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海洋世界》2007,(12):5-6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近日发布了第四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报告中首次指出全球海洋酸化对全球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气候变化并采取行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在抗击全球变暖的过程中,中国和美国应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98年1月发布的通告指出,1997年气温记录是本世纪最高的一年。研究结果显示,关于全球气温变化的结果显示,关于全球气温变化的结论依不同地区和检测方法而有所不同。该管理局科学家提出,他们的结论的依据是陆上温度检测结果,数据所反映的升温趋势可以部分归因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专家还指出,温度变化不能只归因于任何一种原因,如厄尔尼诺,人类活动,或其它因素。在1998年1月8日的记者招待会上,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气候数据中心的资深科学家T.Karl提出,过去几十年中,全球气温在逐渐上升。1997年,这…  相似文献   

3.
思进 《海洋世界》2007,(4):17-21
主流的看法是,全球变暖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对某个地区的影响比较容易预测;与此背道而驰的观点是,全球变暖的过程是以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反复升降和气温的剧烈变化为特征的,这预示着将来的气候也可能会反复无常,难以预料,变暖抑或是变冷的情况都会出现且非常突然,而海洋在这种变化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科技部的"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全球气候数据集生成及气候变化关键过程和要素监测"中资助了"海洋气候数据集生成与分析"课题,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对全球海洋环境数据的需求,该课题拟基于国内外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现场观测资料,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海面能量平衡、海洋动力环境参数与过程、海洋水色和海冰等数据产品生成技术,构建全球海洋气候数据集产品生成系统,生成我国首套长时间序列、高精度、高时空一致性的全球海洋气候数据集,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与应对提供海洋数据支撑和服务,提升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关键过程和要素方面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美国政府气候数据中心的消息,2010年的6月份是全世界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6月,这也是连续第4个月全球陆地和海洋温度纪录被打破。目前,人们已经初步认定,2010年是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根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说法,已经过去的这个6月是连续第304个平均全球陆地和地表温度高于20世纪的月份。上一个低于平均气温的月份是1985年的2月。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地球、海洋和大气科学的研究中 ,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是要理解引起碳循环、全球气候、生物多样性等快速扰动的原因及其所引发的后果。其中海洋生物圈的演化研究包括 3个目标 ,分述如下。( 1 )理解演化过程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在朝这个目标努力时 ,我们的宗旨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更好的认识生物经历了怎样的演化途径形成了现代众多的生物种类 ;二是获得关于我们人类自身起源的基本知识。( 2 )评价海洋生态系统对诸如气候突变、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海洋食物链主要部分的迁移等巨大变化的敏感性。而人类活动诱发的气候变化和海洋…  相似文献   

7.
武文 《海洋世界》2004,(6):25-26
海洋中的暖流所蕴藏的巨大热能和对气候的影响,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其中,最主要的是湾流与黑潮。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碳,海洋与气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讨论了由于大气中CO_2浓度的增加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和海洋与CO_2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_2浓度已由290ppmv增至340ppmv左右,并且目前人类每年大约向大气输送180×10~8t的CO_2,大气的平均温度以0.1—0.5℃/10α的速度增加。据估计,截止本世纪末地球大气的平均温度将升高3±1.5℃。这种现象对地球的环境生态将产生明显的影响。海洋是碳的巨大贮存所(约390×10~11t溶解碳),海洋能够吸收和释放CO_2;CO_2在海洋的穿透深度为700m。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CO_2在海洋和大气之间处于不平衡状态。本文提出,是否可以通过研究CO_2在大气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海洋吸收、贮存和转移CO_2的能力来了解碳在海洋中的转移通道和大气中CO_2浓度的变化倾向,从而预测世界范围内气候的变化趋势,并初步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来关于自然气候变率对近百年全球、中国气候以及海洋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分析。目前的研究认为,20世纪后50年的气温变化,更可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而20世纪的前50年的气候变化,被认为是自然外力和人类活动共同的影响结果;对于中国20世纪气候增暖的原因,研究认为人类活动可能已经对中国的气候变暖产生了影响,但太阳活动、火山爆发及气候系统内部的低频振动对气候变化可能也具有重要影响。另外研究认为引起全球海洋总热容量增加的重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美国海洋政策的最新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20日,美国海洋政策委员会发布了美国《21世纪海洋蓝图》报告.报告对美国的海洋政策和海洋资源管理历史进行了回顾、反思和总结,根据新形势提出了在新世纪全面修订美国海洋政策的目标,同时给出了制订新海洋政策的13条指导原则和3项行动建议.本文对该报告的主要思想和建议进行了介绍,讨论了其对我国海洋政策和管理体制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南海古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表层水中的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沉降作用,将碳从真光层“泵”入深海,从而使海洋表层生产力、CO2浓度与全球气候3个环节连接起来。海洋存储的CO2是大气的60倍,因此,在相当程度上,海洋控制着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海洋生产力控制着全球碳循环,从而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海洋生产力的变化,对于理解全球环境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梳理了IPCC 《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SROCC)的主要结论,并对主要观点进行了解读。报告主要关注全球变暖背景下高山、极地、海洋和沿海地区现在和未来的变化及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实现气候适应发展路径的方案。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冻圈大面积萎缩,冰川冰盖质量损失,积雪减少,北极海冰范围和厚度减小,多年冻土升温,全球海洋持续增温,1993年以来,海洋变暖和吸热速度增加了一倍以上。同时,海洋表面酸化加剧,海洋含氧量减少。全球平均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趋势,2006—2015年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6 mm/yr,是1901—1990年的2.5倍,但存在区域差异。高山、极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分布和服务功能均发生变化,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极端海洋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多,强度加大。1982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海洋热浪的发生频率增加了一倍,且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海平面持续上升加剧了洪涝、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海岸带灾害,并影响沿海生态系统。海洋及冰冻圈的变化及其影响在未来一定时期仍将持续,应对这些影响而面临的挑战,应加强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和可再生能源管理,强化海岸带地区的海平面上升综合应对,打造积极有效、可持续和具有韧性的气候变化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3.
使用1982—2014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最优插值(1/4)°逐日海温分析资料、美国国家海洋数据中心(National Oceanographic Data Center,NODC)提供的海洋上层700 m热含量数据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最佳路径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地区(0°~30°N,105°~155°E)TC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TC与海洋上层热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C频数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82—1992年和2003—2014年皆为低频期,而1993—2002年则为高频期,33年来TC发生频数表现为缓慢增加—快速增加—减少的特征。最近15年(2000—2014年),TC数量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在西北太平洋,TC有3个明显的源地,分别为源地1(10°~22°N、110°~120°E);源地2(8°~20°N、125°~145°E);和源地3(5°~20°N、145°~155°E)。源地1、源地2的频数呈上升趋势,而源地3呈下降趋势。海洋上层热状态的变化给TC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TC频数对上层热含量(heat content)的响应较明显,而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不是影响TC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伴随着海洋上层的增暖,TC的年持续时间有减少趋势,TC强度正在增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TC活动给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带来的潜在威胁极有可能加剧。  相似文献   

14.
高莉玲 《海洋信息》1997,(12):17-17
近些年来,厄尔尼诺暖洋流引起了世界范围科学家们的关注。这是因为它导致了严重的气候问题和经济问题。1972年,厄尔尼诺对南美沿岸天气型式的影响引起鳀鱼的密度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区域渔业和世界商品市场。1994年,热带太平洋天气形式的变化影响了咖啡的生长期,导致咖啡价格明显上涨。 美国全国研究理事会新近发布的一个报告对“热带大洋和全球大气项目”(TOGA)10年来在世界范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予以评价,对  相似文献   

15.
陆地上的风沙和风尘至今已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而对于海洋风尘沉积物研究程度则较差。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海洋风尘沉积物成了学科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本文将重点讨论海洋风尘沉积物与环境气候之间的关系。1研究历史与现状1846年达尔文在环球旅行时研究了落在“猎犬”号探险船上的大量风尘样品,提出海底是由风尘铺成的结论。近代,Radczewski(1939)与其后的Rex和Goldberg(1958)及Bonatti和Aarhenius(1965)等人首先确认了风尘沉积在深海沉积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更新世气候过渡期(MPT)是晚更新世41ka气候周期向100ka气候周期转换的重要时间间隔。海洋同位素31阶,转型中心期在1.07Ma,是中更新世气候过渡期顶部一不同寻常的间冰期。在全球41ka周期的气候演化中,只有地质记录;尤其是南极洲地质记录表明该间冰期持续的时间不同寻常地长,而且气候也异常暖和,与高纬度地区近几个百万年来的最高的日照记录相符合。  相似文献   

17.
英国权威海洋石油工业咨询公司——道格拉斯-韦斯特伍德公司2007年10月发布的《全球深水市场报告2008-2012》,展望了未来5年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界》2007,(4):28-33
根据目前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人类难逃其咎。而实际上,如果不是大多数人漠视一些日常的细微举动可能对气候所造成的影响,我们所处的气候环境完全有可能变得稍好一些《。海洋世界》专门编选了45件您只需花费举手之劳就可以做到的小事。别看它们很小,却有可能改变地球的面貌。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去行动吧。第一件事,也是45件中最容易做到的,就是请将手中的这本杂志让您身边尽可能多的人看到。  相似文献   

19.
一种冰-海洋模式的热力耦合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冰与海洋的热力耦合对冰与海洋环流的模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是冰-海洋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精确确定需要详细考虑冰-海洋界面附近的湍流过程,这在长时期的模拟特别是气候模拟中,常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过去的研究常常假设冰下海洋混合层的温度为冰点,特别是在单纯冰模式的模拟中,但考虑海冰漂移和冰点变化的效应时,这一假设是不精确的.因此,弱化冰下海洋混合层温度为冰点的约束,不考虑详细的冰-海洋界面和海洋混合层的湍流过程,根据冰-海洋耦合系统的能量收支关系,设计了一个简化的冰-海洋热力耦合方案.对该方案引起的海洋混合层适应、热力结构和海冰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将其用于全球冰海洋耦合模式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气热力强迫下该耦合方案既可使冰区混合层海水温度向冰点适应,又使冰边缘带海水温度与冰点保持明显差异,能够较好地反映冰-海洋热力相互作用.利用该耦合方案构造的全球冰-海洋耦合模式模拟的海冰范围及季节变化与实际观测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内海洋文档资料(1953-1988)和日本气象厅《东中国海表层月平均水温30年(1953-1982)报》等资料,将中国近海按153个统计区统计了水、气温频率分布的数字特征值,经主因子分析,求得累积贡献率达95.29%的3个主要因子,再用模糊聚类软划分方法将中国近海划分为3个气候带和10个气候区,本方法所取特征值能完整地反映数列的频率分布特征,避免了选取气候特征值时的主观随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