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全省酸雨监测分析业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气象部门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酸雨观测站有15个,初步具备了开展酸雨监测分析业务的条件,2007年4月开始发布全省酸雨监测公报。一项新业务的开展,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本文将近期学习中遇到的重要概念、问题、酸雨监测的初步结果和一些想法整理出来,与相关的业务和业务管理人员讨论。  相似文献   

2.
酸雨观测是大气特种观测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的业务工作。酸雨观测数据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日益增加的需求,是研究酸雨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的依据。2006年起,陕西省气象部门酸雨观测站点从西安1个国家站增加到15个站。酸雨月数据文件的质量控制,对确保酸雨观测数据可靠、准确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酸雨月数据文件的质量控制方法,便于台站业务人员提高酸雨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干旱监测预测评估业务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际需求和业务应用着眼,利用MODIS遥感资料和地面加密气象与土壤湿度观测资料,综合气候、植被、水文和地质环境等因素,对陕西省生态农业气候环境进行了区划。建立基于MODIS卫星遥感资料的干旱监测业务化方法和模型,开发了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及干旱综合影响评估模型,形成了干旱监测预测评估业务平台,实现了省、市、县干旱监测-预测预警-影响评估的系列化服务。  相似文献   

4.
1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气象局将酸雨观测正式列为气象台站观测项目。90年代初,中国气象局在全国范围内布设酸雨观测站网,目前台站数量已经达89个(含大气本底站),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长期监测站网。在各级业务、管理以及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酸雨观测业务逐步走向规范化,所积累的长期酸雨监测资料,已经应用于我国的环境监测、治理的科学决策和相关科学研究。经中国气象局批准。2006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酸雨规范和业务软件,本文根据新规范要求提出了在酸雨月数据预审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详细地阐述了酸雨月数据备注栏的备注情况。  相似文献   

5.
从酸雨原始记录的初查、录入、形成酸雨S文件、报表预审要点和方法等方面阐述了酸雨月报表的制作流程和编制技巧,供有酸雨观测业务的气象台站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气象局酸雨网基本资料数据集及初步分析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9年至今,中国气象局陆续建立起包括88个站点的酸雨监测网,它是我国唯一全国性的、监测区域大气酸沉降的业务站网,其覆盖了我国除台湾以外的全部省、市、自治区,目前己积累了包括各站点每场降水的pH值、电导率和部分降水化学等大量资料.所获得的酸雨资料基本反映我国大气背景条件下的湿沉降时空分布特征.十几年来,我国酸雨发展状况大致经历两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为我国酸雨急剧发展期;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不同地区降水年平均pH值有升有降,总的趋势是进入相对稳定期,但我国的酸雨形势仍不容乐观.20世纪90年代已获得的降水化学资料包括 SO2-4、NO-3、Ca2+、NH+4月、季变化,以及H+、SO2-4、NO-3、Ca2+、NH+4月、季湿沉降量特征和酸性气体SO2、NO2月、季变化和干沉降特点等其时空分布特征在大气化学、大气环境、区域气候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仍有必要尽快更新已有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2007年,大气成分中心以稳步推进大气成分、沙尘暴观测站网业务化为目标,在中国气象局的布署和安排下,不断加强和完善站网的监测、运行和保障能力,形成了覆盖我国关键和典型地区的大气成分、沙尘暴和酸雨观测网络,基本实现了长期、多区域、网络化观测.  相似文献   

8.
浅谈酸雨观测月报表的预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业务规范>的要求,对酸雨观测月报表的记录(酸雨月内日观测数据、月统计数据、现用仪器和备注等内容)作了详细的预审介绍,并就预审酸雨月报表中容易发生的错误,以及避免出错谈了自己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酸雨观测是气象部门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业务。从2006年起,全省新建的国家级和省级酸雨站全部投入业务化运行。由于此项业务开展时间短,基础薄弱,如何规范酸雨观测流程、提高观测数据质量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酸雨观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酸雨观测业务规范>,结合日常工作经验,总结酸雨观测中应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