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开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SPOT5)处理及建库技术方法研究和探索,制定了"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处理及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和"省级基于遥感影像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制作了覆盖河南拿省的1:1万数字正射影像图,建立了河南省基于SPOT5的GPS像控点图形图像数据库、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库和基于影像信息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全国土地利用二次调查基础底图制作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数字地图制图中多源数据(资料)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探讨了数字地图制图中多源数据综合应用的技术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多源数据(资料)的分类、分析与评价;数据获取和基本的处理方法.最后介绍了利用TM影像、全国公路网GPS测量数据和数字海图等几种数据源制作1:25万协同图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调查主要是根据1984年5月7日成像的TM3,4,5波段合成图像进行的。应用合成─放大─校正”图像处理方法,同野外调查相结合,把目视判读结果转绘到1:5万地形图上,面积误差仅有1.48%(与野外调查相比)。这表明,应用TM数据在大面积上进行高精度的湖泊和滩地调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数字地图制图中多源数据综合应用的技术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多源数据(资料)的分类、分析与评价;数据获取和基本的处理方法。最后介绍了利用TM影像、全国公路网GPS测量数据和数字海图等几种数据源制作1∶25万协同图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SPOT图像的特征,探索了SPOT图像在唐山市区综合调查中的应用潜力,编制了该市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地貌、土壤、植被、水系、交通和环境等系列专题图件。并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经过几何精纠正的SPOT多波段黑白负片,可以彩色合成放大为不同比例尺的像片。1:10万的彩色图像影像质量最佳;1:5万的彩色图像是可用的最大比例尺图像,具有较高的平面几何精度,可供编制1:5万专题图用。(2)经过几何精纠正的1:5万的SPOT彩色图像,最小识别面积为25m×25m,线性体宽度约10m,可以满足我国区(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详查的需要,是监测区域动态变化的一种有效手段。SPOT图像在综合调查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为试验区,用TM磁带、TM假彩色合成影像、SPOT多光谱影像和彩色红外航空像片同时对试区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制图的比较研究。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TM图像计算机增强处理与自动分类、TM最佳波段组合、三种影像的目视判读与制图、以及遥感信息源的综合评价等多方面的试验研究,为遥感技术在黄土高原1:5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制图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套技术数据及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基于 Open GL的 L andsat TM遥感图像三维影像图制作技术进行研究与实践 ,分析其中关键技术 ,并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SAR影像与TM影像的几种融合处理方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利用彩色空间变换、比值变换及相关系数法分别对SAR影像与TM3 、TM4 、TM5 三波段影像进行融合处理。文章介绍了影像融合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及其处理方法。因侧视雷达图像一般有明显的孤立噪声,所以,在进行影像融合处理之前,先对SAR影像进行预处理,文中用δ滤波法抑制孤立噪声(光斑) .最后,从视觉效果、熵、平均梯度值以及标准差等4 方面评价了影像融合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西部测图工程中,在生产技术试验的基础上对影像地形图产品模式和制作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西部测图工程1∶50 000影像地形图产品模式,研制了图像处理、符号设计、要素提取、地图编辑等产品制作方面的原则和技术方法,编制了《西部测图工程1∶50 000影像地形图技术规定》,并制作了产品样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了SPOT5卫星遥感影像在1:1万基础测绘中的应用。本文围绕实际生产,重点阐述了卫星遥感影像高精度正射纠正技术、真彩色影像融合处理技术以及大范围影像批量分幅方法,并对不同控制点布设方案制作的卫星遥感正射影像图进行了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1.
SAR与TM数字复合处理技术,能为地质解译及地质制图提供一份空间与波谱信息都比较丰富 的图像。复合图像的优点是:地物细节详尽,立体感强,图像上阴影又少,便于进行各种图像增 强处理和与其他地学资料对比分析、拟合。试验表明,除岩性解译能力较差外,其它地质体的解译能完全或基本满足中等(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普格县植被覆盖度遥感动态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四川省普格县为研究区,选择2000年、2006年Landsat TM数据和1:50000地形图作为基本信息源,对遥感数据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裁剪处理后,计算出两期图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根据结果经过对比分析表明普格县六年间植被覆盖度主要呈增高趋势,总体上认为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和人类活动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近几年来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在该地区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3.
CBERS-02B星HR影像在线状地物提取及扣除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和人机交互的解译方法,通过对CBERS-02B星的2.36m高分辨率HR影像与2007年29.5m分辨率的TM影像融合,结合2007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1:5万基础地理数据,以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为例进行线状地物的提取及扣除工作,并对其解译精度进行客观评价与分析。结论表明:与TM影像融合后的HR高分辨率影像可以进行线状地物的提取及扣除工作,解译精度基本上可以满足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黑龙江省阿城市为监测试验区,采用1:5万的TM假彩色合成图像,对该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解译调查,并与历史资料比较,对该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对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该市地类变化情况以及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鉴定陆地卫星5号系统纠正TM图像产品的精度,我们以1:5万地形图为基准,对四景TM图像作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纠正后的TM图像产品,内部几何精度相当好,有较小的旋转、比例误差。采用一阶多项式即可建立TM图像和地形图之间的几何关系,其误差为1个像元左右。TM图像的大地绝对误差,可通过将整个TM图像沿x,y方向平移的方法来加以校正。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遥感影像用于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技术基础上,针对贵州省特殊地理环境以织金县为实验区,利用不同时期TM和中巴卫星遥感影像通过影像增强、校正、分类等处理,提取了县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表明该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TM图像自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以来,对其应用潜力争议很大。鉴于此,本文以河北省南皮县为研究区,利用常规方法,分析、评价了TM图像在县级土地利用制图与农业分区中的应用效果,并与SPOT图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TM图像进行县级土地利用制图与农业发展分区,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借助TM图像包括中红外在内的多波段光谱信息的优势,可以达到SPOT多波段图像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为我国应用TM图像进行县级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8.
TM影像的专题信息提取以及最佳合成方案的选择,一直是遥感应用研究领域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其中,对图像色度的定量计算和定量预测以及与此有关的最佳合成方案的确定,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标准和规范可供遵循。 本文,利用TM影像,采用分层曝光方法,讨论了TM影像专题信息提取规范化问题,提出了定量计算色差的方法及合成方案优选的理论,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RS与GIS技术的泸定县植被空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晏立  何政伟  管磊  张雪峰 《测绘工程》2010,19(5):49-52,56
以四川省泸定县为分析研究区域,综合运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与GIS空间分析技术,用ETM+遥感影像获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信息并反演植被覆盖度,用地形图等高线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并提取地形因子。借助叠合分析法,讨论植被覆盖度与海拔高度、坡度、坡度变率、坡向、坡向变率5种地形因子的空间关系,得到泸定县关于地形因子的各等级植被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对地植物学中高山峡谷地区植被的地形格局分布规律研究与生态环境的评价与改良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