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珊  任湘湘  夏冬冬 《海洋预报》2013,30(4):103-105
1美国出版2012年气候报告2013年8月,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出版了2012年气候报告,该报告集中了全球数百位科学家关于全球气候状态所作出的研究成果。报告的研究者认为"2012年气候状态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更广泛的有关气候变暖的证据。北极海冰范围所反映的海洋热通量变化和平流层温度变化等结果都反映了这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家科学院报》日前发表一篇研究报告说,全球气候暖化使得海洋含氧量下降,并且未来几十年内这一趋势都将持续。这项研究由加州大学海洋学院和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中心的两位科学家主持,他们在报告中指出,由于气温升高,海水表层温度上升,  相似文献   

3.
在沿海海区,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性人类活动等造成的影响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沿海海洋研究越来越受各海洋国家的重视。例如在美国,已实施或计划实施一系列大型研究计划,其中有: ·陆地—边缘生态系统研究计划(LMER),(国家科学基金会); ·沿海海洋过程计划(COCP),(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海军研究局);沿海海洋计划,(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计划(GLOBEC),(国家科  相似文献   

4.
一个由美国等国家大气、海洋科学家于1998年推出的大型全球海洋观察汁划(ARGO)正在顺利进行。它旨在快速、准确、大范围地收集全球海洋上层的海水温盐剖面资料,以提高气候预报的精度,有效防御全球日益严重的气候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威胁。 ARGO计划用3年时间(2000年~2002  相似文献   

5.
最近许多国家的学者致力研究了形成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这个过程形成的原因是地球上在碳的长期作用下,人类不断活动的结果。但直到现在,科学家们对许多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根据预测到2020年,大气中的CO_2浓度将要加倍。学者们认为,在中纬度上产生飓风也与温室效应气候的变暖有关。美国的研究认为,全球气候将要变暖,首先引起海水温度的变化。在1989年12月旧金山召开的地理学学术讨论会上,学者们认为:由于温室效应到2052年海平面可能提高0.3~0.7m。全球大气平均温度将提高3~5℃。 HOAA在80年代完成的海洋遥测资料证明:每年温度平均提高0.1℃,而海平面平均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在捕捞黄鳍金枪鱼时无意将海豚捕杀,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已制定“1992世界保护海豚法案”。NOAA官员John A.Knauss博士指出,“此法案反映了社会各界和国际舆论的强烈愿望,即应尽可能早结束用网围海豚的方法来捕捞金枪鱼”。 该法案提出一个自1994年3月1日开始执行的关于用网围海豚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来捕捞金枪鱼的行为的5年全球备忘录。这一备忘录由商业部执行。对违反该法规的国家,美  相似文献   

7.
唐启升 《海洋科学》1993,17(2):21-23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在今后的年代里,人类活动的影响幅度将大于自然界的影响幅度。因此,80年代以来,研究全球变化成为国际科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产生了许多与海洋科学有关的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计划(TOGA)、全球海洋环流实验(WOCE)、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海洋科学与生物资源(OSLR)和全球海洋观察系统(GOOS)等。在这些计划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海洋物理过程与生物资源变化相互关系研究方面出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美国政府气候数据中心的消息,2010年的6月份是全世界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6月,这也是连续第4个月全球陆地和海洋温度纪录被打破。目前,人们已经初步认定,2010年是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根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说法,已经过去的这个6月是连续第304个平均全球陆地和地表温度高于20世纪的月份。上一个低于平均气温的月份是1985年的2月。  相似文献   

9.
全球增暖背景下更加频繁和持续的海洋热浪事件已经对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对于海洋热浪的海气相互关系和对区域气候制作用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文基于1982—2017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逐日最佳插值海表温度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再分析资料, 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等统计方法, 系统地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夏季海洋热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之相联系的海气关系。结果表明, 西北太平洋夏季海洋热浪日数和次数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第一模态在除黑潮和黑潮延伸区外的区域呈线性增加趋势, 第二模态则呈南北反向分布, 并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海洋热浪的最大强度、持续时间、累积强度第一模态也呈线性上升趋势, 最大强度和累积强度在高纬地区上升最多, 持续时间在黑潮和黑潮延伸区变化最明显。从海气关系的角度来看, 中低纬地区出现海洋热浪事件时, 海气之间主要表现为海洋对大气潜热感热通量的增加, 从而对周边区域大气环流产生影响; 而高纬度地区出现海洋热浪事件时, 海气之间则主要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影响, 以长波辐射和感热通量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证实 ,过去几年的海洋研究显示 ,印度洋和太平洋出现前所未有的珊瑚褪色现象 ,这是海面温度较高所致。生物礁科学家都知道 ,温度变化作用于珊瑚 ,引起其体内虫黄藻和共生藻类的排出 ,或使共生藻褪色。最早报道波多黎哥、杰梅卡、佛罗里达南部和其它加勒比海域珊瑚褪色是在80年代。研究人员在调查珊瑚褪色原因时发现 ,1986年至1987年 ,加勒比海水温升高近2℃。在其后的10年中 ,温度升高引起的珊瑚褪色事件继续发生。在某些情况下 ,珊瑚褪色似乎是由于厄尔尼诺引起海面温度升高所致。然而 ,有时并非出现…  相似文献   

11.
美科学家从卫星数据中整理出新海底图据报道,从美国海军和欧洲航天局1995年早些时候公布的卫星数据整理出新的海底图可能有助于改进石油和矿产探测,提高气候预测的准确性以及更好地理解大陆漂移。这些海图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的沃尔特·史密斯和斯克里普斯海洋...  相似文献   

12.
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迄今尚未像金星表面那样被精心绘制成图,但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公布的第一张出色的海底图改变了这种状况。设在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学家戴维·桑德韦尔说和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沃尔特·史密斯博士不久前向人们展示了一张占地球面积71%、宽4.176米、高2.4384米的彩色海底图。这张海底图就像把海洋排干后从太空中看地球一样。科学家们说,这张海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利用共轭方程研究海洋对于局域大气平均气温的作用的方法。在现今海洋基本动力方程基础上导出了球坐标系下的海水温度共辊方程。分析了海水共轭温度的意义,其量值(或垂直梯度量值)表征了不同区域海洋对于局域气温的相应贡献,它在全球海洋中的分布对于局域气候形成与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近年来关于自然气候变率对近百年全球、中国气候以及海洋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分析。目前的研究认为,20世纪后50年的气温变化,更可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而20世纪的前50年的气候变化,被认为是自然外力和人类活动共同的影响结果;对于中国20世纪气候增暖的原因,研究认为人类活动可能已经对中国的气候变暖产生了影响,但太阳活动、火山爆发及气候系统内部的低频振动对气候变化可能也具有重要影响。另外研究认为引起全球海洋总热容量增加的重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美国罗格斯大学环境与地球科学系高原博士,美国国家科学和艺术学院成员Paul Falkowski教授及夫人一行,应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邀请,于2006年3月6~9日到该所进行访问。美国科学家在海洋三所期间,参观了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高原博士和Paul Falkowski教授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与有关科研人员进行了多方面的学术交流,并就培养学生和学术交流的问题与海洋三所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6.
李桂音 《海洋信息》1998,(10):10-10
近年来,日本政府为促进全球范围的海洋环境预测,在研究、模拟和观测三个主要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创造性活动。在研究方面,提出了一项科学前沿计划,开创了与全球环境变化有关的预告。这项计划包括研究海洋和大气间相互作用,并研制一个综合模式。1997年,这项前  相似文献   

17.
国家科技部 2 0 0 2年 1月在杭州组织我国海洋与大气科学领域专家 ,对“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大型科学试验项目———我国新一代海洋实时观测系统 (ARGO)———大洋观测试验网 ,进行并通过了可行性论证。ARGO (ArrayforReal -timeGeostrophicOceanography)全球海洋观测网 ,是由美国等国家的大气、海洋学家于 1998年推出的一个全球海洋观测试验项目 ,旨在快速、准确、大范围收集全球海洋上层的海水温度、盐度剖面资料 ,以提高气候预报的精度 ,有效防御全球日益严重的气候灾害 (如…  相似文献   

18.
何谓ARGO计划     
ARGO计划是由美国等国家的大气、海洋科学家于 1 998年推出的一个全球海洋观测试验项目 ,旨在快速、准确、大范围收集全球海洋上层的海水温、盐度剖面资料 ,以提高气候预报的精度 ,有效防御全球日益严重的气候灾害 (如飓风、龙卷风、台风、冰暴、洪水和干旱等 )给人类造成的威胁。ARGO是“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 )”的缩写 ,通俗称“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ARGO计划构想用 3~ 4 a时间 ( 2 0 0 0~ 2 0 0 3年 )在全球大洋中每隔 3 0 0 km布放 1个卫星跟踪浮标 ,总计为 3 0 0 0个 ,组…  相似文献   

19.
杨娟 《海洋世界》2010,(12):44-45
<正>由于现存种群数量发生急剧下降,最近,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渔业局将生活在北太平洋东部的一种姥鲨划为"受到关注的物种"。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种姥鲨数量的减少,并不像人们惯常认为的那样,受到现在人类渔业发展带来的生存压力的影响,当然,对于它们目前的凄凉现状,归根结底,人类活动是难逃干系的。  相似文献   

20.
东海黑潮热核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2007年发布的全球海域温度数据库资料和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2006年发布的海底地形数据库资料,对东海黑潮热核(即高温区)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表层到250m深,东海黑潮热核的分布区域由表层的靠近中轴线附近逐渐偏向黑潮的东部边缘,分布范围由表层占黑潮流幅的30%以上缩减到250m深度的10%左右,250m以下热核的分布范围和区域再没有明显的变化;从表层到水深200m,从东海黑潮的入口到出口,热核的温度与深度呈下降的趋势,在200m以下呈上升的趋势,2月份上层下降的趋势最明显;热核在台湾东北部和30°N附近进入吐噶喇海峡处均出现明显的转弯点,随着深度的增加热核的转弯点逐渐偏向东南,在台湾东北部200m水深以上热核转弯点分布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