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基于EMD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去除地电场观测资料中轨道交通干扰,并将小波阈值去噪法和EMD去噪法的效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滤除地电场信号中的地铁干扰,同时保留原始信号中微小的突变,突出有用信息,提高地电场台站观测数据的使用率,有较好的去噪效果。基于EMD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可推广到其他地球物理观测资料的去噪分析,甚至地电场与地电阻率同场地观测中人工供电干扰信号的剔除。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江宁、青光和通州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地铁干扰,采用夜间观测均值代替日均值的方法,且不同台站选择不同均值时段,可消除地铁影响。目前地震台站所受干扰日趋严重,因观测台站搬迁和改造相对复杂,可采用该方法,解决具有明确规律的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中简要介绍小波及小波包去噪的基本原理,并对代县台短水准观测数据的小波及小波包阈值去噪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采用Matlab小波包消噪方法对山西北部水准历史资料进行处理,发现小波包消噪后的曲线既可以保留多的有效信号,又可使曲线形态更有利于异常特征分析。同时,将处理后得到的小波包消噪曲线结合长趋势观测曲线对主要震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周边4级以上地震前,异常对应明显,地震一般发生在水准消噪曲线低值异常时。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元谋地电场观测数据的噪声干扰问题,采用小波阈值去噪的方法,根据元谋地电场观测数据特征,选取适当的阈值及不同的小波函数、分解层数进行研究。综合各小波函数去噪效果,通过对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信噪比等指标进行评价,确定适合元谋地电场观测数据去噪的阈值为软阈值函数、分层阈值;最优小波函数分别为Sym4、Sym5、db6和db8;分解层数分别为5、7、9。最后应用研究结果处理实际地电场观测数据,取得了较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小波阈值滤波、经验模态分解滤波和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小波阈值滤波3种方法,对磁通门磁力仪观测数据进行去噪,有效去除或抑制郫县地震台地磁数据的地电干扰.  相似文献   

6.
佘山地磁信号的小波消噪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上海地铁9号线开通后,佘山地震基准台地磁观测受到严重影响,本文运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被地铁9号线干扰的余山地磁数据进行消噪处理,并将变换后得到的结果和没有地铁干扰的崇明地震台同一仪器观测的地磁数据进行时序变化和相关系数比较,消噪处理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大蜀山台体应变、地电阻率PS观测数据。两个手段受到地下水位、降雨等因素影响,且干扰特征相似,短周期成分主要受降雨影响,体应变、地电阻率对降雨响应即时;长周期主要受到地下水位影响,年变化形态和水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应用大蜀山台体应变和地电阻率NE、NS、NW向2012~2014年日均值观测资料与钻孔水位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体应变和水位呈正相关变化,相关性达到0.8以上;地电阻率与水位呈反相关,NS向相关性在0.4以上,且相关性呈现逐年上升趋势,NW向相关性在0.7以上,NE向地电阻率和水位相关性较低,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于磊  陈俊  刘泽民  戚浩  孙军  王哲 《华南地震》2019,39(2):79-85
利用合肥形变台地电阻率建设以来的观测资料,排除了常见干扰后,对其进行原始数据、归一化变化速率、各向异性度的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到合肥形变台地电阻率观测与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分析2.0以上近震及较大远震的映震情况,从而得出合肥形变台地电阻率的映震能力。  相似文献   

9.
地震信号是典型的非平稳随机信号,容易受到场地条件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产生噪声干扰。采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方法,对地震数据进行分析预处理,将地震信号分解成一系列具有不同特征时间尺度的固有模态函数(IMF);对各IMF分量进行自相关计算,筛选含噪IMF分量,使用软阈值小波包方法进行去噪处理,与无噪分量进行重构,从而降低噪声干扰,提高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17—2018年北京、昌黎、红山地震台GM4磁通门磁力仪观测资料,采用常规预处理方法,剔除地铁轻轨、地电阻率、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磁观测数据的干扰,结果发现,经分转秒处理,数据出现缺记现象,且完整率多低于90%,而秒转分处理,数据完整率达100%,无缺记现象发生;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受到地铁轻轨干扰的北京地震台地磁观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并与无地铁轻轨干扰的红山地震台地磁观测数据进行频谱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小波变换方法可有效抑制地铁轻轨对GM4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并将该方法中的经验模态分解功能和边际谱功能应用于受城市轨道交通干扰较大的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地电场台站的观测资料中,对城市轨道交通在地电场观测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电场观测台站受到轨道交通干扰时,布极方位与轨道方向一致的测道所记录的数据受到的影响最大;利用经验模态分解...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铁轻轨的迅速发展,我国大多数地电阻率测项受到不同程度干扰,诸多学者为此提出采用小波方法进行滤波的建议。文中拟采用小波和HHT滤波方法,以受津滨轻轨干扰严重的塘沽地电阻率观测资料为例,进行降噪处理,对比2种方法的滤波效果,以获得更好的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的活动,地电阻率和地电场观测受到更多干扰。介绍浙江省长兴深井地电台建设过程,并讨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地电观测资料,证明井下地电阻率和地电场观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屏蔽干扰,由此可见建设深井地电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电性源时域地空电磁数据小波去噪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飞艇的时间域地空电磁探测系统,具有勘探深度大、效率高、空间分辨率高、飞行控制容易等优势.但在低空飞行测量过程中,飞艇飞行高度、航迹、姿态等受风向、大气气流、地形、地面局部温度场变化等影响而发生变化,导致固定在艇囊前端的接收线圈发生运动,切割大地磁场,产生了电磁噪声、运动噪声、基线漂移等,从而影响电磁数据的电阻率成像质量.因此,研究地空电磁信号中多种噪声的去除方法,对数据的反演解释非常重要.由于地空电磁信号中有效信号频带与部分噪声频带相重叠,使用传统滤波或消噪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综合小波去噪法:根据地空电磁信号的特点,采用sym8小波基;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原理,利用小波高尺度近似分量估计基线漂移,以校正电磁数据中的基线;基于小波阈值收缩原理,采用5层小波分解、极小极大阈值配合硬收缩函数的消噪方法,来压制数据中的其余噪声.最后,通过异常环模型的理论响应和实测数据进行算法的验证,结果表明这种综合消噪法对多种噪声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时间域地空电磁数据消噪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小波分析在永安地震台前兆观测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永安台前兆观测资料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将数据波动、脉冲干扰和地震同震波从原数据中分离出去,并且能够得到清晰的前兆数据原始变化趋势,可以使今后各种长短期震前异常的识别变得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16.
新沂地震台地电阻率反向年变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解滔  李飞  沈红会  卢军 《地震学报》2013,35(6):856-864
结合新沂地震台电测深曲线、 测区地质剖面资料, 建立了三维非均匀层状介质有限元模型. 以第一层介质电阻率变化模拟表层介质电阻率随季节性降雨的变化, 在模型中计算了3个测道的地电阻率年变化形态. 计算结果表明, EW和N45°E测道地电阻率随表层介质电阻率的增减同向增减, 而NS测道地电阻率则与表层介质电阻率变化相反. 该结果符合新沂台3个测道实际观测的年变形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小波包变换和峰度赤池信息量准则(AIC),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识别P波震相的综合方法, 即小波包-峰度AIC方法. 首先对由加权长短时窗平均比(STA/LTA)法粗略确定的P波到时前后3 s的记录进行小波包三尺度的分解与重构, 分别计算每个尺度重构信号的峰度AIC曲线并将其叠加, 叠加曲线的最小值则为P波震相到时; 然后对原始地震记录进行有限冲激响应自适应滤波以提高信噪比和识别精度; 最后将小波包-峰度AIC方法应用到合成理论地震图及实际地震记录的P波初至自动识别中. 结果表明: 初至清晰度对识别精度的影响比信噪比对其影响更大; 与单独使用加权STA/LTA方法和峰度AIC法相比, 小波包-峰度AIC法具有更强的抗噪能力, 识别精度更高; 当初至清晰时, 小波包-峰度AIC法自动识别与人工识别的P波到时平均绝对差值为(0.077±0.075)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