化,对导航定位的要求越来越高,“东海高精度无线电定位系统”的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以适应东海对外开放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