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土培田     
伊瑜 《地图》2010,(1):106-111
<正>培田民居,位于福建省闽西山区,是一座拥有800年历史的古村落及明清古民居建筑群,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拢屋相媲美,也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被喻为"辉煌的客家庄园"。30幢明清时建造的  相似文献   

2.
一、背景 南一水库位于福建省九龙江西溪支流船场溪的上游,是福建省惟一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灌溉和供水的大型水库.九龙江流域范围的坐标为东经116°47'~118°02',北纬24°13'~25°5l'.水库总库容1.58亿m3,设计防洪库容0.701亿m3.  相似文献   

3.
一、项目概述 南一水库位于福建省九龙江西溪支流船场溪上游,总库容为1.58×108m3,属大型水库,工程于1989年建成,1992年竣工.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屏南县黛溪水电站坝址位于屏南县黛溪镇淦山村,水电站工程主要建筑物由拦河坝、引水系统、发电厂和升压开关站等组成.  相似文献   

5.
赣州客家文化信息服务系统运用3S技术(GPS、GIS、RS),基于时态GIS技术将赣南客家文化信息与时空地理信息相结合,集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分析、表达和应用地理信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对赣州客家文化的历史、人口分布、客家方言、客家建筑、客家美食、客家风俗等资源的收集、管理、共享与服务,全面展现了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赣州客家文化系统借助网络平台传播赣州客家文化,为普通民众了解客家文化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的窗口,为文化局宣传和传承客家文化开创了新模式。以传统测量和现代测量技术相结合,以地图为载体,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于一体,将赣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客家围屋、客家名村和客家寺塔呈现给用户,将客家文化从起源、变迁到立足的整个过程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6.
洪坑村,建于不同时代、形态各异、规模不一的客家土楼以及宗祠、寺庙、学堂等沿溪而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与青山、绿水、村道、小桥、田野完美结合、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闽南客家乡土画卷。  相似文献   

7.
陈平 《地图》2012,(2):98-103
洪坑村,建于不同时代、形态各异、规模不一的客家土楼以及宗祠、寺庙、学堂等沿溪而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与青山、绿水、村道、小桥、田野完美结合、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闽南客家乡土画卷。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通讯》2010,(24):40-40
<正>今年6月18日,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暴雨如注,短时间内发生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险情。在峡阳镇国土资源所所长虞祥友的果断指挥和指导下,洋安村和安科村2个受灾严重村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他战胜地质灾害的法宝是"早、巡、抢、撤、急"五字方针。  相似文献   

9.
GPS在南平城市基础测绘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东南面,闽江上游建溪、沙溪和富屯溪的汇合处,是福建省主要的交通枢纽,是闽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中心.近年来,南平市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全面起动“数字南平”,构建南平数字化地理信息平台,使信息数据作为市委、市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重要依据,从2004年起市财政局建立了基础测绘经费投入机制.本文简要阐述将GPS用于南平市规划区基础测绘工作中的几个(控制网设计、控制点的合理选取和数据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省级村庄旧宅基地整理复垦试点——明溪县沙溪乡梓口坊村在旧宅基地整理复垦中,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村民自愿、  相似文献   

11.
塔下村是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的一个行政村,2003年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景观村落"。自从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山村每天游客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2.
北京故宫修复测绘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国家重大古建筑在大规模修复前要求进行精确的测绘工作,以取得较完备的科学记录档案,为古建筑规划保护和修复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史和建筑理论的重要资料.本次故宫修复测绘运用了多项现代测绘技术,具有快速、精确、多方位的特点,为古建筑测绘新途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结合福建省测绘局提出"千乡万村用图工程"的需要及现有资料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试点区1∶2000新农建设用图的作业流程、生产工艺和最终测绘成果进行分析,讨论该项目所采用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建筑是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的积淀,是一座城市在时间长河中的注脚.沿着古建筑往前追溯,可以洞察一座城、一方地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如何将"无声的历史"守护原貌、复刻全面、传播出去,一直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古建筑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张伟  邢昱 《北京测绘》2010,(3):18-21,35
介绍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和GIS等新技术手段的优势和特点,探讨其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并以河南开封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开封铁塔"为研究对象,以三维激光扫描点云为基础数据,结合地理数据库和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古建筑数据库。利用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平台,设计了具有多维展示、数据库管理、监测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的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系统,从技术层面上加强了对古建筑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光孝塔为例,介绍了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古建筑测绘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建筑制图与精度验证等关键技术.该案例研究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精确、精细、快速地进行古建筑信息采集,在古建筑的资料存档、保护恢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古建筑测绘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激光三维扫描技术用于古建筑测绘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余明  丁辰  过静珺 《测绘科学》2004,29(5):69-70
传统的古建筑测绘以直尺和角尺、垂球等工具直接量取建筑物及其构件的尺寸,而获取的最终资料是"图样"(即图纸)和一些文字记录。而重要古建筑在大规模修复前则要求进行精确的测绘工作,为古建筑保护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建筑史和建筑理论提供重要资料。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多方位地获取静态物体的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数据处理。该方法在故宫的修复测绘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古建筑测绘的数字化提供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在福建省福安市白云山蟾溪龙亭峡谷长达10公里以上的溪段间,分布着上千个奇形怪状的石臼,它们如爱心石臼、阴阳石臼、蝌蚪石臼、漏斗石臼、连环石臼、天眼石臼等等,犹如雕塑艺术的大观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古建筑保护工作中也逐渐应用了建筑、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中的信息化新技术.新技术的实践与应用为古建筑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BIM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古建筑保护项目,对其应用实践进行阐述说明,并就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文春  范洪洋  刘永吉  林楠  张海明 《测绘通报》2019,(11):130-133,144
古建筑保护是当下测绘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非接触测量是克服传统方法数字化不足、容易造成"二次破坏"的有力举措。本文以哈尔滨红霞街99号外侨私邸为例,提出了一种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无人机航测技术相结合进行古建筑重建的研究方案。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和无人机获取的古建筑内外点云数据和影像数据,利用点云数据生成正射影像并绘制平、立、剖面图,创建三维模型,最后以实地量取的建筑物尺寸数据为参考分析得出图纸和模型误差。结果表明:利用三维激光点云联合无人机影像能够高效地进行建筑图纸恢复,创建高精度精细化的三维模型,为古建筑保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