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徐淑英  林贤超 《地理研究》1986,5(2):106-106
该文分析了近三十年我国东部地区六月的降水资料,发现初夏华北降水和江南降水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相反的. 文章分析了初夏夏季风强弱时期的大气环流特征和结构,找出了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及其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分布变化的影响. 通过对整个季风系统的分析,发现东亚夏季风系统存在着3-4年左右的长期振荡,并和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变化有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反馈的耦合振荡过程.由此提出了海风通过季风系统变化影响初夏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分布的可能长期天气过程模式.  相似文献   

2.
李尚锋  姚志平 《地理科学》2007,27(Z1):111-117
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EASSM)的活动范围和强度对中国大陆的中东部、日本、朝鲜半岛和西北太平洋地区的降水有重要影响.综述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活动范围研究成果,分析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活动范围变化的可能原因,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这对于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的进退、季风边缘带的气候变化、中国北方干旱化和生态环境的演变等科学问题的研究都有借鉴作用.季风活动的范围是一个动态区域,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活动的边界可用其活动所能到达地区的概率来划分.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活动的范围和边界的变化不仅与热带季风向北爆发的强弱有关,还与极地和中高纬度的环流系统,以及青藏高原对季风的动力、热力作用都有密切的关系,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要加强定量描述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变化的研究工作,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科学界定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3.
中全新世7~6ka东亚季风气候的高分辨率石笋记录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基于神农架青天洞石笋两个230Th年龄、582条纹层计数和183个氧同位素数据,重建了7~6ka B.P.期间平均3年分辨率的δ18O变化序列。持续约580年振幅达1.8‰的δ18O在平均值-9.66‰上下波动,指示了东亚季风降水强度的长期演化趋势和高频振荡信息,大致划分为4个百年尺度旋回。青天洞与阿曼石笋δ18O记录的对比表明,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在百年或更短时间尺度上同相位变化,可能反映了两地季风气候受统一的印度洋/太平洋大尺度水汽循环控制。功率谱分析揭示出163、81、16和11年的周期,大致与树轮Δ14C百年至数十年尺度太阳活动变化周期相同。  相似文献   

4.
东亚季风边缘活动带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徐袁  钱维宏 《地理学报》2003,58(Z1):138-146
由于其同时具有的生态脆弱性和气候敏感性,东亚季风边缘研究有利于加深认识季风以及生态系统在过渡带上的特性,而且它对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南水北调工程都有重要的气候学指导意义.从天气学原理角度出发,分析指出青藏高原等地形以及海陆热力差异是对东亚季风边缘影响的重要因子,ENSO和全球变暖等因子对季风边缘活动也有影响.阐述了季风的年际变化,季风边缘,季风边缘进退等概念.通过对代用资料如湖相沉积,湖面大小变化,陆相沉积以及农牧交错带演变研究的综述,对古季风的演变做了分析,指出近几千年来干旱化趋势的存在.利用现有气象观测资料所作的东亚季风边缘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很少,这是一个可以深入研究的方面,已有的气候平均态的研究可以对此做一定的指导.同时,北方干旱化和东亚冬季风边缘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方面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东亚的季节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许多气象工作者从环流的季节变化来研究我国的季节。高由禧等在研究东亚季风的基础上,对东亚季节划分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揭示了东亚天气气候的许多重要规律。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以来,积累了许多对流层上层天气系统的研究资料,并开展了对青藏高原的作用,尤其是热力作用的系统研究,同时对我国雨带和雨季的特征也作了许多新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对东亚季节的划分问题重新进行分析。分析季节的变化是认识长期天气过程的基础,我们希望这项工作对认识东亚的天气气候规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神农架石笋记录的近200年东亚季风变化及其ENSO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湖北省神农架永兴洞石笋(编号:YX92)230Th年龄和纹层计数年代学研究,建立了1788AD-1956AD时段年际分辨率石笋氧同位素序列。该序列δ18O值变化范围为-9.70‰~-7.87‰,最大振幅约达1.83‰,呈现显著的年代际尺度振荡旋回特征。功率谱分析结果揭示存在显著的60~70年准周期信号。该记录与同区域和尚洞石笋δ18O曲线具有很好的重现性,说明其可能受控于共同的气候因子,指示了东亚夏季风大尺度环流特征。将石笋重建的东亚夏季风指标与全印度夏季降水量指示的印度夏季风指数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在年代际旋回特征上具有很好的相似性,但是呈反相位关系。进一步与ENSO指数对比,发现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尺度变化与ENSO存在密切联系,表现为东亚夏季风增强,对应于ENSO暖期,反之亦然。因此,东亚季风与印度季风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反相位关系可能源于两者对ENSO机制的不同响应。  相似文献   

7.
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通过对中国内陆区中30 个湖泊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梳理,探讨了全新世以来该地区干湿变化的规律和区域分异。通过降水量结合传统分区方法将中国内陆区分为西北干旱区、东亚季风边缘区和青藏高原区。对每个湖泊样点以500 年为时间间隔,以孢粉为主要干湿指标,综合氧同位素、有机质及碳酸盐等,将湖泊干湿状况划分3 个干湿等级(干旱,半湿润,湿润),建立区域干湿指数。结果表明,中国内陆不同区域全新世可能经历了不同的干湿变化过程:①西北干旱区基本上是早中全新世干旱,中晚全新世相对湿润,但区域差异明显;②东亚季风边缘区早全新世早期干旱,早全新世晚期和中全新世相对湿润,晚全新世干旱;③青藏高原区的湿润时期主要发生在早中全新世,但是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对比分析显示:西北干旱区的干湿变化可能受西风环流控制,但在时间和强度上区域内部差异较明显;东亚季风边缘区可能主要受东亚季风控制;青藏高原地区早中全新世的湿润可能与印度季风的增强相关。  相似文献   

8.
浑善达克沙地的形成时代与成因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根据较广泛的含风成砂地层的野外调查与有关室内样品分析结果,浑善达克沙地至少形成于晚第三纪。当时受暖干亚热带动力高压控制和较弱东亚季风影响,出现温暖干旱荒漠、半干旱草原及森林草原之间的环境变化,形成亚热带红色季风性沙漠沉积。第四纪,受东亚季风及其变迁影响,环境在温带荒漠草原至森林草原之间波动变化,出现一系列沙丘活化、沙漠扩展与沙丘固定、沙漠收缩的波动过程,形成温带黄色季风型沙漠沉积。  相似文献   

9.
气候学     
气候成因、要素与气候变化P4 6 2 .32 0 0 5 0 10 0 0 8中国东北地区干旱趋势的年代际变化 =Interdecadalvaria tionsofdroughtsinnortheasternChina/孙永罡 ,白人海…∥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0 4 ,4 0 (5 ) .— 80 6~ 813概述了大气干旱指数 ,温度和降水的年代际特征 ,对比分析了湿润阶段与干旱阶段的大气环流特征 .指出 ,东亚夏季中高纬度纬向环流的低频振荡可能与前一年冬季北大西洋海表温度的分布有关 ,中纬度经向环流低频振荡的作用日渐减弱可能与东亚季风减弱有关 .图 7表 1参 12 (白识英 )HBP5 32 2 0 0 5 0 10 0 0 …  相似文献   

10.
利用观测数据,运用非线性统计-动力学方法,反演系统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东亚亚热带季风变化的动力方程,为研究东亚亚热带季风的驱动机制提供了量化参考。研究发现:过去2 000 a东亚亚热带季风是多因子通过反馈机制相互作用影响且具有耦合效应的复杂非线性动力系统,其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普若岗日冰芯δ18О代表的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强迫、太阳黑子活动、ENSO、温室气体单因子CO2和CH4浓度、北极温度和CH4及北极温度与7月太阳辐射的耦合作用机制;反馈调节作用主要源于7月太阳辐射与太阳黑子活动、CH4浓度、中国陆地地表温、CH4与7月太阳辐射以及CO2和CH4的耦合调节作用。并通过动力反演机制推论热带西太平洋对亚热带季风有一定驱动作用,但并不是主要驱动力,即驱动亚热带季风变化的主源地并不在热带西太平洋海区,石笋δ18О指代的也主要是夏季风信息。  相似文献   

11.
夏季风活动与长江流域的旱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淑英 《地理研究》1982,1(1):58-68
本文指出夏季风活动与我国主要雨区位置有对应的配合。中国大部分降水集中在夏季风时期对某一年来讲,虽然年或季的雨量可以接近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国降水都接近正常,有些地方多雨,有些地方少雨,甚至还有些地方遭受旱涝灾害。其次,作者对长江流域旱涝的高低空环流特征作了概括,发现夏季风活动与西太平洋副高及其脊的东、西移动有密切联系。特别是副热带环流及青藏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长江流域旱涝起到重要作用。最后探讨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及其对夏季风活动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华北降水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由于近60 年来华北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 使该地区本已紧张的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 给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城市运行造成严重威胁, 已引起政府和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例如为缓解华北用水紧张形势, 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华北降水发生变化的机理是什么, 搞清这个问题对认识华北降水未来变化趋势及转型很有借鉴意义。本文重点从华北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出发, 回顾了海温、东亚夏季风、副热带高压、积雪和海冰变化影响华北夏季降水的机制。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 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华北降水什么时间发生转型, ENSO影响华北降水的机制以及ENSO长期变化趋势对华北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印度洋海温异常影响华北夏季降水的机制, 如何更好地定量描述东亚夏季风季节内、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影响华北夏季降水的机制, 副热带高压季节内变化、长期变化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季风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近38年(1951—1988年)海平面气压场与我国160个站降水的冬夏距平值,研究了季风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变化的关系,发现两者有联系的年占一定优势。季风降水与SST的关系虽非逐年对应,但SST异常对东亚季风气压场的年际变化及我国降水变化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季风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其蕴 《地理研究》1990,9(4):49-60
本文根据近38年(1951—1988年)海平面气压场与我国160个站降水的冬夏距平值,研究了季风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变化的关系,发现两者有联系的年占一定优势。季风降水与SST的关系虽非逐年对应,但SST异常对东亚季风气压场的年际变化及我国降水变化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段月薇 《地理研究》1984,3(4):59-69
本文根据1978—1981年4年的流场,相当位温和湿度场资料讨论了夏季风年际变异与旱涝的关系,着重分析了1978—1980年3年南北半球低纬度700毫巴等压面流场来了解夏季风几支气流与旱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南极温度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天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南极地区20个站1958—1983年逐年逐月温度资料和同期南方涛动指数、北半球高度场资料及我国大范围温度和降水资料,对南极地区冷暖变化规律及其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和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南极地区的温度和南方涛动都存在准3年振荡,我国华北地区的夏季温度与前期和同期南极大陆的温度存在显著的遥相关。 当南极大陆夏季温度偏高时,翌年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往往偏多,东北地区夏季温度偏低,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7.
许孟英 《地理研究》1983,2(3):54-62
本文根据1966—1975,5—9月候降水资料,对夏季风期间我国候降水的区域分布及季节变化进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候平均10毫米等雨量线的南北位移,随着夏季风进退而变化,此线在7—8月位置与夏季风北界基本一致。2.大雨区自南向北位移,只有两个时段明显,7月1候以前大雨区位于30°N以南,7月5候大雨区北移至40°N,这种现象仅在我国东部地区明显,西部地区不明显。3.根据我国各地区候降水分布特征,可将降水分为五个类型。  相似文献   

18.
影响中国东北地区气候的关键区、关键时段和关键因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使用东北地区近50多a(1956~2007年)气温和降水数据及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和总结并分析影响中国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夏季降水、冬季气温的关键区、关键时段和关键因子。东北夏季较多降水主要发生在极涡偏心、东亚高纬阻塞高压盛行、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北、青藏高原上空西风急流中心强度偏强的环流系统配置下;东北夏季低温主要出现于伊朗高压和南亚高压区域高度场为负距平、上一年10月极涡中心强度正常或偏强、夏季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位置偏东、偏南时;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均偏强(偏弱)、前期北大西洋海温偏低(偏高)对应东北地区的冷(暖)冬年。  相似文献   

19.
利用NCC/CMA资料分析了2008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华南降水异常事件的成因.研究表明:2007年7月至2008年2月赤道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以及2008年前冬今春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偏大是华南异常降水事件的前期气候背景;2008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东亚阻塞高压的异常强大及乌拉尔山长波槽的异常发展,促进了经向环流异常增强;偏强冷空气以阶梯槽的形式频繁入侵华南,为异常降水事件提供了动力条件.此外,副高较常年偏强、偏北,强劲的季风潮为华南地区输送了巨大的水汽和热量,冷暖空气在华南上空频繁交汇是深圳异常降水事件的直接成因.上述多种因素的异常并同时出现,共同导致了华南异常降水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is a very important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system influencing the summer climate over eastern China. Its interdecadal change is analyzed in this study.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ecadal shift in about 1979/1980. Since 1980,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has enlarged, intensified, and shifted southwestward. This change gives rise to an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anomaly over the region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to western Pacific and thus causes wet anomalies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During the summers of 1980–1999, the precipitation is 63.9 mm above normal, while during 1958–1979 it is 27.3 mm below normal.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at the 99% confidence level as at-test shown. The southwestward expanding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lso leads to a significant warming in southern China, during 1980–1999 the summer mean temperature is 0.37°C warmer than that of the period 1958–1979. The strong warming is primarily due to the clearer skies associated with the stronger downward air motion as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expanding to the west and controlling southern China.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relative percentage of tropical cyclones in the regions south of 20°N is decreasing since the 1980s, but in the regions north of 20°N that is increas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responds significantly to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tropical eastern Pacific with a lag of one-two seasons and simultaneously to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The changes in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are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