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峨眉山地区夏季的夜雷暴以其频率高、强度大、常连续出现,被称为强雷暴区。经分析研究,峨眉山地区盛夏的夜雷暴不仅与天气系统有关,而且与峨眉山的地形作用关系很大,本文在分析天气系统影响的同时,着重研究了山体对夜雷暴产生的作用,从而总结出简单实用的预报经验指标,为提高预报准确率,探索出一种简单实用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夏季,人们常遇到"雷声大雨点稀"、"只刮风不下雨"这样的天气.出现这种局地天气,绝大部分是雷暴单体造成的.所以,掌握雷暴单体结构、地面流场和降水特征,有助于对夏季局地天气的预报.  相似文献   

3.
以中尺度非静力WRF模式的格点预报结果作为云模式的初值集合,经云模式的多初值雷暴预报及预报结果的集合分析,建立了雷暴云的集合预报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南京周边地区未来一天雷暴天气的特征预报,并利用南京夏季9个雷暴天气的多普勒雷达资料(SCIT,storm cell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进行预报效果的检验。结果表明,雷暴云的集合预报对研究区域内未来一天雷暴强度、分布预报效果较好,尤其对强雷暴的分布有较强的预警预测能力。此外,雷暴持续时间概率密度分布的集合预报产品,在雷暴影响范围概率预报上的应用,提高了雷达对雷暴的预警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峨眉山地区夏季的夜雷暴以其频率高、强度大、常连续出现,被称为强雷暴区.经分析研究,峨眉山地区盛夏的夜雷暴不仅与天气系统有关,而且与峨眉山的地形作用关系很大,本文在分析天气系统影响的同时,着重研究了山体对夜雷暴产生的作用,从而总结出简单实用的预报经验指标,为提高预报准确率,探索出一种简单实用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5.
1前言雷暴是夏季常见的天气现象,它所造成的大风、积冰、颠簸、冰暴、闪电、低空风切变等是影响飞行安全最主要的因素。雷暴的预报是航空气象领域的主要难题,由于雷暴天气属于小概率事件,影响因素多,各种因素的单相关系数都较小。所以通常所用的逐步回归选取因子和预报效果都不太理想,本文试图应用另一种选取因子的方法──极值剔除法来作雷暴的预报。它的主要方法是:将所有样本区分为样本集A(雷暴天气样本集)和样本集B(非雷暴天气样本集),如果能找到若干判别条件使作本集A中的样本都能满足,样本集B中却有足够多的样本因至少…  相似文献   

6.
雷暴大风是指伴随雷暴、冰雹或其它强对流天气而出现的8级(瞬时风速≥17.2m/s)以上的大风。它具有突发性、局地性、风速大的特点,常造成很大的灾害,是鲁西北夏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由于它的发生、发展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活动密切相关,预报也比较困难。本文以德州资料为例统计分析了1980—1986年7年6—8月雷暴大风的资料,并选取一些典型个例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夏季雷暴大风形成的天气形势和环境物理条件,然后寻找物理意义清楚的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力求提高雷暴大风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青云谱机场1990~2000年产生的雷暴天气与气象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找出相关气象因子;然后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因子进行筛选,建立青云谱机场夏季雷暴预报方程,并对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8.
利用双流国际机场2013—2018年的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interim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成都市气象局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双流机场雷暴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并利用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双流机场雷暴天气预报因子,在此基础上基于二级逻辑回归法建立潜势预报模型(预报方程和消空方程),最后进行数据的回代检验。结果表明:对流有效位能、K指数、850 hPa比湿、850与500 hPa假相当位温差、回波顶高、1.5º仰角基本反射率、3.4º仰角基本反射率、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为雷暴天气的主要预报因子,据此建立的潜势预报模型对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预报具有一定指示性,且综合来看在夏季的预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咸阳机场夏季雷暴分析及预报公宽平(民航西北管理局西安·710082)雷雨是夏季对飞行危害最大的天气现象之一。目前,大多数民航气象台站用于雷暴预报的主要手段仍是天气图加预报经验,带有不少主观因素。正因如此使得雷暴一直成为气象预报的难点之一。夏季飞行,咸...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92-1997年资料,从天气形势和能量分布特征对咸阳机场雷暴天气进行了初步分析,归纳出雷暴天气产生的主要天气系统。讨论了雷暴天气过程听能量分布特征和水汽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雷暴天气的预报要点。  相似文献   

11.
用1996~2005年Micaps系统高空、地面报文资料和福建省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雷暴实况资料,分析福建雷暴气候特征、雷暴天气系统类型;从产生雷暴天气的物理条件,统计分析得出福建雷暴天气的物理预报因子及不同季节的预报指标;用2003~2005年龙岩市雷暴实况资料和龙岩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CR及ET资料,统计得到不同季节产生雷暴天气的龙岩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预报指标.研制福建0~12h雷电天气预警及龙岩市0~1h雷电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2.
岑溪市雷暴天气形势特征及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岑溪市雷电活动的气候特征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岑溪市雷暴天气形势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有利于岑溪市雷暴天气出现五类天气模型,并对各类雷暴天气模型的环流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归纳出各类天气模型的入型条件和定量的预报指标,供预报员在分析和预报雷暴天气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雷暴持续时间与地闪活动的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孙凌  周筠珺  郭在华 《气象科学》2012,32(2):182-187
根据2007—2008年6—8月湖南地区地闪定位、天气背景及探空资料,利用天气学分型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夏季雷暴的天气背景、持续时间以及雷暴过程中地闪的活动进行分析,定义的地闪频数指数(Icgf)可以较好地区分地闪活动等级;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得到了雷暴持续时间及地闪频数指数的预报方程,且均通过的信度检验,并进一步提出了各地闪活动等级预报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1前言 雷暴预报在航空天气预报保障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雷暴天气形势的分析则是预报雷暴的重要基础,在探讨长春机场雷暴成因的进程中,根据1996年-2002年7年问6—8月观测资料,采用历史天气图,普查造成雷暴天气系统地面和高空气压场、温度场的配置特点,通过分析天气系统的移动演变,逐一追踪造成雷暴的天气系统,在分别确定共计138天造成雷暴天气系统类型基础上,将造成长春机场的雷暴天气系统概括为7种天气形势类型(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大理机场5年天气观测资料和FNL 1.0X1.0数据,对大理机场雷暴特征及潜势预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理机场全年各月都有可能出现雷暴天气,雷暴天气主要出现在6~9月,每年7月和8月雷暴天气出现最为频繁;雷暴天气持续时间0~1小时的次数最多,持续时间1~2小时的雷暴也比较常见,持续时间4~6小时的次数较少,没有出现持续时间6小时以上的雷暴;雷暴可以出现在大理机场的任何方向,出现在东边的次数最多,出现在天顶的次数最少;雷暴初期平均在1月31日,雷暴终期平均在11月14日,雷暴的初期和终期年际差别较大。选取对流有效位能、500hPa相对湿度、0度层高度、近地表四层等压面的抬升指数和可降水量作为预报因子建立大理机场雷暴预报方程,预报方程是显著的,有较好的雷暴潜势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6.
雷暴探测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洪滨  朱彦良 《大气科学》2012,36(2):411-422
雷暴是指伴有雷鸣和闪电的强对流性天气系统,它一方面是春末和夏季许多地区主要的降水源,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要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是天气学、气象学和大气科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雷暴发生和发展机制与条件的研究,雷暴(潜势)的数值天气预报,雷暴的临近预报预警,都需要多种技术手段获取的观测资料来支撑.过去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太原市7个国家观测站实况、探空以及MICAPS等资料,对1998—2018年5—9月太原的雷暴大风进行天气学分型,选取雷暴大风的消空因子以及不同天气型下的预报因子并确定其阈值,利用指标叠套法,建立雷暴大风潜势预报方法,并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1)选取700 hPa温度露点差、850 hPa与500 hPa的温差、条件性稳定度指数和混合相层4个环境参数作为消空因子并确定了消空阈值。(2)将雷暴大风分为高空槽型、冷涡型、切变线型、西北气流型和副高边缘型5类,选取了5类天气型下雷暴大风的预报因子,利用指标叠套法,建立了太原雷暴大风潜势预报方法。(3)运用雷暴大风潜势预报方法开展历史样本回报检验和2019-2020年试预报检验,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陕西大范围雷暴850hPa能流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历史天气图和陕西全省逐日天气现象资料,统计分析850hPa能流场的特征与陕西大范围雷暴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850hPa能流场对陕西雷暴天气有很大的贡献;总结出陕西大范围雷暴天气发生时,θse场中的暖湿舌、高能轴、锋区及附近流场耦合系统的特征及指标,形成具有预报意义的陕西分区雷暴预报指标,为雷暴的潜势预报提供基础研究指标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2006年6月1日白塔机场的一次雷暴天气为例,从雷暴生成和发展以及与之对应的天气形势入手,力求找到雷暴天气的预报着眼点和预报指标,为今后的相关预报提供参考,进而提高复杂天气下飞行的气象保障能力,确保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安溪县国家气象站2004年至2015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安溪县雷暴的气候特征及环境背景分类。并根据雷暴活动特征及雷暴天气产生的环境场条件,诊断和分析T639数值模式输出产品与雷暴观测资料的相关性,对41个相关因子做显著性检验,挑选相关性较好的9个因子做分析。对9个预报因子进行0,1化处理并进行逐步回归,最后选取850hPa垂直速度、850hpa假相当位温、700hPa温度、K指数、850hPa比湿等5个因子,建立雷暴潜势预报方程。利用2015年至2017年T639模式资料进行回代分析评估,发现当雷暴概率预报Y值>0.6时,雷暴预报准确率最高,达85.60%,且漏报率、空报率很低。再以2018年T639数值模式资料对雷暴潜势概率进行计算评估,准确率为83.84%,漏报率为5.75%,空报率为10.41%。由此可见,基于T639数值产品的雷暴潜势方程可以为安溪县雷暴天气的预警预报和防雷减灾服务提供客观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