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赣州客家文化信息服务系统运用3S技术(GPS、GIS、RS),基于时态GIS技术将赣南客家文化信息与时空地理信息相结合,集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分析、表达和应用地理信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对赣州客家文化的历史、人口分布、客家方言、客家建筑、客家美食、客家风俗等资源的收集、管理、共享与服务,全面展现了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赣州客家文化系统借助网络平台传播赣州客家文化,为普通民众了解客家文化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窗口,为文化局宣传和传承客家文化开创了新模式。以传统测量和现代测量技术相结合,以地图为载体,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于一体,将赣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客家围屋、客家名村和客家寺塔呈现给用户,将客家文化从起源、变迁到立足的整个过程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2.
针对客家文化数据类型多样、结构复杂的问题,探讨并构建客家文化数据分类体系。结合客家文化数据的分类和MongoDB数据模型,设计客家文化遗产数据存储模型和客家文化基础设施数据模型。探讨基于MongoDB的客家文化遗产数据查询和索引的构建方法和流程。在100 MPs局域网内基于C/S结构分别构建单机和集群测试环境,测试不同客家文化数据单机和集群的存取性能。实验表明,基于MongoDB的客家文化数据模型能够较好地实现类型多样、结构复杂的客家文化数据的管理,便于以增加节点的方式来提高存储能力和读写性能。  相似文献   

3.
陈优良  朱倩 《测绘科学》2021,46(2):178-185
针对目前地名文化中客家聚落地名研究的不足,该文从客家迁徙历史的角度,提出了客家地名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以客家摇篮石城地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和多元logit回归模型方法,深入分析石城客家地名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历史演变因素。结果显示:在时间上,客家地名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增长时间分为5个阶段,隋唐萌芽时期、宋朝大量增长期、元朝缓慢增长期、明朝平稳增长期和清朝快速增长期;在空间上,客家地名分布显现出聚集特征,但聚集程度各异,聚集点和聚集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根据logit模型结果显示,地形、河流、人口和经济等多种因素交融在一起,对客家地名的演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贺泽劲  李继勇 《地图》2011,(5):36-47
走进中国三大客家人聚集地——赣南、闽西粤东,走过号称“客家四州”的赣州,汀州,梅州和惠州,触摸客家文化的核心,打捞客家先民筚路蓝缕,跋山涉水的传奇,我们此行只有一个主题 ——客家。  相似文献   

5.
陈平 《地图》2018,(4):120-129
承客家人聚族而居、守望相助的生活方式,侨乡村人数百年来建造了为数众多的客家围龙屋。围龙屋又称围屋,是传统客家民居(围屋、排屋、土楼)三大样式之一。侨乡村现存38座围屋,它们建筑风格多样、特色各异,是我国客家地区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被人们誉为客家围屋“大观园”。  相似文献   

6.
思径 《地图》2011,(5):48-55
“福佬好食粥,客家好起居”,意思是潮汕人好美食,客家人好盖房子。轻描淡写的一句“客家好起居”背后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客家建筑景象。  相似文献   

7.
乡土培田     
伊瑜 《地图》2010,(1):106-111
<正>培田民居,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是一座拥有800年历史的古村落及明清古民居建筑群,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拢屋相媲美,也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被喻为"辉煌的客家庄园"。30幢明清时建造的  相似文献   

8.
陈平 《地图》2012,(2):98-103
洪坑村,建于不同时代、形态各异、规模不一的客家土楼以及宗祠、寺庙、学堂等沿溪而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与青山、绿水、村道、小桥、田野完美结合、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闽南客家乡土画卷。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客家文化中地名文化研究缺乏的现状,该文提出了从景观地名角度定量研究客家地名文化的方法,以赣南地区客家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核密度估计法和移动搜寻法,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客家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发现,赣南地区自然景观地名集中于中北部平原和低谷地区,呈圈层向外衰减的空间分布趋势,与赣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相吻合;其中山貌类景观地名与海拔呈梯度负相关的耦合关系,水文景观类地名并"生长"于河流两侧。各文化景观类地名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城镇建设、交通条件、生活方式和迁徙携来的中原传统文化等驱动因素都对赣南地区客家村落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该方法能为客家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平 《地图》2012,(3):94-99
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南部的芷溪村,因古时村边溪流两岸长满芷草而得名.自宋末元初建村以来,历经600多年,今天成为福建省少有的万人古村,也是第五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明清以来,芷溪的客家先民先后修建了74座古宗祠,138幢古民居,这些规模宏大的古建筑,被誉为"客家大宅门".芷溪古建筑最大的特色是祠居合一,金粉铺就的奢华牌匾和文风俊美、挥字成诗的门楣、对联是芷溪的名片.  相似文献   

11.
萧春雷 《地图》2011,(5):24-35
小丘岗上.矗立着新建的客家公祠——神台上陈列着数百个姓氏牌位。想到一个数千万人的庞大族群,孕育于如此小的一个子宫,心下不免诧异。  相似文献   

12.
卷首     
《地图》2011,(5):5-5
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哪里就有客家人聚族而居、艰苦创业。也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相似文献   

13.
在有红色故都、江南宋城、东江源头、客家摇篮之誉的赣南大地上,活跃着一支保障发展尽心尽责、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严格执法敢于碰硬的精干团队,这支团队的领头人就是今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的江西省赣州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赖启华。  相似文献   

14.
阐述设计开发客家历史文化多媒体电子地图浏览系统的意义,详细论述基于TeleAtlas平台,设计和制作该电子地图的过程和方法,对于多媒体电子地图集成工具的开发和电子地图的设计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邓雨鸣 《地图》2011,(5):62-67
这是一份口述档案, 一位梅州当地人向我们分享独属他个人的佳节记忆。 我们借此引领.进入客家人的本土生活. 感知春夏秋冬,客家的完整一年, 从中体验往昔,回味日渐远去的农耕文化。  相似文献   

16.
曾昭璇教授原籍南海大沥 ,192 1年出生于广州。 1935年考上中山大学地理系 ,时年仅 15岁。但时值日寇侵华 ,1938年底几经辗转 ,于翌年秋抵达云南澄江中山大学临时校址始入学。他获地理学士学位后 ,留校任教 ,同时攻读人类学研究生。 194 6年研究生班毕业 ,获人类学硕士学位。还在广东坪石就读期间 ,曾昭璇就测绘出《塘口村地图》、《牛市图》。到梅县时 ,他又进行了人文地理的调查 ,撰成《客家围龙屋之研究》 ,把地图学引入人文地理、人类学研究范围中 ,并作为数据分析的基本图件。半个世纪过去了 ,该文仍然是研究客家围龙屋的主要文献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地理空间信息》2015,(5):105-108
以广东省为研究区域,基于GIS技术,从含"围"地名群空间分布特征出发,通过分析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与客家含"屋"地名群进行选址差异的对比,揭示了绝大多数含"围"地名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且符合客家人的选址要求,支持"围屋"的命名起源说法;少数含"围"地名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水患易发地区,支持"堤围"的命名起源说法。  相似文献   

18.
陈平 《地图》2011,(5):106-111
塔下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是著名的侨乡。塔下并没有塔,在客家话里,“踏下”与“塔下”谐音,张氏子孙为了纪念先祖的原住地马头背踏下山,所以就有了后来的这个名字。村里有一条清澈的溪流,每隔百米左右便有一座石板桥将溪流两边的土楼民居连为一体,不是水乡,胜似水乡,因此塔下又被人们称为“闽南周庄”。  相似文献   

19.
永定客家土楼世界遗产地土地覆盖与生态变化遥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土楼所在地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及其规划保护区(湖高区)为研究区,选取1988年、1996年、2002年、2009年和2014年5期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应用多分类器集成及新型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based ecological index,RSEI)获取研究区5个时期土地覆盖分类图及RSEI图,采用分类后变化检测方法获得研究区土地覆盖及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1988—2014年26 a间研究区土地覆盖变化明显,林地、灌木/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快速增长,耕地、退化地、开垦地面积大幅减少;(2)RSEI适合用于土楼遗产地生态环境评价;(3)2个研究区的生态质量1988—1996年间均下降,其后均呈逐年上升趋势;(4)从土地覆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来看,生态质量变好区域位于坡耕地、原有中高海拔退化地及开垦地转化为林草地区域;变差区域集中在林草地转化为耕地、退化地和开垦地区域以及城镇周边扩展区域。  相似文献   

20.
旅游大数据对旅游者的行为模式的影响日趋明显,在分析研究区旅游资源现状基础上,利用传统数据和网络数据,选取4个一级因子和8个分级指标,构建梅州市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对梅州市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梅州市旅游资源北密南疏,具有从城市中心向各县市递减的趋势,其中218个旅游点综合评价得分在0~0.7之间,集中分布在0.1~0.2间,自然类的旅游资源高分的景点所占比重最多。基于评价得分核密度分析的旅游资源也具有空间差异性,自然类景观的综合评价得分呈多格局分布特性,人文类和休闲类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分的空间格局为单一中心格局。梅州市旅游资源及其评价得分具有空间分异特征,建议各类景点发挥协同组团的优势,优化旅游资源发展空间格局,将梅州市建造成世界客家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并对同类型城市旅游资源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