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确保三姑泉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采用常规方法对泉域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姑泉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已不同程度遭受污染,水环境的污染与煤矿开采以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有关。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水污染控制对策。研究成果为三姑泉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兰村泉域保护刻不容缓尹宝福,孙中惠(太原市水利局)太原市兰村泉域是山西省Ⅰ级泉域保护区。泉域位于太原市北郊及阳曲县境内,泉域保护区内有地下水资源约54.7万m ̄3/d,现已超采,为62万m ̄3/山其中,供应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枣沟、兰村、西张三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兰村泉域岩溶地下水的大规模开采导致了兰村泉断流、泉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本次研究在分析兰村泉域1960年到2003年间岩溶地下水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该区地下水位动态遗传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对系统岩溶地下水位动态的作用强度。最后,提出了包括削减人工开采、增加入渗补给等保护兰村泉域岩溶水的对策和方案。  相似文献   

4.
员占英 《地下水》2003,25(2):80-82
兰村泉域水源地是太原市重要水源地,担负着太原市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任务,但是,由于多年来不合理开采,造成区域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水质不断恶化,给太原市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为了适应太原市率先发展,保征兰村泉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以支撑太原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引黄入并到来之际,对兰村泉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提出探讨性意见及保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兰村泉域地下水是太原市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供水的主力水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兰村泉岩溶地下水水位,分析岩溶地下水水位与诸多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岩溶水水位变化的因子主要包括:大气降雨入渗补给量、汾河入渗补给量、泉域开采量、向盆地孔隙水的侧向排泄量。根据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下的补径排关系,对泉域的岩溶水水位进行预报分析。  相似文献   

6.
晋祠泉和兰村泉是山西著名的岩溶大泉,受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两个泉于20世纪末相继断流。针对山西省政府提出的要使晋祠、兰村泉水复流的生态修复目标任务,文章在泉域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就泉水复流密切相关的四个关键性岩溶水文地质条件问题开展研究并提出了新认识。核实了目前划定的晋祠—兰村泉域边界,依据最新资料对现行的晋祠、兰村泉域边界提出了7处修正,修改后晋祠泉域面积由2 030 km2变为2 713 km2,兰村泉域面积由2 500 km2变为2 614 km2。汾河二库在蓄水后库区的主体部分划归到晋祠泉域而非兰村泉域,其渗漏补给是造成近年来晋祠泉域区域岩溶地下水位大幅回升的主要原因。确定了晋祠泉域内盘道—马家山断裂带是一个岩溶水强富水带,也是岩溶地下水从北部中、上寒武统含水岩组向南部中奥陶统含水岩组的转换带。圈定了晋祠泉域:玉门河南峪村—杜儿平煤矿东侧—官地矿与白家庄矿交界处—龙山—明仙村东—晋祠泉的岩溶地下水强径流带。这些认识是开展晋祠—兰村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开发管理和保护的基础,更是制定晋祠、兰村泉水复流方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兰村泉域乃至山西省施行关井压采等一系列政策之后,兰村泉域水位呈现上升趋势,地下水动态类型发生新的变化,大气降雨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起着关键性作用。以兰村泉域为例,通过运用spss以及相关性分析方法等手段,研究降雨与不同类型岩溶区地下水动态的关系。结果显示:降雨与裸露型岩溶区地下水成中度正相关,滞后时间约2个月;与覆盖型岩溶区地下水成滞后性正相关,相关性较弱,滞后时间约为4个月;与埋藏型岩溶区地下水成低度正相关,滞后时间约为6个月。通过此次研究帮助我们了解兰村泉域最新的地下水动态,提高兰村泉域的研究精度,为兰村泉域地下水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流水壕泉域地下水以水头、沙渠两个烧变岩大泉排泄,本可直接引泉开发利用,但附近煤矿矿坑突水使得该泉水完全干涸消亡为有效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而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满足当地紧迫的生产用水需求,本文结合泉域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矿坑突水破坏条件下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相应方案,并经取水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流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研究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资源变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索地下水资源可持续管理途径,文章建立了济南泉域地下水稳定流和非稳定流模拟模型,分析了地下水流场及泉水流量变化趋势,并圈划了泉群地下水汇流带。在泉群汇流带内开采地下水直接影响泉流量,而水源地开采通过影响泉群汇流带间接影响泉流量。泉流量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且与降水量紧密相关:丰水期水位升高,泉流量增加;枯水期水位降低,泉流量减少。保护天然补给量与增加人工补给量是保证泉水长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山西神头泉域水资源管理保护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出发,深入分析了神头泉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根据神头泉域岩溶水贮存、循环条件及人类活动影响的不同,以区域水环境自净能力、覆盖层的隔污能力及岩溶含水层的环境容量为依据,综合考虑泉域区的工业布局、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多种因素,将神头泉域划分为三级水资源管理保护区,并提出了保护泉域水资源的管理对策,以保证有限的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郑凡 《地下水》2004,26(4):267-268
兰村泉域地下水是太原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和水资源利用量的不断加大,已造成采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甚至干枯,同时度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水体污染范围在扩展,水质污染程度有所加重.本文利用兰村采城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类型变化,分析了采城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保护采城水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晓宇  郭昂青 《地质与资源》2010,19(2):105-108,133
松嫩平原是黑龙江省社会经济最发达地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地下水水位区域性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不断加重、用水结构不合理、地下水资源浪费和农村饮水安全等问题.地下水资源量不断减少,供需矛盾不断加重,已经严重制约本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鱼卡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卡河流经2个次级断陷盆地,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0 236.58×104 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7 764.55×104 m3。其中鱼卡盆地地表水资源量为10 123.06×104 m3,地下水量为6 967.85×104 m3;马海盆地地表水资源量为9 145.44×104 m3,地下水量为10 796.7×104 m3。鱼卡盆地地下水开采量为226.3×104 m3,占地下水资源量3.2%;马海盆地地下水开采量为619.8×104 m3,占地下水资源量5.7%。通过对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研究表明,随着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力度加大,下游出现了地下水资源短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例如,流域地下水不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将进一步加剧下游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流域地下水资源,是关系到流域下游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Uranium contents and234U/238U ratios have been determined on 29 water samples from the Taiyuan area, Shanx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me artesian aquifer has similar uranium contents and234U/238U activity ratios, and the deeper aquifers have higher A. R. values but lower uranium contents. The A. R. values increase slightly towards groundwater flow in the artesian aquifers dominated by oxidizing ground waters. The Lancun Spring and the famous Jinci Spring belong to two different karst groundwater systems, i.e., the east and west karst groundwater systems. The recharge area of the Lancun Spring should cover the wide limestone outcrops of middle Ordovician in the northeast. The Ordovician fissure-karst ground water to the Jinci Spring is extensively mixed with fissure water in Carboniferous-Jurassic formations and seepage water from the Fenhe River.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述东北地区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地下水供需矛盾、地下水超采及其环境效应、地下水污染等方面阐述了影响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并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开采历史、水资源管理、立法与执法等5个层面进行了分析。针对东北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目前存在的影响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不同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节约用水、地下水理论研究等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对区域宏观水资源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The change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karst groundwater in Sangu Spring Basin have made the original groundwater resource evaluatio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analysis of existing data,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pplement, runoff and draining of regional karst groundwater, the Visual Modelflow software was used to build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of Sangu spring Basin. The amount of karst groundwater resource and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of the Basin were evaluated under different exploitation schemes, and the changes of karst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ten years were also predicted. The fitting error which is less than 0.5 m between the calculated value and measured value of the water level in the fitted borehole accounts for 93%. For the lithologically and structurally complex Sangu Spring Basin, the fitting effect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was ideal.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mining amount of 111.80 million m3/a, the total redistributed exploited amount in the spring region was 61.79 million m3/a.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quantity of recoverable resources reached 173.59 million m3/a and under different precipitation schemes, all constraint conditions were satisfied, such as regional water level drawdown, maximum allowable water level drawdown in every simulated water source area and the flow rate of Guobi Spring.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karst groundwater in Sangu Spring Basin.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松嫩平原地下水超采形势分析,掌握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及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情况,为监测、监督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与污染、保护、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与决策依据。依据近10年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数据,采用超采系数法、地下水位下降速率法,结合地下水资源均衡和地下水水质污染情况,通过数值模拟、数理统计、条件类比、地质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确定地下水超采形势。  相似文献   

18.
40 多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大规模的地下水开发利用造成了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甚至泉水干涸,部分地区地下水仍能维持动态稳定,判断这类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必须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以黑河流域中游盆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K检验和连续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长时间序列地下水水位数据的变化特点,研究区域地下水动态特征;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划分黑河流域中游盆地地下水补排平衡区与非平衡区;利用克里金插值法估算1990—2020 年盆地含水层对水资源的调节水量,并评价不同动态平衡区的调蓄能力。结果显示,黑河流域中游盆地地下水水位动态类型有:水文型、水文-开采型、开采型和蒸发-开采型4种长周期动态稳定型,过量开采型或上游过度引用地表水型2 种长周期持续下降型。黑河-梨园河倾斜平原、酒泉盆地和黑河中游下段侵蚀堆积平原的大厚度含水层是黑河流域中游盆地的地下水补排平衡区,其在1990—2001 年共输出地下水12.06×108 m3,2001—2020年共储存地下水9.06×108 m3。大厚度含水层为地下水的长周期调蓄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在合理控制开采量的前提下,该类含水层的天然调蓄能力可满足生产生活和下游生态用水需要。盆地地下水补排非平衡区,如黑河以东诸河倾斜平原、盐池盆地和榆木山山前诸小河流域等地区,目前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式和强度是不可持续的,应适当减少地下水开采量,调节盆地上游的引水量和开采量,抑制地下水资源枯竭。本研究成果可为西北干旱内陆地区水资源管理和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海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长期超采是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开展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潜力研究,对支撑服务地下水超采治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经系统评价,海河流域天然资源量252.99×10~8m~3,生态水位约束条件下的浅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172.98×10~8m~3,可更新的深层水可利用量4.68×10~8m~3。海河流域山区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Ⅰ~Ⅲ类水占比40.83%,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质量较差,Ⅰ~Ⅲ类水占比14.10%,深层地下水质量优于浅层地下水,Ⅰ~Ⅳ类水占比74.25%。海河流域山区地下水开采潜力总体较小,燕山和太行山北部山区,地下水资源禀赋较差,基本无开采潜力,太行中部山区地下水开采程度较高,无开采潜力或开采潜力较小,太行南部山区地下水资源禀赋良好,开采潜力较大;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在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开采潜力差异较大,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长期超采形成大范围降落漏斗,无开采潜力或潜力较小,中东部平原浅层地下水资源禀赋较差,以微咸水为主,开采潜力较小,山东省鲁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程度较低,聊城—德州一带开采潜力较大;雄安新区地下水总体无开采潜力。平原区深层地下水基本无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